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世俗傳奇(1)
- 神話傳奇(中國文學百科)
- 李穆南 郄智毅 劉金玲主編
- 4992字
- 2016-07-06 08:40:55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本是天上的兩顆星星,人們叫他們牛郎星和織女星。這兩顆星星以前相隔不遠,這樣,他們相處久了,牛郎織女兩人就互相照顧,相互關心,漸漸地就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并且私定了終生。可是在天上這是違反天條的,天上的男人和女人是不能個個相愛,人人相戀的。他們這樣做終究是要得到懲罰的。
傳說,織女原來是王母娘娘最小的孫女,也是王母娘娘最為疼愛的孫女。王母娘娘知道織女動了凡心,并跟牛郎相愛的事后,就把織女嚴密地關了起來,再也不許到處亂跑。并且讓織女不停地織出各種各樣的彩錦,每天織十匹,以此作為對她的處罰。
織女織錦用的機子,特別神奇,它能夠?qū)⒖椗棾鰜淼乃劐\染成五顏六色,并根據(jù)季節(jié)的變化不停地調(diào)配這些顏色,使得這些彩錦變得格外的絢麗奪目。王母娘娘每天拿了織女織的非常漂亮的彩錦進獻給玉皇,因而得到玉皇的喜愛。隨后,王母又在每天的早上或是晚上,拿出這些彩錦到天邊去展示,作為人間婦女織布的模樣。所以每當日出或是日落時,我們能看到天邊很多光彩奪目的云彩,這其實就是織女織出來的彩錦。
織女整天坐在機房里,從早到晚織個不停,只要她稍微休息一下,就會完不成王母娘娘交給她的任務,也就會受到王母的更重的懲罰。因為這緣故,也更是思念牛郎,織女常常以淚洗面,愁眉不展。因為她很思念她的牛郎,她也不知道牛郎到底受到了什么樣的處罰。可是自己又總是不能到外面去,其實她多么想到外面去看看呀!成天把她一個人悶在屋子里實在令她發(fā)慌得很,見不到牛郎又讓她心里十分地煎熬,她實在受不了了。
有一天,織女向王母娘娘懇求,求王母娘娘放她出去散散心。她的幾位姐妹也都很想出去玩,于是她們一起到王母娘娘那里去求情。這天王母娘娘正從玉皇那里回來,恰巧是織女織的錦好而得到了玉皇的賞賜,所以心情特別好,就答應了她們的要求。實際上,王母娘娘也很心痛自己的小孫女,見她整天苦悶難挨,沒有一絲笑容,就也要她出去散散心,也就同意了。得到了王母娘娘的許可,她們姐妹七個便一齊來到了人間的碧蓮池游玩。
再說,牛郎也受到了玉皇的貶罰,被打下凡間,投生在一個窮苦農(nóng)民的家里,而且他的父母都過世得很早,從小跟兇狠的哥哥嫂嫂一起生活。因此,哥哥嫂嫂從他三歲起就讓他放牛,讓他跟牛一起住,所以人們都叫他牛郎。哥哥嫂嫂對他很刻薄,不給他做飯吃,不給他衣服穿,而且等到牛郎剛剛大了些的時候,就跟牛郎分家了。哥哥占據(jù)了全部的家產(chǎn),只分給牛郎一頭老牛,就把牛郎趕出了家門。
從此,牛郎和老牛相依為命。他牽著老牛來到了他小時候常來放牛的一塊空地上,蓋了一間茅屋住了下來。白天,牛郎牽著老牛到屋后開荒種地,晚上還是跟老牛睡在一起。牛郎舍不得離開他的老牛,老牛就是他的親人。由于牛郎和老牛的辛勤勞動,加上這年雨水調(diào)勻,牛郎很快就能吃飽穿暖了。有時候,牛郎也會有一點寂寞,因為老牛雖然很了解他,但是它畢竟不會說話。這樣沒有人跟牛郎說話,所以他有時候也會感到不開心。老牛其實也很知道牛郎的心里。
織女
原本,這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也是被玉皇貶下凡間來的。有一天,老牛終于開口說話了,它對牛郎說:“牛郎呀,明天下午,太陽快下山的時候,你千萬要到碧蓮池邊的桃花林去。在那棵還結(jié)著桃子的桃樹枝上,會掛著七條色彩鮮艷的裙子,這些裙子是王母娘娘的孫女到池里洗澡時留下的。在這些衣服中,你把那件粉紅色的裙子拿回來,穿這件衣服的仙女就是你的妻子。你一定要記住。”牛郎見老牛竟說出話來,又驚又喜,非常高興。對于老牛的話,牛郎深信不疑。第二天,他按照老牛說的,來到碧蓮池邊的桃樹林里,果然見還有一棵桃樹結(jié)著桃子,上面真的搭著七件衣服。他按照老牛話拿了那件粉紅色的裙子,便到旁邊的草地上靜靜等著。
不一會兒,還真看到一群仙女走上岸來。她們紛紛到那棵桃樹上尋找自己的衣服穿。穿好裙子的仙女都一個一個飛到天上去了。最后只剩下一個仙女因為沒有衣服,正急急忙忙到處找著。這時候的牛郎趕緊走上前去,跟她說:“要是你能答應作我的妻子,我就把衣服給你。”織女又羞又急,后來她看到牛郎這樣的老實,是個靠得住的人,就含羞地答應了他。
于是,牛郎就和織女結(jié)了婚,他們男耕女織,相親相愛,日子過得甜甜美美。一年之后,織女就為牛郎生了一對雙胞胎,一兒一女。
因為織女留在地上,王母娘娘沒有了新的彩錦,天上的云彩就缺少了變化。王母娘娘為此很不高興,后來當她知道織女在凡間嫁人的消息后,勃然大怒,立刻帶領天兵天將到地上來捉拿織女。
正好這天,牛郎下地去了,只留下織女一個人在家。王母娘娘看到織女,拉著她就往天上飛去。等到牛郎匆匆從地里趕回來,看來妻子不在了,就問老牛。老牛把事情的經(jīng)過告訴了牛郎,并要牛郎趕快帶上孩子,騎上自己去追。
牛郎急忙拿了兩個籮筐,挑著兩個孩子,騎著老牛出了門。一出門,老牛就飛了起來,越飛越高,很快就趕上了王母娘娘和織女她們。于是,牛郎連忙加快了速度。眼看就要追上,兩個孩子對著織女大聲呼喊:“媽媽!媽媽!”王母娘娘聽到喊聲,發(fā)現(xiàn)了身后的牛郎,趕緊轉(zhuǎn)身拔下頭上的寶簪,在她和牛郎之間長長地一劃,頓時,一條天河橫在織女和牛郎的中間,河里的水波濤洶涌,深不見底,牛郎根本無法飛過去。
就這樣,牛郎和織女被這條天河無情地分開了。織女望著天河對岸的牛郎和兒女,哭得死去活來。孩子們也在那邊一聲聲地聲嘶力竭地喊著“媽媽”,是那樣地令人揪心,那樣地催人淚下。這哭喊聲感動了天上的各路神仙,他們就都來向王母娘娘求情。王母娘娘見到如此情形也于心不忍,完全被牛郎織女的堅貞愛情所感動了,便同意讓牛郎和他的孩子在每年的農(nóng)歷七月初七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七夕)過來跟織女相會一次。
據(jù)說在牛郎織和女相會的這一天,會有無數(shù)的成群結(jié)對的喜鵲飛來為他們搭橋。牛郎織女就在這鵲橋上團聚!這天晚上,織女深情款款,摟著他們的兒女,悄悄地跟牛郎說著情話,傾訴無盡的愛意。若是這時候你到葡萄架下去靜聽,還可以隱隱聽到仙樂悠揚和牛郎織女輕輕說話的聲音呢。
善財龍女
在觀世音菩薩的身邊,人們常常看到一對童男童女,可是我們卻很少有知道他們名字的。其實,這對男女,男的叫善財,女的叫龍女。
龍女原本是東海龍王的小女兒,也是龍王最疼愛的女兒,因為她從小就生得眉清目秀,聰明伶俐,所以深得龍王的寵愛。小龍女十分貪玩,一天,她聽說人間過節(jié)玩魚燈,各色各樣的魚燈點得整個夜晚五顏六色,異常熱鬧。于是就吵著要到人間去觀看。
老龍王捋了捋龍須,搖搖頭說:“那里田地荒蕪人員雜亂,可不是你這個龍王的寶貝公主去的地方,你還是老老實實呆在家里吧!”龍女又是撒嬌又是裝哭打鬧,但龍王總是不依。
龍女嘟起小嘴巴,打著調(diào)皮的小主意,她心里想道:你不讓我去,我偏要去,去時也不告訴你!就這樣,好不容易挨到了三更天,小龍女便悄悄溜出東海的水晶宮,化成一個十分可人、好看的漁家少女,踏著朦朧月色,獨自來到一個玩魚燈最熱鬧的地方。
這是一個小漁鎮(zhèn),街上的魚燈數(shù)不勝數(shù),看花了小龍女的眼。這燈各種形狀的都有:黃魚燈、鰲角燈、章魚燈、墨魚燈、鯊魚燈,還有龍蝦燈、海蟹燈、扇貝燈、海螺燈、珊瑚燈……龍女東瞧瞧、西望望,越看越高興,有時竟毫無顧忌地往人群里擠。不一會兒,她隨著人群來到了一個十字路口,這里是全鎮(zhèn)最有趣地方。魚燈疊魚燈,燈山接燈山,五光十色,光華燦爛。
龍女似癡似呆地站在一座燈山前,不知不覺看得入了神。誰知道,就在這個時候從旁邊的閣樓上潑下來半杯冷茶,不偏不倚正好潑在呆呆的龍女頭上。龍女猛吃一驚,叫苦不已,很快感到事情不妙。原來已經(jīng)化成了少女的龍女,是碰不得半滴水的,萬一碰到了水,就再也保不住少女模樣,只有變回原形。龍女焦急萬分,非常惶恐,很害怕在大街上現(xiàn)出龍形,招來風雨擾亂這燈會,嚇到那些參加燈會的人們。于是就不顧一切地擠出人群,狠命地向海邊奔去。可是,當她剛剛跑到海灘,突然間,只聽得“忽喇喇”地一聲響,龍女就變成一條很大很大的鯉魚,躺在海灘上動彈不得,怎么也爬不到水里去了。
正巧,海灘上走過來一瘦一胖兩個捕魚的小伙子,看到這條金光燦燦的大魚,一下子就愣住了,他們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這是條什么魚呀!這么肥壯,又是誰把它擱在沙灘上的呢?”胖小子膽子很小,站得遠遠的對瘦小子說,“我們從來都沒有看到過這么大的魚,怕是什么妖怪變的吧,這是很不吉利,還是快走吧!”可是,瘦小子膽子比較大,他不肯離去,一邊撥弄著魚一邊說:“不管這是條什么樣的魚,你看它又大又肥,如果我們扛到街上去賣,一定能賺筆很大的錢哩!”兩人嘀嘀咕咕了好一陣子,最后還是瘦小子說服了胖小子,這樣他們就扛著魚,上街叫賣去了。
再說,就在燈節(jié)的那天晚上,觀世音菩薩正在紫竹林打坐,一邊修行一邊觀察人間的燈節(jié),她早就將剛才發(fā)生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她看到這可憐的小龍女受難了,不覺動了慈悲之心,就對站在身后的善財童子吩咐到:“你快些到漁鎮(zhèn)去一趟,不管花多少錢,都要將那條大魚買下來,然后送到海里放生,這是你緣中之事,也不必問為什么。”
可是善財?shù)佬羞€很淺,不知道怎樣變化銀兩,便稽首道:“菩薩娘娘,弟子怎么才能弄到銀兩去買魚呀?”觀世音菩薩笑著對善財童子說:“你從案上的香爐里抓一把去就是了,到時就能隨你所要的東西而變化。”善財點了點頭,就在一個幾案上的香爐里抓了一把香灰,隨后就踏著一朵寶蓮花,如同飛一般直奔漁鎮(zhèn)。恰逢那兩個小子已將魚扛到了大街上,正四下叫賣,而且一下子就被觀魚燈的人圍了水泄不通。人群之中,稱奇的、贊嘆的、問價的,磯磯喳喳,議論紛紛,可是誰也不敢貿(mào)然買這么大的一條魚,因為他們實在不知道這魚到底為何物,他們也從來沒有見過。其中有個白胡子老頭說道:“好小子,這條魚也太大了,干脆你們把它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賣吧?”
胖小子一想,覺得老頭說得很有理,于是從旁邊的店里借來了一把殺豬刀,舉起來正要殺魚。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小孩子叫了起來:“大家快看呀?這條大魚流眼淚了。”胖小子停下手中的刀一看,只見大魚果然流出兩串晶瑩的眼淚,嚇得他丟掉刀就往人群外面跑。瘦小子還是一點也不慌,撿起殺豬刀就要殺魚,被一個氣喘吁吁趕來的小沙彌給阻止住了:“斬不得!斬不得!這條魚我整條買下了。”眾人見是個小沙彌來買魚,十分詫異:“小沙彌是吃齋的,怎么買魚來了?”那個白胡子老頭停了停了,翹著山羊胡子說:“小和尚來買魚,是不是要開葷還俗了呀?”
龍女
眾人圍著小沙彌冷語譏笑,讓小沙彌不覺臉紅了,就趕緊分辯說:“我不是要開葷,而是買去放生的!”說完,掏出一撮細碎銀兩,遞給瘦小子把魚買了下來,并要他幫忙將魚扛到海邊去。
瘦小子又打壞主意了,他暗自高興:“錢賺到手了!他要我扛到海邊去,我等小沙彌一走,依舊還可以把這條大魚扛回來,說不定還可以再賣錢呢!”于是,他招呼胖小子,一起扛著大魚,跟著小沙彌向海邊走去。
不久,三人來到了海邊,小沙彌叫他們將大魚放到海里去。只見那魚一碰到海水,就立即打了一個水花,游出老遠老遠的,不知到哪里去了。不過這魚在走前還掉轉(zhuǎn)身來,同小沙彌點了一下頭,才倏忽游走的。瘦小子見魚游走了,這才了斷他再扛回去賣錢的念頭。可是當他摸出碎銀,不料攤開手一看,剛才還碎銀,早已變作了一把香灰,被一陣風吹得無影無蹤。他轉(zhuǎn)眼想再找小沙彌時,卻已不知去向了。
再說,東海龍宮里,自從不見了小公主,宮里宮外亂成一窩蜂。東海龍王也氣得龍須直翹,火冒三丈。海龜丞相更是急得頭頸伸出老長老長,那些守門官蟹將軍也都嚇得亂吐白沫,玉蝦宮女害怕得跪在地上打顫,向龍王請罪……一直鬧到天亮,龍女才回到水晶宮,大家才松了口氣,龍宮也才恢復往常的平靜。龍王圓瞪起雙眼,怒氣沖沖地對小龍女呵斥道:“小孽畜,你膽敢觸犯水晶宮的規(guī)定,私自外出,害得整個龍宮都在為你擔心!快說!到哪里去了?怎么到這個時候才回來呢?”
龍女知道這次父王是真的動怒了,知道就是再撒嬌也沒有用的,便照實說出了事情的經(jīng)過:“父王,女兒到岸上觀魚燈去了,而且遭受一番生死大劫,要不是觀世音菩薩派善財童子來救我,女兒就不可能再回來了!”接著將自己的遭遇前前后后詳細講了一遍。
龍王聽了,黯然失色,沒有再動怒,也是不敢得罪觀世音菩薩。他怕觀世音將此事講了出去之后,萬一讓玉皇大帝知道了,自己就將落個“教女不嚴”的罪名,更會得到玉皇大帝的重罰。他越想越氣,盛怒之下,竟將最寵愛的小龍女逐出了水晶宮。龍女自然傷心極了,茫茫四海,不知道能到哪里去安身?不知不覺之中,她哭哭啼啼來到蓮花洋,綿綿的哭聲傳到紫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