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關漢卿(4)
- 元曲精品鑒賞(中華古文化經典叢書)
- 盛慶斌編著
- 4615字
- 2016-02-23 14:15:18
最后〔幺〕篇和〔神仗兒煞〕這兩只曲子,是寫思婦禱祝的情景。“銅壺玉漏催凄切,正更闌人靜也。金閨瀟灑轉傷嗟?!币呀浭且股钊遂o了,但思婦卻仍然輾轉反側,難以入眠,那銅壺滴漏的聲音使人更感到凄切。一個“催”字,形象地表明了更闌人靜的冷落環境對思婦惡劣心情的巨大影響,使思婦因這索寞凄涼而更加感傷嗟嘆?!吧彶捷p移呼侍妾,把香桌兒安排打快些!”因為是更闌人靜,為了不驚動別人,所以是輕輕地移動蓮步,悄悄地喚醒侍妾,叫她趕快把香桌兒安排好?!按蚩煨比郑猛ㄋ椎目陬^語言,表現了思婦情急難耐的心情。“深沉院舍,蟾光皎潔?!边@是思婦禱祝的優雅環境?!罢D了霓裳,把名香謹燕?!北憩F了思婦禱祝的鄭重與虔誠。她臨禱前把衣裳又特地整頓了一番,小心翼翼、恭恭敬敬地把名香點燃?!百べぐ萘T,頻頻禱祝。”她深深地拜了一拜,不停地向神靈祈禱:“不求富貴豪奢,只愿得夫妻每早早圓備者!”她不求富貴豪華,其它甚么要求也沒有,唯一的希望是夫妻早早團圓,充分地表達了這個思婦對丈夫的急切盼望之情,表現了她對愛情的誠摯和忠貞。
關漢卿的這套曲子,筆酣墨飽,自始至終,寫得揮灑淋漓,感情真切。首曲起句“春閨院宇,柳絮飄香雪”,描寫暮春景色,就非常清新、雅致。中間〔幺〕篇、〔降黃龍袞〕、〔出隊子〕等五只曲子,采用了排比、夸張、形容等藝術手法,反復地、盡情地渲染思婦寂寞、冷落的生活環境和孤獨、憂傷的心理狀態,給人以飽滿、浩蕩的感覺。比如秦臺玉簫、鱗鴻錦箋、銅壺玉漏、子規啼血這些常用來描寫思婦幽怨的故實,更闌人靜、香消燭滅、鳳幃冷落、鴛衾虛設、花影自橫斜、丁當風弄鐵,瑯玕敲瘦節等常用來表現思婦孤棲生活的環境描寫,這里都一一用到了。由于切合內容,并不顯得堆砌。思婦的一切思念,一切希望,最后都歸結到這一句祝辭上。這是在經歷了種種熬煎之后發自思婦肺腑的強烈呼告!讀到這里,誰都會為思婦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并為她的誠摯和癡情所感動。
〔南呂〕一枝花
關漢卿
贈朱簾秀
輕裁蝦萬須,巧織珠千串。金鉤光錯落,繡帶舞翩躚。似霧非煙,妝點就深閨院,不許那等閑人取次展。搖四壁翡翠濃陰,射萬瓦琉璃色淺。
〔梁州〕富貴似侯家紫帳,風流如謝府紅蓮,鎖春愁不放雙飛燕。綺窗相近,翠戶相連,雕櫳相映,繡幕相牽。拂苔痕滿砌榆錢,惹楊花飛點如綿。愁的是抹回廊暮雨蕭蕭,恨的是篩曲檻西風剪剪,愛的是透長門夜月娟娟。凌波殿前,碧玲瓏掩映湘妃面,沒福怎能夠見。十里揚州風物妍,出落著神仙。
〔尾〕恰便似一池秋水通宵展,一片朝云盡日懸。你個守戶的先生肯相戀,煞是可憐,則要你手掌里奇擎著耐心兒卷。
這套曲是關漢卿題贈給當時著名的戲曲女演員朱簾秀的。它構思奇絕而巧妙,感情真摯而熱烈。從表面上看,曲子句句詠珠簾,實質上是處處寫人——簾秀,于不盡含蓄中流露出款款真情,表達出偉大的戲曲作家對一位天才女演員的關懷與愛惜。套曲感情微妙,使人們看到了一代戲曲作家與女演員之間親密的關系,可以說,它不僅是一套風格獨特的散曲作品,而且是古代戲曲史上極為珍貴的文獻資料。
本套曲由三曲組成,首曲〔一枝花〕集中描寫了朱簾秀技藝的高超和風姿的秀美。
首二句以簾卷和珠燦來比喻朱簾秀的光彩照人,并突出了她歌喉的珠圓玉潤?!拔r須”,是竹簾或綴珠之簾的別稱,因簾幕卷曲,狀似蝦須卷縮,故有此稱。陸暢《簾》詩云:“勞將素手卷蝦須,瓊室珠光更綴珠。”馮海粟贈朱簾秀的〔鷓鴣天〕亦有“蝦須瘦影纖纖織,龜背香紋細細浮”句。古人又常以成串珠玉喻音樂和歌聲,所以,首二句破題詠簾,又暗寓對朱簾秀姿容和嗓音的贊美。“金鉤光錯落”二句,明是寫簾幕輝光閃爍,臨風飄動,實則可以理解成是贊美朱簾秀四座皆驚的漂亮扮相和裊裊娜娜的舞姿。金鉤、繡帶既是簾幕的附屬品,又暗寓戲曲演員行頭上的裝飾物,用意之巧是令人絕倒的。接下來的“似霧非煙”三句,寫到了簾的飄渺輕搖,及其妝點效果、實用功能,自然地使人聯想到,上場口的簾幕好似煙籠霧漫,化好妝的女演員猶如神女仙姬將飄然而出?!安辉S”句表面上是說不允許尋常人隨意伸手卷簾,實際上是說演員在醞釀感情,蓄勢待發,何時破簾而出得有個“火候”,無須旁人操心。三句寫出了舞臺上特定的環境,也寫出了演員扮相之美麗,技藝之高超。最后兩句,表面上是寫珠簾乍展開來時的光彩奪目,說它搖動起來,四壁如同披上翡翠的綠陰,它的光彩使金色的琉璃瓦也黯然失色;而暗寓的卻是演員出臺亮相時的姿容,色藝俱絕,滿堂喝采。
〔一枝花〕曲整個是對人物出場的鋪墊,反復比喻,再三呼喚,終于,人物出場亮相了。有趣的是字面全是寫珠寫簾,未著一字寫人,然又無處不是寫入,所有的巧譬妙喻,都是自然地扣住了“人”來進行的。這支曲可以看作是序曲,下面還要更細致地展開描寫,進一步以含蓄的手法刻畫人物。
〔梁州〕是套曲的主體部分,關漢卿以特殊的手法,曲折地表達了他對朱簾秀真摯的傾慕之情,其中還夾雜著苦痛和酸楚。首二句,寫簾的華美與高雅?!昂罴摇?、“謝府”,出處未詳,指的是公侯之家、高門世族卻是很明顯的。或以為東晉時顯貴侯景欲向王、謝那樣的高門世族求婚,皇帝以為侯家尚配不上王、謝,叫侯議婚于朱、張以下姓氏,“侯家”、“謝府”當指此?!白蠋ぁ薄ⅰ凹t蓮”均指簾?!版i春愁”句承“風流”二字而來,寫朱簾秀的愛情生活,“不放雙飛燕”,是說簾兒攏住燕子,隱指簾秀與一男子的兩情歡洽。接下去的四句都是寫兩人的濃情密意。這男子是誰?或許就是指關漢卿,也有可能指另外一個人。
〔尾〕曲訣別意味更為濃重。別時難分難舍,相見更是難上加難。作者仍然扣住簾來寫一朝別離的苦澀。這簾像“一池秋水”,似“一片朝云”,得到它的人,應該倍加愛惜呀!元代稱道士為先生,守戶先生,當指娶簾秀的那個道士。關漢卿像是默念,又像是祈禱,祝愿簾秀的丈夫能對她好,將她擎在手里,保護她,憐愛她。這〔尾〕曲讀來令人酸鼻。
這支套曲是關漢卿套數中的用力之作,格調恣縱、奔放,才氣橫溢,有酣暢淋漓之美;寫法典麗而未至于濃艷,華美卻不傷于雕鏤。它一如關漢卿本色風格,感情上始終是誠摯而懇切的。
〔南呂〕一枝花
關漢卿
杭州景
普天下錦繡鄉,環海內風流地。大元朝新附國,亡宋家舊華夷。水秀山奇,一到處堪游戲,這答兒忒富貴。滿城中繡幕鳳簾,一哄地人煙湊集。
〔梁州第七〕百十里街衢整齊,萬余家樓閣參差,并無半答兒閑田地。松軒竹徑,藥圃花蹊,茶園稻陌,竹塢梅溪。一陀兒一句詩題,一步兒一扇屏幃。西鹽場便似一帶瓊瑤,吳山色千疊翡翠。兀良,望錢塘江萬頃玻璃。更有清溪、綠水,畫船兒來往閑游戲。浙江亭緊相對,相對著險嶺高峰長怪石,堪羨堪題。
〔尾〕家家掩映渠流水,樓閣崢嶸出翠微,遙望西湖暮山勢??戳诉@壁,覷了那壁,縱有丹青下不得筆。
唐宋以來,對杭州風景的歌詠可以說是代有名篇,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柳永的《望海潮》等,都是膾炙人口之作。關漢卿這套散曲,充分發揮套曲這種形式適于鋪敘的特點,抒發了自己對杭州景物的切身感受,筆墨飽滿,興致酣暢,顯示出不同于前人的新的特色。
關漢卿是在元朝統一全國后不久來到杭州的。這座“東南第一州”,在經歷過戰爭的創傷之后,經濟已基本得到恢復。生于北國、長于北國的關漢卿,對于民物康阜而兼有湖山之勝的古城杭州,早已心向往之,今日一睹豐采,果然名不虛傳?!惨恢ā尘蛯懗隽俗髡哌@樣的感受。詩人在熱情稱頌杭州是飲譽海內的風流錦繡之鄉的同時,還點出它是大元朝新歸附的國土,剛滅亡不久的宋朝的舊日疆域(“華夷”即指疆域,因為它包括少數民族地區)。這里略有一點憑吊興亡之感。作者對杭州的印象,分而析之,有這樣兩方面:一是山奇水秀,所到之處皆堪游賞;二是繁華富庶,人煙稠密,熱鬧非凡。以下〔梁州第七〕、〔尾〕二曲便抓住這兩方面進行鋪敘,但又不是截然分開,而是把湖光山色與樓影人蹤交融在一起寫。詩人覺得自己游蹤所至,每一處(一陀兒)都值得題上清麗的詩句,每一步都變換出一扇天然的畫屏。作者這樣寫,并非泛泛的贊嘆之辭,而是抓住了杭州風景處處皆可入詩入畫的特點?!段骱先朔眲黉洝吩浗饑拐哂斡[杭州,“遞之指點,回頭看城內山上,人家層層疊疊。觀宇樓臺參差,如花落仙宮”,使者贊嘆不已,“爭說城里湖邊有千個扇面”。關漢卿的感受與他們類似,但采用藝術語言加以表達,給人的印象也就更深刻了。
詩篇至此,作者已經揮灑生花妙筆,把如詩如畫的杭州風光展現在讀者面前,令人賞心悅目。但結尾詩人卻又嘖嘖興嘆,說可惜自己沒有畫筆,而縱使有畫筆,也不能描繪杭州山水之美于萬一。全詩便在這贊嘆聲中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了無窮的回味與向往。
〔南呂〕一枝花
關漢卿
不伏老
攀出墻朵朵花,折臨路枝枝柳?;ㄅ始t蕊嫩,柳折翠條柔。浪子風流。憑著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殘柳敗休。半生來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臥柳。
〔梁州〕我是個普天下郎君領袖,蓋世界浪子班頭。愿朱顏不改常依舊?;ㄖ邢?,酒內忘憂。分茶,擷竹;打馬,藏鬮。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閑愁到我心頭。伴的是銀箏女銀臺前理銀箏笑倚銀屏,伴的是玉天仙攜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樓。伴的是金釵客歌金縷捧金樽滿泛金甌。你道我老也,暫休。占排場風月功名首,更玲瓏又剔透。我是個錦陣花營都帥頭?曾玩府游州。
〔隔尾〕子弟每是個茅草岡、沙土窩初生的兔羔兒乍向圍場上走;我是個經籠罩、受索網、蒼翎毛老野雞蹅踏的陣馬兒熟。經了些窩弓冷箭蠟槍頭,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萬事休”,我怎肯虛度了春秋。
〔尾〕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扁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恁子弟每誰教你鉆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頭?我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臺柳。我也會圍棋、會蹴踘、會打圍、會插科、會歌舞、會吹彈、會咽作、會吟詩、會雙陸。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賜與我這幾般兒歹癥候,尚兀自不肯休。則除是閻王親自喚,神鬼自來勾,三魂歸地府,七魄喪冥幽。天哪,那其間才不向煙花路兒上走。
這套曲子是關漢卿散曲的代表作。由第一人稱“我”直接出面,以通俗、詼諧、酣暢、滔滔若江河奔瀉的語言,自我介紹,自我贊賞,自我調侃,從而塑造了一個特殊環境中的特殊人物形象,體現了“不伏老”的主題。
全套由四只曲子組成?!惨恢ā持粚ⅰ芭驶ā?、“折柳”兩件事顛來倒去,變幻出各種句式,用以表現“浪子風流”,為人物性格定下了基調。以下三只曲子,則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刻畫人物性格,表現這個“浪子”怎樣“風流”。
〔梁州〕一曲,縱情地自夸自贊。自夸“分茶,擷竹;打馬,藏鬮。通五音六律滑熟。”當然很“風流”。自贊“我是個普天下郎君領袖,蓋世界浪子班頭”,“占排場風月功名首”,“我是個錦陣花營都帥頭”,又比所有“風流浪子”更“風流”。這種“浪子風流”,按常情來說,是不值得、也不好意思自夸自贊的,而作者竟然不惜用極度夸張的詞句加以贊美,這就很有認真思考的必要。我們知道,在元朝統治的黑暗社會里,正直的知識分子是沒有出路的。其中一部分人,便和民間藝人結合,為他們寫話本、編雜劇,用自己的筆揭露黑暗,鞭打邪惡,謳歌正義,反映人民的苦難、愿望和斗爭。關漢卿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隔尾〕一曲,用“子弟每(們)”的未經世面作陪襯,強調“我”是飽經磨難的?!敖浕\罩,受索網”,“經了些窩弓冷箭蠟槍頭”,卻“不曾落人后”。這充分表現了“我”的身世遭遇和頑強性格。如今雖然“人到中年”,仍不肯“虛度了春秋”,于是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