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唐詩篇(12)

【鑒賞】第一首贊楊貴妃的美麗。起句用白云和牡丹兩個比喻來描寫楊貴妃的服飾和容貌美艷動人。兩個“想”字把唐玄宗此時最為得意的“名花”與“愛妃”巧妙地聯系起來:天上那曼妙多姿的云彩,就好像楊貴妃翩翩的霓裳;而眼前嬌媚艷麗的牡丹,又恰似楊貴妃的花容月貌。在明媚的春風中,亭檻下,那風華正茂、光彩照人讓唐玄宗心馳神往的到底是怒放的牡丹,還是貌若天仙的美人呢?也許是兩者相得益彰,互相媲美?接著詩人說這樣貌似天仙的美麗女子,不是在群玉山中見到,也只應該在瑤臺仙境碰上。詩人將楊貴妃比做嬌艷的牡丹,又比做瑤池天女下凡,雍容華貴。第二首寫楊貴妃因貌美而倍受恩寵。首句以香艷帶露的牡丹花來比喻楊貴妃。牡丹花承露,也如同楊貴妃受唐玄宗寵幸。次句用楚王和巫山神女相會的夢境,來暗喻楊貴妃被玄宗寵愛之深。巫山神女和楚王只是夢中歡會,而在現實中,楊貴妃則是“三千寵愛在一身”,比之神女,有過之而無不及。最后兩句又用漢朝寵妃趙飛燕受寵于漢成帝和楊貴妃相比,說趙飛燕美貌還得依靠濃妝艷抹。楊貴妃卻不施粉黛,“天生麗質”!

第三首寫唐玄宗對楊貴妃的無限寵愛。詩人放筆直書:用國色天香的牡丹花和傾國傾城之貌的楊貴妃提并論?!皫础比謱⑻菩谝踩谌肫渲?,使得名花、美女與君王三者合一。如果沒有君王的關愛與恩澤,鮮花美人哪來如此的風光體面?“春風”是一個雙關語,說君王心中哪怕有再多的煩惱。只要和楊貴妃一起來到這牡丹園中,都會被化解得無影無蹤。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1]。

【注釋】[1]舉頭:抬頭。

【鑒賞】夜深寒氣逼人,月光照在床前十分的明亮。因思鄉而難以入眠的詩人,驟然看到床前一片水銀似的白色,以為是秋霜降落。“霜”字不單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描繪出了季節的寒冷。如果不是大半夜還未入睡,詩人又怎會在床上感覺到寒冷。這時,詩人索性起來,隔窗而望,夜空中一輪孤光。這寒月自然引起了詩人無限的惆悵。使他不由得低下頭來沉思,也愈加想念自己的故鄉。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1]。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2]。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3]?

【注釋】[1]燕:今河北北部、遼寧西南部一帶,征夫所在之地。秦:今陜西,思婦所居之處。[2]懷歸:想家。妾:古代婦女自稱。[3]羅幃:絲織的簾帳。

【鑒賞】此詩開頭兩句沒有從正面刻畫秦中少婦如何思念在燕地戍守的丈夫。而是以相隔遙遠的燕秦兩地春天景物起興,將兩地春景不同作為思婦懷人的觸發點。

獨處秦地的思婦觸景而生情,思念遠在燕地衛戍的夫君,盼望著他能早日歸來。詩人以物喻人,當游子因春天來到而萌動思鄉之心的時候。遠在秦地的閨中思婦的相思已如桑枝低垂的春末快要斷腸了。三、四句繼續描寫燕草方碧,夫君必定也思念著自己,盼望歸家。而此時秦桑已低,正是思婦“人比黃花瘦”的時候。這句話進一步渲染了思婦的相思之苦。第五、六兩句,以思婦對掀動羅帷的春風的申斥,巧妙地展現了她對愛情的堅貞態度。

子夜吳歌[1]

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2]。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3]。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4]?

【注釋】[1]子夜:《唐書·樂志》:“子夜歌者,晉曲也,晉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過哀苦。”因屬吳聲曲,又名《子夜吳歌》。《樂府古題要解》:“后人因為四時行樂詞,謂之子夜四時歌,吳聲也。”[2]長安:今陜西西安。[3]玉關情:指對玉門關征人的思念之情。[4]良人:《孟子》:“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薄墩x》:

“妻謂夫曰良人。”

【鑒賞】詩的前四句寫景:秋天的晚上,一片月光籠罩著長安的夜空。秋風蕭瑟,遠處傳來此起彼伏的搗衣聲。這是人們正忙著準備冬衣。從這搗衣聲中,詩人想象到這些婦女們是在準備為征戍的丈夫縫制征袍。她們一面搗衣,一面懷念戍守邊關的丈夫?!扒镲L”兩句直接抒情:陣陣秋風吹拂不掉思婦深沉無盡的情思,反而讓她們對遠方親人更加的思念?!安槐M”形容情思的悠長纏綿。這吹不斷的情思那么執著,一往情深的飛向遠方。最后兩句直接議論,喊出了這些思婦的共同心聲:什么時候才能掃平胡虜,不再有戰爭,我的親人可以停止遠征,結束這動蕩分離的生活呢?這是對和平生活的呼喚。

長相思二首[1]

李白

之一長相思,在長安[2]。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3]。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4]。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5]。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6]。長相思,摧心肝[7]。

【注釋】[1]長相思:六朝始以名篇。如陳后主“長相思,久相憶”,徐陵“長相思,望歸難”,江總《長相思》《久離別》諸作,并以“長相思”發端。太白此篇,正擬其格。[2]長安:今陜西西安。[3]絡緯:昆蟲名,又名莎雞,一名蜘蟀,俗稱紡織娘。金井闌:精美的井闌。?。╠iàn):席。[4]帷:窗簾。[5]青冥:青云。[6]關山難:關山難度。[7]摧:傷。

【鑒賞】這首詩中,詩人通過對秋蟲、秋霜、孤燈等景物的描寫,來抒發思念之情。秋天,紡織娘在金井闌旁邊鳴叫著,思念的美人遠在長安城中。微霜初降,凄凄的送來陣陣寒氣。竹席也泛出陣陣寒意。孤獨的燈光昏昏暗暗,刻骨的思念令人斷魂。如花美眷卻仿佛在云端與我相隔!上面是無邊無垠的藍天,下面有清澈見底的綠水。千里關山相隔,夢里相見也是件難事。我能做的只是卷起窗簾仰望明月空自長嘆!古人常用“美人”來比喻所追求的理想?!伴L安”這個特定的地點也暗示著“美人”是個政治托寓。由此看出此詩的目的在于抒發詩人追求政治理想而不得的郁悶心情。

之二

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1]。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2]。此曲有意無人傳,愿隨春風寄燕然[3]。憶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橫波目,今作流淚泉[4]。不信妾斷腸,歸來看取明鏡前。

【注釋】[1]素:潔白的絹。[2]趙瑟:相傳古代趙國的人善彈瑟。瑟:弦樂器。楊惲書:“婦趙女也,雅善鼓瑟。”鳳凰柱:瑟柱上雕飾鳳凰形狀。吳均詩:“趙瑟鳳凰柱。”蜀琴:鮑照有“蜀琴抽白雪”的詩句。白居易也有“蜀琴安膝上,《周易》在床頭”句。李賀“吳絲蜀桐張高秋”,注云:“蜀中桐木宜為樂器,故曰蜀桐。”蜀桐實即蜀琴。古人詩中常以蜀琴喻佳琴。鴛鴦弦:相傳蜀人司馬相如善鼓琴,有“鴛鴦弦,以雄雌也”。[3]燕然:《后漢書》:“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即燕支山?!保?]橫波:目斜視如水之橫流也。形容眼神流動。

【鑒賞】這首詩描寫了夕陽西下,暮色朦朧。花蕊籠罩在輕煙之中,皎潔的月光好像潔白的紗絹。此時此刻,女主人公卻因思念情郎而無法入睡。她只能望月懷思,撫琴寄情。想彈奏蜀琴,又怕觸動了鴛鴦弦。她在心中祈愿琴聲能隨著春風,送到遠在燕地的情郎身邊。由于相思的痛苦,她曾經顧盼含情的雙眼,如今充滿了相思的淚水。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1]。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2]。

【注釋】[1]影: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平羌江:又名青衣江,源出四川蘆山縣境內,經峨眉山東北面流入樂山縣城入岷江。[2]發:出發。君:一說指峨眉山月,《唐詩別裁集》說:“月在清溪、三峽之間,半輪亦不復見矣?!旨粗冈隆!币徽f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則詩中山月兼為友情之象征。

【鑒賞】首句即描寫了蜀地秋高氣爽,峨眉山月色光明的景色。“秋”字既點出了遠游的時節是在秋天,又形容出了月色之美。此時,月亮只有“半輪”,不由得讓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次句的“影”是月亮在江水中的倒影。“人”和“流”意在說明月影映入江水,被流動的江水扯成了一長溜的碎片,看起來像在流動。這句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

下聯的人情實在令人陶醉。作者正連夜從清溪驛乘船出發:打算從青衣江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江行見月,就如同見到故人,讓綿延千里的月光寄托我的鄉思吧!

末句說,我雖然很想我的友人,但是不得相見,只好任船隨江流直下渝州了。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在這里完全表達出來了。

除“峨眉山月”之外,詩中沒有更具體的景物描寫。除“思君”之外,也沒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這一形象始終貫穿于整個詩境。凡詠月處,皆是抒發江行思友之情處。

贈孟浩然

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1]。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2]。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3]。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4]。

【注釋】[1]夫子:古代對男子的敬稱。[2]紅顏:指年輕的時候。軒冕:指官職,《莊子·繕性》:“今之所謂得志者,軒冕之謂也。軒冕在身,物之儻來,寄也?!?

軒:車子。冕:高官戴的禮帽。臥松云:指退隱山林。[3]醉月:月下醉酒。中圣:中酒,就是喝醉的意思。事君:伴隨在皇帝身邊。[4]安:豈。徒此:惟有在此。清芬:指美德。

【鑒賞】這首詩熱情的贊頌孟浩然不圖名利、淡泊清高的品格。表現出詩人與孟浩然深厚的情意。同時從一個側面展示了詩人自己的精神境界。

詩人首聯開門見山,直抒胸臆:我敬重孟浩然的莊重而瀟灑。他為人品格高尚,風流倜儻聞名天下?!帮L流”二字是孟浩然品格氣質的主要特征。頷聯概括了孟浩然大半生的風流情致:從他少年時鄙視功名爵祿,到晚年在青松白云間隱居?!芭P”字生動地刻畫出了一位瀟灑出塵的隱士的神態。頸聯以“醉月”對“迷花”,從另外一個角度描寫了孟浩然迷戀景色不愿意侍奉國君的隱居生活。這兩句生動地刻畫了孟浩然摒棄官職,歸隱山林,風流自賞,不為塵物所動的高雅形象。尾聯回應首聯,直接抒情。再度表現了詩人對孟浩然的景仰之意:你的品格像高山一樣,怎么能夠仰望得到呢,我也只能在這里向你作揖,來表達景仰你清香的德行。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2]!

【注釋】[1]踏歌:腳在地上踏著節拍唱歌。[2]桃花潭:風景地,在今安徽涇縣境內。天寶十四年(755),李白從秋浦(今安徽貴池縣)前往參觀。汪倫:李白友人,住桃花潭邊。李白來訪時,他天天用美酒佳肴款待。

【鑒賞】這是一首贈別詩。詩的前半是敘事,后半句是抒情。起句“乘舟”表明詩人離去是行水道?!皩⒂小北砻魇窃谳p舟待發之時。這一描寫,讓我們仿佛見到李白站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友人告別的情景。

次句寫在汪倫踏著節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這似出乎李白意料,所以用“忽聞”而沒有用“遙聞”。這句詩雖說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送行之人已經呼之欲出。

第三句遙接首句,進一步說明送行地點是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桃花潭水深的特點,又為下句埋下了伏筆。

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觸動了詩人的情懷,讓詩人更加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結句潭水已深達“千尺”,汪倫送李白的情誼比這潭水更深。這后兩句將無形的“情誼”變為了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余味,自然情真。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1]

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2]。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3]。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4],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5]。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6]。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7]。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8]。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9]。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10]。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11]。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12]。

【注釋】[1]廬山:《太平寰宇記》:“廬山,在江州南,高三千六百六十丈,周回二百五十里。其山九疊,川亦九派。”《九江志》:“周武王時,匡裕兄弟七人皆有道術,結廬于此,仙去,空廬尚存,故曰廬山?!卑矗簭]山,在江西南康府西北二十里。又按:南康在廬山之陽,九江在廬山之陰。盧虛舟:李華《三賢論》:“范陽盧虛舟幼真,質方而清。”肅宗時曾官殿中侍御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和县| 五华县| 五家渠市| 禹州市| 江川县| 鄱阳县| 德清县| 会泽县| 阳城县| 罗田县| 保山市| 姚安县| 鞍山市| 绥滨县| 南岸区| 乌鲁木齐市| 项城市| 桂林市| 宁强县| 渭源县| 敦化市| 巴塘县| 依兰县| 土默特右旗| 琼海市| 武鸣县| 布尔津县| 东海县| 芦溪县| 靖江市| 读书| 贞丰县| 渝北区| 平泉县| 邹平县| 婺源县| 岑巩县| 铅山县| 平谷区| 博罗县| 朔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