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作戰篇
- 兵法藏書
- (春秋)孫武 (日)宮本武藏 (德)克勞塞維茨
- 1890字
- 2015-07-16 14:46:55
〔曹操曰:欲戰必先算其費,務因糧于敵也。〕孫子曰:
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
〔曹操曰:馳車,輕車也,駕駟馬;革車,重車也,言萬騎之重。車駕四馬,率三萬軍,養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保固守衣裝,廄二人主養馬,凡五人。步兵十人,重以大車駕牛。養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守衣裝,凡三人也。帶甲十萬,士卒數也。〕千里而饋糧,〔曹操曰:越境千里。〕
則外內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財,車甲之奉:費日千金,然后十萬之師舉矣。
〔曹操曰:謂購賞猶在外之也。〕
其用戰: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屈力,久暴師則國用不足。
〔曹操曰:鈍,弊也;屈,盡也。〕
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久。
〔曹操曰:雖拙,有以速勝。未睹者,言無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盡知用兵之害,則不能得用兵之利矣。
故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再載;
〔曹操曰:籍,猶賦也。言初賦民,便取勝,不復歸國發兵也。始用糧,后遂因食于敵,還兵入國,不復以糧迎之也。〕取用于國,因糧于敵:故軍食可足也。
〔曹操曰:兵甲戰具,取用于國中,糧食則因敵也。〕國之貧于師者:遠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
〔曹操曰:軍行已出界,近于師者貪財,皆貴賣,則百姓虛竭也。〕財竭則急于丘役。屈力中原,內虛于家,百姓之費,十去其六。
〔曹操曰:丘,十六井也。百姓財殫盡而兵不解,則運糧盡力于原野也。十去其七者,所破費也。〕公家之用:破車疲馬,甲胄矢弩,戟楯矛櫓,丘牛大車,十去其七。
〔曹操曰:丘牛,謂丘邑之牛;大車,乃長轂車也。〕故智將務食于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芉一石,當吾二十石。
〔曹操曰:,豆也;稈,禾槁也。石,百二十斤也。轉輸之法,費二十石乃得一石。〕故殺敵者,怒也;〔曹操曰:威怒以致敵。〕
取敵者,貨也。
〔曹操曰: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車戰:得車十乘以上,賞其先得者,〔曹操曰:以車戰能得敵車十乘已上,賞賜之。不言車戰得車十乘已上者賞之,而言賞得者何?言欲開示賞其所得車之卒也。陳車之法:五車為隊,仆射一人;十軍為官,卒長一人;車滿十乘,將吏二人。因而用之,故別言賜之,欲使將恩下及也。或曰:言使自有車十乘已上與敵戰,但取其有功者賞之,其十乘已下,雖一乘獨得,余九乘皆賞之,所以率進勵士也。〕而更其旌旗;〔曹操曰:與吾同也。〕
車雜而乘之,
〔曹操曰:不獨任也。〕
卒共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
〔曹操曰:益己之強。〕
故兵貴速,不貴久。
〔曹操曰:久則不利。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也。〕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而國安危之主也。
〔曹操曰:將賢則國安也。〕
[譯文]
孫子說:一旦發起戰爭,就要出動無數的戰車、輜重車輛和大批的軍隊,還要從很遠的地方運送糧食。每天要耗費近千金軍餉,其中包括了前方后方的費用,外交使節往來的開支,軍需物資的供給,武器裝備的包養,只有這樣十萬大軍才能出動。
如果動用如此龐大的軍隊作戰,必須速戰速決。如果拖延戰時,士兵們就會勞累不堪,打仗的信心也受到挫敗,攻城也會消耗很大的力量。軍隊長期在外作戰,國家的財政開始也會加重。如果出現了這樣的狀況,很容易別的諸侯趁機攻打,這樣,即使再有能力的人,也無法挽回戰局。這樣看來,無論用什么方法也要速戰速決,決不能為了投機取巧而拖延戰爭。從來沒有聽說過,軍隊長期拖在外面打仗,而國家獲得好處的。所以,對用兵屈力殫貨的好處沒有深刻認識的人,是不可能懂得速戰速決的優勢的。明智的統帥知道,不能不停地征兵和源源不斷地運送糧食;武器裝備從國內取給,糧食的供給要在敵國就地解決,給予充足供應。從遙遠的地方補給糧食是國家因為在外用兵而導致貧困的重要原因;長途運輸就會增加百姓的負擔,至使百姓貧困。接近軍隊的地方會物價飛漲,物價飛漲就會使百姓財物枯竭;這樣就導致了加征賦役。民不聊生,財力枯竭,國庫虧空。百姓的財物,也耗費得所剩無幾。由于戰車耗損,戰馬疲憊,兵器磨損,輜重車輛的損壞,國家的財產也耗去了十分之六。所以,會用兵打仗的統帥知道,要在戰爭所在地解決糧食問題。就地獲得糧食一鐘,相當于從本國運輸二十鐘的糧食;就地征集一石飼草,相當于從本國運輸二十石。如果想要士兵英勇善戰,就要讓他們對敵人產生無比的仇恨;如果要奪取敵人的財產,就要以大量的物質獎賞士兵;如果繳獲了很多戰車,那么凡繳獲十輛以上戰車的,就獎賞最先奪得戰車的士兵,然后插上我們的旗幟,編入己方的車隊中,要優待和撫養俘虜,這就使我們在戰爭中越來越強大。
所以,速戰速決是用兵打仗的最好選擇,絕不能拖延戰時。百姓命運的掌握者,國家安危的主宰者就是這些懂得用兵之道的將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