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古城再現的崢嶸與奇跡(5)
- 復活的古城 上(破解人類文明與科學之謎)
- 舒天丹 仇靜主編 曹賢香編著
- 4757字
- 2016-07-21 13:43:54
(2)瑪雅人的知識,超出了他們的需要
瑪雅人創出了一套精巧的數學,來適應他們按年記事的需要,在決定播種和收成的時間,對于季節和年度中雨水最多的時間,準確的加以計算,以期充分利用貧瘠的土地。他們對數學技巧,在古代原始民族中,真是高明得令人吃驚。
瑪雅人認為一個月(兀納)等于20天(金),一年(?。┑扔?8個月(兀納),再加上每年之中有5個未列在內的忌日:一年實際的天數為365天。這正好與現代人對地球自轉時程的認識相吻合?,斞湃顺龑Φ厍驓v法了解得十分精確之外,他們對金星的歷年也十分了解。金星的歷年就是金星繞太陽運行一周所需的時間,瑪雅人計算出金星歷年為584天,而今天我們測算金星的歷年584.92天,這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數字。幾千年前的瑪雅人能有如此精確的歷法,這意味著什么?
在社會和生產的實踐中,絕大多數的民族根據手指的數目,創造了十進位的計數法。而瑪雅人非常古怪,他們是根據手和腳20個指頭的啟發,創造了二十進位的計數法。同時,他們兼而還使用十八進位計數法,這個計數法受何啟發,根據何在?沒有人能夠回答。還有:瑪雅人是世界上最早掌握“0”概念的民族。要知道數學上“0”的被認為和運用,標志著一個民族的認識水平?,斞湃嗽谶@方面的才能比中國人和歐洲人都早3800~1000年。
瑪雅人依照自己的歷法建造的金字塔,實際上都是一種祭祀神靈并兼顧觀測天象的天文臺。
位于徹琴的天文臺是瑪雅人建造的第一個,也是最古老的天文臺。塔頂高聳于叢林的樹冠之上,內有一個旋梯直通塔頂的觀測臺,塔頂有觀測星體的窗孔。其外的石墻裝飾著雨神的圖案,并刻有一個展翅飛向太空的人的浮雕。這一切,令人遐思萬千。
如果你知道瑪雅人在當時的情況下竟然還知道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存在,你不感到驚訝嗎?他們的徹琴天文臺的觀天窗口不是對準最明亮的星體,而是對準銀河系之外那片沉沉的夜幕。他們的歷法可以維持到四億年之后,究竟有何用意?另外,他們是從何處獲悉并計算出太陽年與金星年其差數可以精確到小數點之后第四個數字的?
很明顯,這一切知識已經超過了農耕社會的瑪雅人的實際需要而令人不可思議。
既然超出他們的需要,就說明這些知識不是瑪雅人創造的。那么,又是誰把這些知識傳授給瑪雅人的呢?在那個全世界各民族仍處在蒙昧的年代,又有誰掌握如此先進的知識呢?
瑪雅人告訴我們,他們的一切文明都是一位天神給予的,他們描述這位天神身穿白袍,來自東方一個未知國家的神。他教會瑪雅人各種科學知識和技能,還制定了十分嚴密的律法。據說,在他的指導下,瑪雅人種植的玉米、穗軸長得像人那么粗大,他教人種植的棉花,能長出不同的顏色。奎茨爾科特爾在教會瑪雅人這一切之后,便乘上一艘能把他帶向太空的船,遠走高飛了。而且,這位天神告訴懷念他的瑪雅人,說他還會再回來的。
如果我們相信這個神話的話,那么瑪雅文化現象也就有了確實的答案了。
帕倫克位于墨西哥高原一個荒涼的山谷里。十幾個世紀以來,當地人從未關心過那幢廢棄并坍塌了的神殿。20世紀50年代,考古學家前來清理這個瑪雅廢墟時,他們從浮塵和苔蘚中,發掘了這塊沉重的、刻滿花紋圖案的石板。
石板上刻繪的圖畫,既神奇又夸張,一個人像駕駛摩托車似的、雙手握著某種舵向似的把子。圍繞在四周的是各種裝飾性的花邊圖案。當時考古界的解釋是,這是一件充分展示瑪雅人想象力的畫圖。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蘇兩大國競相發射各種航天火箭,載人的和不載人的宇航器械,頻繁地在太空穿梭。當宇航員行走于月球和太空的照片不斷傳回地面后,人們才大吃一驚。帕倫克那幅圖畫,哪里是描繪古代神話,分明是一幅宇航員操縱火箭翱游太空的圖案。
當然,一切已經變了形,走了樣,我們無法弄清楚當年那些瑪雅工匠們,是憑著怎樣一幅照片,臨摹的只有今天才可能出現的圖像——一位宇航員控制著舵向,兩眼盯著儀表。這的確是瑪雅人仿制的作品,因為那位宇航員的模樣多少有些像瑪雅人,或許,瑪雅人認為他們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翱游太空。盡管瑪雅工匠在雕刻時使排氣管道彎曲變形為一種裝飾性的花邊框架,各種儀表,環狀物和螺狀物,都順形就勢藝術化地被處理成各種圖案,但一切仍可清晰地尋見,這個運載工具呈前尖后寬的形狀,進氣口呈溝狀凹槽,操縱桿與腳踏板,以及天線、軟管,仍被生動地描繪出來。據說當這件作品的照片被送往美國航天中心時,那些參與航天器材研制的專家無不驚奇地叫了起來:
“了不起!這是古代的宇航器!”
對不起,要知道古代是沒有也不可能有宇航器的。那么,遠在古代的瑪雅人怎么了解航天的奧秘的?又如何描繪出宇航員蟄居窄小的駕駛艙,緊張操縱飛船的情形?
可信的解釋大概只有這一種——
在遙遠的古代,南美這片熱帶叢林里可能有過一批來自外星球人和智能生命,他們在瑪雅人頂禮膜拜的歡迎中走出了自己的飛船。他們教給了瑪雅人歷法和天文知識,并向他們展示了自己的運載工具,向他們傳授了農耕的各種知識,然后飄然而去。臨行前也許有過重訪美洲的許諾。
(3)瑪雅人上演壯觀的歷史劇
瑪雅人不把那些繁華的城市建在大江或大河旁邊,而把它們建在熱帶叢林之中,也是頗有意味的。
以提扎爾為例子。從這個瑪雅人的城市到洪都拉斯海灣的直線距離為109英里,距坎佩坎海灣僅161英里,到太平洋的直線距離也才236英里?,斞湃藢Q笫鞘至私獾?,在他們的城堡廢墟和文化遺址上,大量的珊瑚、貽貝和貝類動物制品,可以證明這一點。那么,他們最初的城市為什么不修建在河流邊,或者海灘旁,而要選擇與世隔絕的叢林莽障之中?其后的大遷移,不向河流沿岸或海邊轉移,偏偏要移至更為荒涼的深山之中?這的確令人費解。
提扎爾就是一個位于深山中的城市。為解決這個人口眾多城市的飲水與灌溉農作物的需要,他們被迫在城周修建了十三個水庫。這些水庫的總容量達214,500立方米,在古代修建這樣的工程,其艱苦是可以想象的。但讓人難以想象的是,這些聰明絕頂的瑪雅人為何必須在這種條件艱苦的地方安邦筑城,而不去尋找一片較為方便,更符合生活邏輯的地方?
這雖然包括那些后來匆匆停下進行過半的工程,倉促地收拾行裝,扶老攜幼,舉族遷移的瑪雅人。他們歷經長途跋涉之苦,最終只得絕望地在北方建立一個新王國。他們再次按照歷法預先規定的日期,重新開始修建他們的城市、神殿和金字塔,而絕不重返故土。
這真是一個大啞謎。全世界科學家都拿不出有說服力的解釋。
神奇的瑪雅文明是以一夜之間,南美大陸廣修金字塔為開端的。這就好比一場戲,沒有過門和序曲,一拉開幕瑪雅人就登場上演了一出壯觀的歷史劇。他們未給歷史留下任何解釋的大遷移,就好像匆匆落下了帷幕,這場波瀾壯闊的歷史劇到此戛然而止。只有熱帶林莽的野藤和苔蘚,悄悄掩蓋起瑪雅人的足跡,只有那殘塌的廢墟向游人眨著考問題的眼睛……
二、永遠的謎:古城探幽
1.飄香的“月亮城”
在注入死海的約旦河口西北約15公里處的巴勒斯坦境內的埃里哈城郊,有一座低于海平面以下約250米的古城,這座古城正好位于耶路撒冷與安曼之間的約旦河河谷中央,這就是馳名世界的最古老城市耶利哥。耶利哥的本意是“月亮城”和“香料城”。
(1)以色列人“屠城”
耶利哥地處亞熱帶,氣候干燥,雨水稀少,由于附近的“蘇丹泉”和“厄利夏泉”的滋潤,才形成一片富饒的綠洲,從而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先民到此安家樂業,繁衍生息。
據《圣經·列王紀下》記載:耶利哥城一度水不清、土不肥。先知以利沙聽后,讓居民拿出一只碗來,在里面盛滿了鹽,然后他將滿滿的一碗鹽撒入井中,從此,耶利哥城水清土肥了。因此有人認為,如果說埃及是受賜予尼羅河的話,那么耶利哥則是受惠于泉水的恩賜。在歷史上,這里棕櫚茂密,故又有“棕櫚城”之稱。
關于耶利哥城,據《圣經》記載,早在約書亞接替摩西成為以色列人的領袖,率領以色列人攻陷并摧毀耶利哥之前,耶利哥即已經存在許多世紀,并且一直是一座威震迦南(今巴勒斯坦)的名城,許多東方侵略者在它的銅墻鐵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鎩羽而歸!
《圣經·約書亞記》生動描述了約書亞率領以色列人智取耶利哥城的過程。
據載,約書亞率領以色列人從埃及輾轉跋涉,到達約旦河東岸時,在什亭安營扎寨,他們舉目望去,只見河對岸廣闊的棕櫚林中,矗立著耶利哥城的一座座碉堡和塔樓,凜然不可侵犯,約書亞久聞耶利哥城固若金湯,未敢貿然進犯。為了摸清耶利哥城的兵力和軍事設施情況,他派遣兩名以色列軍人,喬裝成迦南人,混進城中偵察敵情。當這兩個探子完成任務傍晚準備回營時,發現城門已經關閉,他們在城門附近的一家客棧求宿,那家客棧的女主人是個妓女,名叫喇合,她很機靈,一下就認出這兩個人是以色列探子,盡管如此,她還是熱情接待了這兩位不速之客。但事不湊巧,兩名以色列探子的行蹤被一位耶利哥人看見,他立即報告了耶利哥王,耶利哥王聽到報告后,立即派守備隊前來捉人。妓女喇合將這兩名探子藏在房頂上,掩護起來,躲過了搜捕。兩名探子由衷地感謝喇合的救命之恩,并起誓,攻陷耶利哥城后,保證喇合及其父母、兄妹的性命。因為喇合的房子緊挨著城墻,喇合幫助探子順著繩子溜下城墻,這樣他們倆人才逃出了耶利哥城。
兩名探子平安回營后,向約書亞匯報了所了解的情況。當天夜里,約書亞率領全體以色列軍民,在耶和華上帝的神助下,腳都未濕就渡過了波浪洶涌而又渾濁的約旦河,直逼耶利哥城下,將耶利哥城團團包圍起來。
約書亞的圍攻戰術新穎獨特。每天以色列人都走出營盤,在離弓箭石彈射不到的距離,繞耶利哥城走一圈,一連這樣搞了6天。被困在城里的耶利哥人都攀上城墻,驚恐地觀看以色列人的游行隊伍,由于不解其中的奧秘,心里越來越怕,擔心大難臨頭。自從耶利哥城建成以來,從未有哪一幫侵略者行動如此神秘莫測。
到了第7天,約書亞決定對耶利哥發起總攻。清早,他仍舊把軍隊領出營盤,這回以色列人繞城走了7次,前6次他們跟前6天一樣,一聲不吭,但走到第7次時,以色列人一聽到號角聲,就齊聲吶喊,喊聲震天動地,城墻隨之倒塌,以色列人一擁而上,攻入城中,見人就殺,除了妓女喇合一家外,不分男女老幼,包括牲畜在內,全被斬盡殺絕。最后,以色列人搶掠了城里的金銀財物,又縱火焚燒了房屋和其他建筑物,顯赫一時的耶利哥城化為一片灰燼。
(2)耶利哥城幾度興廢
基于《圣經》的記載,19世紀以后,考古學家們不斷涌來,探尋這座古城遺址。1867—1870年,歐洲人沃倫率先在耶路撒冷及其周圍地區展開了調查發掘工作,但是一無所獲。1907—1909年,德國東方協會的厄恩斯特·塞林教授揭開了耶利哥城的發掘序幕。1930—1936年以及1952—1958年,加斯唐和凱尼揚分別率領一支英國考古隊發掘了這座古城遺址,揭示出從新石器時代直至《圣經·約書亞記》第6章中所描述的毀城時代為止的完整序列,其時間跨度為公元前1萬年至公元前20世紀中葉。它不僅在巴勒斯坦,而且在世界歷史上也算得是屈指可數的重要遺址之一。
耶利哥城掩埋在南北長350米,東西寬150米,高21.5米的巨大人工土丘之下,經過100多年來的考古發掘,雖然迄今尚未發現被以色列人摧毀的耶利哥城遺址,但是英國女考古學家凱瑟琳·凱里揚博士在1952—1958年的考古發掘過程中,發現了更為古老的城墻遺址,經過放射性元素碳14測定,最早的年代為公元前800年,史學家認為,以色列人攻打耶利哥之役是發生在公元前1400—前1250年之間,因此耶利哥城在被以色列人毀滅之前至少已經存在了6500年。這一重大的考古發現使全世界為之震驚和欣喜。
耶利哥城的形成決非朝夕之功,耶利哥遺址豐富的文化層向我們昭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從公元前1萬年起,人類就已經在這里定居。在遺址的最底層,考古工作者發掘出土了納吐夫文化時期的幾何形細石器、骨器等遺物,還發現了寺廟建筑遺址。專家們推測,寺廟是以狩獵和采集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先民們用來祭祀泉水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