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庶民春秋:田舍小說集
- 田舍
- 2459字
- 2018-12-30 01:47:09
第七章 凌晨還是有點兒涼
小余下了班回到家里,一直提不起精神,有點恍恍惚惚。吃過晚飯,小余的媽媽挺關心地問她怎么了,她只是搖搖頭,就走向自己的房里。坐在桌邊,打開電腦,她不知道想看什么。電腦的頁面不停地閃動,她好似什么也沒有看見。想跟經常聊天的網友聊幾句,變換了幾位,聊不上幾句,都覺著沒意思,干脆把電腦關了。和衣躺在床上,打開電視,連換幾個臺,也沒有找到愛看的節目。碰到一個臺,播的是一部青春劇,剛看了沒多久,又是冗長的廣告。她只好關掉音響,閉目等待,迷迷糊糊,竟然睡著了。她今天的精神狀態不太好,精力消耗不少,有點疲勞。一睡著,開始睡得挺沉,漸漸地,忽忽悠悠,走進了夢境。
下班的路上,一拐彎,她見到一個白發老奶奶跪在路邊向她乞討,老奶奶身旁癱坐著的,就是那個小男孩兒。她心軟,見不得這個,立即掏出十元錢,遞給干柴似的老奶奶。不想她身后站著周發,上手一拍,把小余手上的錢拍掉在地上。小余回過頭來驚訝地看周發,周發卻厲聲道:“她不需要施舍,她是共和國公民,她有權共享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這是我們的莊嚴承諾,也是她的公民權利!”
小余正不解地看著周發,忽然刮起一陣風,把掉在地上的那十元錢刮向天空。小余趕緊躍身去追,追著追著,她竟飄飄忽忽,飄近了云朵。周發卻伸出長臂,把她一把拉下來,使她狠狠地摔在地上。
小余被這一嚇,一激靈,挺身坐了起來,嚇醒了,心還在嘣嘣嘣地亂跳。一看窗外,天色已經泛白。她來不及多想夢中的情景,趕緊下床。坐在床沿,一想,她已經許諾周發,今天早六點要去幫高奶奶撿苦苦菜,第一天要是遲到了,會被周發看不起的。她忙著梳洗,隨后出門,身后追來她媽媽的聲音:“還早著呢,怎么就上班呀?”她顧不上回話,騎上電動自行車跑了。
小余,叫余梅媛,這名字也是她爺爺起的。
她爺爺特敬仰周恩來。爺爺平時逛新華書店,把介紹有關周恩來生平的書籍幾乎買全了。據說,生下小余的那一刻,她爺爺正坐在書房里,重溫周恩來那波瀾壯闊的一生。正看到周恩來在南京梅園那樣復雜的情況下與敵人作斗爭的一頁,身邊的電話響了,傳來小余爸爸急促的聲音:
“爸,我媳婦生啦!”
“生了個啥?”
“完全符合您的愿望,是個女的。”
“好,我們家又多了個教師。”爺爺的興奮之情難以言表,一步踏向書房門邊,一迭連聲地嚷:“老太婆,老太婆,你兒媳婦生啦!我們家又多了個女教師。”
爺爺為什么覺得生女的可能當老師呢?這是因為爺爺屬老一輩的人,對新時代的急劇變化不能很快適應,總覺著現在社會多元了,男孩子心瘋,怕守不住教師這一行的寂寞與清貧,女孩子就會好得多。
電話里又傳來他兒子的聲音:“爸,您給起個名字。”
老爺子想都沒想,隨口答道:“就叫梅園。”
“啊?叫梅園?”
“對,學習周總理的高尚品格和艱苦卓絕的斗爭精神,繼承他老人家的崇高信念和宏偉理想,這有多好。”
“好好,那就叫梅園,叫梅園。”
等老爺子看到戶口簿,見上面按照梅園的諧音和女孩子的特點,寫的是“梅媛”二字,老人家哈哈大笑,道:“好,好,梅媛也挺好。”
余老先生本是教育世家,他原希望余梅媛繼承家業,未曾想陰差陽錯,23年后,余梅媛卻成了一名城管執法隊員。
這是有原因的。
余梅媛在大學讀的是社會學系,在老師的指導下,她寫了一篇不錯的畢業論文,題目是《試論中國目前社會結構的最底層 ——低保人群的生活現狀及未來展望》。為了寫好這篇論文,她幾乎跑遍全城,訪問了社區里的許多低保和殘疾人家庭,伴隨著訪問,她發出過多少聲嘆息,流淌過多少回眼淚。
論文的質量挺好,被校刊選登了,竟然引起不小反響。還有媒體記者采訪過她,寫了一篇專訪報道,刊登在省的大報上。就是這篇報道,被她現在的單位領導城管局李局長相中了,免試選進了公務員隊伍,說:“你很擅長搞社會調查,我們這里天天跟社會打交道,你就來我們這里繼續你的課題研究吧。”
昨天當她聽了周發的匯報后,心里特別難受。會議后,她趴在會議桌上那么悲慟地抽泣,那不僅僅是對高奶奶一家命運的同情,更是對自己的自責與懊惱!學了幾年社會學,跑了那么多地方搞社會調查,怎么就沒有跑到像高奶奶住的那樣偏僻的、無人問津的地方去呢?高奶奶家是低保戶嗎?如果是,他們家的生活狀況怎么會那么糟?如果不是,難道在低保這個社會結構最底層的下面,還有更低的一層嗎?這個層級,有沒有社會學家進行過研究?應該給予怎樣的定位和命名呢?像高奶奶家這樣的生存狀態,是個案呢,還是一個雖然極度分散,但總量并不在少數的群體呢?這個群體到底有多大?他們是怎樣形成的?他們的生活現狀怎樣?他們的困境有沒有引起決策高層的關注,有沒有制定相對應的政策舉措,等等。這么復雜的問題,當然不是剛出大學校門的女學士,一個尚顯稚嫩的青年女子能夠輕易解答的,但它卻引起了余梅媛的濃烈興趣。
她要把內疚化為動力。今天去高奶奶家,她不僅是要幫高奶奶多撿些苦苦菜,她對這個更低層級群體的社會調查,就將從高奶奶家開始。作為立志于社會學研究的大學畢業生,她的研究也許從這里才真正起步。也許她要為此付出畢生的努力。她隱隱約約感覺到,這是關乎實現全面小康的一件大事,為此奉獻終身,值!
想著想著,她騎著電動自行車已經到了他們單位門口。她叫開后院的門,把車放下,走到辦公大樓的后門一看,門緊閉著,“壞了,是我來晚了?周發已經走了?”她這才想起看手表,喲,才五點過幾分,來早了!上四樓男生宿舍去叫他?一個女孩子家,半夜三更的,這不合適,等著吧。
看后院大門的秦老頭站在門房前招呼她:“小余啊,你今天怎么來得這么早啊?有要緊事啊?大樓里的小伙子們都還沒有起來呢。早上外面的天氣涼,先請進屋里來坐坐吧。”
“不啦,您老先歇著吧。”
凌晨的天氣真的有點兒涼,女孩子本來就喜歡穿得單薄些,瑟瑟的晨風吹來,身子微微地有點兒抖顫了。不過,還好,身子涼些,腦子反倒清醒了,“是啊,‘有志向,不一定就會成功。’‘世上沒有筆直的路。’‘努力了,即使不成功,也應該笑對。因為付出過,盡力了,就應該知足了。’爸爸對我常說的這些話,都對,現在到了實踐的時候了。”
樹上不知名的鳥兒已經歌唱了,周發,該起來啦,高奶奶還在等著我們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