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感恩心:淡定的人生不抱怨(1)
- 淡定的人生不糾結
- 朔木
- 4959字
- 2016-02-24 16:28:04
1.心存感激是一種人性光輝
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著學會變得淡定;抱怨別人的人,應該試著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上帝的人,請試著用祈禱的方式訴求你的愿望。
當我們孤獨的時候,一個人可以靜靜地想很多,靜靜的回憶從前發生的事,靜靜地幻想,計劃著明天的事情,心中卻多了一份惆悵,患得患失中總有隱隱的一絲不愉快在心中。然而不論如何,當我們靜下心細細想來時,應該心存感激,感激生活對我們的厚愛。無須捕魚耕種,卻能品嘗到美味佳肴;無須采桑織布,卻能享受到錦衣華服,這難道不值得感恩嗎。
心存感激,是一種明朗的心境,一種人性的光輝。多一份感激,就少一分貪婪與抱怨;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與冷漠。更重要的是,有了這種淡然的心境,就會增加許多快樂。
感恩節期間,一位先生垂頭喪氣地到教堂,他對牧師訴苦:“都說感恩節要對上帝獻上自己的感謝之心,如今我一無所有,甚至一份工作都找不到。我沒什么可感謝的了!”
牧師問他:“你真的一無所有嗎?上帝是仁慈的,神依然愛你。這樣吧,我給你一張紙,一枝筆,你把我問你答的記錄下來,好嗎?”
牧師問他:“你有太太嗎?”
他回答:“我有太太,她不因我的困苦而離開我,她還愛著我。相比之下,我的愧疚也更深了。”
牧師問他:“你有孩子嗎?”
他回答:“我有孩子,有5位可愛的孩子,雖然我不能讓他們吃最好的,受最好的教育,但孩子們很爭氣。”
牧師問他:“你胃口好嗎?”
他回答:“呵,我的胃口好極了,由于沒什么錢,我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我的胃口,常常只吃7成飽。”
牧師問他:“你睡眠好嗎?”
他回答:“睡眠?呵呵,我的睡眠棒極了,一碰到枕頭就睡熟了。”
牧師問他:“你有朋友嗎?”
他回答:“我有朋友,因為我失業了,他們不時地給予我幫助!而我無法回報他們。”
牧師問他:“你視力好嗎?”
他忽然沉默了很久,然后大笑。他興奮地對牧師叫道:“我還有很多,我應該感謝,對!我應該感謝,感謝上帝啊……”一邊說他一邊往外走。
后來他帶著感恩的心,精神也振奮不少,并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
一個人無論過的怎樣,只要心里懂得感恩,他就能在困境中發現美好和溫暖。當你覺得這個世界是如此不公平,讓你內心糾結時,像牧師那樣問問自己:“你有親人嗎?你有朋友嗎?你有健康的身體嗎?”生活中充滿了太多值得我們感恩的東西,不要總是像這個人一樣抱怨生活,抱著感恩的態度,你能活得更加積極和快樂。
人生,有時需要一些起伏才顯得更加有意義,才更懂得如何去珍惜并努力爭取。平靜的海面固然很美,但柔風吹拂的海面也不失為一種美麗,而且平靜有時也顯得不夠活力,波動也不代表糟糕。相信生活是美好和富有希望的,人生是精彩而美麗的,當我們用一種熱愛生活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就會發現現實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恐怖和不公平,就像那墨色的夜幕雖然顯得有些可怕,但它也是常有群星的點綴而顯得迷人。
內心強大的人總是積極看待一切,懷著感恩的心態去做事,即使生活中偶爾有那么一點點不順利,他們也不會為此而抱怨或放棄目標,相信風雨過后會有美麗的彩虹。懷有感恩之心,我們就要善于發現生活中那些令人感動的人和事:
(1)感謝所有曾經有助于有益自己的人。
感謝生我們的父母,感謝嘔心瀝血、精心培養教育我們的師長,感謝同我們休戚相共、相濡以沫的伴侶,感謝給我們帶來無窮快樂和無限希望的孩子。
(2)感謝一切帶給我們愉悅的美好事物。
感謝春天里姹紫嫣紅;感謝秋天里的碩果累累;感謝冬天里的每一縷陽光;感謝夏日里的每一陣清風。看庭前花開花落,觀天上云卷云舒,我們應該感謝;聽風聲雨聲、鳥啼蟬鳴,我們也應感謝。
(3)感謝曾經為難甚至傷害過我們的人。
有一首詩這樣寫道:“感激傷害過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態;感激絆倒過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雙腿;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視你的人,因為他覺醒了你的自尊。”
總之,既然活在這個世上,為什么不心存感激呢?用友善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一切,并用合作的心態與人交往,你會贏得更多贊賞的眼光,因為這種人性光輝足以照耀四方。
2.境遇再悲慘也不抱怨生活
我們所面臨的生活境況無論是好還是不好,都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實了,而且它的發生和存在自有它本身不能左右的原因,而對此最理智的態度就是承認,過好自己的每一天。
抱怨是人類緊張的最普遍來源,沒有人能夠例外。即使抱怨的程度還沒有造成明顯的壓力和緊張,其過程也不時會微妙地影響我們的想法和行為。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抱怨是人與人之間產生消極作用的根源,它常常和壓抑、刺激以及消極的感情狀態聯系在一起。
今天,抱怨早已滲透于現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或許并沒有“抱怨基因”,但是人類的確具有抱怨的習性。通過和擁有不同生活經歷的人接觸,我發現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極為不滿的抱怨經歷。他們的故事涉及對往事的回憶、人際關系以及與老板或鄰里的沖突等。
在紐約附近有一個小鎮,鎮上有一位名叫吉姆的男孩,他十分可愛,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漢,一個真正意志堅強的人。他是個天生頂尖的運動好手。不過在他剛入中學不久腿就瘸了,并迅速惡化為癌癥。醫生告訴他必須動手術,他的一條腿便被切掉了。出院后,他拄著拐杖返回學校,高興地告訴朋友們,說他將會安上一條木頭做的腿:“到時候,我便可以用圖釘將襪子釘在腿上,你們誰都做不到。”
足球賽季一開始,吉姆立刻回去找教練,問他是否可以當球隊的管理員。在練球的幾星期中,他每天都準時到球場,并帶著教練訓練攻守的沙盤模型。他的勇氣和毅力迅即感染了全體隊員。有一天下午,他沒來參加訓練,教練非常著急。后來才知道他又進醫院做檢查了,并得知吉姆的病情已惡化為肺癌。
當時,醫生說:“吉姆只能活六周了。”吉姆的父母決定不將此事告訴他。他們希望在吉姆生命最后的時期,能盡量讓他正常過日子。所以,吉姆又回到球場上,帶著滿臉笑容來看其他隊員練球,給其他隊員加油鼓勁。因為他的鼓勵,球隊在整個賽季中保持了全勝的紀錄。為慶祝勝利,他們決定舉行慶功宴,準備送一個全體球員簽名的足球給吉姆。但是餐會并不圓滿,吉姆因身體太虛弱沒能來參加。
幾周后,吉姆又回來了。他這次是來看足球賽的。他臉色十分蒼白,除此之外,仍是滿臉笑容,和朋友們有說有笑。比賽結束后,他到教練的辦公室,整個足球隊的隊員都在那里。教練還輕聲責問他:“怎么沒有來參加餐會?”“教練,你不知道我正在節食嗎?”他的笑容掩蓋了臉上的蒼白。
其中一位隊員拿出要送他的勝利足球,說道:“吉姆,都是因為你,我們才能獲勝。”吉姆含著眼淚,輕聲道謝。教練、吉姆和其他隊員談到下個賽季的計劃,然后大家互相道別。吉姆走到門口,以堅定冷靜的目光回頭看著教練說:“再見,教練!”“你意思是說,我們明天見,對不對?”教練問。吉姆的眼睛亮了起來,堅定的目光化為一種微笑。“別替我擔心,我沒事!”說完話,他便離開了。
兩天后,吉姆離開了人世。原來吉姆早就知道他的死期,但他卻能坦然接受。
吉姆是一個意志堅強、積極面對生活的人,他將悲慘的事實轉化為富有創意的生活體驗。或許,有人會說,不管他有多樂觀,他最還是死了,積極思想最終也沒能幫他多少忙,這并不完全對。因為,吉姆至少知道憑借信仰的力量,在最壞的環境中創造出令人振奮的瞬間。
他不像鴕鳥般將頭埋進沙堆,逃避事實。他完全接受了命運,但決定不讓自己被病痛擊倒,他從未被擊倒過。雖然他的生命如此短暫,他仍把握它,把勇氣、信仰與歡笑永遠留在他所認識的人們心中。一個能做到這一點的人,你還能說他的一生失敗了嗎?
卡繆在《異鄉人》里寫道:“仰望灰暗的天空,閃爍著星座與星辰,頭一回,我的心向宇宙善意的冷漠敞開。”很多人都是習慣去注意傷害而喊“痛”。你如果大聲喊“痛”,傷害就會出現;如果抱怨,就會遇上更多想要抱怨的事,這是行動上的“吸引力法則”。當你歷經這些階段,當你揚棄抱怨,當你不再去注意傷害而喊“痛”時,你的人生就會像美麗的春花般綻放。
3.憂慮是長壽的克星
今天太寶貴,不應該為酸苦的憂慮和辛澀的悔恨所消蝕。把下巴抬高,使思想煥發出光彩,像春陽下跳躍的山泉。抓住今天,它不再回來。
人生中難免會遇到麻煩,產生憂慮。我們可以用雙手去處理煩人的日常工作,但不要讓它們影響到肝、肺以及血液,這對健康沒有任何益處。
在全美工業界醫師協會的年會上,梅育診所的哈羅·海彬博士選讀過一篇論文,他研究了176位平均年齡在44.3歲的工商業負責人,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由于生活過度緊張而引起心臟病或消化系統潰瘍,或是高血壓。想想看,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人群,成功的代價是多么高!
即便能夠贏得全世界,卻損失了自己的健康,值得嗎?一個人無論有多么高的地位,有多么龐大的資產,每晚也只能睡在一張床上,每天也只能吃三頓飯。即便是一個挖水溝的人,也能做到這一點,而且還可能比一個有權力的公司負責人睡得更安穩,吃得更香。
著名的梅育兄弟宣布,他們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患有“神經官能癥”。
可是,在顯微鏡下,以現代化的方法檢查他們的神經時,卻發現大部分是健康的。他們“神經上的毛病”不是因為神經本身有什么反常,而是因為情緒上的悲觀、煩躁、焦急、憂慮、恐懼、挫敗、頹廢等。一個好的醫生不僅會治療身體的疾患,還要會疏導人的精神,因為人的精神和肉體是一個整體,是不可分開處置的。
你愛生命嗎?你想健康、長壽嗎?如何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呢?亞力西斯·柯瑞爾博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在現代城市的混亂中,只有能保持內心平靜的人才不會變成神經病。”
你能否在現代城市的混亂中保持自己內心的平靜呢?如果你是個正常人,答案應該是:“絕對可以”。實際上,大多數人實際上都比頭腦中的自己更堅強,只是我們從來沒有發現強大的內在力量,正如梭羅在他的不朽名著《獄卒》中所說的:“我不知道有什么會比一個人能下定決心提高他的生活能力更令人振奮的了。如果一個人,能充滿信心地朝他理想的方向努力,下定決心過他所想過的生活,他就一定會得到意外的成功。”
相信很多讀者都會有像歐嘉·佳薇的那種意志力和內在的力量。
她住在愛達荷州,在最悲慘的情況下發現自己還能夠克服憂慮。“八年半前,醫生宣告我將不久于人世,會很慢、很痛苦地死于癌癥。國內最有名的醫生梅育兄弟證實了這個診斷。我走投無路,死亡就要撲向我。我還年輕,我不想死。”
“絕望之余,我給我的醫生打電話告訴他我內心的絕望。他有些不耐煩地攔住我說:‘歐嘉,你怎么了?難道你一點斗志也沒有了嗎?你要是一直這樣哭下去的話,毫無疑問,你一定會死的。不錯,你確實是碰上了最壞的情況。要面對現實,不要憂慮,然后再想點辦法。’就在那一剎那,我發了一個誓,我的態度嚴肅得指甲都深深地掐進肉里,而且背上一陣發冷:我不會再憂慮了,我不會再哭泣了。如果還有什么需要我常常想起的,那就是我一定要贏,我一定要活下去!”
“在不能用鐳照射的情況下,每天只能用x光照射十分半鐘,連續照13天。但醫生每天為我照14分半鐘,連續照了49天。雖然我的骨頭在我削瘦的身體上猶如荒山邊上的巖石,雖然我的兩腳重得像鉛塊。我卻不憂慮,也沒哭過一次。我面帶微笑,不錯,我的確是勉強自己微笑。”
“我不會傻到以為只要微笑就能治療癌癥。但我確信,愉快的精神狀態將有助于抵抗身體的疾病。總之,我經歷了一次治愈癌癥的奇跡。在過去過幾年里,我從未像現在這會健康過,這都多虧了這句富于挑戰性和戰斗性的話:面對現實。不要憂慮,然后再想點辦法。”
再沒有什么會比憂慮使一個人老得更快,進而摧毀他的容貌、斗志。
憂慮會使我們的表情難看,會使我們咬緊牙關,會使我們愁眉苦臉,會使我們頭發灰白,有時甚至會讓頭發脫落。柯瑞爾博士說過:不知怎么抗拒憂慮的人,都會短命而死。
4.放棄小事,才能留住快樂
不必為生活中的瑣事煩惱,放棄抱怨,感謝我們每天都能迎接朝陽,還有比這更開心的事情嗎?
普希金在一首詩中寫道:“一切都是暫時的,一切都會消逝;讓失去的變為可愛。”有時,失去不一定是憂傷,反而會成為一種美麗;失去不一定是損失,反倒是一種奉獻。只要我們抱著積極樂觀的心態,失去也會變得可愛。
根據多年的經驗,我發現許多人糾纏于瑣碎的小事,不能從摩擦和沖突中走出來,結果耗費了寶貴的時光,做了許多毫無意義的事情。根本原因在于,他們與人交往中斤斤計較,處理事情的時候拖泥帶水,結果在空耗精力的過程中與沮喪為伍,活得并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