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見什么人說什么話:掌握說話技巧
會說話是會辦事的前提。如何使日常交往、辦事過程中的每次說話都成功,這并非一件輕松的事。不過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訣竅,人人都能做到舌戰(zhàn)群儒,口吐蓮花。下面所總結的八種說話技巧,是每個人適應各種不同場合所必備的語言素質,在實際辦事過程中具有指導性的作用。
1.說實話,真情實意打動人
常言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說話辦事,只有實實在在、誠心誠意對待他人,才能獲取他人真心實意的幫助與支持,才能達成預期的目標。
真實、篤誠和真情是說實話時必須注意的三要素,以真實、篤誠為鋪墊、為基礎,以真情動人,以真情感人,才能達到說服對方的目的。
情感是人們溝通、交流的橋梁。飽含真情的語言則是喚起情感的一種最具感召力的武器。運用真情流露的言語策略,可以順利地使雙方產生情感共鳴,關系融洽,形成良好的交際氛圍,可以有利地推動人們將某種行為動機付諸實施,并做出積極的反應。
說實話可從如下三方面進行:
(1)說真實話
依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說話,有什么就談什么,是什么就說什么,不夸大也不縮小。
吳儀在擔任外經貿部部長時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曾遇到過一個很棘手的私人問題。記者問:“請問吳儀部長,你為何至今還是獨身一個人?”對此部長是無可奉告,還是避實就虛含糊了事?人們揣測著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回答方式。然而,吳儀的回答大出眾人意料,她既不回避,也不閃爍其辭。
她說:“我不信奉獨身主義。之所以單身,和年青時的思想片面有關。一是受文學作品的影響,心里有一個標準的男子漢形象,而這種人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二是總覺得應先立業(yè)后成家,而這個業(yè)又總覺得沒有立起來。然后就是在山溝里一躲20年,接觸范圍有限,等走出山溝,年齡也大了,工作又忙,就算了吧。”
這一席坦率的回答使眾人感到吃驚,同時也使眾人大為感動。正是這種坦誠直率的大實話才使吳儀拉近了和大家的距離,也正是這種誠實的工作作風使她成為對外貿易談判中令對方豎指稱贊的女性。
(2)說真情話
運用說“實”話策略時,還要有真情。俗語說:“言談貴在情真,功在情深”,唯有真情的流露,才能產生無與倫比的感染力和征服力。正如一位演說家所言:“在演講及一切的藝術活動中,唯真情,才能夠使人怒;唯真情,才能夠使人惱;唯真情,才能夠使人笑;唯真情,才能夠使人信服。”
上世紀80年代初,引灤入津工程正在加緊進行。擔負隧洞施工任務的部隊因炸藥供應不上,面臨停工和延誤工期。部隊領導心急如焚,派李連長帶車到東北某化工廠求援。李連長晝夜兼程千余里趕到該廠供銷科,可是得到的答復只有一句話:“眼下沒貨!”他找廠長,廠長很忙,沒時間聽他解釋陳述,他就跟進跟出,有機會就講幾句,但廠長不為所動,冷冷地說:“眼下沒貨,我也無能為力。”廠長給他倒了杯茶水勸他另想辦法。李連長并不死心,他喝了口茶,說:“這水真甜啊!天津人可是苦啊,喝的是從海河槽里、各洼淀中集的苦水,不用放茶就是黃的。”他瞥見廠長戴的是天津產的手表,就接著說:“您也是戴的天津表!聽說現(xiàn)在全國每10塊表中就有1塊是天津的,每10臺拖拉機就有1臺是天津的,每4個人里就有1個人用的是天津的堿。您是辦工業(yè)的行家,最懂得水與工業(yè)的關系。造1輛自行車要用1噸水,造1噸堿要160噸水,造1噸紙要200噸水……引灤入津,解燃眉之急啊!沒有炸藥,工程就得延期……”廠長一聽,心中受到觸動,就問:“你是天津人?”“不,我是河南人,也許通水時,我也喝不上那灤河水!”
廠長徹底折服了。他抓起電話下達命令:“全廠加班3天!”3天后,李連長帶著一卡車炸藥返程了。
李連長只所以能說服化工廠廠長,為引灤入津工程求到炸藥,是因為一片無私奉獻的真情起到了極大的感化作用。首先,他抓住時機創(chuàng)設話題,用對比法講了天津人的“苦水”,用舉例法講了天津人的貢獻和水在工業(y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滿懷深情地引入正題:“引灤入津,解燃眉之急啊!”還特別表示出“沒有炸藥,工程就得延期”的憂心如焚之激情。然而具有這種憂心如焚之激情的人竟然不是天津人而是河南人,而且“也許通水時,還喝不上那灤河水”。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敬業(yè)精神和解民于倒懸的執(zhí)著情感產生了極大的激勵效應,廠長決定全廠上下寧可少休息也要加班加點趕制出工程急需的炸藥,李連長也就把事辦成了。
(3)坦露缺點
要強調自己的誠實,可稍微表現(xiàn)一些自己的缺點。
由于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是把自己的缺點隱藏起來,所以故意把缺點表現(xiàn)出來的情形,就會令人產生誠實的印象。因此,利用表現(xiàn)缺點來強調誠實,可以說是提升自我形象的一種有效的方法了。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為了做到“誠實”二字,就把自己所有的缺點都表現(xiàn)出來。因為這么一來,反而會給別人造成你一無是處的印象。另外,自己不懂的事就坦白地說“不知道”,這樣同樣能博得對方的好感。
有一次湯姆在加州大學聽一位著名教授演講,內容是關于用老鼠進行實驗的情形。當時有位學生發(fā)問:“如果改變實驗條件,會有什么結果呢?”
但就在湯姆滿心期待這位教授能有所回答時,卻聽到他毫無懼意地說:“很抱歉,我不知道。”
和這位誠實的教授相比,許許多多的大學教授,大概不會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坦白地說不知道,而會以“我想可能會有這樣的結果……”等一類話把場面撐過去,其結果有時可能反而弄巧成拙。
2.說曲話,委婉含蓄尊重人
曲話就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將不便直說或者是不必直說的話用隱約閃爍的方式表達出來,進而達到表達自己的意見,巧妙說服對方的一種談話方法。這種方法可以避免因直言表述、顯露鋒芒給對方造成傷害而形成對抗,能夠啟發(fā)想像和思考,讓對方體會其中的事理,在細細品味我們的語言之中接受我們的觀點,取得共同的認識,從而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余意盡在不言中”的談話效果。
在下列場合下說曲話往往比較適宜:
(1)遇到忌諱時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誰家上了年紀的人去逝了,人們都說他“老了”,或者說“駕鶴西游”,而若直接說逝者“死了”,就會讓逝者的親屬覺得不舒服。因為死人的事是令人痛苦的,說“老了”、“走了”,既是對逝者的尊重,又不會令逝者的親屬更加悲傷。廣州人和四川某地人忌說“舌”字,因為這兩地的“舌”與“蝕”諧音,做買賣最忌“蝕”字,如果你到小攤上買牛舌頭,在廣州你得說買“牛月利”,在四川你得說買“牛招財”。
中央電視臺著名播音員趙忠祥,有一次去某精神病醫(yī)院采訪一位女患者。編輯的采訪提綱中原先擬好的問題是:“你什么時候得的精神病?”趙忠祥感到這話過于刺激患者,就改用委婉親切的問法:“您在醫(yī)院住多久了?”“住院前覺得怎么不好呢?”幾句和藹可親、婉轉溫和的問話,一下子縮短了交談雙方的距離,那位原是小學教師的患者感到來訪者親切可信,回答問題時也顯得自然懇切。她說:“最近,我快出院了,我非常想念我的學生們。我真想快一點治好病,能為教育孩子貢獻我的一份力量。”語言誠懇感人,談得十分投機。趙忠祥馬上接口講:“您很快就要出院了,真為您高興。今天咱們這段談話已經錄了像,過幾天在電視里一放,我想您的學生看到您的身體恢復了健康,也一定會很高興的……”
作為采訪者,主要是要達到了解情況,取得基本素材的目的,從而完成采訪任務。然而,采訪是一門高級的言語交際藝術,其關鍵之處在于能夠融洽感情,讓對方自然而順暢地談出所需材料。這只能在理解、尊重對方的前提下得以實現(xiàn)。趙忠祥敏感地注意到這一點,他認為“你什么時候得的精神病”這個問句,雖然問的是時間,卻因“精神病”一詞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恐怕會引起反感,病人便可能不予配合。于是他改成“你在醫(yī)院住多久了?”“住院前覺得怎么不好呢?”“住多久”,也是問的時間,“覺得怎么不好”,問的也是病的癥狀,但都避免了直接的言詞刺激,像是親朋好友之間在拉家常,從而縮短了情感距離,順利完成了采訪任務。這說明,針對不同對象的不同情況,選擇恰當?shù)耐x表達方式,便可委婉含蓄地表達本意,從而取得良好的交際效果。
(2)遇到尷尬時
在尷尬之時說委婉曲折的話解圍,是一種高超的交際技巧,它既能表達說話者的言外之意,又不傷害對方,不會使對方陷入窘迫的境地。
尷尬之時說曲話有兩種情況:
其一是別人陷入尷尬時說曲話解圍。
酒店里,一位外賓吃完最后一道菜,順手把制作精美的景泰藍食筷“插入”自己的口袋。
這時,服務小姐看到了,但她沒有當場給他難堪,而是不露聲色地迎上前去,雙手捧著一只裝有景泰藍食筷的綢面小匣說:“先生,我發(fā)現(xiàn)您在用餐時,對我國景泰藍食筷頗有點愛不釋手。非常感謝您對這種精細工藝品的賞識。為了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經經理同意,我們把這雙圖案最精美的景泰藍食筷按最優(yōu)惠價格,記在您的賬上,您看好嗎?”
那位外賓自然明白這些話的弦外音,在表示謝意之后,他借口多喝了兩杯,誤將食筷插入衣袋,從而借此下了臺階。
中國的景泰藍工藝堪稱世界一絕。外賓愛不釋手,并想混水摸魚,據(jù)為己有,也情有可原。因此,制止是必須的,但不能直言不諱的指責,那樣會置對方于難堪的境地。于是,服務小姐用夸贊的方式感謝外賓對這種精巧工藝品的賞識,從而收到了良好的交際效果。
某青年到一對年輕夫婦家做客。年僅4歲的小主人大聲地對這位客人叔叔說:“叔叔,爸爸昨晚又打媽媽了。”年輕的女主人嗔怪地瞪了女兒一眼,表情甚為尷尬,見狀,客人隨機應變,對孩子說:“云云,你爸爸和你媽媽不是在打架,他們昨晚在做‘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呢!你看,是不是這樣,嘎,嘎,嘎……”小女孩天真地笑了起來。女主人臉上的尷尬也隨之消失了。
其二是自己陷入尷尬境地時說曲話自嘲解圍。
兩度總統(tǒng)競選均敗于艾森豪威爾手下的史蒂文森,從未失去幽默。在他第一次榮獲提名競選總統(tǒng)時,他承認自己受寵若驚,并打趣說:“我想得意洋洋不會傷害任何人,也就是說,只要人不吸入這空氣的話。”
在他競選第一次失敗的那天早晨,他以充滿幽默的口吻,在門口歡迎記者進來:“進來吧,來給烤面包驗驗尸。”幾天后,他被邀請在一次餐會上演講。他在路上因為閱兵隊列的經過而被耽擱,到達會場時已遲到了。他表示歉意,解釋說:“軍隊英雄老是擋我的路。”
可見,輕松、微妙、巧妙含蓄的俏皮話,說得委婉,改變了他在人心目中的形象,使聽者感到他并不是一個失敗者,而是一個勝利者,使他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一天下午,杰克沿著鄉(xiāng)村小路散步,看見一農夫站在路中獨自吃晚飯。
杰克問道:“你為何一個人在這里吃飯?”
“噢,先生,”農夫說,“家里煙囪有點倒煙。”
杰克說:“修理一下也不十分困難,讓我來看看。”
沒等農夫開口,杰克走到農夫家門口,他剛推門,一把掃帚落在他身上,隨著傳來一個女人的喊聲:“快點滾,你這個老流氓,不然我就殺了你……”
杰克趕忙退出,對農夫說:“沒關系,我家的煙囪有時也倒煙。”
生活中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用調侃等方式來彌補這種缺憾。農夫稱“家里的煙囪有點倒煙”,是運用比喻委婉地表示被言語或行為嗆得在家里呆不下去了,處境非常尷尬,然而,杰克卻直解其意,信以為真,竟而至于主動要去幫助修理,不料迎來了痛打與怒罵。心領神會之后,杰克稱“我家的煙囪有時也倒煙”,用自嘲來開導解脫對方,產生了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意韻。
(3)批評別人時
人是一種喜好聽贊美話的高級動物,面對批評則難以接受,尤其是有第三者在場的批評,受批評者更覺得丟面子,難堪。但別人犯了錯誤,影響了工作或者人際關系,若不批評不指出其毛病,很可能會帶來更多的損失。怎樣批評才能不傷害對方,又能使對方心悅誠服地接受批評,改正錯誤呢?大量的心理測驗表明,運用曲說,委婉含蓄地點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
有一回,美國總統(tǒng)柯立芝批評女秘書。柯立芝對她說:“你今天穿的這件衣服真漂亮,你真是一位迷人的年輕小姐。”這可能是沉默寡言的柯立芝一生中對秘書的最大贊賞。這話來得太突然了,因此那個女孩子滿臉通紅,不知所措。接著柯立芝又說:“你很高興,是嗎?我說的是真話。不過另一方面,我希望你以后對標點符號稍加注意一些,讓你打的文件跟你的衣服一樣漂亮。”
試想,如果柯立芝直接批評秘書,甚至貶損她,說她的工作怎樣的不認真,連標點符號也隨便丟掉,你再有這樣的失誤我就停了你的薪水,等等,這樣響爆竹一樣的批評效果肯定會使秘書陷入困境,她可能會因此大哭一場,甚至鬧起情緒,工作效果肯定還會受到影響。
與親人同事之間交往,說話必須溫柔婉約,不傷人自尊,也不要在其傷口上撒鹽,相處起來就會輕松愉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