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擁有健康的心理
我第一次接觸NLP是在1992年的冬天。那年夏天我參加了一個很有激勵效果的課程,使我做了很多平時不會做的思考。那段時間我與我的第一位太太關系不太好,我倆彼此間的愛都很真很深,也被朋友們所認可,但往往就是陷入達不到理想效果的溝通狀態,因而產生了很多負面的情緒。我們之間總有一種緊張和痛苦的體驗,但同時各自又都深愛著對方。自從參加那次課程之后,我決心去找尋能夠使這一方面有所改善的學問。
我不斷地打聽,結果,一位朋友告訴我應該去接觸“NLP”。于是我四處找尋哪里可以學到NLP,發現九龍華仁書院的徐志忠神父正在舉辦NLP的周末工作坊。于是,我報名參加了下一期由朱迪·德羅齊耶(Judith DeLozier)主持的工作坊。
工作坊開始當天,有一位外籍男士,四十多歲,舉手發問。他說他很憎恨他的媽媽,而他的媽媽已經不在人世,他問朱迪有沒有辦法解決。朱迪請他站出來,用兩張椅子作為道具,在歷時40分鐘的過程中,她引導該名外籍男子時而坐下時而站起,時而對著空椅子說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后,那名外籍男子開始流淚;40分鐘后,那男子淚流滿面,但容光煥發,表情比開始時放松了很多。他說他已經不再憎恨他的母親,同時內心感到舒服了很多。
我看到這個結果,驚嘆不已:過程中沒有說“你應該怎樣”的道理,而只是用簡單的道具及話語引導,這樣竟然可以消除數十年來內心的積怨,且涉及的人物已經不在世上。我想,連這都可以解決,還有什么不能解決呢?從那一刻開始我決心學習NLP。
我在1993年參加了徐志忠神父舉辦的NLP主題工作坊,1994年我去美國的NLP Comprehensive進修及格執行師的普通文憑課程(NLP Practitoner Certification Program),返港后繼續參加徐神父舉辦的周末工作坊。我從1996年開始參與教授NLP的工作,1997年我再去NLP Comprehensive進修NLP培訓師技巧文憑課程(NLP Trainer Training Certification Program)。同年,由于徐神父決定從下一年(1998年)起不再舉辦NLP及格執行師文憑課程,于是我與另一位決心推廣NLP的外國人在1998年承接了徐神父的工作,把這個課程辦下去。同年年底我退出了這個合作,1999年底我推出了自己設計的NLP及格執行師文憑課程。
1998年我去NLP大學參加了NLP及格執行師的高級文憑課程(NLP Master Practitioner Certification Program)。2000年我又去了Anchor Point Institute進修催眠治療文憑課程(Hypnotherapy Certification Program),并且在這一年里,當我的第一屆文憑課程結束后,根據學員對課程的評估意見、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編排方面的資料,加上徐神父的推薦,蒂姆·哈爾布姆(Tim Hallbom)給我頒發了NLP Trainer證書。
此后,我在馬來西亞,中國香港、北京、南京、上海、廣州、杭州、大連等國家和地區陸續開設NLP方面的系列課程,包括NLP及格執行師課程、NLP親子導師課程、NLP簡快療法、NLP演講與培訓課程、家庭系統排列,等等。
以上便是我進修和教授NLP的經歷。此間我還進修了一些運動機制學(kinesiology)和系統整合(system constellation)的工作坊。其他的學問知識,我是靠自學而獲得的。
我寫這本書有三個目的:
1.讓一個從來沒有接觸過NLP的人,能夠憑這本書享受到NLP帶給人生和企業的好處。
2.為我的NLP課程學員提供一本比較全面(針對我的課程來說)的輔助讀本。
3.給那些在其他地方上過NLP課程的朋友提供另外一個角度去了解NLP。
NLP是很實用的學問,的確能夠推動一個人快速地提升他的素質,進而享受更大的成功快樂。我希望這套學問能夠迅速地在華人世界中廣泛傳播。
有關NLP的英文書籍數以百計,但是對一個以中文為母語的人來說,他可以選擇的余地很少。在中國臺灣,已經有超過50本從英文翻譯過來的中文NLP書籍,但是其中的大部分,連上過NLP課程的朋友也看不明白。即使在翻譯水平較高的著作中,也不容易找到一本能夠全面地介紹NLP,同時又能清晰闡述其概念和技巧的書。因此,我希望本書能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NLP不是我的宗教、信仰,同時我也鄭重告誡人們,NLP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NLP也有無效的時候。但是NLP總能使我們多一個解決問題的途徑,并支持我們不斷地嘗試下去。對我來說,NLP是一個工具箱,是在我所擁有的工具箱中最大、工具種類最多、最常用和最易產生效果的一個。我希望各位學習NLP的朋友,也抱著這個宗旨去學習和運用NLP。
雖然這樣說,NLP也常常帶來迅速和良好的效果。NLP可以在很短的時間里使一個人發生巨大的改變。我本人和一些投身于推廣NLP工作的朋友都是見證者。
NLP的效果是在人生的所有方面顯示出來的。因為NLP的本質就是研究和運用一個人頭腦中的思想運作模式,使其更有效地運作以便讓人的自身能力發揮得更好。既然一個人的頭腦控制其人生里每一個方面的成就,那么,提升人腦的思想運用能力,自然就會使整個人生都有所提升。
我不是NLP大師,也不敢稱自己是一個怎樣了不起的NLP老師。我只不過比別人早幾年接觸NLP,同時想讓更多的人和我一起分享我對NLP的一些看法和發展成果而已。這番話我在每次的NLP課程中都說過。我覺得聽我課程的人,給我最大的肯定是接受我這個朋友。我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比其他人高或低,朋友是最理想的身份。所以,若你喜歡我的書,請你接受我作為你的朋友。
NLP并不能使我們絕對完美。“完美”二字本身便是主觀的,沒有兩個人會有一致的定義。當我們明白這兩個字是主觀的,同時接受每一個人都有同樣的權利,因而其他人的看法和感覺都很重要,的確會影響到自己人生的時候,我們或許會明白人生里沒有空間來容納“完美”這兩個字。
NLP的大師與我們一樣,有他們自己的煩惱、問題和需要,只不過他們面對出現的情況時,總會有很多的解決方法,同時會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處理事情,給自己、給別人很多空間。NLP不能代替我們去生活,我們還需面對自己的人生,走每天的路,但是NLP使我們在不順利的時候仍有信心,在最困難的時候尚有辦法。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去增加人生里的成功快樂。
我沒有打算把這本書寫成類似“NLP全集”一樣的具有全面性或代表性的著作,因為我既不認為自己懂得NLP的全部知識,也知道不能把自己掌握的技巧運用得出神入化,保證效果。今天的NLP已經是一門需要學習幾千個小時的學問,并且在世界各地不斷地有新的發展。我估計我掌握的只有全部的20%~25%,雖然這20%~25%屬于一個所謂主流的NLP派系(即多數人承認接受,但同時也有人不以為然)。在另一方面,我的確能很純熟地運用一些NLP技巧,但是仍有很多很多的NLP技巧我未能掌握純熟。所以,在這本書里我只能介紹我自認為已經了解和掌握得不錯的NLP概念和一小部分技巧,其他技巧大家可以參看我的《簡快身心積極療法》(上、下)等書籍。
很多NLP大師都認為,今天的NLP已經有太多的技巧。技巧是工具,夠用便可,沉醉于擁有更多的工具,充其量只會成為一個工匠。在過去,NLP曾經被人批評為“沒有心”(no heart)、“沒有靈魂”(no soul)的學問。這點我不敢茍同。在我看來,NLP通篇都是研究心力、心法的學問,靠提升人的主觀能動性而改變整個人生。(關于這方面的理論請參閱本書第三章有關自我價值的部分)
常常有人問我,我的學問在哪所大學可以學到,我的回答是:“這些學問在大學里學不到。”這樣的回答并不是狂妄,只不過是道出事實,在世界各地的大學里,幾乎是完全學不到NLP的。
大學里沒有教的學問有很多。一些對人類十分重要和基本的學問,事實上一向都被忽略。例如:
大腦是如何工作的?我們該如何配合它運作的方式而使人生更有效率?(這便是NLP的功能。)
情緒與人的關系。社會上很多人是自己情緒的奴隸,如何可以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我發展出來的EQ工作坊提供這樣的技巧。)
如何能夠成為成功的父母?
孩子如何能夠更開心、更樂意地去上學、讀書和做功課,并且學得更快、記得更牢、用得更好?(我的“親子系列”中的“孩子工作坊”提供這樣的技巧。)
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如何培養出健康的心理,使他有健全的性格、積極正面的心態和成功快樂的人生?
這本書雖然以NLP為名,其實針對的是上面最后一項。NLP包括很多方面的學問,但一般來說很多人會把它列入心理學的范疇。心理學的起源使它具有兩點特質:
NLP是科學的,故此其任務是解釋現象。
心理學的始創與精神病治療很有淵源,故此,心理學有很大一部分與治療方面的研究有關系。
有人說過:只要與人有關的都屬心理學的范疇。這點對學者專家來說,也許不能接受,但是對一般人來說,卻已足夠。試以一個溺水的人為例,解釋現象便是:“因為他的腳底接觸的是水而不是土地,所以會溺水。”治療研究便是如何把他從水中拉上來(也許結果是“每一個人都應穿上救生衣走路”“水池應筑起圍欄”)。但如何能夠教給每個人走路的正確方法,也許可以防止他們掉到水里。
今天的心理學所欠缺的就是:我們該如何擁有健康的心理。我認為這就是NLP的功能。
NLP追求的是效果,方法總是很靈活(事實上,如果用兩個字去說明NLP是什么,那就是“靈活”)。這種態度,使傳統治學之士很為困擾:竟然沒有“怎樣的做法才是正確的”這個標準,那么,怎樣才能掌握、厘清和教授這門學問呢?
人是靈活而富于變化的生物,所以,如果用刻板的法則去處理人的問題,是無法取得良好效果的。事實上,本書所介紹的技巧,不會有兩個人在運用時產生完全一樣的過程和效果,即使同一個人兩次運用同樣的技巧,其過程和結果也會不同。
我建議讀者以研究小溪流水的態度看待本書:力學和物理學的基本原則可以解釋流水的一些特性,但是,每秒鐘的水流都在不斷地變化。另一種態度可以用禪宗的一個故事去表達:
有一個人要去一個地方。當他走到一條小河邊時,發現沒有橋,于是他砍下一棵大樹,把它橫放在河的兩岸,然后從上面走了過去。過了河后,他把樹扛在肩膀上繼續走路。有人見到這一情景,問他為什么要扛著樹走路,他回答說:“前面還有河嘛!”那個人說:“前面固然有河,但也有樹啊!”
學NLP的最好方法是,先努力記熟那些概念,多練習相關技巧。然后,當熟練之后,把它們忘掉,不再限于某一句話怎樣說,或者某一個技巧的某一個程序應該是怎樣的。
所有學問的演繹必然帶有演繹者個人的傾向,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你也可以說這本書中所介紹的NLP是李中瑩的NLP。內容雖然符合NLP的基本精神,也有很多概念和技巧是前人發展出來的(我盡量找出它們的來源并加以注明),但是書中也介紹了很多我研究發展出來的東西。我當然要對它們負責任,也希望讀者不吝指正。
李中瑩
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