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什么叫理想主義
- 人文常識悅讀(健康快樂悅讀)
- 王新龍主編
- 478字
- 2016-02-25 10:51:48
現代國際關系學上的理想主義又叫法理主義或者規范主義,產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是對格勞秀斯以及康德等理想主義外事哲學傳統的直接繼承與發展。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第28任總統威爾遜。1889年,威氏發表了《國家論》,提出要讓國家與世界民主化,國與國之間的關系要實現道德理想。1918年,他制定了14點和平計劃,比如公開外交、集體安全、國際法律以及民族自決等等,被叫做“威爾遜主義”。
理想主義的理論前提是道義與法律,它主張實現歐洲政治上的民族自決是消除戰爭的主要條件;秘密外交是導致敵對結盟與沖突的根源,而公開的協議則是避免戰爭的途徑;摒棄傳統的均勢體系,而采用集體安全體系;建立普遍的安全機構也就是國際聯盟;強調公眾輿論,因為公眾輿論是維持世界秩序的強大武器;重視人的價值,認為人性本善,可通過建立以及鞏固國際合作實現人性善良的一面,人類在進步過程中就可以逐步消除戰爭思想。
理想主義對社會的認知和宣揚常常導致烏托邦主義。理想主義社會是人類思想意識中最美好的社會,空想社會主義社會提倡美好,人人平等以及沒有壓迫,就像世外桃源一樣。體現著人類對美好事物和社會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