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和三個青年
一位年歲很大的老人正在種樹,鄰居家的三個青年說著風涼話:“要是為了建房子而去種樹的話還說得過去,可瞧他這么大的年紀竟還種什么樹!他不會有病吧!”
“老天在上,請問您這一舉動能給您帶來什么好處呢?您必須像《圣經》中所說的族長一樣長壽不老才行呀!何必操那份閑心,去關心那和您八竿子打不著的未來呢?從今天起,您只需回首過去,三省己身,別去干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當然這樣是相對你而言的,這一切只適合于我們年輕人干。”
“錯了,這些不僅僅適合于你們。”老人立即反駁道,“一切事業的創建都是來之不易的,而且不能是一勞永逸。面色白皙的帕爾卡女神,她掌握著你我的生死命運。我們的生命都是很短暫的,在我們當中是很難說誰能最后一個去享受天空的蔚藍和燦爛的陽光,誰能夠說自己的生命得到了什么充分的保證呢?”
“我的子孫將會感謝我留給了他們的這片綠蔭,那么你們還是否會禁止賢人為他人的幸福而操勞呢?賢人為他人的幸福而操勞,今天我品嘗到的果實就是前人給我們留下的,而且明天還可以繼續享用,也許還不止一次地會在你們的墓前迎接著黎明。”
老人的話得到了驗證。三個青年中有一個要去美洲,他剛一出海就被淹死了;另一個為了報效國家、光宗耀祖,在戰爭中被奪去了生命;第三個青年則是在給果樹嫁接時,不小心從樹上摔下來跌死了。
白發人送黑發人,這是老人所不愿看到的,但事實已經存在了,老人為他們那三個不幸的年輕人流了很多同情的眼淚。
伐木人和森林
森林邊住著一個靠伐木為生的人,他的斧子柄因使用得過久而朽斷了,他決定再做一把更鋒利的斧子。
于是伐木人就低聲下氣地去懇請森林,允許他稍稍地砍下一根無關緊要的樹杈,好去裝一把斧柄。他向森林保證說,自己將到別處去使用他這把賴以生存的斧頭,而讓眾多的橡樹和松樹繼續在這里安全地生長,讓森林更加茂密,讓小樹長成大樹。
純樸的森林給他提供了方便,結果卻是追悔莫及。伐木工把斧柄裝好了以后,他就背信棄義了,瘋狂地用斧頭砍倒了大小樹木。
森林悲嘆呻吟著,它的仁慈恩惠導致了自己的痛苦。這就是人們的世俗惡行和追隨者的處世哲學了,他們往往恩將仇報。這樣的例子是舉不勝舉,很是令人心痛的。
看吧!多少綠水青山慘遭如此的破壞,真是讓人痛心疾首!唉,我大聲吶喊都是徒勞,因為忘恩負義和欺騙行為在大行其道。
哲學家的故事
有一位出生在斯基泰的哲學家,他生活十分簡樸,面容很冷峻,為了去尋找一種美好愉快的生活,他想到希臘去旅行。
在旅途中,他遇見了一位圣賢,長相與維吉爾老人十分相似。圣賢能和國王媲美,寧靜知足地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并且把美化園林當做是自己的幸福。
哲學家在園子里拜見了圣賢,只見他的手里拿著一把剪枝刀,正在給果樹剪多余的枝條。他剪去這,又裁去那,修整著自然的果林。他的辛勤勞動總是給他帶來了很大的豐收。
于是哲學家就向圣賢請教:“為什么要如此毀損樹枝?這樣傷害可憐的樹木,能夠說是一個聰明人嗎?放下手中這把進行破壞活動的剪枝刀吧!順其自然吧!讓時間這把剪刀來完成其任務吧!用不著砍伐,它們也會老死。”
圣賢緩緩地說:“我砍掉或修剪掉多余的枝條,剩下的枝葉就會長得更加繁茂。”
哲學家于是回到自己凄涼的家園,也操起一把剪枝刀,一刻不停地修剪樹枝,并且建議鄰居、朋友都來一起進行全面的剪枝。他剪去了最好的枝條,違反了自然規律,且不看天氣也不分季節,日復一日,不停地亂砍濫伐著自家果園,因此沒隔多久,果樹全都枯萎凋零,最后全部死去。
這個哲學家的所作所為,正好表現出了一個地道的缺乏判斷力的斯多噶派的學究行為,他要從我們的心靈深處把我們的激情和欲念、善和惡,甚至最純潔的心愿全部鏟除掉。
這種行為很盲目,一個沒有自己思想的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對別人的模仿,當他的模仿已經過度或者走樣時,他已經不是一個健全的人,這不僅僅包含他的思想。
江湖騙子
如果說騙術也算是一門學問的話,那么我們就沒有理由不相信江湖騙子會大行其道。事實上確實如此,世間形形色色的騙子實在太多了,害人又害己。曾經有這樣一個江湖騙子,他夸下海口,自稱是天下無人能比的雄辯大師,能讓白癡、鄉巴佬和蠢人都變得能言善辯。“不錯,先生們,我說的是蠢人、畜生和驢子。你們即使牽頭最笨的驢子給我,我也會把它變成一個充滿智慧、雄辯過人的學問大師。”
君主聽說這件事以后,立即聘請他為修辭學教師,并說:“在王宮的馬廄里,養有一頭十分精神的阿克迪驢子,我想讓它成為偉大的演說家。”
騙子馬上回答:“陛下,您的愿望一定能夠實現。”于是,騙子得到了一筆犒賞,并約定10年后,一定讓驢子成為一位偉大演說家。否則的話,他愿意在大庭廣眾之下脖套絞索,讓別人把自己絞死在絞刑架上,再安上一對驢子的耳朵,后背上還要寫上自己的演說辭。
驢子說,10年后它一定會讓這位雄辯家上絞刑架,并嘲諷他說,一個被吊死的人臨刑前一定是儀表堂堂,風度翩翩,希望他到時候能夠向在場的觀眾發表一篇扣人心弦的演說辭,而且應當悲壯感人,其風格應當像一些通常被稱為“小偷”演說家的風格。
騙子接過話茬兒,狡猾地說:“在這一學習期滿之前,君主、我或者驢子這三者任何一個都有可能死去。”
騙子這段話不得不令侍臣心服。是啊!漫長的10年死一兩個人一點都不稀奇,而侍臣希望死的人是江湖騙子。
算卦女人
我們所以相信算命人胡言亂語的原因,是因為自身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本來自己有思考潛力卻讓算命人去完成,這本身就是對自己不負責,算命人落魄的打扮、滄桑的外表,讓不相信自己的人給予過分的同情,同情虛偽的人,最終自己將生活在虛偽的世界里。
有個女人在巴黎替人算命,無論遇到什么事,人們都要去她那兒聽聽她的意見。像有誰丟了一塊破布,誰有了情人,過于老實的丈夫怕妻子,好發脾氣的婆婆,愛吃醋的妻子等,大家都往算命女人那里跑,為的只是想聽聽自己想聽的話。
算命女人的本事也就在于花言巧語,大膽地揣測對方的心思,加上幾次巧合歪打正著,最后使大家爭先說她命算得真準、真神。因此,這個算命女人雖然愚不可及,但還是被人當成通神的仙人。她雖身居破屋,但卻腰纏萬貫,她什么事都不做,就憑替別人算命賺了大錢,她為丈夫謀了個職位,買了個官銜,還買了一所房子,就搬走了。
后來這間破房子里又住進來一個女人,于是,全城的人,姑娘、傭人、有身份的先生們,總之,每個人都還像往常一樣前來算命,因為這間破屋已經被看成著名女巫西比伊的仙洞。她像原來那個女人一樣,也是門庭若市。
她逢場作戲,能說會道,見人便說:“我還會算命?這真是笑話!喂!先生們,我大字不識,除了字母表,我什么都不知道!”
可這一切聲明均無作用,人們還是來請她占卜以后算命。就這樣她攢了不少錢,而且不勞她費心,她的生活很合她心意。值得一提的是,這間破屋的家具擺設為她增添了氣氛,一個掃帚把,四把瘸腿椅,使這間破屋里透出一種神秘的氣氛。
如果這個女人在鋪了地毯的客廳里說真話,大家都會嘲笑她,只有破屋才能制造氣氛。原來的算命女人因為買了房搬離了破屋,已門庭冷落,只好在家里坐吃山空。這就說明算命人的聲譽是同陋室聯系在一起的。
招牌能招攬顧客。法院里衣冠不整、不修邊幅的律師掙錢最多,因為人人都把他視為維護正義的神,他總會有一幫人跟著,洗耳恭聽他的訓話。
磨坊主、兒子和驢
從前,法國有個大詩人名叫馬萊伯,他在有生之年幸運地結識了跟他齊名的同時代詩人拉岡,他們經常見面,相處得很好。
一天,馬萊伯與拉岡又會面了,拉岡說:“我請求您指點迷津,您已經歷過了人生的每一個階段,以您的資歷,對人生體味應該頗有見地,明察秋毫。現在,我已到了思考問題的時候,我將如何作出決定呢?您非常了解我的家產、才華、門第,我是否應到外省去?是到軍隊服役還是去王宮供職呢?人世間苦樂交融,在戰爭里可能找到柔情,婚姻里會潛伏著危機。單憑個人興趣,我明白應該干什么,但是我應使我的親人、朝廷及人民對我的舉動深感滿意。”
馬萊伯聽過他的一席話后回答:“是的,你應該讓大家都滿意。不過就在我回答之前,還是請您聽一個故事。”
有個磨坊主和他15歲的兒子,打算在趕集的日子里把他們的驢子賣掉。為了使驢子積足精神,賣個好價錢,父子倆將驢腿扎起抬了起來,就像抬桌子一樣。兩人抬著驢子在路上行走,過路人都覺得父子兩人有毛病,不可思議。
“可憐的家伙,傻蛋,兩個無知的白癡,真是出盡洋相,比那驢還要愚蠢!”
磨坊主聽到路人的罵人話,覺得自己抬驢的舉動不妥,于是把牲口放了下來。驢子剛剛嘗到抬著走的甜頭,還沒過足癮就被放了下來,打著響鼻抱怨著。磨坊主讓兒子騎上驢,自己緊隨其后。
這時又有三個商人遇到他們,看此狀況,年歲大的商人朝著孩子嚷:“你看你,太不像話了,年輕人,你以為你是帶了個胡子花白的老仆人嗎?你應該下來,趕緊讓老人騎上去!”
“先生們,”磨坊主連忙賠著不是說,“好的,我就坐上去。”說著讓孩子下來,老人自己騎了上去。
又走了一段路,恰好遇到三個姑娘走了過來,其中一個指著老人數落開了:“這真是造孽啊!眼看著孩子一瘸一拐地走,而這個蠢貨卻像個紳士一樣騎在驢背上,讓小孩子受苦!”
“在我這個年紀聲名很重要,決不能讓人戳著脊梁骨罵我是個倚老賣老的壞蛋。”
磨坊主連忙讓驢放慢了腳步,朝著身后叫喊道,“姑娘,你放心地去吧!我會注意的。”
盡管磨坊主一次次地被人嘲罵,但他還是認為是自己做得不好,這一次他干脆和兒子一同騎到驢背上,心想這樣大家再不會不滿意了吧!
沒料到,他們剛走出十幾米,又被另一群人看到了,一個說:
“這兩人肯定是瘋了,那頭驢多么悲慘啊!他們對自家的老家奴如此地殘忍,毫無疑問,等走到市場恐怕就只剩下一張驢皮了。”
“上帝啊!”磨坊主抱著頭叫道,“只有瘋子才認為可以避免遭受眾多人的指責。不過我再采用其他方法試試,看是不是能行。”
于是兩人下了驢,驢子很神氣地走在他們前面。
又有一個人看見他們,這人對他們說:“難道要形成一種風氣?驢子自由自在地在前面走,主人卻要耐著性子在后面跟著,遭罪的不知是驢子還是主人,我勸你們還是把驢給抬起來,你們把鞋底磨破,但驢蹄是不能有任何損傷的。你們和這驢子的三重唱真夠有意思的!”
磨坊主馬上接過話答道:“你說我是驢,我就是驢,我承認,怎么樣?今后無論別人如何評價我,用什么眼光來看,總之我一定要自己拿主意。”
此后,磨坊主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事實證明他做的是對的。“至于你——拉岡先生,是參軍打仗,還是侍奉愛神或君主。不論你在本地奔忙,還是長住在外省,你可以結婚成家,也可以在寺院里供職,在朝廷或別的地方擔任職務也可以。總之一句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人和自己的影像
一個人有自愛癖,在他看來,自己的容貌無人可比。他總覺得鏡子靠不住,因而,他越看到錯誤的形象,心里反倒越滿足。為了糾正他的毛病,命運之神把人們常說的婦女使用的啞巴顧問——鏡子擺放在他的面前,家中有,店鋪有,年輕人的衣袋里有,甚至婦女們腰帶上也系著鏡子。愛美的主人公呢?他只好躲在他認為最為隱蔽的地方,再也不敢輕易拋頭露面了。
但在他藏身的荒僻之處,有一條清泉匯成的小溪,在這里他看到了自己真實形象后,十分惱怒,他竭力躲避這條小溪,誰知道小溪是這樣長,他費了一番周折才脫身。
這個寓言的寓意很深刻,無非是說人人都存在自以為是的嚴重錯誤,在我們心靈深處,都有那個自愛狂的影子,他的行為是很好的反面教材。我們所犯的毛病就要靠鏡子糾正。
酒鬼和老婆
有一個人本來不愛喝酒,但后來不知怎么回事,竟變成了酒鬼。他喝酒沒有限度,幾年后,家產都被他喝光了。
這一天,他又喝得酩酊大醉,他的老婆氣不過,就把他扔進了亂墳崗。待他昏睡了很久醒來時一看:咦?四周怎么都是陪葬品,我什么時候竟來到了墳地?
“哦!”他摸摸腦門,瞅著眼前這些東西,“我的老婆十有八九已經成了寡婦!”
他的老婆這時正身穿著鬼魂的衣服,戴著猙獰的面具,鬼鬼祟祟地走到酒剛醒的丈夫面前,端上來一碗給死鬼喝的熱湯,把個酒鬼嚇得靈魂出竅。
“你是誰?”他驚問道。“我是地獄里的廚師。”她答道,“我是專門來給你們這些死鬼送吃的的。”酒鬼聽說后馬上接語道:“行行好,你能不能帶點兒酒來給我喝啊?”
牧羊人與海
在大海邊住著一個牧羊人,他擁有很多羊。他雖然很清貧,但無憂無慮,生活很穩定。可后來他被卸在碼頭上的貨物所吸引了,于是他賣掉了羊群,出海經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