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做好充分的準備(2)

逐字逐句地背誦講稿,很容易面對聽眾時遺忘,即使沒忘,講起來也會顯得十分機械化。因為它不是演講者發自內心的言辭,而只是出于記憶的應付。平常我們私下與人交談時,總是一心想著要說的事,并把它直接說出來,并未特別去留心詞句。我們一直都是這么做的,現在又為什么要改呢?許多人不是把演講稿扔進紙簍以后,不但沒有出丑,反而講得更生動、更有效果嗎?這樣做,也許會遺忘了某幾點,說起來有些散漫,但是起碼它顯得更有人情味一些。

美國總統林肯曾說過:“我不喜歡聽刀削式的、枯燥無味的講演。當我聽人講演時,我喜歡看他表現得像在跟蜜蜂搏斗似的。”

這就是自在、隨意而又激昂起伏的演講。在背誦、記憶演講稿時,是絕不會達到這種效果——表現得像和蜜蜂在搏命似的。

成功的演講還必須深挖內容,力求使演講更加深刻,這能給聽眾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當然,只觸及問題表面的演說,要比深挖力掘的演講容易多了。只是,若選擇容易的路,聽眾僅能獲得很少的印象,甚至全無印象。題目縮小之后,最好是問自己一些問題,加深自己的了解,使自己準備充分,而能以權威的口吻來講述自己選擇的題目。演講如果能達到這種程度,就能使聽眾正襟而坐,分外留意,印象特別深刻。

馬克·吐溫針對采用這樣的方法背記講稿,曾這樣說過:“筆寫的東西非為講演之用;它們的形式是文學的;它們生硬,無彈性,無法使自己愉快、有效的傳達。假如講演的目的只在歡娛聽眾,不在說教,便須將它們變得柔軟、分類、口語起來,并將其改變成通常未經事前思考的說話方式;否則,他們將會不歡迎你,你也不能使他們得到快樂。”

美國著名演說家吉特林先生也說:“我相信,我所要講的話實在太過于重要,不能在紙上寫下。我將自己的每分每毫都寫在聽眾的腦海里,記在他們的情感中。區區一紙講稿,在我和我要用來感動聽眾的東西之間,并無容身之地。”

他們的這些觀點,也正是我所想要告訴各位讀者的。成功的演講還必須深挖內容,力求使演講更加深刻,這能給聽眾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當然,只觸及問題表面的演說,要比深挖力掘的演講容易多了。只是,若選擇容易的路,聽眾便僅能獲得很少的印象,甚或全無印象。題目縮小之后,最好是問自己一些問題,加深自己的了解,使自己準備充分,而能以權威的口吻來講述自己選擇的題目。演講如果能達到這種程度,就能使聽眾正襟而坐,分外留意,印象特別深刻。

“我總是搜集10倍于我所要使用的材料,有時甚至達到百倍。”暢銷書《內在》的作者約翰·甘德曾這樣說。他說的是準備寫書或講演的方法。

有一回,他的行動尤其印證了他的話。1956年,他著手寫一連串有關精神病院的文章。他前往各地的醫院,與院長、護理者和病患者分別談話,他日復一日,走了數不清的路,記滿了許多筆記本。在他的辦公室里,堆滿了政府與各州的報告、私立醫院的報告、各委員會成疊的統計資料。

最后,他寫了四篇短文,簡單而又有趣,是很好的講演題材。行成文章的紙張,也許只有幾盎司重。可是,記得密密麻麻的筆記本及他所依據的材料,卻足有20磅重。

甘德先生知道自己挖掘的,是價值連城的礦石。他知道不能忽視任何一部分。他是干這行的老手。他把心思全放在上面,然后把金塊篩出。講演也是如此,必須準備周密,以應急變。比方說,由于前一名講演者的論調,你不得不改變自己講演的中心,或是在講演結束后的討論時間里,要回答聽眾關注的問題,而對于這些,沒有充分的準備是不行的。

由此可見,只有擁有具體而又準確的內容的演講,才會吸引更多的人去聽。另外,演講不能只是蜻蜓點水式的,要學會挖掘事實。因為平淡無奇的事情給聽眾不會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可是題目范圍縮小之后,下一步是問自己一些問題,以便加深自己的了解。使自己準備充分,最后能以權威的口吻來講述你選擇的題目,告訴聽眾你的真實想法以及所列舉事實的出處在哪里。這樣就能讓人們分外留意你所講的內容的力量。

記住,你的演講也許只有短短的五分鐘。但只有辛苦的積累,才能使你擁有精彩的五分鐘!

第四節把最精彩的留到結尾

一篇演說最妙的結構是:引人的開端,巧妙的結尾,即豹頭鳳尾。最能體現出一個演說家水平的也是開頭和結尾,這兩個部分講的好壞往往能顯示出一個演說家的經驗程度如何。喜歡看戲的人說:“只看演員上下場時的神氣如何,就可以知道他的本領大小,技藝好壞了。”但是結尾往往是最難把握的部分。怎樣做到巧妙?怎樣圓滿結束?又怎么樣才能讓聽眾回味無窮呢?詹森不是職業演說家,從未考慮過用什么鏗鏘的言語或精致的詞句。不過,他倒從經驗中學到了成功溝通的秘訣之一。他了解欲使聽眾印象鮮明,必須使演講的內容合理地推進,以歸納于結論。

而一般都是在開頭就能看出一個作者的水平高低。開始與結束對任何一種活動來說,都是最不容易有純熟表現的部分。在一個社會場合中,優雅地進入會場,以及瀟灑地退席,是最需要技巧的一種表現,在一次正式的會談中,最困難的工作,是一開始就贏得對方的信任,以及成功地結束會談。

有人喜歡在結束時說:“我對于這件事想說的就是以上這些,我說完了,所以我認為我可以停止了。”天哪!這哪是結尾,這是一個錯誤!而且這個錯誤犯得不可原諒。要知道一個演說者最后所說的幾句話往往是留在人們耳邊最多的東西,如此草草的結尾留給聽眾的也只是:“我說完了。”至于你具體說了些什么,人們很快就會忘了。如果你認為你該講的都講完了,何不直接走下演講臺,而不應該說“我說完了”之類的話。留給聽眾一些余音,聽眾自然會自己分辨。

當然,還有些演講者不曉得如何結束,反反復復說著重復的話,或者,還沒達到終點卻突然戛然而止,無話可說了,就這一點來看,初學者一定要更認真完備的準備,進行更多的練習。而且這種錯誤不僅僅初學者會犯,就連成功的演說家有時候也會犯。

林肯就曾經犯下這樣一個錯誤。當時他的那篇演說發表時,美國內部的沖突已經開始,林肯最初是這樣寫的:“心有不滿的人們,內戰這個重大的問題我們應該這樣來解決,主動權掌握在你們的手里,而不是由我來決定的。政府無法因為你們不肯遭遇沖突而責難你們。是的,你們不會想要毀滅政府,然而,你們知道,我有個莊嚴的責任:為了維護、保護政府而戰斗!你們可以避開對政府的攻擊,但是我決不能逃避!選擇和平或者戰爭,決定權在你們的手中,不是在我這里。”

但幸虧國務卿西華德看了,指出了其中的錯誤:“太過魯莽,又不斷重復,完了人們只會聽到一句話:‘決定權在人們手中,而人們沒有保護政府的義務。’”這樣的反復只能引起人們的反感。后來西華德作了修改,呈現出了如詩一般的辯論技巧。

“我痛恨戰爭。因為我們是朋友而不是敵人,我們也不想成為敵人。也許迸發于我們內心底處的那些激烈的想法會造成緊張的社會局面,然而不可能破壞我們的友誼。那些神秘的情緒會從每一個戰死疆場的戰士的靈魂深處延伸到祖國偉大土地上的每一顆熱血沸騰的心靈以及千千萬萬的家庭,合眾國也會越來越團結。我們等待著,也必然會等到,我們的合眾國會更團結。”

結尾是一場演說中最具戰略性的一點。當一個演說者退席后,他最后所說的幾句話,猶在耳邊回響,這些話將被保持最長久的記憶。“余音繞梁”即是如此。不過,一般初學演說的人,很少會注意到這里面的重要性。他們的結尾經常令人感到平淡無奇。

然后,還有一些演說者,在說完了他說的每一句話后,卻不知道如何結束。喬斯·畢令司建議人們捉牛時,要抓住尾巴,而不要抓角,因為這樣才容易得手,但這兒提到的演說者卻從正面抓住牛。他十分希望與這頭牛分開,但不論如何努力,他就是無法與牛分開而逃到籬笆或樹上去。因此,他最后只能在原地打轉,把自己說過的話說了又說,在聽眾心目中留下一個壞印象。

任何演說的每一部分必須事先計劃好。很多事情,如果事先把計劃做好,剩下的就好辦了。如果你在面對聽眾之后才試著策劃你的結束語,而此時你正承受著演說時的重大壓力與緊張情緒,而且你的思想又必須專注于你所說的內容,這樣就給你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因此,如果你能在事前心平氣和地策劃此事,這種結果就不會出現。

就是一些像韋斯特、布萊特、葛雷史東等極有成就、英語能力又令人敬佩無比的著名演說家也都認為,至少必須把開頭結尾全部寫下來,然后一字一句背下來。

初學者如果能模仿他們的做法,必然不會再感到懊悔。初學者必須十分明確地知道他在開頭結尾時要表現什么。應該把開頭結尾的一段提前練習幾遍,不必每一次都重復使用相同的辭句,但要把你的思想明確地用詞句表現出來。

如果是即席演說,那么,在演說進行當中,常常必須改變很多的材料,必須刪減一些段落以配合事先未曾預料的發展,并和聽眾的反應達成和諧。因此,聰明的做法就是事先計劃好二三種結束語。如果這一種不合適,另一種也許就可用得上。

有些初學者卻時常沒有圓滿的結尾。他們在演講當中,急言快語,不著邊際,仿佛汽油快用完時,引擎就會嘭嘭作響以及頻頻停火一般。在絕望地往前作了幾下沖刺之后,它們就完全停下來,一動不動了。因此他們需要更佳的準備工作,更多的練習。

許多新手的演講結束得太過突然,他們的結束方法不夠平順,缺乏修飾。正確地說,他們沒有結尾,只是突然而急驟地停止。這種方式造成的效果令人感到不愉快,也顯示出演說者是個十足的外行。這就好像是在一次社交性的談話中,對方突然停止說話,猛然沖出房間,而未曾有禮貌地道聲再見一樣。

一個生手如何才能具有對演說開頭結尾部分的正確感覺?確切地說,跟文化一樣,這種東西太微妙了。它必須是屬于感覺的事物,幾乎是一種直覺。除非一個演說者能夠“感覺”到如何才能表現得和諧而又極為熟練,否則你自己又怎能盼望做到這一點呢?

不過,這種“感覺”是可以培養的,這種經驗也是可以總結出來的。你可以去研究成名演說家的方法。以下就是一個例子,這是當年威爾斯親王在多倫多帝國俱樂部發表的演說的結束語:“各位,我很擔心。我已經脫離了對自己的克制,而對我自己談得太多了。但我想要告訴各位,你們是我在加拿大演講以來人數最多的一群聽眾。我必須要說明,我對我自己地位的感覺,以及我對與這種地位同時而來的責任的看法——我只能向各位保證,將隨時盡這些重大的責任,并盡量不辜負各位對我的信任。”

大家也可以感覺出,即便是非常“木”的聽眾,也會“感覺”到這就是結束語。它不像一條未系好的繩子那般在半空中擺蕩;它也不會零零散散地未加修整。它是修剪得好好的,已經整理妥當,應該結束。

霍斯狄克博士在日內瓦的圣皮耶瑞大教堂發表演說,他的題目是:“拿劍者終將死于劍下”。下面是他這次演說辭的結尾部分,請注意,他所表現的是多么美麗、高貴而又富有力量:

“我們不能把耶穌基督與戰爭混為一談,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這也是我們今天所面臨的挑戰,而且應該激發起基督的良心。戰爭是人類所蒙受的最大及最具破壞性的社會罪惡,這絕對是殘忍無比的行為,就其整體方法及效果而言,它代表了耶穌所不曾說過的每一件事,也不曾代表耶穌說過的任何事。它非常明顯地否認了關于上帝與人類的每一項基督教義,甚至遠遠超過地球上所有無神論者所能想象的程度。如果能看到基督教會宣稱它將為我們這個時代最重大的道德問題負責任,并看到它有明確的道德標準,以對抗目前我們這一時代的異教邪說,拒絕讓良心受制于一些好戰的國家,將上帝的國度置于民族主義之上,并呼吁這個世界追求和平,這豈不是極有價值嗎?”

林肯在他的就職演說中說:“我們很高興地盼望,我們很誠摯地祈禱,這場戰爭的大災禍將很快成為過去。然而,如果上帝的旨意是要這場戰爭持續250年,讓那些無報酬的奴隸所積聚的財富完全耗盡,持續到受皮鞭鞭打而流出的每一滴血都要用由刀劍砍傷而流出的血來賠償,那么,我們也必須說出3000年來相同的那句話:‘上帝的裁判是真實而公正的。’不對任何人懷有敵意,對所有人都心存慈悲,堅守正義的陣營,上帝指引我們看見正義,讓我們努力完成我們目前正在進行的任務,治療這個國家的創傷,照顧為國捐軀的戰士們,照顧他們的寡婦及孤兒,我們要盡我們一切的責任,以達成在我們之間的一項公正永久的和平,并推廣至世界各國。”

可以說,像這樣充滿感情、充滿愛意的演說很容易引起我們的共鳴,給我們以強有力的觸動,從而留下更多的回憶。

巴頓曾說:“蓋茨堡演講已經十分高貴了,但這篇演講卻更好,這是亞伯拉罕最偉大的一篇演講,把他的智慧及精神力量發揮到了最高境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宽甸| 元氏县| 阿合奇县| 饶河县| 北川| 新密市| 阿合奇县| 伊通| 青州市| 香格里拉县| 盘锦市| 抚松县| 时尚| 陈巴尔虎旗| 南召县| 江陵县| 孟津县| 衡南县| 当雄县| 石屏县| 四会市| 鱼台县| 商丘市| 确山县| 江源县| 同仁县| 中江县| 扬中市| 略阳县| 宜黄县| 台中县| 石门县| 大同市| 曲水县| 兴和县| 腾冲县| 罗甸县| 五指山市| 中方县| 武邑县| 铜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