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中國傳統儒家哲學的基礎、最高的道德準則和處世的智慧。孔子把中庸稱為至德,這既說明他把中庸作為道德的最高準則,也說明中庸是他的哲學基礎。孔子的中庸之道,就是反對過與不及,要在過與不及兩端之間轉折和把握一個中點或度,也就是量變到質變度量關節線,以保持事物的常態不變。按宋代學者程頤的解釋,就是“不偏之謂中,不倚之謂庸”。中庸之道的真諦是不為拘泥,不為偏激,尋求適度、適當,在方圓之間、進退之間、剛柔...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中庸是中國傳統儒家哲學的基礎、最高的道德準則和處世的智慧。孔子把中庸稱為至德,這既說明他把中庸作為道德的最高準則,也說明中庸是他的哲學基礎。孔子的中庸之道,就是反對過與不及,要在過與不及兩端之間轉折和把握一個中點或度,也就是量變到質變度量關節線,以保持事物的常態不變。按宋代學者程頤的解釋,就是“不偏之謂中,不倚之謂庸”。中庸之道的真諦是不為拘泥,不為偏激,尋求適度、適當,在方圓之間、進退之間、剛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