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廣結善緣是學會來事兒的磁力場(1)

人人都喜歡會來事兒的人。會來事兒是一種性格:隨和、樂觀、寬容、友善;會來事兒是一種心機:有眼色、有分寸、有心計;會來事兒是一種禮節:懂人情、通世故、識大體;會來事兒是一種處世之道:知進退、懂尊卑、識眉眼;會來事兒是一種社交本領:會討人緣、善處關系、長于察言觀色、精于投人所好、說話唇甜齒蜜、辦事八面玲瓏。會來事兒可以博取領導歡心、同僚愉悅、下屬稱頌。所以,只有做個會來事兒的人,才能為自己行走社會創造出良好的和有利的人際環境。

一學會來事兒:秘藥良方討人歡

要想在社會上吃得開,首先要有個好人緣才行。然而,人緣的好壞并不是自封的,好人緣的取得要靠會來事兒才能做成。從一定意義上說,好人緣是一個人品格、形象和處世手段的鏡子,而會來事兒則是討人喜歡的秘藥良方。所以,凡想干點事業的人,一定要做到會來事兒。

1.哄死人不償命

會來事兒,很大程度上是有眼色,會揣摩,把人哄得溜溜轉。

李蓮英于咸豐七年(1857年)進宮。初進宮時他起名叫李進喜,得寵后,經慈禧太后欽賜,改名“連英”。在20多年的時間里,從一個普通的八品太監,一躍升為二品花翎總管,其升遷之速,待遇之高,在清代270多年的歷史中是獨一無二的。

李蓮英之所以能夠深得慈禧太后的寵信,迅速獲得成功,其秘訣并非是由于傳說中講的他掌握有高超的梳頭技巧,而是由于他時時刻刻地揣摸主子的心理性格、脾氣秉性、習慣愛好,千方百計地絞盡腦汁,討取主子的歡心,說開了也就是會來事兒。

李蓮英的值班房離慈禧太后的寢宮很近。慈禧太后是個權力欲極強的獨裁者,但是作為一個女人,在她性格的另一面,感情也同樣是十分脆弱的。她最害怕的是孤獨和寂寞,時時需要有人能陪伴她消磨除了從政以外的無聊時光。幾十年來,在她身邊的所有奴婢中,除了早年被丁寶楨處死的安得海外,惟有李蓮英最能善解其意了。晚清宮廷太監劉興橋、趙榮升等人回憶說:“清代末年,女主里寡婦多,當權的西太后,雖然有好多事要做,但是日子過得也是怪無聊的……能解西太后心煩的是太監李蓮英。李蓮英最會服侍她,成了她離不開的人。兩人感情看起來非常密切。在閑暇時,慈禧太后有時也到李蓮英的值班房轉一轉。每當這個時候,李蓮英都是受寵若驚,他想盡各種辦法來表示他對慈禧太后的尊敬和忠心。比如,凡是慈禧太后到他那里坐過的椅子,他都用黃色緞子布覆蓋起來,不許包括自己在內的任何人再來使用。”

由于李蓮英整天揣摩如何討主子歡心,因此他搞阿諛奉承、諂媚拍馬,不僅善抓時機,而且搞得十分自然,幾乎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慈禧太后過60歲生日。各級文武官員,都紛紛向這位掌握大權的最高統治者貢獻奇珍異寶、古玩字畫,希望能討取“老佛爺”的歡心,從而加官晉爵。李蓮英想大異于各官所為,耍個新花招,討慈禧歡心。

李蓮英十分了解慈禧的心理活動。以往每年過生日,慈禧都要將一些鳥兒、魚兒“放生”,以積陰德,顯示自己的慈善仁德。李蓮英想抓住“放生”的機會露一手。于是,早在幾個月前,李蓮英就冥思苦想籌劃這件事。

李事先買了許多黃鳥、畫眉等,專門進行馴養,以鳥食作誘餌,讓其進籠、出籠,讓其聽從指揮。久而久之,他馴養的鳥兒,只要籠子一打開,就飛了出去,但在外圍繞房屋或樹木飛上幾圈后又仍然乖乖地飛回籠內覓食。

慈禧太后60歲生日那天,果然不出李蓮英所料,慈禧太后如往年一樣,在眾多太監、宮女的簇擁之下,緩緩地來到萬壽山下,表演她的傳統節目——“放生”。

人們紛紛把早就準備好了的鳥籠提到慈禧眼前,而此時的李蓮英卻“禮讓三先”往后躲。慈禧一連“放生”了數十籠鳥兒,各鳥皆騰空而去。人們不斷報以笑聲、歡呼聲贊譽這位大積陰德的老佛爺。眼看“鳥兒放生”將要結束時,李蓮英提著鳥籠,雙手舉過頭頂:“請老佛爺放生!”慈禧用同樣的動作去打開這最后一個鳥籠,鳥兒和其他鳥兒一樣飛出了籠子。但是,不同的現象發生了:放出去的鳥兒在宮殿綠樹之間飛了幾圈,后又飛回了原來的鳥籠!

在場的人們一看,知道李蓮英做了“手腳”,但都不敢吭聲。

慈禧太后心中納悶,就問李蓮英:“你的鳥兒為何放出去又回來了呢?”

李蓮英見有阿諛奉承的時機,立即像背書似地說道:“老佛爺皇恩浩蕩,恩及鳥獸。鳥兒感恩戴德,不忍離老佛爺而去。老佛爺洪福齊天,萬壽無疆!”

其實,慈禧太后在此時也知道“鳥兒放生回歸”是李蓮英搞的鬼,不過李蓮英的阿諛之詞聽起來十分順耳,特別在自己六十大壽這一天聽到這種話也很開心。但為了表示自己的圣明,慈禧太后還是故意斥責說:“大膽的奴才,竟敢拿些馴好的鳥兒來讓我放生,難道你敢欺蒙我嗎?”

周圍的人們都面面相覷,特別是一些平時與李蓮英有矛盾的太監在暗暗高興。他們想:這次你李蓮英要倒大霉了!他們都在靜候慈禧太后如何發落李蓮英。

這個時候,只見李蓮英不慌不忙地上前叩了一個響頭說:“奴才萬萬不敢欺蒙老佛爺。自古以來,有馴鳥的,但沒有馴魚的。昆明湖不是也有100桶大鯉魚正等待老佛爺放生嗎?請你放魚后再治奴才的罪不遲。”

慈禧太后本來就不想治李蓮英什么罪,聽李蓮英這么一說,便順水推舟,說:“那我們就去放魚。”

慈禧太后在人們的簇擁之下,來到昆明湖畔,走到預先準備“放生”的魚桶前,用手摸摸魚桶,說聲“全部放掉”,太監們七手八腳地將魚倒入昆明湖內……

可是,令慈禧太后和眾人感到奇怪的是:放進昆明湖內的魚在湖內打了幾個轉轉,絕大多數又都游回到岸邊,并且自動地排成一個大橫排,頭朝著慈禧太后,搖頭擺尾,嘴巴一張一合,好像在向慈禧朝拜……

慈禧太后被這種從未見過的現象弄呆了。在場的眾人也捉摸不透。

就在這個時候,李蓮英見諂媚阿諛的機會又到了,便突然跪倒在地,興高采烈地大聲說:“恭喜老佛爺,賀喜老佛爺!老佛爺壽誕之日,天降吉祥,放鳥,鳥不去;放魚,魚不走。老佛爺洪福齊天,萬壽無疆!”

其他太監、宮女見狀也跟著一齊跪下,大聲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慈禧太后在六十大壽這個日子里,被這班人這么一哄鬧,鬧得心花怒放,飄飄然起來了。她覺得自己似乎真成為順天應人的圣主了。自然,在她的心目中,對李蓮英印象最深。

那么,“放魚,魚不走”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后來,愛新覺羅·溥佐道出了魚兒不肯離去的奧秘:李蓮英在籌劃如何讓慈禧太后在生日那天開心時,便想出了一個魚兒不肯離去的辦法。李蓮英事先弄來許多活魚蟲,將其裝進一個個紗布口袋中。然后把紗布口袋并排固定在準備“放生”的湖邊水底。魚蟲不斷地從紗布口袋的網眼中漸漸游出,這就在湖邊水中出現了肉眼看不明顯的“魚蟲帶”。鯉魚放入水中后,發現了魚蟲,就游回岸邊吃魚蟲,魚自然就按照“魚蟲帶”的方向排列。岸上的人猛然一看,就如同魚在列隊朝拜一樣。應當說,李蓮英挖空心思想出來的這一招是很絕的。

李蓮英利用慈禧迷信和愿聽臣下頌揚之語的特點,煞費苦心地制造了鳥兒不肯飛去,魚兒不肯游去的假象,神化了慈禧,討得了她的歡心。

實際上,作為小人物,能否討得上司的歡心,關鍵就是要會來事兒。會來事兒不一定靠送大禮,關鍵問題是怎么把領導弄樂了,因為領導高興了,才會有你的好煙抽。否則,不分場合,不識時務,縱有天大的本領,也一無用武之地。所以,你若想做到討人喜歡,就要練就一套會來事兒的本領。

2.說話在理更在巧

會來事兒是討人喜歡的秘藥良方,說話的時候,不僅要說出理來,更要說出巧來,這樣你才能讓人心服口服,別人才真正地認同你和喜歡你。

明代湖北咸寧錢家灣有個巧女叫錢梅,因她排行第六,大家叫她錢六姐。

錢六姐出落成一個水靈靈的大姑娘,加上她聰明伶俐,心地善良,她的爹爹九公逢人就夸女兒。這一天,他當著眾人的面又夸起女兒來了:“我那女崽,挺敬重我呢,對我說話,已經懂得避諱,從不提及‘九’字。”

聽眾里有兩人很不服氣,一人叫張老九,一人叫李老九。他們私下里嘀咕:“你這個九公,夸女兒夸出癮頭,我們倒要看看你女兒有多大的能耐!”

這一天,九公外出未歸,張老九、李老九以為機會來了,邀請了九個人,一起來到錢六姐家。李老九對六姐說道:“我們是來找你爹爹有事的。”

錢六姐笑笑答道:“伯伯叔叔有什么事?如果信得過我,可以告訴我,待我爹回家,再說給他聽。”張老九說道:“六姑娘,你對九公這樣說——張老九,李老九,九叔九伯來訪友,手拿九把鮮蔥韭,約好九月初九日,九公去喝九盅酒。”

臨走時,張老九連連囑咐六姐不要說錯了。走出門后,這一伙人就悄悄地在房前屋后躲藏起來,一定要看九公的笑話。

不一會兒,錢九公回到家里,錢六姐告訴爹爹說:“剛才有人來找過你呢。”

“來了哪些人?找我有什么事嗎?”錢九公問道。

躲在外面的張老九、李老九聽到這里,連大氣都不敢透一口兒,只要錢六姐當著她爹爹的面說一個“九”字和“九”字的諧音,他們就要毫不客氣地回到錢九公的家里,當面羞辱一番。

只聽錢六姐輕聲細語地對他爹爹說:“爹,你聽我說——”接著念起順口溜:張四五,李三六,八位叔公加一公,手里拿著扁葉蔥,邀爺等到重陽日,去喝三盅三盅又三盅。

躲在房前屋后的張老九、李老九他們,聽見錢六姐將“九”字撇得一干二凈,無不心服口服。

實際上,討人喜歡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并不像上例那樣只要會說幾句奉承漂亮話就可以解決的,現實生活中,要想用會來事兒去討人喜歡,有時還要忍辱負重。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以德行和忠孝著稱的人,名叫閔子騫。他是孔子的學生。據說當時孔子有3000學生,其中有72位賢人,閔子騫就是72賢人中的佼佼者。下面是他小時候的故事。

有年數九寒天,閔子騫兄弟倆跟隨父親騎馬,去一位朋友家赴宴。一路上,飛雪撲面,寒風刺骨。閔子騫渾身打顫,嘴上不斷地喊著:“冷啊,多冷的天啊!”

他的弟弟則相反,額上還微微滲出汗珠,他說:“好熱啊,好熱!”

父親看看子騫穿的棉衣著實比小兒穿得厚,就懷疑子騫在撒謊,隨即揚起馬鞭,狠狠地朝他背上抽去。鞭落衣破,棉衣露出了一團散亂的白蘆花,很快被西北風吹得飛舞起來。

父親看見子騫的臉上掛滿淚珠,伸手摸了摸他的“棉衣”,里面包的全是不保暖的蘆葦花,他轉身摸摸小兒子的棉衣,里面卻是包得嚴嚴實實的絲棉。原來是后妻在虐待自己親生的騫兒。心想,家里出了這樣的丑事,兩個兒子穿的兩個樣,還有什么面目去見朋友。于是,帶著兩個兒子,毅然掉轉馬頭回家了。

回到家里,閔父一怒之下便憤然揮毫寫了休書,要馬上休棄后妻。

閔子騫見狀立即跪地哀求說:“爸爸,請您千萬不要休棄媽媽。”

閔父莫名其妙地問:“媽媽如此狠心地虐待你,你為啥還為她求情?”

子騫流著眼淚說:“現在受虐待的只是我一個人,如果把媽媽休棄了,再娶一個繼母來,這樣不是我和弟弟都要受虐待嗎?與其兩人都受苦,不如讓我一個受苦好。”

子騫的話說得太感人肺腑了,繼母被感動得失聲痛哭起來。她忍不住一把抱住了子騫,聲淚俱下地說:“媽媽對不起你呀!要是你爸不趕我走,往后我待你和弟弟一個樣。好孩子,你相信媽媽吧!”

閔父也深深感動,放棄了休妻的主張。從此,一家人相親相愛,繼母待子騫就像對親生的兒子一樣。

可以說,子騫的被人喜歡是以自己以德報怨的行動換來的。但他也屬會來事兒的范疇,所以我們說為人會來事兒并不一定全靠嘴皮子功夫,更重要的還有實際行動。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如果你能以這樣的情懷去面對世界,面對所有與你交往的人,相信你也是個會來事兒的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中旗| 巴林右旗| 通辽市| 桐庐县| 三台县| 新河县| 贵阳市| 吉木萨尔县| 广宗县| 葫芦岛市| 辽中县| 永安市| 嘉荫县| 崇明县| 宝清县| 竹溪县| 延庆县| 南木林县| 蓬莱市| 资溪县| 嵊州市| 大厂| 建始县| 星子县| 牙克石市| 旬邑县| 元氏县| 武乡县| 瑞丽市| 广昌县| 北辰区| 太保市| 洛宁县| 普兰店市| 武城县| 南靖县| 当雄县| 明水县| 庐江县| 清远市| 车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