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旬老人的低碳生活

——手工“拼”廢舊品

一件舊衣服可以變成一個時尚的環保購物袋;一個普通硬板紙盒能夠做成一個高效方便的格子收納盒;破舊絲襪搖身變成絢麗逼真的花卉;用舊的大毛巾扎在掃把上做成特種拖把掃地拖地一步完成,還節約用水;自制褲架則是由舊衣架和舊傘架改造而成,不但方便褲子存放,還節省了空間……

日前,葑溪社區的“巧手低碳達人”邱桂英秀出了她的“創意家居用品”,一件件原本廢棄的“家用垃圾”在巧手的改裝下再次派上用場。

巧手妙拼——變廢為寶引潮流

筆者看到,在邱阿姨家,幾乎每個角落都有她親手實踐“低碳生活”的成果,而她自己對這些成果也是如數家珍。

“快看,這就是我自己做的茶葉枕頭。”邱阿姨迫不及待地介紹她親手制作的低碳產品。這個茶葉枕頭是用泡過的茶葉曬干后填充起來的,遠遠就能聞到一股茶香。邱阿姨說:“很香吧,睡在這個枕頭上不光是舒服,對身體也有好處。這可不是我隨口說說的,有專家論證過的。”

除了做茶葉枕頭之外,邱阿姨還喜歡縫紉,有事沒事就拿沒用的東西剪剪拼拼。她和老伴身上的衣服、褲子到腳上的鞋子都是她的手工制品。邱阿姨家中一個個款式各樣的挎包、手機袋、環保袋非常引人注意,它們都是用廢舊的外套、褲子改成的。可別小瞧這些手工,做工卻不比買得差,每個包都有內膽和隔層,前后都有帶拉鏈的小口袋,放些小東西特別方便,包上還縫制了花朵等做裝飾。

當邱阿姨帶著這些小挎包到社區時,一下子就成了焦點,很多居民都問她是哪買的。沒想到,小包還當了回明星呢。在社區活動之后,邱阿姨家的電話一度成了熱線,前來討教取經的人絡繹不絕。

一生節約——把低碳當樂趣

在邱阿姨家中,一個使用了近30年的“古董”菜籃子讓人耳目一新。這個竹編的菜籃子還是她年輕時從老家帶來的,一直使用到現在。

邱阿姨家里還有另外一個“古董”,就是“絲瓜巾”,她說:“洗潔精里有化學成分,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用絲瓜巾洗碗不需要用洗潔精,去除油污效果也很好,比化纖的洗碗布、鋼絲圈環保得多。”

邱阿姨說:“其實,低碳生活也可以有高享受,她還傳授了不少低碳生活小常識:出門多走路或坐公車少開車;在家要多開窗通風,少開空調;淘米水可以拿來洗碗、拖地、澆花;舊電池、廢燈管要放進回收箱……地球上沒有不能用的東西,就看你能不能發現了。”

說起自己的“低碳經”,邱阿姨津津樂道:“我有退休工資,經濟上并不緊張,也沒有刻意追求低碳不低碳,只是我習慣了勤儉的生活,把沒用的變成有用的,物盡其用,我也覺得很高興。”對她說,低碳環保已經成了一種樂趣。

阿姨反復說:“地球就這么大,東西也就這么多,少扔一點是一點,每個人做一點點事,就可以讓世界變得越來越美。我們家的洗衣水、淘米水,總是能利用就利用,從小我就教育孩子,一張紙上先用鉛筆寫,再用鋼筆寫,接著用毛筆寫,最后還可以用來做手工或者拿來生火。”

在邱阿姨的熏陶下,全家人的生活都很節約、低碳。

傳“低碳經”——樂當低碳志愿者

66歲的邱阿姨臉上總是帶著笑容,她是社區舞蹈隊的骨干,更是大家公認的“巧手低碳達人”,邱阿姨的“粉絲”說:“在我們看來廢棄的家用垃圾,只要經過她的巧手,都可以變廢為寶。”

一盆絲襪花版的“桃花盛開”,讓邱阿姨成了社區的草根明星。120朵小花蕾朵朵逼真,遠遠望去真有幾分嬌艷欲滴的感覺,再配上用可樂瓶改制的精美花瓶,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為此,社區還舉辦了“絲襪花編織”小課堂,讓邱阿姨上臺當老師,現場傳授技藝。

此外,邱阿姨還在小區里當起了“低碳志愿者”,教左鄰右舍如何在生活中“低碳環保”。“少買衣服多吃素,節電節水多種樹”,一句順口溜,讓大家記住了最簡單易行的低碳環保習慣,也讓社區居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低碳味”。

居民謝阿姨說:“一直聽電視里宣傳低碳,具體是什么意思卻不清楚。如今,聽邱阿姨一說才知道,原來低碳生活這么簡單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平市| 兴国县| 博客| 内丘县| 荥阳市| 项城市| 长岛县| 柳林县| 普安县| 栾川县| 长治县| 洛扎县| 宜春市| 磴口县| 高州市| 扶余县| 青田县| 扎囊县| 奇台县| 泰宁县| 广水市| 区。| 图片| 太原市| 大厂| 湘阴县| 金沙县| 米林县| 万盛区| 天镇县| 健康| 博白县| 盐源县| 玛曲县| 龙江县| 慈溪市| 锦州市| 澄江县| 夏津县| 新巴尔虎左旗| 新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