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古城再現的崢嶸與奇跡(4)
- 復活的古城 上(破解人類文明與科學之謎)
- 舒天丹 仇靜主編 曹賢香編著
- 4905字
- 2016-07-21 13:43:54
4.沉睡千年的“東方金字塔”的再現
矗立于非洲沙漠的埃及金字塔一直被看作人類古文明之謎。無獨有偶,近年來在世界的東方也發現了一處輝煌的古代王陵遺址,它就是中國西部賀蘭山下荒漠中被譽為“東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建筑群。考古人員對這一神秘的古文明遺址進行了一番又一番的探究,旨在破譯它的秘密,并謀求找到早已消失的西夏文明。
(1)沉睡千年一朝發現
1972年6月,蘭州軍區某部正在寧夏賀蘭山下修筑一個小型軍用飛機場。遠古的荒漠中,一陣陣熱浪從地表升向高空。戰士們揮汗如雨地勞作著,釬錘的撞擊聲在空曠的大漠中卻顯得有些纖弱,一點回音都沒有。
十幾天之后,幾個戰士在挖掘工程地基的時候,意外地挖出了十幾件古老的陶制品。它們當中有幾個破碎的陶罐,還有一些形狀較為規則的方磚。方磚的上面竟刻有一行行的方塊文字!
首長看過后,命令戰士們立即停止工程挖掘。同時驅車到達銀川市,將這一情況迅速報告給寧夏自治區博物館。
自治區博物館的考古人員來到距離銀川市40公里的工程現場,對現場的保護做了必要的安排,同時開始進行搶救性挖掘。
10天之后,一個古老的墓室終于在這個坑道下重見天日。墓室中發現了一些巧奪天工的工筆壁畫,同時還出土了一些古代精巧的工藝品及方磚等陶制品,方磚上布滿一個個方塊文字。
經過考古人員仔細地研究和測定,認為這是一個古代西夏時期的陵墓。而出土的方塊文字正是今天被人們看作如天書一般的西夏文!
千年前,西夏文明湮滅在茫茫的歷史煙塵之中。因而這項規模并不大的挖掘,卻可以說是一個重大的發現。
考古人員立即在這片荒漠中四處探尋,希望獲得新的發現。結果到底沒有讓他們失望。
連綿的賀蘭山背景中,一片無垠的野性大漠托起一個又一個金字塔形高大的黃土建筑,在廣闊的西部天空下顯得格外雄偉。每一個較大的黃土建筑周圍,均環繞著方形的圍墻等輔助性建筑,像一座座神秘的城堡。而它們的斷壁殘垣在風蝕日曬之中,顯示著一種永不屈服的韌勁。
當時,考古人員在這里發現了十幾座類似金字塔的建筑。不久,他們終于認定這些雄偉的建筑正是西夏皇家陵墓。
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西夏王陵竟然像一頭大漠中的睡獅一樣,在這里靜臥了千年之久!
后來的考古工作發現,賀蘭山下荒漠中類似金字塔的高大陵墓建筑遠遠不止十幾座。隨著時間的推進,考古人員又發現了幾十座、上百座。到2000年,有關部門已經發現這樣大大小小的陵墓200多座。專家證實,尚未發現和由于賀蘭山山洪等自然因素而消失的王陵并不在少數,其真實數量可見一斑。
但是,眼前的一個問題是:這些高大的陵墓群已在這里矗立千年,而這里距離銀川市僅40公里,為什么被發現得這么晚?
據講,幾百年來,這片荒涼的戈壁灘幾乎無人問津,甚至游牧四方的人也很少光顧此地。
(2)燦爛文明曾遭劫掠
近千年前,西夏文明消失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今天,當人們再次注目矗立于中國西部荒漠中的西夏王陵,無異于端詳一塊難得的西夏文明的古老化石。
西夏,在中國的歷史上曾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它是一個以黨項民族為主體,包括漢、吐蕃、回鶻等多民族的國家政權。隋代之前,善于游牧的黨項人開始崛起。不久,他們征戰南北,占據了今四川、甘肅、青海及內蒙的部分地區。到了宋代,黨項人與宋、遼展開了或叛或附的反復較量。1032年,黨項首領李元昊立足懷遠(今銀川),取消宋賜趙姓(其實他們一直沿用唐賜李姓)。不久,李元昊登基稱帝。
從此,西夏開始了它近200年燦爛的歷史。受漢文化的影響,西夏有了自己的方塊文字和歷法,有一套完整的政治體系和宗教體系。可以說,這個善于征戰的民族在融合了多民族文化的同時也造就了自己輝煌的文明。至今,被稱為東方文化寶庫的敦煌莫高窟還有專門反映西夏佛教和游牧生活的壁畫。
從夏景宗李元昊開始,西夏共出現了10位皇帝。到了13世紀初,在蒙古軍隊的強勁攻勢下,西夏已是英雄末路。
事實上,當年伴隨著西夏文明的湮滅,西夏王陵也遭受到一場空前浩劫。
伴隨著一個民族的滅亡,西夏文明成了一樁歷史謎案。鮮為人知的是,它作為一個民族的秘密被埋藏千年后,終于在20世紀初向世人隱隱亮相,只不過它把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給了外國人。
1908年,一個臉上長滿大胡子的俄國考古學家穿過新疆地域的大沙漠,又經河套地帶,不遠萬里,來到內蒙。他用小小的恩惠打點了當地清政府的官員,從而獲得了在中國的文物發掘權。此后,他雇傭幾十個強壯而廉價的中國民工為他出力。黑城子鎮的一座座古墓和古塔被他挖掘一空。
清朝的腐敗成全了他的“事業”。這其中他打開了一個埋藏著一具女尸的古墓,從中發掘出一些十分陌生的方塊文字、古畫及其他文物。幾十頭高大的駱駝馱著大量的文物運往彼得堡。而來自那個古墓中的文物也在其中。
后來的研究表明,這座古墓的主人是當年一位西夏王朝的公主。而那些方塊文字正是西夏文!
繼俄國人之后不久,一個叫大谷的日本探險家從新疆、甘肅挖走大量中國文物,同樣也發現了一些西夏時期的文物。大谷也開始青睞于西夏文明。
此后,中國的一些學者根據這兩個外國人的資料及部分在國內發現的西夏文物對西夏學進行了研究,他們當中出現了一些頗有造詣的學者。
但是,有限的文物使西夏文明對于現代人來說仍然是迷霧緊鎖。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把希望寄托于西夏王陵。
(3)西夏王陵等級森嚴
西夏王陵地處賀蘭山下,東西5公里,南北10多公里,總面積50多平方公里。如此之大的皇家陵園在中國實屬罕見。
研究表明,西夏王陵中的陵墓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巨大陵區。應該說這是其統治集團內政治等級的最具代表的翻版,也可以說是統治者利益再分配的一種形式。不同級別的陵墓有不同的建筑制式和建筑材料。有人把西夏王陵分成甲類、乙類、丙類、丁類四個等級。這種分法在學界得到認可。
按這種分法,甲類中9座陵墓,其規模巨大,每座陵墓占地約15萬平方米,主墓高20多米,均有角臺、鵲臺、獻臺和碑亭等輔助性建筑,有寬大的圍墻,類似一個個神秘的古代城堡。專家認為,這9座建筑應該就是西夏9位帝王的陵墓。
乙類陵墓是指一些占地5000平方米以上,現墓高5-10米的夯土建筑;丙類陵墓占地3000平方米左右,現墓高為5米;而丁類陵墓占地1500平方米以下。專家認為,其中的丙、丁類大都為陪葬墓。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考古人員對矗立在荒漠中的西夏王陵進行了科學的考察和研究,并不斷發現新的大小不等的陵墓。與此同時,也對幾個小型陵墓進行了搶救性的發掘,從中發現了一些很珍貴的西夏文物。
這些文物中有西夏文字,有反映西夏人游牧生活和市井生活的繪畫,有各式各樣的雕塑作品,有“開元通寶”、“淳化通寶”、“至道通寶”、“天禧通寶”、“大觀通寶”等各個時期的流通錢幣,有各類工藝精巧的銀器、陶棋子等文物。
更讓人驚訝的是,這當中出土了大量造型獨特的石雕和泥塑。
這些文物的發現為研究西夏文明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實物。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正在進行之中。
(4)期待破解歷史之謎
自從20世紀70年代西夏王陵被發現以來,它的真面目一直若隱若現,迷霧重重。
幾年前,一個關于西夏王陵的精確坐標圖在專家的手中完成。不久,有人驚訝地發現,9座帝王墓的組成正是一個北斗星的圖案,而它的陪葬墓也都是按各種星象的布局來設計的!這使西夏王陵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今天,當人們來到這里的時候,所見到的一切與當年最初的形象相比,已是面目全非,此王陵非彼王陵也。
但是當年它究竟是何面目,考古專家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說在被蒙古人破壞前,這些帝王陵高達40多米,是由琉璃瓦組成的輝煌的八角形尖頂建筑;也有人認為它當年是圓錐形高大建筑。20世紀70年代人們剛剛發現它的時候,陵墓下還堆滿當年被蒙古人砸碎的各種各樣精致的琉璃瓦。
西夏王陵動工于李元昊時代,這在專家們中被一致認可。但是,由于當年高大的墓碑全部被毀,各個墓的主人也就成了不解之謎,因而這方面一直存有爭論。但一般都認為規模最大的3號陵應為李元昊之墓。
1995年,國際西夏學術研討會在西夏陵博物館召開,來自海內外的100多位考古學專家對西夏王陵各種未解的疑惑作出了不同的推測。有人呼吁,為了全面了解西夏文明,有必要發掘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管理處林駿對記者說:最近國家下撥的1000萬元專項資金已經到位,將此用于發掘李元昊墓。4月份動工,發掘工作將歷時兩年。
我們相信,隨著西夏王陵的發掘和有關研究的開展,“東方金字塔”之謎必將被破譯,而湮滅千年的西夏文明也將更多的為世人所了解。
5.上帝的創造:瑪雅古城的再認識
世界上最早發明“零”的民族是瑪雅人。這個在公元前1000年前,由儉樸的農漁社區發展出輝煌的文化,又在不知名的摧殘下,淪于衰亡的民族,究竟得自什么力量,能在石器時代創建出傲世的文化?又遭遇何種苦難,消失在中美洲的熱帶雨林區?
(1)荒蠻之地的雄偉遺址
瑪雅人居住的領域包括中美洲的心臟地帶,橫跨危地馬拉、貝利茲、墨西哥、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部分地區,分別以三個互相隔離的區域為中心——齊阿巴斯和危地馬拉高原的南部高地、太平洋潮濕的沿海平原與薩爾瓦多西部、墨西哥灣伸展到貝利茲一帶及洪都拉斯的熱帶森林區。主要人口則集中在今天危地馬拉的佩登省和北猶加敦矮巖密布的低洼地區。
1893年,一位英國畫家在洪都拉斯的叢林中發現了一座城堡的廢墟。
當然這座城堡里沒有沉睡的美麗公主,只有灌木叢生的斷墻殘垣。坍塌的神廟上的一塊塊巨大的基石,無不刻滿精美的雕飾。石板鋪成的馬路,標志著它曾經是個車水馬龍、川流不息的鬧市。路邊修砌著排水管,又標志著它曾經是個相當文明的都市。石砌的民宅與貴族的宮殿盡管大多都已倒塌,但依稀仍可窺見當年喧雜而歡樂的景象。
所有這些石料,無不蒼苔遍布,或被荒草和荊棘深深掩蓋,或被蟒蛇一般行走的野藤緊緊纏裹。從馬路和房基上破土而出的樹木,無情掀翻了石板,而濃蔭逼人的樹冠,則急不可待地向廢墟上延伸,仿佛急于掩蓋某種神秘的奇跡。
如此荒蠻的自然景象與異常雄偉的人工遺址,形成巨大的反差,而令人們久久激動,不能自已。
叢林中發現的這個城市披露之后,舉世震驚。20世紀以來一批又一批考古人員來到洪都拉斯,隨后他們又把尋幽探勝的足跡,擴大到危地馬拉、墨西哥、秘魯以及整個南美大陸。
無數的奇聞軼事隨著考察隊的到來,紛紛傳出——瑪雅人的金字塔可與埃及人的金字塔媲美。危地馬拉的提卡爾城內的那座金字塔高達230英尺,墨西哥的巨石人像方陣令人困惑不解,特奧蒂瓦坎的金字塔其雄偉和精美,堪稱奇絕……
據統計,各國考察人員在南美洲的叢林和荒原上,共發現廢棄的古代城市遺址達170多處。它為人們展示了一幅瑪雅人約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八世紀時,他們北達墨西哥南部的尤卡坦半島,南達危地瑪拉、洪都拉斯,直抵秘魯的安第斯山脈廣闊的活動版圖。它告訴人們瑪雅人于3000年前,就在這塊土地上過著安定的生活。
沒有巨大的精神和物質力量的保證,即使受到來自其他星球智能生命的啟發,美洲人也無法創造出這種奇跡。考古學家證實,在創造這一系列奇跡時,瑪雅人已進入富足的農耕社會,并獨立創造了屬于自己的文字。
進一步的研究并沒有使人解開美洲人如何和為何建筑金字塔的謎,反而讓他們更感到迷惑不解——瑪雅人擁有不可思議的天文知識?他們的數學水平比歐洲足足先進了十個世紀?一個以農耕為惟一生活來源的社會,居然能有先進的天文與數學的知識,這的確讓人懷疑。
還有,當我們面對著瑪雅遺址異常燦爛的古代文明,誰都會情不自禁地問:這一切是怎么來的?史學界的材料表明,在這些燦爛文明誕生以前,瑪雅人仍巢居樹穴,以漁獵為生,其生活水平近于原始。有人甚至對瑪雅人是否為美洲土著表示懷疑。因為,沒有證據表明,南美叢林中這奇跡般的文明,存在著一種漸變,或稱過渡階段的跡象。沒有一個由低而高的發展過程,難道瑪雅人的這一切是從天而降的嗎?
地面考古沒有發現文明前期過渡形態的痕跡,分析在此之前的神話傳說,也無線索可言?,斞盼拿鞣路鹗且灰怪g發生了又在一夜之間轟轟烈烈地向南美大陸擴展。
奇怪嗎?是有點兒奇怪。除了“神靈”之外,誰還有這等魔法?不幸的是,瑪雅人的神話恰恰說他們的一切都是神靈賦予的。流傳在特奧蒂瓦坎附近的神話告訴人們,在人類出現以前,眾多的神靈曾在這里聚會過,共商人類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