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思緒歡暢 奔放(2)
- 讓孩子自由成長
- 劍琴 李揚編著
- 2674字
- 2016-08-02 15:27:12
目前,很多家長幾乎包攬了孩子生活的全部。實際上孩子與成年人一樣,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假如父母從小不注意培養、尊重孩子的個人愿望,任其逐漸發展形成習慣,孩子性格獨立的意識就會被拋到九霄云外,最終壓抑其個性品質的發展。殊不知,正是由于家長這種看似愛,實則無益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養成膽小、羞怯的性格;正是成人這種唯我獨尊的教育方法,扼殺了孩子們創造的火花,導致孩子只知服從和聽任擺布,喪失了意志和人格上的獨立性。如此一來,不僅沒有促進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反而將無數苦楚和哀怨積壓在孩子幼小的心靈深處,孩子的內心世界得不到良好發展,甚至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父母真正關愛孩子,就應該把“培養引導”、“尊重平等”放在首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屬于社會,更屬于自己。孩子雖小,但同樣需要被別人信任,同樣具有獨立、自尊、上進等心理傾向。作為家長,如果沒有顧及和滿足孩子的這些成長需要,就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
父母真正關愛孩子,就應該耐心傾聽孩子訴說痛苦和煩惱,真誠與之交談溝通,漸漸地,孩子的獨立性不僅會得到增強,也能與父母成為相互信賴的知心朋友。
父母真正關愛孩子,就應給孩子營造一片自由鍛煉的空間,努力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例如:上哪個學習班、培養那種興趣愛好,應由孩子自己去選擇,凡是孩子自己動手可以做的事,例如削鉛筆、整理書包及學習用具等,都盡量讓孩子自己動手去做;同時,還要讓他們在復雜紛繁的人際交往中學會合作與處世的本領,勇于面對挫折與失敗。
19世紀,有個男孩在布拉格一個貧窮的猶太人家中降生了。隨著這個男孩的逐漸成長,人們發現他雖身為男孩,卻沒有半點男子漢氣概。他的性格十分內向、懦弱,而且非常敏感多疑,總是覺得周圍的環境對他產生壓迫和威脅。防范和躲避的心理在他心中根深蒂固,并呈肆意增長之勢,令周圍人都覺得他是一個神經質、可憐蟲。
男孩的父親非常失望,竭盡全力想把他培養成一個標準的男子漢,希望他具有雷厲風行、剛毅勇敢的性格。然而令父親氣憤的是,男孩的性格根本沒有變得剛毅勇敢,反而更加懦弱敏感,甚至連自身所具有的那點可憐的自信心都喪失了。男孩在惶惑痛苦中漸漸成長著,他常常獨自躲在角落咀嚼受到傷害的痛苦,小心翼翼地猜測著又會遭受什么樣的傷害。這一切被父親看到眼里,默默記在心里。后來父親發覺自己的想法不太可行,于是暗自琢磨:讓這樣的孩子去當兵,部隊還沒有出發,他恐怕就當了逃兵;讓他去從政,依靠他的智慧、勇氣和決斷力,要從各種利害矛盾中尋找出一種平衡妥當的解決方法,那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讓他去做律師,溫順內向的他怎么可能在法庭上像斗雞似的豎起雄冠來呢;做醫生,則會猶豫不決而耽誤病情,甚至會危及病人的生命……
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性格懦弱、沒有任何男子氣概甚至不被父親看好并曾一度放棄培養的男孩,后來成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學家,他就是大作家卡夫卡。
卡夫卡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杰出的作家,原因就在于,性格內向敏感的人,內心世界一定很豐富,他們能敏銳地感受到別人感受不到的東西。他們是外部世界的懦夫,卻是精神世界的國王。這種性格的人如果選擇了做軍人、政客、律師,那么,他就選擇了做懦夫;如果選擇了精神的領域,就選擇了做國王。在現實生活中,謹小慎微、優柔寡斷會被別人看成弱點;在文學這個王國中,反倒使他對世界、生活、人生、命運,有了更加尖銳、敏感、深刻的認識。他以生活中親身感受并經歷的壓抑、苦悶為題材,開創了人類文學史上全新的藝術流派——意識流。他在作品中把荒誕的世界、扭曲的觀念、變形的人格,用獨特的視角深層剖析,把全新的見解呈現在人們眼前,使人們對現代文明這種超級怪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人生和命運有了更沉重的反省。
卡夫卡給后世留下許多不朽的文學巨著,如《城堡》、《審判》、《變形記》等等。同時,這些巨著給世人帶來的影響也將是深刻久遠的。如果卡夫卡當初聽從父命去做律師,無疑會成為法庭里的小丑,人們也就沒機會看到這些不朽的傳世巨著。由此可見,培養、尊重孩子的個性對于孩子的成長發展多么重要。那么,作為家長應如何尊重、培養孩子的個性呢?一般來說,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每個人都有自己人生觀和價值觀,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性格,每個人的待人處事的行為形態各異,每個人生存的價值觀念也都不盡相同。一個孩子長大后是否發展成熟,是否成為一個睿智的人,他的基本素質是:具有獨特的價值判斷能力,具有獨立選擇,做決定的能力以及承擔自己選擇結果的能力。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伴隨著孩子成長的過程。因此,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必須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勇敢的性格,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孩子在不斷的具體勞動中獲取對自己行為負責任的思想態度,對他人負責任的價值觀念,待成年后自然會擴展開去,成為對社會、對國家的有用之才。
其次,培養孩子的勞動需要。
勞動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第一個基本條件,人類如果不勞動就無法生存,人類社會就無法存在和發展。如果從小不勞動,孩子將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懶惰習慣,就像寄生蟲一樣,一旦脫離了外界幫助,就會枯萎,甚至死亡。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習慣,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孩子在2歲左右時,喜歡嘗試自己吃飯,家長切莫嫌孩子的動作慢、飯菜散落一地,而應因勢利導,引導孩子學會吃飯的技巧。
然后,培養孩子的積極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激發孩子的求知欲望,豐富知識、開闊眼界、開拓思路。強烈的興趣會引導、促進孩子去不懈地追求、奮斗、鍛煉孩子的堅強意志和毅力,增強克服困難、爭取勝利的信心,如果沒有這些基本的素質,孩子若想在將來的人生中獲得成功,無異于天方夜譚。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做的事,只要家長用心發現、用心引導,一定能找到孩子的興奮點,讓孩子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從孩子感興趣的事物著手,培養孩子的良好個性。
最后,尊重孩子的個性。
尊重孩子的個性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讓孩子健康全面地成長。這需要父母做到如下四個方面。
一是通過關心、幫助、交流等方法,改善孩子的叛逆個性。個性叛逆的孩子并不少見,如何正確加以引導和處理,直接關系到教育的效果。
二是正確處理偶發事件,尊重引導孩子的個性。在孩子生活成長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家長預料不到的事情,正確處理這些突發事件,就需要尊重引導孩子的個性發展。
三是有效針對孩子提出的差異性問題,正確引導孩子的思維個性。不同的問題是孩子跳動的思想火花,蘊含著孩子思維脈搏的跳動。及時、恰當地處理這些個性迥異的問題,有助于孩子潛能的開發及思維個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