第4章
- 大學·中庸(國學啟蒙書系列)
- 韓震主編
- 792字
- 2016-01-05 13:58:49
【原文】
《康誥》曰:“克明德。”《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譯文】
《康誥》說:“能夠弘揚美德。”《太甲》說:“常常想起上天賦予的光明品德。”《堯典》說:“能夠弘揚崇高的品德。”這三句話都是說要弘揚自己光明正大的德行。
【啟示】
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之前,歷史上就存在夏、商、周三個朝代了,但是我們不稱這三個朝代的君主為皇帝,而叫他們夏王、商王、周王。
【小故事】
大禹治水
很古的時候,地球上發生了一場空前的災難。暴雨形成了大水,浩浩蕩蕩,襲擊了很多地方,造成了大規模洪水泛濫,大山高原都被洪水包圍了,老百姓非常憂愁。當時的皇帝堯便派鯀負責治水。
鯀一上任就修建了很多堤壩。可是沒想到洪水實在太兇猛了,堤壩不僅沒有阻止洪水,反而被洪水沖擊得全部潰敗,造成了更大的災難。
眼看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堯焦慮得愁容滿面,整個人都瘦了很多。這時,有人對堯說:“何不讓鯀的兒子大禹來接替他父親的工作治水呢?他也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呀。”堯苦著一張臉說:“只好如此了,讓大禹試試吧。”大禹接到任務以后,立即全身心投入了治水工作。大禹沒有立刻修建堤壩,而是親自走訪了每一條泛濫的河流,想找到最有效的治水方法。四處跋涉之后,他終于制定了以疏通河道為主,修建堤壩為輔的治理措施。
治水方針一制定,他便帶著大伙兒忙開了。大禹在治水時一直拿著粗糙的石器,磨得手上全是老繭,連指甲都掉了。而且,因為他長期泡在水里,腿上的汗毛也掉了很多。每天晚上,大家都歇下來的時候,大禹總是被疾病折騰得連覺都睡不安穩。
但大禹仍然堅持不停地工作。他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受苦,立志要戰勝洪水。有好幾次路過家門,他都沒有時間回家看看妻子和兒女。
終于,八年之后洪水泛濫的局面得到了控制,人民的生命財產有了保障。而大禹治水的事跡千古流傳,為世人頌揚。他公而忘私、勤勞勇敢的精神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