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水的蒸發量能反映一些什么問題
- 地理常識悅讀(健康快樂悅讀)
- 王新龍主編
- 443字
- 2016-02-25 11:47:26
水由液態或固態轉變成氣態,逸入大氣中的過程稱為蒸發。而蒸發量是指在一定時段內,水分經蒸發而散布到空中的量。通常用蒸發掉的水層厚度的毫米數表示,水面或土壤的水分蒸發量,分別用不同的蒸發器測定。一般溫度越高、濕度越小、風速越大、氣壓越低,則蒸發量就越大;反之蒸發量就越小。土壤蒸發量和和水面蒸發量的測定,在農業生產和水文工作上非常重要。雨量稀少、地下水源及流入徑流水量不多的地區,如蒸發量很大,極易發生干旱。
蒸發量不僅與降水量相互依存,它們還與地面的河流有關。在極度干旱的地區,降水量很小,它的實際蒸發量與降水量是相等的,那里的地面上沒有河流,連干枯的小河溝也沒有。我國的沙漠地區就是這樣的。
在河流的源頭或上游地區,那里的降水量比實際的蒸發量大,這些多余的降水匯聚成河流,并且沿著河谷慢慢地流進了海洋或者湖泊。在任何一個自然流域,它的蒸發量、降水量與河水流量應當都是基本平衡的。
但在一個特定時間的局部范圍內,也可能失去平衡,比如會發生水災或旱災,這時,測得的蒸發量無疑是其有效反映指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