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秦檜舞弊案:兒子孫子全都高中(1)
- 血榜:中國科舉舞弊案
- 李兵
- 4940字
- 2016-09-07 11:07:36
進士出身的秦檜當了19年宰相,他是南宋朝廷只手遮天的人物。為讓兒子秦熺考個好成績,秦檜巧妙設計,讓中書舍人程敦厚來自己家中,暗中通關節,結果兒子考了個榜眼。為讓孫子秦塤考個更好的成績,他讓跟孫子同場競技的大詩人陸游躺著中槍,失去了參加禮部考試的資格,結果孫子考了個探花。盡管在他的“幫助”下,兒子秦熺和孫子秦塤都考得很不錯,但秦檜還是覺得他們這樣顯赫的家族居然沒有一個狀元,真是太遺憾了。
兒子應試,精選考官
在南宋,有一個奸臣的名字可以說是眾所周知的,他是誰呢?是秦檜。秦檜26歲考上進士之后,官越做越大,兩次擔任宰相,時間長達19年,在這期間,他玩弄權術,惡行累累。元代人修的《宋史》就把秦檜列在奸臣之列中,在《秦檜傳》中載:“檜兩據相位者,凡十九年,劫制君父,包藏禍心,倡和誤國,忘仇斁倫。一時忠臣良將,誅鋤略盡。”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他在當宰相的十九年間,挾持皇帝,敗壞朝綱,暗藏私心,主張偏安江南,跟金人議和,忘記家仇國恨,敗壞倫常,把岳飛這樣的主張抗金的忠臣良將趕盡殺絕。最終秦檜自己也落得個千古罵名,時至今天,杭州岳飛墓前還有他和他老婆跪在前面謝罪的雕像。
秦檜在南宋朝廷是怎么弄權的,是怎么對待岳飛的,我們這里不講,今天要講的是秦檜在政治上做的另一件見不得人的事,是什么事呢?是科舉舞弊,這也是他專權、擅權的重要表現。那么,他是怎么舞弊的呢?
倒不是他自己考試舞弊,而是幫他的兒子和孫子舞弊。在他的“幫助”下,他的兒子居然考中了榜眼,也就是殿試第二名。他的孫子考中了探花,也就是殿試第三名。殿試是全國性的最高級別的考試,他的兒子和孫子都能考得這么好,這是非常了不得的。那么,秦檜是用什么手段,讓他的兒子和孫子都考出這么好的成績呢?我們先講他通過舞弊幫助他兒子考中榜眼的事。
秦檜的兒子叫秦熺,他不是秦檜的親生兒子。根據《宋史》的記載:“熺本王?孽子,檜妻?妹,無子,?妻貴而妒。檜在金國,出熺為檜后。檜還,其家以熺見,檜喜甚?!边@句話的意思是說,秦熺原本是秦檜舅子王?小妾生的兒子,王?的老婆非常歧視這個孩子。王?的妹妹,也就是秦檜的妻子,自己沒有兒子,就想著把這個在王家待不下去的侄兒過繼給秦家,做秦檜的兒子,這樣既可以解決秦檜沒有兒子的問題,又可以消除王家因為這個孩子而產生的矛盾,真是一舉兩得。秦檜見到這個孩子,也非常喜歡,把他當作自己的親生兒子看待。
秦熺是在哪一年參加考試的呢?是南宋高宗紹興十二年(1142年)。對于秦熺參加科舉考試,《宋史》的《選舉志》和《秦檜傳》都有記載,但都只是說秦熺在參加科舉考試之前已經是官員身份,但沒有具體說他是什么官,也沒有說明他之前參加了什么考試,只是記載了他參加省試這件事。什么是省試呢?
這里的“省”是指中書省,而主持科舉考試的禮部隸屬于中書省。因此,禮部主持的考試稱為“省試”。宋代科舉設立殿試以后,科舉考試變為解試、省試和殿試三級,省試科舉為第二級考試,各地解試合格的考生有資格到京城參加省試,省試第一名稱省元,省試的錄取者有資格參加皇帝主持的殿試。
由于秦熺自己的水平確實非常一般,以他的水平想在省試中考個好名次難于上青天,這確實讓秦熺著急上火。當然還有人比他更著急,是誰呢?他的爸爸秦檜。因為當時的秦檜已經貴為宰相了,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要是兒子的考試成績太差,他這個當宰相的爸爸臉上肯定掛不住。因此,無論是為兒子,還是為自己,他都不會、也不能袖手旁觀,他要動用自己手頭上的資源和影響力,搞定主考官,讓主考官幫忙讓兒子取得好成績!
按照宋代科舉考試的規定,省試考官都是由皇帝欽點的官員擔任,是皇帝直接任命的。由于秦檜權傾朝野,非常強勢,宋高宗大多數時候都聽他的意見,甚至可以說很多事情都是秦檜說了算。那么,秦檜最后會選誰來當主考官呢?其實,秦檜心里有了人選,是誰呢?
是一個叫程敦厚的中書舍人。中書舍人是個什么官呢?宋代的中書舍人的級別并不低,是個正四品的官員,大致相當于現在的副部級官員,他管什么呢?他分管刑部和禮部,而禮部恰恰是科舉考試的主管部門,也就是說,科舉考試是程敦厚分管的工作之一。正是由于他分管這項工作,因此秦檜覺得讓他來當這個主考官名正言順,誰都沒有話說。
但是,秦檜接著必須要考慮的是,如果讓程敦厚來當這個主考官,他會不會聽自己的話呢?說白了,就是程敦厚會不會按照自己的意思,不但幫忙錄取秦熺,而且給秦熺打高分,讓他考個好名次呢?
對于這一點,秦檜心里確實沒有太大的把握。但是,他又想,這個程敦厚雖然算不上是自己的心腹,同朝為官這么多年,我對他還不錯啊。《朝野雜記》是這么記載程敦厚的:“程敦厚子山,東坡表兄士元之孫也,秦檜善之?!币簿褪钦f,程敦厚跟蘇東坡是親戚,他叫蘇軾表叔公。秦檜對蘇軾的這個親戚還是不錯的,“善之”就是對他非常好,甚至很關照他。
既然秦檜對他還不錯,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程敦厚也非常識趣,他也想盡辦法來巴結秦檜,他是怎么巴結秦檜的呢?記載南宋歷史的一部史書叫做《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其中記載:“(紹興十一年)敦厚又遺秦檜書,言檜見幾似顏子,任重似伊尹。檜大喜之,令赴都堂審察,遂召試以為秘書省校書郎。”這也就是說,在紹興十一年(1141年),程敦厚曾經給秦檜寫了一封信,信上說什么呢?他說自己第一次見到秦丞相,就覺得你是一個偉人,你外表長得像孔子的高足顏回。顏回是一個圣人,道德高尚;你不止道德高尚,你現在處理政務的能力又像伊尹。伊尹是誰呢,伊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名的丞相。程敦厚的意思是說,秦檜的道德、事功都是天下第一,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從程敦厚這么露骨地吹捧秦檜就可以看出,盡管很難就判定他們是同一陣營的,但至少可以說明他不是站在秦檜的對立面。
巧設召見,暗通關節
盡管如此,畢竟要程敦厚不但幫助錄取自己的兒子,而且要讓他的成績排在第一名,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必須小心謹慎,不能有絲毫的麻痹大意,秦檜還是不放心,那他準備怎么做呢?他決定試探一下這個程敦厚,看看他的反應,看看程敦厚到底會不會聽自己的話?他會怎么試探呢?
在正式任命考官前的幾天,秦檜讓人給程敦厚送了一封信,信上寫了什么呢?說宰相秦檜有要事要找您商量,請您后天上午去相府一趟,他在家里恭候您,語氣柔中帶剛。
程敦厚一看就知道,這是秦檜讓自己一定要去,不能不去。秦檜有什么事情要我去他家里商討呢?既然是有大事要商量,他為什么不在朝廷說,而是要我去他家里呢?程敦厚一直想不明白,心里直打鼓,七上八下,坐立不安。但是,不管怎么樣,既然秦檜要他去,他就得去。
到了約定的那天,程敦厚很早就起床了,簡單收拾了一下,就直奔秦府。進了秦府之后,有隨從熱情地接待了他,把他帶到了客廳,讓他坐下,說進去通報丞相大人,讓程敦厚等等。程敦厚非常緊張,挺直身子坐在那里,眼睛都不敢斜視,就等著那個平時高高在上的宰相大人出來接見。
可是,讓程敦厚沒有想到的是,怎么等也沒有看到秦檜出來,他腰酸背痛,難受死了。這個時候,那個隨從走了出來,手里還端來了點心,他把點心放到程敦厚旁邊的茶幾上,然后畢恭畢敬地對程敦厚說:“程大人,非常抱歉,我們丞相現在非常忙,他吩咐說,一定要好好照顧您,您先應付著吃點吧。另外,丞相再三叮囑我,讓我轉告您,您在這里一定不要客氣,不要拘束,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樣,隨便看看、走走,打發打發時間,等他一有空,馬上就出來見您?!?
也是啊,這樣坐著干等,太無聊了,既然宰相發話了,那就走動走動吧,看看丞相府里到底有什么寶貝。于是,程敦厚站起來,開始參觀秦家大客廳。他走到一張大桌子前面,看到桌子上擺著一本做得非常精美的小冊子,上面還寫了《圣人以日星為紀賦》幾個字,這幾個字大概就是這本小冊子或者這篇文章的標題。無論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讀書人大概都有個習慣,看到好書就會想打開來看看,看看書上寫了什么,是什么內容。程敦厚當然也不例外,他打開這本小冊子,仔細讀起來。這本小冊子上的文章寫得怎樣呢?
《朝野雜記》說這篇文章的“文采艷麗”,精彩絕倫啊。這么好的文章,擺在客廳里,這是誰寫的呢?文章末尾黑字白紙寫著這兩個字“秦熺”,確實沒有錯。程敦厚當然知道秦熺就是秦檜的那個寶貝兒子。
程敦厚感到很奇怪,官二代秦熺怎么就能寫出這么好的文章呢?平時沒有聽說他會寫文章啊,他沒有什么名氣啊。這是怎么回事呢?
這個時候,突然冒出的一個想法讓程敦厚頓時嚇出了一身冷汗,什么想法呢?他分析,既然秦熺不可能寫出這么好的文章,又白紙黑字寫的是秦熺的名字,那就只有一種可能啊,是什么呢?就是請人代寫的。如果真是請人代寫的,這可是丑事啊,家丑不外揚啊,他秦檜為什么這樣公開地擺在客廳的桌子上,而不是把它藏起來呢?這不是明擺著,就是想讓我看到嗎?現在我看到了,知道他們的家丑了,秦檜會不會心存芥蒂,給自己小鞋穿,找機會報復自己?程敦厚越想越害怕,頭上直冒冷汗,怎么辦呢?
他只好又拿起這篇文章來仔細琢磨,希望能從這里面找到答案。他看了又看,讀了又讀。史料上說他“反復幾成誦”了,也就是說程敦厚幾乎都能把這篇文章給背下來了,但他始終也沒有琢磨出什么道道來。
又過了很長時間,“雖酒肴問勞沓至,及晚竟不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雖然秦檜的隨從不斷地把好酒好菜送過來,但是,眼看天都快黑了,還是看不到秦檜的影子,他始終沒有出來,程敦厚越來越感覺不對勁,但他不敢說,也不敢問,更不敢隨便離開秦府,內心飽受煎熬。
又過了很長時間,那個隨從走了過來,對程敦厚作了個揖說:“程大人,真是抱歉,丞相大人今天實在太忙了,一點時間都抽不出來,讓您久等了。他讓我傳話給您,說下次一定再請您光臨。”
聽完這個話,程敦厚腦子里面一片空白,他被氣蒙了,你秦檜不是在耍我嗎?我程敦厚也不是一個無名小輩,還是一個堂堂的中書舍人,也是個副部級干部,你秦檜把我看成什么了,叫我來你家里,我就來了??墒牵F在又說沒有時間接見,害得我從上午等到傍晚,這叫什么事兒?。∷氚l作,發泄發泄自己滿腔的怒火。
但是,程敦厚也是一個官場老手,他是見過世面的,他很快就冷靜了下來,他也許在琢磨:今天我看了那篇文章,秦檜也沒有把我怎么樣,現在能離開秦府,就要燒高香啊,有什么事出去再說吧。如果能就這樣順利走出秦府,也是不幸中的萬幸啊。想到這里他不但沒有了怒火,反而感到慶幸。于是,他告別那個隨從,飛快地離開了秦府,甚至可以說是逃離了秦府。
回到家以后,程敦厚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他糾結,他郁悶,為什么呢?他一直在琢磨今天發生的事情——秦檜為什么會讓自己去他家里?去了為什么又不接見,還讓我看那篇顯然是人家幫他兒子代寫的文章呢?這個老謀深算的秦檜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呢?難道自己有什么地方得罪了他嗎?
盡管程敦厚想不明白,但他也不敢去打聽秦檜為什么要這么做,更不敢到外面去宣揚那篇文章的事情。程敦厚總感覺有些地方不對勁,應該會有什么事情要發生,這讓他坐立不安。
雖然程敦厚焦慮不安,但是秦檜的心里卻有了底。為什么這么說呢?他有意讓程敦厚在家待了那么長時間,故意不去見他,而這個程敦厚始終都是畢恭畢敬的,從他臉上的表情,看不到任何的不滿和煩躁。這不是明擺著嗎?我秦檜在他程敦厚眼里,還是挺有權威的,我說話在他那里應該還是管用的。但是,秦檜仍然沒有立即向皇帝推薦程敦厚,他還要等幾天,這又是為什么呢?
原來秦檜認為雖然程敦厚在他家里的表現還是不錯的,但是還不能保證他不會把那篇文章的事情說出去。于是,他一直派人在暗中監視著程敦厚,看看他會不會有什么動作。
幾天下來,秦檜發現程敦厚一直守口如瓶,根本沒有跟別人說起過那件事。這讓秦檜徹底放心了,他認為這次讓程敦厚去當主考官,他肯定會按照自己的意圖,不但會錄取秦熺,而且還會讓秦熺取個好名次。
到了欽點考官的時候,秦檜利用他的職權,不費吹灰之力,就讓宋高宗任命程敦厚擔任省試的主考官。隨即就有秦檜的心腹到程敦厚家里來宣讀圣旨,宣布任命他為這次省試主考官。
讀完圣旨,那個心腹走過來跟程敦厚套近乎,小聲對程敦厚說:“程大人啊,這次您能當上主考官,都是秦丞相在皇帝面前鼎力推薦的結果,這一次秦公子也要參加考試,還請您多多關照??!”聽完這句話,程敦厚恍然大悟,這些天一直壓在他心里的那塊石頭終于可以落地了,為什么會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