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用心體會,快樂就在身邊(4)
- 趁一切還來得及,做一個快樂的自己
- 李昊軒
- 3517字
- 2016-03-01 16:52:08
“心里最好常保快樂,如此就能防止百害,延長壽命?!边@是我們應該有的對于生活的態(tài)度。俗語說得好:“笑一笑,十年少。”的確,經(jīng)常保持愉快的心情,笑口常開,是大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笑,使肌肉變得柔軟,身心在極度放松的狀態(tài)下,很難引起焦慮。只要你笑,就多一分覺醒,對這個世界更有安全感。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發(fā)后,隨之而來的泥石流狂瀉而下,迅速流向坐落在山腳下不遠處的一個小村莊。一切的一切都沒有躲過被毀的劫難。滾滾而來的泥石流驚醒了睡夢中的一個14歲的小女孩。流進屋里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頸部。小女孩只露出了雙臂、頸和頭部。及時趕來的營救人員圍著她一籌莫展。因為對于遍體鱗傷的她來講,每一次拉扯無疑是一種更大的肉體傷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雙親也被泥石流奪去了生命,她是村里為數(shù)不多的幸存者之一。當記者把攝像機對準她時,她始終沒有流露出痛苦的表情,而是咬著牙微笑著,不停地向營救人員揮手致謝,兩手臂做出表示勝利的V字型。她堅信政府派來的救援部隊一定能救她。可是營救人員最終也沒能從泥石流中救出她,而她始終微笑著揮手,直到一點一點地被泥石流所淹沒。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臉上沒有一點痛苦失望的表情,反而洋溢著微笑,而且手臂一直保持著V字形狀。在場的人含淚目睹了這莊嚴而又悲慘的一幕。
死神可以奪去人的生命,卻永遠奪不去在生死關(guān)頭那個V字所蘊含的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困難甚至絕境是避免不了的,最重要的是要坦然地面對,自信自強,讓靈魂始終微笑。因為穿透靈魂的微笑,常常在生命的邊緣蘊含著震撼世界的力量,讓人生所有的苦難如輕煙一般飄散。
讓我們記?。骸靶σ磺?,樂觀生活?!庇梦⑿蜆酚^的心態(tài)來面對人生,讓我們的每一天都快樂而充實。要快樂地生活,就要學會擺脫繁雜生活的束縛,一身輕松,心情才會更好。樂觀的態(tài)度是戰(zhàn)勝困難,走向成功的法寶。要成大事,愁眉苦臉是無濟于事的,只有笑對一切困難并戰(zhàn)勝它們,才是走向成功的正確道路。
無論你現(xiàn)在從事什么工作,在什么地方,也不論你目前遇到了多么嚴重的困境,還是前所未有的打擊,用你的微笑去面對它們,面對一切,那么一切都會在你的微笑面前低頭。
快樂無需理由
同樣一個甜甜圈,在樂觀者的眼中因為是甜甜圈,覺得可口從而快樂;在悲觀者的眼中因為它中間缺了一個洞,覺得遺憾從而不快樂。
一群年輕人到處尋找快樂,卻遇到許多煩惱、憂愁和痛苦。
他們向蘇格拉底請教,快樂到底在哪里?
蘇格拉底說:“你們還是先幫我造一條船吧!”
這幫年輕人暫時把尋找快樂的事兒放到一邊,找來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鋸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樹,挖空樹心,造出了一條獨木船。
獨木船下水了,他們把蘇格拉底請上船,一邊合力蕩槳,一邊齊聲唱起歌來。蘇格拉底問:“孩子們,你們快樂嗎?”
他們齊聲回答:“快樂極了!”
蘇格拉底道:“快樂就是這樣,它往往在你為著一個明確的目的忙得無暇顧及其他的時候突然來訪?!?
什么叫快樂?男人說快樂就是三五知己聚在一起,大碗大碗地喝喝酒,大塊大塊地吃吃肉,大聲大聲地說說幽默,再打幾個哈哈;女人說快樂就是知心的姐妹在一起,逛逛一減再減的商場,說說三姑六婆的趣事,再在路上走著的時候被人叫了一聲妹妹仔。這就是快樂。
或者,在女人的心目中男人那些快樂簡直是庸俗,而在男人心中女人那些快樂簡直是莫名其妙。
可見,快樂是因人而異的。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快樂,也沒有絕對的不快樂。當然,有一點肯定的就是,快樂必定是自己去創(chuàng)造的。它不是別人可以送給你,也不是用錢可以買得來,是靠自己用心地熱愛生活,珍惜生命而體驗出來的。如果是要倚賴別人給予的話,那就是你的悲哀了。
曾經(jīng)看過一本書,說一個天生快樂的孩子與一個天生不快樂的孩子截然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天生快樂的孩子看見自己的臥室中有一堆馬糞,馬上跑到爸爸的面前興奮地說:“爸爸,爸爸,太好了,我臥室里有馬糞,附近一定有小馬,我們?nèi)ヲT吧!”天生不快樂的孩子看見自己的臥室中有一堆新玩具,卻哭喪著臉沒有絲毫的快樂可言。爸爸問他為什么會不開心,他說:“這么多漂亮的玩具,我擔心被別人偷走。”
可見,快樂與不快樂是取決于你的生活態(tài)度的。樂觀主義就是遇到困難也會以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待之,從而事事都快樂;悲觀主義就是事事如意也會無中生有地想些困難出來,從而怎么也不快樂。這就是快樂與不快樂的本質(zhì)區(qū)別。
事實上,每一件事物都有它不同的一面,眼睛所及之下,并非是事物的全部。大部分情況下,你要尋求什么,你的眼睛就會見到什么。正如心情沮喪的時候,絕對不會看到陽光明媚;心境愉快的時候,噪雜聲也變成是熱鬧的象征。這正是因為每一個人的處世態(tài)度不同,所以導致有人快樂有人不快樂。
真的,朋友,其實外面的世界是一樣的??匆妱e人蹦蹦跳跳很快樂的樣子,請你不要去羨慕別人,因為你自己本身也可以這樣。想想大家面對的是同樣的世界,同樣的社會,同一片藍天下,就算是世界末日也不是單單你一個人去面對,別人可以快樂,你為什么不可以呢?
從自己做起吧!改變內(nèi)在的心態(tài),任何的一件小事都以快樂的心態(tài)去待之,必會事事快樂。
把快樂當成一種習慣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天天快樂,月月快樂,年年快樂。孰不知,快樂其實如此簡單,它就在我們眼前,只是我們卻不曾發(fā)現(xiàn)??鞓啡缤L景,要看你是否有一雙發(fā)現(xiàn)它的眼睛!
有人說快樂其實很簡單。做過保險的人應該知道,一般新從業(yè)的保險業(yè)務員首先接觸的培訓,就是面對挫折的心態(tài),樂觀的心情,逼迫自己學會快樂,否則你將受不了別人的拒絕和打擊。一般那些特別有能力的老業(yè)務員,必定也是一個快樂高手,因為他們早已習慣了客戶的拒絕,也知道自暴自棄無用,只好強迫自己快樂,這樣說來他們早已習慣了快樂。
湯姆森是美國聯(lián)邦保險公司的首席業(yè)務員。一次,在晚餐中,湯姆森突然發(fā)現(xiàn)香味噴鼻的比薩上有一個黑點,仔細一看,是一只蒼蠅,當時湯姆森的第一個反應:還好!尸體還很完整。
于是湯姆森請老板過來,用很愉快的語氣告訴他:“老板,比薩很好吃?!?
老板:“哪里,哪里,先生您過獎了?!?
“真的很好吃,你看這里,連蒼蠅都要來分一杯羹。”
老板一看,果真有一只喪生于美味上的蒼蠅,二話不說,立即換上一塊剛剛做好的比薩,也是店中最好的比薩,并附贈一杯飲料。
一般人如果碰到這么倒霉的事,大多都快食不下咽了,但湯姆森竟還能心平氣和的跟老板開玩笑,一副樂在其中的樣子。事實上,湯姆森的快樂是來自于工作,因為他早已習慣了快樂!
湯姆森是這樣認為的:蒼蠅本來就在比薩上面,我只要去吃,就只有三種可能:1.沒發(fā)現(xiàn),直接將蒼蠅吃到肚子里;2.吃掉半只蒼蠅以后才發(fā)現(xiàn);3.沒吃之前就首先發(fā)現(xiàn)上面的蒼蠅。我很幸運碰到第三種最佳狀態(tài),又可以讓我只花一份錢,卻吃了二個比薩,還賺了一杯飲料,當然應該快樂了。
很多心理學家都建議人們有時不妨假裝快樂、假裝幸福、假裝英俊,這樣去做的人大都改變了心境,改善了業(yè)績,也隨之改變了命運。
就像有白晝必然有黑夜一樣,一種公平的生活必然不會永遠給你陽光。
許多時候,問題不是出在命運上,而是出在心態(tài)上,出在你看問題的方式與對待問題的態(tài)度上。
彼得·韓德先生現(xiàn)任卡內(nèi)基公司總裁及首席執(zhí)行官??▋?nèi)基公司是勵志培訓界中的先驅(qū),在全世界85個國家有160個分支機構(gòu)。除此之外,彼得先生還是數(shù)家大公司的董事。作為一個培訓別人怎樣獲得成功與幸福的專業(yè)機構(gòu)的總裁,他是怎樣獲得成功與幸福的呢?讓我們一起聽聽關(guān)于這位CEO講述了自己是怎樣獲得成功與幸福的故事。
彼得先生通過一個故事講了他對幸福的理解。他說他在五歲時因為生病去看醫(yī)生,當時病痛使他很難受,醫(yī)生當時問他,你最想要的是什么,彼得先生對醫(yī)生說,我想要快樂,醫(yī)生說,那你快樂就是了,結(jié)果他真的很快樂。
所以彼得先生說,有許多人想追求幸福,也有許多人問他,怎樣才能盡快地獲得幸福。他認為,這要先看你對幸福的定義是什么?你的幸福定義若是家庭和諧,那你就應想辦法跟家庭成員更多地溝通,為此付出更多的時間,并在提升家庭成員的和諧之中也提升自己處理家庭問題的能力。
彼得先生說:“我對幸福的定義是快樂,我不會做我不喜歡的事和不喜歡的工作。中國的一句俗語說‘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我不喜歡那樣的境況,我也不會那樣做。由于我認為快樂就是幸福,所以說,我在5歲時就已經(jīng)很幸福了?!?
斯賓諾莎說得好,“快樂不是美德的報酬,而是美德本身。”從某種意義上說,快樂本身就是一種道德,一種對自己的道德,也是一種對他人的道德。從本質(zhì)上說,快樂是一種心理習慣,是一種無條件的心理感受。一般說來,養(yǎng)成快樂的習慣,你就會變成一個主人而不再是一個奴隸,正如史蒂文生所言,“快樂的習慣使一個人在很大程度上不受一些外在條件的支配?!敝魅撕团`,哪個更有力量,這就要看你是否能夠把快樂當成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