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應對突發事件的善后工作(1)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發生、發展和結束的過程。善后工作是處理突發事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尾聲,更是新生活的開始。善后工作做好了,才能說事件已經被徹底地解決了。否則,一些問題不僅會久拖不決,而且易于發生連鎖事件或次生災害事件。善后工作的內容有很多,主要包括:一是要認真找出我們工作的缺點,并從根本上采取措施認真改正。由于條件不具備而一時難于改進的,一方面應向群眾說清楚,另一方面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改進計劃,公布于眾,在各方監督下逐漸實施;二是要深入群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解決實際問題,安撫消極情緒,調動起群眾的積極性;三是查明突發事件的發生經過和原因,總結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經驗教訓,制定改進措施,并向上一級人民政府提出報告,同時要教育干部群眾提高認識,分清是非,努力消除不安定因素,避免類似事件的再度發生。要做好這一階段的工作,就必須認真地進行評估和統計分析,分清突發公共事件的責任,實行嚴格的獎懲制度,撫恤和補償受害者,恢復和重建家園。查明突發事件的發生經過和原因,總結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經驗教訓,制定改進措施,并向上一級人民政府提出報告。

一、危機評估與統計分析

危機評估與統計分析,就是對危機事件的危害后果進行估測、統計、評價、分析和總結,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危機恢復計劃,實施恢復與重建、賠償、補償和救濟、心理干預與精神撫慰等工作。突發公共事件年度統計分析和評估工作,是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全面準確反映應急管理工作開展情況、為決策者提供翔實基礎資料的重要途徑。

1.危機評估

評估,就是估量和評價,顯然,評估工作既包括對事物作出估量,也包括對事物進行評價,其結果是要依據一定的標準對事物作出成敗優劣的判定。危機評估需要地方政府對突發事件的危害后果和應對行為與效果進行大量的實地調查和復雜的材料統計,其特點是客觀、快速、準確,并為做好突發事件的善后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1)評估分析的主要內容

①基本情況。

按照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四大類,分別匯總總體情況及其所包含分類別的具體情況。主要包括年度內各類突發事件發生起數、傷亡人數、經濟損失、與往年比較情況,以及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三個級別的有關情況等,并對各類突發事件發生的主要特點進行分析。

②工作評估。

對照本地區本單位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以及相關的專項預案和部門預案,重點圍繞抗洪搶險、抗旱救災、森林防火、防御臺風和強對流災害性天氣、防范危險化學品事故、處置交通和火災事故、處置環境污染事件、應對食品藥品安全事件、防控傳染病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以及處置群體性事件等工作,從組織領導、預案編制、應急演練、應急隊伍建設、物資資金準備、監測預警預報、應急防范處置,以及恢復重建、調查處理和科普宣教等方面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評估。既要認真總結防范處置工作中好的經驗和做法,又要深刻分析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

③趨勢分析及工作建議。

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四大類及其所包含的分類別突發事件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將采取的主要對策和工作重點,提出進一步提高防范處置突發事件能力的意見和建議,以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降低和減輕突發事件造成的危害,改進和推動應急管理工作。

④典型案例分析。

根據點面結合的原則,按照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四大類,對影響面大和處置突發事件有借鑒意義的事件,各選擇1—2個案例,從應急處置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深入評估分析,以利于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完善預案,改進工作。

(2)評估分析的組織工作

按照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四大類組成四個評估分析組。由牽頭單位會同參加部門共同編寫本部門突發事件應對工作評估報告;請各級政府負責提供本地區典型類別突發事件(四大類中的一類或幾類)防范處置工作有關總結分析材料;各組牽頭部門在各地、各有關單位評估報告和總結分析材料基礎上匯總形成該類別突發事件評估報告。各有關單位分組如下:

①自然災害組:由市民政局牽頭,市國土房管局、交委、水利局(三防辦)、農業局、林業局、地震辦、氣象局協助。

②事故災難組:由市安監局牽頭,市經貿委、公安局、建委、交委、水利局、農業局、國資委、環保局、市政園林局、市容環衛局、林業局、質監局、旅游局、海事局、供電局協助。

③公共衛生事件組:由市衛生局牽頭,市經貿委、農業局、林業局、工商局、質監局、食品藥品監管局、檢驗檢疫局協助。

④社會安全事件組:由市公安局牽頭,市發改委、經貿委、教育局、民族宗教局、民政局、人事局、勞動保障局、國土房管局、建委、外經貿局、文化局、國資委、規劃局、市政園林局、體育局、物價局、工商局、旅游局、外辦、僑辦、金融辦、信訪局、臺辦,警備區、武警支隊協助。

(3)評估分析的有關要求

①各地、各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突發事件年度評估分析工作。牽頭部門要做好組織協調和計劃安排,各地、各有關單位要組織精干力量積極參與,全面、準確、深入地進行總結分析并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

②要做好各方面基礎數據統計和材料匯總工作,各項數據的統計要規范、細致,避免重復和疏漏。要按照定性與定量、文字與圖表(各單位可根據工作實際進行補充)、概括描述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原則進行評估分析,做到語言精煉、層次清晰、內容充實并配以典型實例。

③各地區各單位按照政府有關文件要求和精神,組織開展本區域突發公共事件應對工作的評估分析,以促進應急管理能力的不斷提高。

④各組牽頭單位應于規定時間將經負責人審定后的分析評估報告及電子文檔逐級報政府應急辦。

(4)評估分析的基本方法

評估的角度不同,標準不同,評估的內容、側重點和用途也有所不同。從評估機構的地位上看,有內部評估和外部評估;從危機的發生和處置過程上看,有事前評估、執行評估和事后評估三個階段;從評估工作的組織活動形式上看,有正式評估和非正式評估。

①內部評估與外部評估。

內部評估是行政機構內部的評估者所完成的評估。一般分為兩種,一是由操作人員自己實施的評估,一是由專職評估人員實施的評估。各級政府機關主要采用這種評估方式對部門、機關和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評估;外部評估是由行政機構外的評估者所完成的評估。它既可以是由行政機構委托營利性或非營利性的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專業性的咨詢公司、大專院校進行評估,也可以由投資或立法機構組織的或由報紙、電視、民間團體等其他各種外部評估者自己組織評估。內部評估占有資料翔實的優勢,但不利于客觀評估;外部評估雖能比較客觀地對政府的工作進行評估,但不容易獲得政府內部的資料,不易全面掌握政府的工作狀況。因此,在實踐中,要把內外評估結合起來,取長補短,綜合分析。

②正式評估與非正式評估。

正式評估指由確定的評估者事先制定完整的評估計劃和方案,并嚴格按規定的程序和內容而進行的評估。其結論可以作為政府部門開展后續工作和改進處置工作的主要依據。非正式評估指對評估者、評估形式、評估內容沒有嚴格規定,對評估的最后結論也不作嚴格要求,人們根據自己掌握的既有資料和信息,從自身看問題的角度,對突發事件發生的原因及處置過程做出評估。

非正式評估有的是來自一些民間組織的評估,也有的是來自公眾利用網絡媒體進行的評估,它是一種自發的、非政府行為性的評估,但是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卻不能忽視這樣的評估,因為它有時也可以影響輿論的走向,引起社會群體的震蕩。

③事前評估、事中評估、事后評估。

事前評估、執行評估和事后評估是一種以時間為序的評估方法。事前評估是在對突發事件和危機進行處置之前采取的一種帶有預測性質的評估;執行評估是在執行過程中對突發事件和危機處置情況的評估,就是具體分析應急方案或處置措施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的情況,以確定方案是否得到嚴格的執行,并判定執行的效果;事后評估是突發事件和危機結束后進行的評估,主要是對整個處理過程進行客觀的分析和評價,以便于總結經驗教訓。

④事件進程評估、組織行為評估。

按照評估的不同取向,還可以分為事件進程評估和組織行為評估。

a.事件進程評估,主要是按照事件的發生發展進程所進行的評估。這里參考盧濤的評估模式,可以分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個階段進行評估。

事前評估

危機有沒有預警信號?危機預警起沒起到應有作用?

有沒有危機應對計劃?執行狀況如何?

是否進行過相關的演習和演練?

危機發生的原因是什么,導火索是什么,深層次原因是什么?

誰是危機的當事人?

誰是危機的受害者?

誰是危機責任人?

事中評估

危機升級的原因在哪里?

是否建立了危機管理小組?

危機管理小組發揮作用如何?

危機政策是否有效?

應急措施是否合法?有無過度反應?

危機管理者的反應如何,處理效率如何?

危機的媒體控制狀況如何,有沒有專人處理此類事件?

危機的應對措施是否及時、有效?

危機媒體政策效果如何?

事后評估

危機資源利用情況;

危機影響的范圍和深度;

危機造成損失數額是多少?

危機潛在影響有哪些?

有沒有恢復計劃,執行狀況如何?

危機應對的經驗和教訓有哪些?

b.組織行為評估。主要是從應急決策者、應急組織機構的工作反應與績效等方面進行評估。

對突發事件和危機處置領導者的評估。主要是看領導者是否親臨一線,是否以身作則,是否對事件的性質有準確的認知和判斷,采取的處置方式、方法是否恰當,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是否有清醒的認識和準備等。

對突發事件和危機處置機構的評估。包括機構的設置是否合理、完備,組織人員是否配備到位,在對突發事件和危機的處置過程中這些組織和機構是否發揮了應有的作用,經費和物資的保障如何,組織內部的溝通是否順暢,各部門的分工協調是否有效,資源配置是否合理,是不是一個高績效的組織等。

對突發事件和危機處置預案的評估。主要是看相關的政府部門是否提前做了處置預案的準備,所做預案是否符合需要,是不是較好地解決了問題,預案是否對可能發生的問題做了準備,預案是不是得到了嚴格的執行,不能執行的原因是什么。

評估工作要堅持客觀性、科學性和準確性的統一,不管是采用定性與定量的方法,還是采用文字與圖表、概述與案例的方法,都離不開對相關數據和材料的統計和分析,都必須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之上。

2.統計分析

統計分析可以采用數據分析統計法。該方法就是對在突發事件處理過程中的一系列工作情況進行收集、整理,并進行量化核算和比較,將其和組織形象、公眾的認可及社會利益結合起來,通過統計、換算、比較,尋求工作中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統計分析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①人員狀況的統計分析。即要統計在突發事件中死亡和受傷的人數、需要救援和安置的人數,并對遇難者的安葬工作、受傷人員的救治工作以及受災人員的安置等工作進行必要的統計和分析。

②設施設備的統計分析。即要統計突發事件中各種設施、設備的損失情況,如道路的破壞情況,水、電、氣等公共基礎設施的破壞情況,以及廣播電視、通訊設施和居民房屋的破壞情況等,并對各種設施的緊急搶修工作進行統計、分析和評價,為今后的緊急搶修工作的安排和布置提供依據。

③財物損失的統計分析。即要統計公私財物的損失情況。統計在突發事件和危機中造成的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包括在進行突發事件和危機應急管理時,為了保護更大的利益而犧牲較小的利益,造成對部分公民財產的侵害,危機后應對這些侵害進行補償或賠償。

④投入力量的統計分析。即要統計在處置突發事件過程中所動用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情況。

⑤應急成本的統計分析。要統計在應對突發事件工作中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情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德市| 延庆县| 大田县| 大余县| 长丰县| 合作市| 林甸县| 永州市| 永仁县| 汽车| 天气| 吴桥县| 咸丰县| 渭南市| 曲阳县| 宜兴市| 右玉县| 莆田市| 肇源县| 恭城| 西吉县| 谢通门县| 曲麻莱县| 大英县| 苍梧县| 广东省| 五寨县| 延川县| 顺昌县| 静宁县| 宁波市| 成武县| 常州市| 双柏县| 大丰市| 通渭县| 江西省| 南皮县| 新和县| 塘沽区| 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