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課例13:5以內的加法

| 課堂擷段 |

……

師:算出一共5只,是用什么方法算的?

生1:4+1=5。

生2:4和1組成5。

師:為什么用加法?

(學生無人舉手)

師:昨天學習加法,把兩個數合起來,用加法。現在,要把4只和1只合起來,所以該用加法。

師:算式4+1=5中的4、1、5表示什么?

師:5只鳥,可能用什么方法算出來?

生3:(脫口而出)用加法。

(教師想要的方法沒出來,于是要求學生討論)請四人小組討論。(學生討論)

師:誰來匯報“5只鳥,可能用什么方法算出來?”

生4:用加法。

(這時教材上列舉的三種方法,學生只想到“組成”這一種,于是教師繼續引導。)

師:有不同的想法嗎?你是怎么想的?

生5:心里想的。

生6:5-0=5(這時,學生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師:請你說一說怎樣想出等于5?

生7:4和1組成5。

生8:跟他一樣是心里想的。

師:在心里怎樣算?先數幾?

生8:先數4。

師:再數幾?

生8:再數5。

……

【課后隨筆】

為了啟發學生說出數數的方法,整個教學過程用了十幾分鐘。在這當中學生有什么收獲呢?學生為什么不會想到數數的方法?實際上一年級新生幾乎100%接受過幼兒園教育,都學過10以內加減法,而且為了更好地與小學“接軌”,幼兒園往往教孩子用想組成分解的方法來計算加減法,還讓學生天天練習。因此,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幼兒園期間對10以內的加減法已達到了脫口而出的程度,早已超越用數數得到計算結果的階段。教師用這么長的時間想達到什么目的呢?為什么千方百計地非要學生說出用數數的方法計算“4+1=?”呢?有些教師以為教材提倡算法多樣化,就必須讓學生掌握教材中的每一種方法,這說明教師對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尚未理解,仍然是“以教材為本”、“以教案為本”。當學生列式計算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4+1=5,你是怎么想的?”學生能想出幾種就幾種,勿強求。教師可設計游戲和一些有助于發展學生思維的練習,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說說生活中哪些事可以用5以內的加法來表示?如果班級學生的基礎較好,可以把5以內的加減法合在一起上,甚至也可以不教學這部分內容。這樣的設計,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他們的發展需求,體現教學為學生發展服務的理念。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亭县| 宽城| 汝南县| 赣州市| 永靖县| 宝清县| 广灵县| 宝山区| 莆田市| 进贤县| 应城市| 洪雅县| 龙陵县| 永修县| 固安县| 平塘县| 邯郸市| 福建省| 白玉县| 板桥市| 宁武县| 邹平县| 连平县| 高平市| 聂拉木县| 临沂市| 连云港市| 清流县| 铁岭市| 巴彦淖尔市| 遵义县| 武宁县| 太原市| 洱源县| 岳阳市| 成安县| 鹿邑县| 互助| 祁连县| 镇坪县| 景德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