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政治家(10)

此時,梅爾夫人臨危受命,當天飛往美國紐約,憑著她幾十年在美國猶太人中建立起的威望和雄辯的演說才干,一舉籌得5000萬美元,超出原計劃一倍。在戰爭爆發的第二天,梅厄夫人再次出馬,她只帶一把梳子和一把牙刷飛往美國,再次為以色列募捐7500萬美元,為以色列在中東戰爭中的勝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經濟實力保證。

面對梅爾夫人如此高效的工作,后來成為以色列第一人總理的古里安如此說:“有一天要寫歷史,將寫上一位猶太婦女,她弄到了使國家能存在的錢。”

令古里安等人要不到的是,梅厄夫人不僅解決了大筆籌款問題,作為一個女人,梅厄在中東戰爭正式爆發前的6個月里,還作為特殊代表,兩次潛入約旦,同約旦國王阿卜杜拉秘密會談,力圖打破阿拉伯國家軍事聯盟。

梅厄夫人的工作效率贏得了大家的認同,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在戰爭即將爆發的前夕宣布獨立,梅厄夫人同25名全國行政委員會成員一起,在“獨立宣言”上簽字。

1948年5月15日,這是令很多猶太人都為之興奮的一天,這一天,以色列正式宣布獨立。以色列宣布獨立后,具有卓越外交經驗和演說才能的梅厄夫人,被任命為駐蘇聯公使。

同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打交道,這項工作對梅厄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她是個知難而進、決不服輸的人,她像家長一樣把使館管理得井井有條,每個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她還安排使館的每個成員輪流做雜務。

1949年梅厄離開莫斯科回國,同年加入了以色列議會,一直到她1974年退休。

從1949年到1956年,梅厄夫人擔任勞工部長一職,這一時期是以色列經濟嚴重困難時期。當時,每人每天肉類食品的定量是3.5盎司。如果某位男士向一位女士求愛,他不是獻上一束鮮花,而是送上一顆洋蔥,因為洋蔥比鮮花更實用。

在議會中,梅厄夫人是一位立場堅定、敢說敢為的女強人,她處處都在維護婦女的權益和地位。一次在內閣會議討論婦女連續遭強暴的問題時,一位部長建議不許婦女夜間出門。梅厄夫人對此提出了強烈抗議:“是男人在襲擊女人,如果需要頒布禁令的話,那么被鎖在屋子里的應該是男人,而不是女人!”

在談到國家獨立的問題時,梅厄夫人說:“許多世紀以來,我們第一次贏得了獨立。以后再也聽不到‘猶太難民’這個詞語了。以色列將接納每一名猶太人。”為了安置成千上萬的猶太移民,梅厄夫人發起了龐大的集資活動來解決住房問題。

1956年,梅厄夫人出任以色列外交部長,在總理本古里安的領導下工作。也就是從此時開始,梅厄開始廣泛地使用“梅厄夫人”這個稱呼。

平時中的梅爾夫人既有剛強的一面,也有幽默的一面,而她卓越的口才直到很多年以后,還被人津津樂道。當她剛剛上任外交部長時,一個記者追著問她:“你作為第一人女外交部長有何感受?”

梅厄夫人巧妙地回答道:“我不知道,因為我從來沒有當過男部長。”

梅厄夫人也是一位非常勤奮的部長,她每天工作18個小時,總理對她的堅強意志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非常佩服,稱她為內閣中惟一的男子漢。一次,總理建議梅厄夫人出去度假好好休息一下,梅厄夫人反問道:“為什么?你認為我累了嗎?”

總理笑著說:“不。是我累了。”

梅厄夫人回答說:“那么去度假的應該是你。”

善于理財是梅厄的特長,但不是她得以充分發揮的特長。在接連不斷的戰爭周旋中,果爾達成了一名令世人注目的外交家,成為當今世界上不可多得的談判能手。

同時,梅厄夫人坦率得老實,頑強得近于固執,機智過人又不失狡猾。她遇上難題從不退縮,她面對失敗從不灰心,她決定拒絕就不后悔,她一旦發怒便出言不遜。她是一個通情達理的怪物,又是一位高做得有些蠻橫的天使,她讓人欽佩又令人感到可怕。

在梅厄夫人外交生涯中,西奈戰役后的外交對她來說是一個考驗。1956年,由于英、法兩國出兵干涉,為對付英法聯軍,埃及只得抽回堅守在西奈地區的埃軍,以色列聞訊大喜過望,立即命令沙龍和瓦萊齊二人率領以軍,兵分兩路向西奈半島進發。埃及駐守西奈半島的力量因大大削弱,致使以軍進展順利,于11月5日,全部占領了西奈半島。

西奈戰爭后,以色列孤立了。在亞洲各國,以色列到處碰壁。以色列同美國的關系處于緊張狀態;同蘇聯的關系,壞得比緊張還要壞。在聯合國的歷次會議上,梅厄夫人成了不受歡迎的人。于是,以色列看中了非洲,外交部長梅厄夫人也就開始了對非洲各國的征程。

梅厄夫人是帶著以色列國際合作規劃前往非洲的。當時,她會見了利比里亞孤獨感很強的總統杜伯曼,被果拉部族授予大酋長的光榮稱號。她見到了雄心勃勃的加納總統恩克魯瑪,參加了第一屆非洲人民大會,會見了60位重要人物,并且以說真話贏得了非洲各國領導人的信任。

當然,梅厄夫人的非洲之行,并非全部順利。當時,阿爾及利亞代表用冰冷的語調提出帶挑釁性的問題:“你同非洲人民的頭號敵人法國保持親密關系,你該對我們這些人怎樣解釋呢?”

梅厄夫人對盯著她的非洲領導人說:“當我們的鄰國想毀滅我們的時候,世界上唯一愿意向我們出售武器的國家是法國。你們對戴高樂的仇恨我沒有。我可以告訴你們實際情況,不管你們喜歡不喜歡,如果戴高樂是魔鬼,我們也要打交道的。假如你們處在這種地位,你們怎么辦呢?”

于是,緊張氣氛解除了,關系融洽了,因為梅厄夫人說了實話,而說實話總是讓人相信和信服的。

梅厄夫人的非洲外交應該說是很有成效的,雖然沒能完成結成政治集團的最終目標,但加強了以色列同非洲各國之間的交往與合作,增強了非洲各國對以色列國的了解和理解。

1965年,梅厄夫人由于多年的勞累過度患上了各種疾病而退出了內閣,她還拒絕了出任副總理的建議。她認為做一名專職的祖母比做一名兼職的總理要好。

過去由于工作的需要她沒有盡到母親的職責,如今她要在孫子們身上彌補自己的遺憾。她從外交部長的大公寓里搬了出來,重新開始了清潔、烹飪、熨燙和采買的工作,她又回到了平凡的家庭生活中來。人們經常能夠看到這位和藹可親的老太太提著大包到市場買東西。每到節假日,祖孫三代聚在一起,她都要親自上陣做幾道拿手菜肴。看著一家人歡聚在一起,梅厄夫人感到由衷的喜悅。

總理生涯

就在梅厄夫人盡享天倫之樂的時候,1969年2月,以色列總理埃克希爾因心臟病突然去世,工黨必須推選新總理。

梅厄夫人是一位非常受歡迎的有影響力的演說家。她最擅長用形象的比喻闡明自己的觀點。她在紐約的一次公開講演中說道:“誰能在真正和平來臨之前誠懇地讓以色列人回家去?是否有人希望我們開始訓練年僅10歲的少年為下一次的戰爭做準備?你們肯定會說不,所有的以色列人都會說不,我確信世界上每一位公正的人都會說不!”

因為有卓越的口才,又有對工作不知疲倦的敬業精神,1969年3月,梅厄夫人被推選為總理,此時她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按照常規,這個年齡的老人應該呆在家里安度晚年。然而梅厄夫人沒有時間顧及自己的小家。她要為國家的利益奔波操勞。雖然她的年事已高,但她追求和平的信念始終沒有改變,經過再三考慮之后,她還是同意復出了。

成為總理后,梅厄夫人做出的第一重大行動就是出訪美國。當時,以色列剛剛經過對阿拉伯世界的戰爭,戰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但也是以色列變得非常孤立。第三世界紛紛與以色列斷交,就連美、英、法對以色列也頗有微詞。更為嚴重的是,阿拉伯世界與以色列開始了長久的消耗戰,不停的戰爭對雙方都是一場巨大的考驗。

在這種情況下,爭取頭號強國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顯得非常重要。9月24日,梅厄夫人一行到達了美國費城,開始了對美國的外交攻勢。

在美國的20天里,梅厄夫人一再向美國總統尼克松強調,只有以色列才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最為可靠的盟友,以色列越強大,越有利于遏制蘇聯的擴張。

很快,尼克松及美國政界要人被打動了,梅厄夫人的軍事訂單被批準了。于是,一架架戰斗機飛到了以色列。同時,梅厄夫人提出的貸款也得到了滿足。從1969年到1972年,美國給予以色列的軍事經濟援助,超過了以色列建國后歷屆美國對以色列援助的總和。

在外交上,梅厄夫人的強硬作風是大家公認的。1971年,尼克松會見法國總統蓬皮杜時,當時的羅杰斯國務卿想使談話變得輕松一些,就說,世界上兩個發生麻煩的地區,南亞和中東,恰巧都是女人當總理。他說,“印度”有個英迪拉·甘地,以色列有個果爾達·梅厄,“也是一個女的?”蓬皮杜嘴上掛著一絲微笑,說了句:“是嗎?”

當然,蓬皮杜這樣講并沒有輕蔑之意,而是帶點奇特的欽佩之情,梅厄的所作所為,說明不論她是男子還是女性,其實都沒有多大區別。梅厄和英·甘地有一點是共同的,在同男對手談判時,她們都是毫不退讓,甚至還要使對方退讓。但是她們為達到目的所采取的方式截然不同。雖然兩人都富有女性特點,但是英迪拉是利用自己的女性特點,梅厄則不然。英迪拉希望別人像對女人那樣對待她,而自己卻以男人般的無情來行事。梅厄則希望別人像對男人那樣對待她,自己也像男人一樣行事,她從不由于自己是女性就哀求別人或者饒恕別人。

解決好外部的外交問題后,70多歲的梅厄夫人又開始大力整頓國內問題。雖然在這方面由于總總原因,梅厄夫人可能做的不太好,但作為一個古稀之年的老人,她敢于作為的作風贏得了大家的認可。

1973年爆發的以色列同埃及和敘利亞的戰爭,是梅厄夫人就任總理期間經歷的最大危機。

這場戰爭發生于1973年10月6日,起源于埃及與敘利亞分別打算收復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領的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在這次戰爭中,埃、敘經過周密準備對以實施突襲和兩線夾擊,首戰告捷,使阿拉伯的民心士氣為之大振。埃軍渡河之役顯示出諸軍兵種協同作戰的威力。

12日,以色列軍用物資即將耗盡,舉國上下一片震驚。后來,在美國的幫助下,以色列度過這個難關,但是,梅厄夫人卻陷入了政治危機之中。

盡管梅厄夫人預感到埃及和敘利亞準備發動進攻,但她沒有立即采取防范措施,還推遲了征集預備役軍人的行動,結果在這次激戰中以色列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梅厄夫人終日在殫精竭慮中生活,她在自傳中寫道:“我的余生將伴著慘痛的教訓一同度過。”

戰前,她認為對方不可能發動這場攻擊,戰爭過后她態度依然十分強硬。特別是在組織新內閣時,他不顧很多人的反對,又把戰爭期間擔任國防部長的達楊拉入內閣,此舉更進一步地計劃了國內矛盾。

1974年3月,梅厄夫人宣布組閣失敗,作為看守總理,她繼續留任幾個月,直到新新總理選出。幾個月后,拉賓成為了新一屆以色列總理。

就這樣,梅厄夫人的時代結束了!

一個頑強的老人

1974年6月4日,梅厄夫人離任,這時她已是76歲的老嫗了。早在她出任以色列總理之前就已經發現自己患有白血病,但她并沒有被病魔嚇倒,憑著頑強的意志一方面同病魔作斗爭,一方面領導以色列人民為爭取和平而斗爭。

離任后的梅厄夫人并沒有閑著,她開始周游世界,向世人宣傳她的思想。

梅厄夫人一生都在為追求和平與幸福而奮斗,并為此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她對于自己有一段時間忽視孩子們的行為,對于寧愿獻身于工作而導致婚姻破裂的錯誤而深感內疚。梅厄夫人曾經這樣寫道:

有這樣一種女人,她不愿呆在家里,寧愿將自己生活中的孩子及家庭置之不顧。她生來就需要更多別的東西。她無法脫離更大的社會生活。她不會因為孩子而縮小自己的視野。這樣的女人永遠不會休息。

卸任后的第二年,梅厄夫人完成了自傳《我的一生》,此書立即成為暢銷書。為了紀念這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和外交家,1981年美國將《我的一生》拍成了電視劇,3次榮獲奧斯卡金像獎的好萊塢明星英格麗·褒曼扮演梅厄夫人,轟動一時。

關于對梅厄夫人的評價,作為同時代并與她有過不少接觸的尼克松也許最有發言權。尼克松回憶道:

對以色列人民來說,她則是一位受人愛戴的老祖母式的保護者,一位強健結實而又可以信賴的婦女。她把以色列的重任擔在肩上;但她也騰出時間來,在廚房的桌子旁邊招待她的助手們喝湯。

1969年,我在悼念艾森豪威爾總統的儀式上所作的悼詞中說:偉大的政治家總是在國內受到愛戴、在國外也受到尊敬。

但是,只有少數幾位象艾森豪威爾這樣的政治家,才能在國內外受到真正的愛戴。果爾達·梅厄也是這少數幾個人中的一位。與艾森豪威爾一樣,這不只是由于她的所作所為、顯然也是由于她的為人,國內外的人們才如此真心地愛戴她。

1974年6月,在她離職才十二天之時,我最后一次見到她。她是在以色列對1973年10月戰爭中的準備工作發生長期爭論后去職的。我們在她在耶路撒冷的簡樸的公寓中拜訪她。她再次對美國在那次戰爭中對以色列的支持向我表示感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穗县| 象州县| 日喀则市| 枣庄市| 佛坪县| 平山县| 滨州市| 广州市| 柯坪县| 隆化县| 白山市| 文登市| 惠安县| 兴山县| 英吉沙县| 秦皇岛市| 南开区| 武定县| 丘北县| 乐陵市| 嘉善县| 图们市| 巫溪县| 浙江省| 永福县| 新民市| 志丹县| 林州市| 故城县| 新乡市| 苗栗市| 崇文区| 亚东县| 麻江县| 大丰市| 弥勒县| 固始县| 遂昌县| 泗水县| 察雅县| 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