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國風(1)

周南

關雎

關關雎鳩[1],王雎兒嘧嘧地對唱,在河之洲。在那河中的沙洲上。窈窕淑女[2],美麗善良的姑娘,君子好逑[3]。小哥想和她成雙對。參差荇菜[4],長短不齊的荇菜,左右流之[5]。這邊那邊來撈它。窈窕淑女,美麗善良的姑娘,寤寐求之[6]。睡夢里都在追求她。求之不得,追求她呀、追不上,寤寐思服。睡夢中都把她想。悠哉悠哉[7],長長的夜、夜長長,輾轉反側。翻來覆去不能忘。參差荇菜,長長短短的荇菜,左右采之。這邊那邊來采它。窈窕淑女,美麗善良的姑娘,琴瑟友之。彈著琴瑟來親近她。

參差荇菜,長長短短的荇菜,左右芼之[8]。這邊那邊來揀它。窈窕淑女,美麗善良的姑娘,鐘鼓樂之[9]。敲著鐘鼓來娛樂她。

【注釋】

[1]關關:嘧嘧,和鳴。雎鳩:王雎,似鳧雁。[2]窈窕:美。淑:善。[3]逑:配偶,伴侶。[4]參(cēn)差(cī):長短不一。[5]流:求,捋取。[6]寤寐:夢寐。

[7]悠:長久。[8]芼(mào):擇。[9]樂(yuè):喜樂。

【賞析】

這首詩,是《詩經》中的第一篇;也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的第一篇,人們自古以來都非常重視,也因此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比如說它是歌頌后妃之德,或者說它是譏諷康王晏起等等。不過我們欣賞原詩,就會感覺這些都是主題之外的意思,與本詩主體毫無瓜葛,所以此說法不可取。《詩經》作為文學被我們閱讀,其內容與技巧是我們研究的重點,它的社會效果也要被我們考慮到。這樣,閱讀這首詩,可以得到較正確的理解,而欣賞它的美學趣味。不過我們也不忽略前人對這首詩的較正確的解說,如說它是人倫之始,又說它是樂而不淫,這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來揣測它的內涵。這首詩,毫無疑問是一首男女的戀歌,男女的婚姻大事確是人倫之始,而含有成家立業的意思。求食求偶,直接關系到人類生存繁衍的問題,這一重大問題被詩篇接觸到,又在第一部詩集里最早出現,人們怎能不重視呢?至于本詩的寫作技巧,興而有比,含而不露,又以賦的手法,直入其中,反復吟詠,實是一篇完美的詩篇,呈現出中國詩歌良好的開端,的確是給我們很多啟發的。

葛覃

葛之覃兮[1],長長的葛藤,施于中谷[2],山溝溝里延伸,維葉萋萋[3]。葉兒密密層層。黃鳥于飛[4],黃雀飛飛成群,集于灌木,聚集在灌木林,其鳴喈喈。嘰嘰呱呱不停。葛之覃兮,長長的葛藤,施于中谷,山溝溝里蔓延,維葉莫莫[5]。葉兒陰陰一片。是刈是蔞[6],葛藤割來煮過,為夥為萌[7],織成粗布細布,服之無萌[8]。穿起來舒舒服服。言告師氏[9],告訴我的保姆,言告言歸[10]。我告了假要走娘家。薄污我私[11],洗洗我的內衣,薄紡我衣[12]。洗洗我的外褂。

害萊害否[13]?該洗的是啥,甭洗的是啥?歸寧父母[14]。我就要回家看我爹媽。

【注釋】

[1]覃:延長。[2]施(yì):蔓延。[3]維:發語詞。萋萋:茂盛的樣子。[4]于:語助詞。[5]莫莫:茂密狀。

[6]夥(huǒ):煮。煮葛取其纖維織布。[7]蔞(chī):細葛布。萌(xì):粗葛布。[8]萌(yì):厭。[9]言:語助詞。師氏:保姆。[10]告歸:告假回家。[11]薄:句首助詞,有時含有“勉力”之義。污:搓揉去污。私:內衣。[12]紡(huǎn):洗濯。衣:外衣。[13]害:同“曷”,哪些。[14]歸寧:女子回娘家探親。“寧”是慰安的意思。

【賞析】

這是一首歡快的女子歸寧之歌。在古代,回娘家幾乎就像是已婚女子們的一個節日。不但可以和久別的親人團聚,而且可以在熟悉的舊時環境中重溫少女時代的生活,包括陶醉于大自然和詩意勞作的歡愉。理解這首詩的關鍵是對歸寧的強烈向往,它也是全詩的靈魂,盡管此詩寫的是歸寧前的情景。首章描繪出美好的山間景象:長滿茂密葉子的葛藤蜿蜒伸展,黃雀嘰嘰呱呱地上下飛鳴,在灌木林上聚集。這景象,動靜相間,聲色并茂,樸素和諧,生機盎然,呈現出一片綠意和生命活力。接下來一章,圖景上出現的便是勞動者的身影。一群少女一邊割著葛藤,一邊唱著歌兒:“葛藤割來煮過,織成粗布細布,穿起來舒舒服服。”匯成一片的是婉轉的歌聲與那黃雀的鳴叫,融為一體的是少女的身影與那山間的翠綠。這該是多么令人陶醉流連的景象啊!

卷耳

采采卷耳,采呀采呀卷耳萊,不盈頃筐。不滿小小一淺筐。嗟我懷人,心中想念我丈夫,置彼周行[1]。淺筐丟在大道旁。陟彼崔嵬[2],登上高高土石山,我馬虺蓷[3]。我馬跑得腿發軟。我姑酌彼金鐳[4],且把金杯斟滿酒,維以不永懷。好澆心中長思戀。陟彼高岡,登上高高山脊梁,我馬玄黃。我馬病得眼玄黃。我姑酌彼兕觥[5],且把大杯斟滿酒,維以不永傷。不讓心里老悲傷。陟彼跙矣[6],登上那個亂石岡,我馬圖矣[7]。馬兒病倒躺一旁。我仆曝矣[8],仆人累得走不動,云何吁矣[9]!怎么解脫這憂傷!

【注釋】

[1]周行(hánɡ):大路。[2]陟彼崔嵬:陟(zhì),登上;崔嵬(w éi),高山。[3]虺蓷(huǐtuí):馬疲不能升高之病。[4]金鐳(léi):銅鑄的酒器。[5]兕觥(sìɡōnɡ):用兕角做的酒杯。[6]跙(jū):多石頭的山。[7]図(tú):馬病。[8]曝(pū):因疲勞過度而病。[9]吁(xū):同“恤”,憂愁。

【賞析】

這是《詩經》中一首別具一格的思婦詩。之所以說它別具一格,原因之一它不像《伯兮》那樣直接傾訴自己“甘心疾首”的刻骨相思,雖然明明是妻子思念遠征的丈夫,但卻相反大寫丈夫如何思念自己;其二它不像《君子于役》那樣通過黃昏暮色、牛羊下山等環境描繪和氣氛渲染來表現自己的孤獨和惆悵,雖然明明是現實勞作中懷人之作,但卻展開想象的翅膀來想象丈夫的仆病馬疲之態和長吁短嘆之聲。偉大的莎士比亞曾慨嘆過詩人的這種神奇的想象,他說:“詩人的眼睛在神奇狂放的一轉中,便能從天上看到地下,從地下看到天上。想象會把虛幻的事物用一種形式呈現出來,詩人的筆再使它具有如實的形象、居處和名字。”這種神奇而狂放的一轉在(《仲夏夜之夢》第五幕)《卷耳》中的這位思婦的眼神里就具有,于是長期以來思念不已的丈夫出現在高高的山岡上,似乎在向她訴說自己的征途之苦,在向她傾訴自己的思戀之深。這種通過神奇的想象,以丈夫思妻來曲寫妻子思夫,不言妻子思念之苦而愈見其苦,不言妻子思念之深而愈見其深,不言而勝于言的表現手法,確是很出色的。

樛木

南有樛木[1],南邊彎彎樹,葛藟累之[2];葛藤纏著它;樂只君子[3],快樂的人兒,福履綏之[4]。幸福降臨他。南有樛木,南邊彎彎樹,葛藟荒之[5];葛藤蔭蓋它;樂只君子,快樂的人兒,福履將之[6]。幸福佑護他。南有樛木,南邊彎彎樹,葛藟縈之;葛藤圍繞它;樂只君子,快樂的人兒,福履成之[7]。幸福陪隨他。

【注釋】

[1]樛(jiū)木:樹干彎曲的樹。[2]葛藟(lěi):葛和藟是兩種草本蔓生攀援植物。一說是一種草,狀如葛藤,故稱“葛藟”,亦可通。累:纏繞。[3]只:語助詞。

[4]福履:福祿,幸福。綏:通“妥”,下降的意思。《禮記·曲禮》“大夫則綏之”句,“疏”曰:“綏,下也。”[5]荒:掩蔽。[6]將:扶助,幫襯。[7]成:與“就”互訓,“就”是接近的意思,有主動來親近的涵義,如“就近”、“移樽就教”之“就”。

【賞析】

這是祝賀新婚男子的贊歌,三章反復回環,體式、句法完全相同,略加變化之處只不過是在每章二、四兩句各換了一個字,詩意集中,節律整齊統一。

在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中,女子出嫁后就會像藤蘿之依附樹木那樣依附丈夫,因此古代常連類設比。同時,藤和樹的纏繞也可象征關系的親密無間。《文選》潘岳《寡婦賦》有“顧葛藟之蔓延兮,托微莖于楞木”一句,李善注道:“言二草之托樛木,喻婦人之托夫家也。”李注正是用這首詩來解釋潘賦的。傳統的解釋說這首詩是姬妾贊美后妃,稱頌她能寬容和庇護下人,而沒有嫉妒之心,《詩序》和朱熹的《詩集傳》都是如此。朱熹特意將詩中“樂只君子”一句(分明是指男子)曲解為“君子,自眾妾而指后妃,猶言‘小君內子’也”,為之穿鑿彌縫。直到清人戴震,雖然不同意《詩序》和朱說,但仍認為是“下美上之詩”。崔述《讀風偶識》又據此揣測為“或為群臣頌禱其君亦未可知”。如果要依此來穿鑿解釋,那么這首詩應該是一首明里稱頌暗中諷刺的詩,因為“樛木”是下端彎曲的惡木,把君王形容成樛木,不是諷刺是什么!

螽斯

螽斯羽[1],蝗蟲的翅膀,詵詵兮[2]。排得密密滿啊。宜爾子孫[3],你多子又多孫,振振兮[4]。家族真興旺啊。螽斯羽,蝗蟲的翅膀,薨薨兮[5]。群飛嗡嗡響啊。宜爾子孫,你多子又多孫,繩繩兮[6]。后代綿延長啊。螽斯羽,蝗蟲的翅膀,揖揖兮[7]。群集不松散啊。宜爾子孫你多子又多孫,蟄蟄兮[8]。團聚好歡暢啊。

【注釋】

[1]螽(zhōnɡ):蝗蟲。斯:語助詞,猶“之”。羽:翅。[2]詵(shēn)詵:眾多的樣子。[3]宜:馬瑞辰說:“古文宜作竊,竊謂宜從多聲,即有多義……‘宜爾子孫’,猶云多爾子孫也。”(《毛詩傳箋通釋》)。[4]振振:盛多的樣子。[5]薨(hōnɡ)薨:蟲群飛聲。[6]繩繩:綿延不絕的樣子。《韓詩外傳》作“承承”,意思同。[7]揖揖:通“集集”,會聚的樣子。[8]蟄蟄:群聚歡樂的樣子。

【賞析】

關于這首詩的主旨,《詩序》以為是“后妃子孫眾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則子孫眾多也”。對此,姚際恒斥之“附會無理”(《詩經通論》);方玉潤進而指出詩人,其措詞亦僅借螽斯為比,未嘗顯頌君妃,亦不可泥而求之也。

這首詩通篇作比體,以物擬人,而不出正意,今人稱為借喻。這可以看作是后世詠物類比體詩的發端。《詩經》用同一虛詞作韻腳詩篇的通例就是每章二、四句押韻,除同用虛詞“兮”為韻外,還以這兩句倒數第二字相押,此兩字韻腳叫做“富韻”。不過本篇略有不同,各章韻句倒數第二字韻腳又是疊音詞,這類在《詩經》中不多,《魏風·十畝之間》的一、二句也是這一形式。這樣的韻腳,節奏更顯得舒緩,有著一唱三嘆的韻味。

桃夭

桃之夭夭[1],小桃長得真姣好,灼灼其華[2]。紅紅的花兒多光耀。之子于歸[3],這姑娘要出嫁了,宜其室家[4]。家庭的生活定美好。桃之夭夭,小桃長得多姣好,有梅其實[5]。紅白的桃兒多肥飽。

之子于歸,這姑娘要出嫁了,宜其家室。家庭的生活定美好。桃之夭夭,小桃長得真姣好,其葉蓁蓁[6]。綠綠的葉兒多秀茂。之子于歸,這姑娘要出嫁了,宜其家人。家人的生活定美好。

【注釋】

[1]夭夭:言桃之少而好。[2]灼灼:鮮明繁盛。[3]之子:猶言這位女子,指新婚女子。歸:婦人謂嫁曰歸。

[4]宜:和順。室家:室謂夫妻所居,家謂一門之內。[5]梅(fén):指桃實的圓大。一說“梅”古音讀作斑,“有梅其實”,即有斑其實,意謂桃實將熟,紅白相間,其實斑然。[6]蓁蓁:樹葉茂盛的樣子。

【賞析】

這是一首頌婚詩,詩中著重表現的是對新婚女子美麗、純潔的歌頌和對她婚姻幸福的祝愿。漢儒論詩,不少詩的主題遭到歪曲,普遍認為只不過是美刺兩端,《詩序》認為《桃夭》與《關雎》一樣,是“美后妃之德”的作品,清人方玉潤對此說批駁得很有力,認為這種說法“迂論難通,不足以發明詩意”(《詩經原始》),并正面指出:“蓋此亦詠新婚詩,與《關雎》同為房中樂,如后世催妝坐筵等詞。特《關雎》從男求女一面說,此從女歸男一面說,互相掩映,同為美俗。”方玉潤的看法,可謂卓見。

《桃夭》共三章,每章四句,反復吟詠對新娘子的祝愿,其采用的是復沓的形式。實際上祝愿的中心意旨不過是一句話:即婚后家庭生活美滿幸福,“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三句之中或兩字顛倒,或更換一字,其旨歸是相同的。《桃夭》在藝術上的又一特色,是善于煉字,巧于變化,虛實結合。用“灼灼”形容桃花,千百年來,贏得人們的交口稱贊。

兔罝

肅肅兔罝[1],繁密整齊大兔網,斮之丁丁[2]。丁丁打樁張地上。赳赳武夫[3],武士英姿雄赳赳,公侯干城[4]。公侯衛國好屏障。肅肅兔罝,繁密整齊大兔網,施于中逵[5]。四通八達道上放。赳赳武夫,武士英姿雄赳赳,公侯好仇[6]。公侯助乎真好樣。肅肅兔罝,繁密整齊大兔網,施于中林[7]。郊野林中多布放。赳赳武夫,武士英姿雄赳赳,公侯腹心[8]。公侯心腹保國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迈县| 仪陇县| 正镶白旗| 晋江市| 隆德县| 即墨市| 秦皇岛市| 四川省| 深泽县| 七台河市| 娄底市| 甘孜县| 承德县| 武川县| 唐海县| 唐山市| 乌鲁木齐市| 荔浦县| 阿勒泰市| 土默特右旗| 泰兴市| 平和县| 康保县| 芮城县| 庆云县| 上高县| 炉霍县| 新津县| 改则县| 陇西县| 沁源县| 浮梁县| 商城县| 苍溪县| 金堂县| 东兰县| 普定县| 延川县| 丁青县| 潮安县| 马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