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遠古之國的背影(4)
- 出土的謎團(下)
- 舒天丹 仇靜主編
- 4980字
- 2016-08-19 10:24:01
齊國是春秋戰國時期列國中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當時周成成王封呂尚(太公)于齊,并授予他征伐四方的特權。憑借這一特權,齊國東征西伐,無往而不勝,很快兼并了周圍的一些小國。公元前675年,齊桓公稱霸,挾天子以令諸侯。公元前656年,齊伐楚,管仲還振振有詞地代表周王室指責楚成王“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左傳·僖公四年》這樣,整個山東東北部盡為齊國所有。國力的強盛也使國都臨淄成為當時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列國中最大、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在戰國時期臨淄還是“百家爭鳴”的策源地。齊宣王喜好文學游說之士,于稷門(城南門)外立學堂,設稷下學宮,鄒衍、淳于髡、田駢、慎到等76人皆賜為上大夫。據載,當時的荀子、孟子等名家都曾到稷下學宮主持過討論。稷下學士來自各國,分屬不同的流派,學術觀點不同,一時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諸子百家爭鳴,活躍了當時的學術思想,在我國古代思想發展史上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在當時齊國的樂舞也聞名于世。公元前517年,孔子來到齊國都城臨淄,耳聞目睹了齊國韶樂的演奏盛況,不禁為之心醉神迷,他陶醉于音樂的世界中,竟然“三月不知肉味”,并感嘆“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論語·述而》)。韶樂是舜時樂曲,舜,東夷人也,齊人由于文化淵源上的關系,繼承了舜樂的正宗和精華,孔子也稱得上是一位內行的音樂家,這使得他對齊國的韶樂演奏推崇備至,如癡如狂。
臨淄故城及故城的遺跡、遺物是當年齊國輝煌歷史的見證,也是齊國留給后人的一筆寶貴遺產。
往日的輝煌不在,而那輝煌的遺物卻如迷霧般飄浮在齊國故都的遺址上久久不散。
四、沉沒海底的亞特蘭蒂斯
1.能言人語的魚孩
地球上存在有遠古時外星人遺留下來的后裔嗎?1991年初,香港報紙刊登了題為《蘇聯科學家透露30年前驚人發現:海底撈獲能言人語的魚孩》的文章(文章后面還附印有被撈獲的海底魚孩外貌的照片)。現將該文轉載如下,以供廣大讀者研究時參考:
“前不久,蘇聯列寧科學院的維諾葛雷德博士透露了一個驚人秘密:1962年,蘇聯一艘載有科學家和軍事專家的探測船,在古巴外海曾意外地發現了一個能講人語的人魚小孩,它至今仍被安置在俄羅斯的秘密研究機構中。遺憾的是,這個人魚小孩自被安置進這一秘密研究機構后,就拒絕再講人語。維諾葛雷德博士說,1962年,蘇聯有艘載有核導彈的貨船,在古巴外海沉沒,蘇聯派出了一艘載有科學家和軍事專家(包括維諾葛雷德博士在內)的探測船,搜尋沉船,試圖撈回失物。當找到沉船位置,在探測船中用攝影機掃描海床時,卻意外地看到了一個有鰓的怪物。怪物像一條魚,但又像一個在水中游泳的小孩。它有鰓,皮膚粗糙,呈鱗狀。它游向攝影機時,只見它用淘氣烏黑的眼睛望著攝影機,但又立即游開了。當時,凡是圍在熒屏前見到這個怪物的人,無不驚駭得目瞪口呆。為捕捉這個怪物,他們決定把用來捕捉海底生物的一座實驗水槽沉放到攝影機照得到的海床上。沒多久,這個怪物再次出現時,果然中計。正當它到水槽內準備攫取魚食時,船上的工作人員便迅速把水槽吊上了船。為了降低水槽壓力,水槽的門是在過了幾個小時后才被打開的。槽門打開后,先是聽到一聲聲像海豚似的悲鳴,接著又看到一只綠色小手從水槽里面伸出來。及至把這個怪物拉出水槽,移放到另一座透明的水槽后,大家才更清楚地看到這個起碼有0.6米長的人魚寶寶。它全身覆滿鱗片,頭部有一道骨冠,它的雙眼惶恐地瞪視著人們。維諾葛雷德博士回憶說,當這個怪物把頭揚出水面時,忽然開口說話了:‘我來自亞特蘭蒂斯市,請放了我吧。’博士差點沒被嚇死。怪物說,幾百萬年前,亞特蘭蒂斯大陸橫跨非洲和南美,后來才逐漸陸沉海底。為適應新的生活,陸上的居民也演進到有鰓和鱗。今天,他們有300萬人,居于海底最底層一個由大理石和珊瑚礁構成的亮晶晶的城市里。而且它們的壽命可長達300歲。更令人吃驚的是,這個怪物還宣稱,亞特蘭蒂斯人會假扮人類,定期浮出水面,混跡于人群中生活,這是為了觀察人類,并向它們的當局報告人類文明的進展。魚孩被載回俄羅斯,并被安置在黑海的一個秘密研究機構內。不幸的是,從此,這個魚孩就拒絕再說話。對于維諾葛雷德博士透露的這個驚人秘密,雖然已引起世界上不少科學家的驚異和興趣,但是尚未得到蘇聯官方的證實。”
這個能言人語的魚孩所說的亞特蘭蒂斯是不是遠古時外星人在地球上建立的一個文明古國?早在發現這個能言人魚小孩很久以前,亞特蘭蒂斯一直是全世界歷代許多學者普遍關注和高度重視的一大文明遺址。
2.來自遙遠星球的人種
幾千年來,在美洲、非洲和歐洲民間,廣泛流傳著一個很古老的傳說:相傳在非常遙遠的古代,地球上有一塊獨特而神奇的大陸——大西洲,那里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森林茂盛,風景綺麗。在大西洲上,有一個歷史頗為悠久、具有高度發達文明的神秘古國——亞特蘭蒂斯王國,在雄偉壯麗的古城里,宮殿廳堂林立,室宇櫛比,結構復雜,建筑布局和諧,在墻壁和天花板上繪有生動逼真的圖畫,雕鏤和鑲嵌工藝精細,堪稱古代建筑、雕刻和園林藝術的精華。那里的人們過著富裕歡樂的生活。
古代傳說亞特蘭蒂斯是“人間天堂”、“樂園”,那時地球上有猿類以及從猿到人過渡階段的生物,因此,亞特蘭蒂斯古國不可能由地球上人類所創建,只能是由“天外來客”——外星人建立的;亞特蘭蒂斯人不可能是地球上土生土長的人種,只能是來自遙遠星球的人種。目前,西方有一些學者提出了一種猜測:地球上早期猿人可能是由亞特蘭蒂斯人與古猿于300多萬年前相交配而產生出來的。法國內克爾醫院細胞遺傳實驗室主任格魯希博士對早期猿人起源問題經過長期的研究之后,從染色體著手,解釋從猿變成人的突變過程。法國學者托姆首先對細胞的變異進行了研究,之后其他學者又將“突變論”深入到遺傳、進化等方面,用來研究新物種起源的突變現象。染色體在不同的生物中,數目、形狀和大小是不同的,而在同一種生物中則是嚴格確定的。古猿的染色體有24對(共48條),其中23對是常染色體,一對是性染色體。可是,有些古猿由于偶然變異,以致少了一條常染色體,一共只有47條。它們與亞特蘭蒂斯人相交配,就產生了具有23對染色體的早期猿人。上述猜測是否正確,難以肯定,尚有待進一步探討,然而這種大膽的猜測卻給研究早期猿人起源之謎以新的啟迪。
遠古時期地殼演變非常劇烈,升降頻繁。據傳說,在遠古的某一天,沒有任何預兆,亞特蘭蒂斯古國在一次強烈的地震中突然沉沒于浩瀚的海洋底了。但亞特蘭蒂斯古國的居民并未全部滅亡,有一部分人以一種獨特的神奇方式,自古至今一直生活在海洋的深淵之中。為了適應海洋的生活,在長時期獨特的海洋自然條件的影響下,他們的體質形態發生了一些不同于他們祖先的顯著變化。本文前面所提到的人魚小孩,就是亞特蘭蒂斯人的后裔,它所說的幾百萬年前亞特蘭蒂斯大陸橫跨非洲和南美、后來才逐漸陸沉海底的情況,與遠古民間的傳說相吻合。
3.比埃及還早的海底金字塔
前幾年,據西方許多報刊報道,美、法等國一些科學家在大西洋中的百慕大三角區進行海底探測時,他們驚訝地發現:在那波濤洶涌的海面上,竟聳立著一座從來無人知曉的海底金字塔!這座塔塔底邊長300米、高200米,塔尖離海面僅100米。論規模,它比大陸上的古埃及金字塔還高大;論時間,顯然比古埃及金字塔更為久遠。塔上有兩個巨洞,海水以驚人的高速度從這兩個巨洞中流過,從而卷起狂瀾,形成巨大漩渦,使這一帶水域的浪潮洶涌澎湃,海面霧氣騰騰。上述發現令人們迷惑不解:在波濤滾滾的海底,人們怎樣生存、怎樣建造“金字塔”呢?西方有些學者認為,這座海底“金字塔”可能原本建造在陸地上,后來發生強烈地震,隨著陸地淪為海洋,這樣就使“金字塔”沉到海底了。有些學者猜測,這座海底“金字塔”可能是長期生活在海底的亞特蘭蒂斯人建造的。幾百萬年前,百慕大三角區海域可能曾經是亞特蘭蒂斯人活動的基地之一,海底“金字塔”可能是他們的一個供應庫。美國探險家德奧勃諾維克拍攝到一張滿是渦旋狀白光影像的照片,有些人懷疑海底“金字塔”可能是亞特蘭蒂斯人專門保護圣地的一種具有“宇宙能”奇特性質和力量的能場,它能吸引和聚集宇宙射線、磁性振蕩或其它未知的能波,其內部結構可能是一個微波諧振腔體,對放射性物質及其它某些能源有集聚的作用。海底“金字塔”真的具有這樣神奇的作用嗎?它真是由遠古時的亞特蘭蒂斯人建造的嗎?至今仍是無法肯定的一個奇謎。
4.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古國
幾千年來,歷代古人著作中有不少關于亞特蘭蒂斯傳說的記述。距今2400多年前,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47)曾在他的兩篇對話錄(《泰密阿斯》和《克利斯提阿》)中,對亞特蘭蒂斯的傳說有過較詳細的記載。柏拉圖的記述,首先是由雅典著名政治改革家和詩人梭倫(約公元前638—前559),在埃及旅行時聽來的。梭倫任職期滿后出國旅行,在埃及、塞浦路斯、小亞細亞等地游歷達10年之久。他結束游歷生活回到祖國后,退隱在家,想把他在埃及時聽到的有關已沉淪的亞特蘭蒂斯古國的傳說故事,用詩歌的形式寫出來,但他沒來得及完成這些寫作計劃,就溘然長逝了。到柏拉圖時代,關于亞特蘭蒂斯古國的傳說故事已廣為流傳,幾乎婦孺皆知,更富有傳奇色彩。柏拉圖曾作過一次海外漫游,他在埃及游歷時,也曾聽過有知識的祭司們講述關于亞特蘭蒂斯古國的故事。古希臘哲學家們都津津樂道亞特蘭蒂斯的奇聞。
柏拉圖之后,有一個名叫伊格內修斯·唐納利的學者認為,已經沉沒了的亞特蘭蒂斯古國約在介于北美、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大西洋中。古代巴比倫人和古埃及人以及非洲一些古部落傳說亞特蘭蒂斯是在他們祖先西邊的古國,美洲印第安人傳說亞特蘭蒂斯是在他們祖先東邊的古國。當人類歷史由遠古傳說進入文字記載,從中世紀的禁錮到文藝復興,亞特蘭蒂斯一直被當作神話流傳著。一些學者推測,波濤滾滾的大西洋中某一個海底,可能是遠古傳說的亞特蘭蒂斯古國所在地。但另有一些學者不同意上述推測,他們認為遠古傳說的亞特蘭蒂斯古國不是在大西洋中,而是在地中海中。例如,俄國著名學者阿夫拉阿姆·謝爾蓋耶維奇·諾羅夫院士(公元1795—1869)在他撰寫的《關于亞特蘭蒂斯的研究》一文中,推測亞特蘭蒂斯古國沉沒在地中海的東部,塞浦路斯島則是該古國沉沒后的殘余。著名學者卡爾納日齊基在撰寫的《亞特蘭蒂斯》一文中,基本上贊成諾羅夫院士的推測,但他認為離舍易斯很近的尼羅河西部主要河口,是古人所稱的“海力克斯之柱”,他不同意諾曼夫院士把博斯普魯斯當作“海力克斯之柱”。另有一些學者認為,遠古傳說的亞特蘭蒂斯古國可能曾經占據著西西里島至塞浦路斯島之間的廣大地區。更有一些學者對亞特蘭蒂斯古國存在的可能性和真實性,持懷疑甚至完全否定的態度,他們認為這只不過是古人臆造出來的一個神話,不可置信,但不少學者卻堅信遠古時地球上確實曾存在過由外星人建造的“亞特蘭蒂斯古國”。
五、被火山吞滅的米諾斯
1.一個被現實證明的神話
克里特島是希臘最南端的一個島嶼,它被地中海那酒綠色的海水環抱,風光綺麗,氣候宜人。它靜靜地接受著海風的吹拂和海浪的拍擊,在希臘那光輝燦爛的歷史中,幾乎找不到它的位置。可是,克里特島卻有一段膾炙人口的悲劇故事。
這個故事來自希臘的神話傳說:很久以前,克里特島上米諾斯國王的一個兒子在雅典被殺害了,暴怒的國王便借此向雅典大興問罪之師,最后強迫雅典國王埃古斯簽訂了一項駭人聽聞的條約:每年必須向克里特進貢7對童男童女,作為一個牛頭人身怪物的食物。相傳這個怪物是王后與一頭公牛所生,國王為了遮丑,令人建造了一座規模龐大、結構復雜的雙斧宮,讓那牛頭人身怪物藏在深宮中。雅典懼怕克里特的強大,就按時納貢,使得本國父老民不聊生。到第3次納貢時,王子忒修斯為安民除妖,毅然宣布充當童男去克里特。英俊年少的雅典王子受到了米諾斯王女兒的傾愛,幫助忒修斯殺死了怪物,并營救出被作為貢品的孩子們逃出克里特島。
希臘的神話和傳說舉世聞名,深深地吸引了許多西方考古學家。他們認為這些優美的故事很可能是古人根據一定的歷史事件,經過藝術加工而創造出來的。
1900年,英國考古學家伊文思等,在克里特島發掘出一座王宮的廢墟。它占地約2公頃,房屋有幾百間,均由迂回曲折的廊道連接,結構之復雜實為罕見,迷宮中還發現了雙斧標志,學者一致認為,這就是米諾斯王國的雙斧宮殿。那么牛頭人身怪物的故事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