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生活安全手冊
- 張金霞編著
- 971字
- 2018-12-27 12:35:29
容易造成食物中毒的不良習慣
年長的人們經歷了艱苦的歲月,因此平時總是特別節省。有些人在飲食上面也非常節儉,但是又擔心年輕人吃不飽,因此常常做的多吃不了,剩下后又舍不得扔掉。實際上,下面提到的一些生活習慣,很可能會造成食物中毒。
(1)挖掉水果的腐爛部分繼續食用。實際上,只要水果發生霉變腐爛,各種細菌就會在腐爛的水果中加快繁殖,并產生大量的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不斷地從腐爛部位通過水果中的汁液向未腐爛的部分擴散,因此在腐爛水果的周圍同樣會存在著毒素。因此吃水果要選擇新鮮的,如果有少量蟲蛀,需要挖去蟲蛀部分及周圍超過一厘米厚度的果肉后,才能食用;如果蟲蛀的面積超過水果的1/3,則應該果斷丟棄,不要繼續食用;只要在水果中有腐爛變質的現象發生,則這個水果就不應再被食用了。
(2)剩菜已經餿了,煮沸之后吃。實際上,食物變質后,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細菌,這些細菌所分泌的毒素是非常耐高溫的,不易被分解破壞。即使已經煮沸,甚至煮沸一段時間,都不能將毒素消滅掉。
(3)用白紙或者報紙來包裹食物。報紙上印刷了大量文字,因此含有非常多的油墨、鉛以及其他的有毒物質;白紙雖然看上去很干凈,實際上在生產時,往往會添加漂白劑和帶有腐蝕作用的化工原料。用這些東西包裹食物,其中的有害有毒物質就會污染食物,影響人體健康。
(4)用餐巾紙擦碗筷。很多餐巾紙并沒有看到的那么干凈,許多餐巾紙在生產中消毒并不徹底,帶有大量的細菌。尤其是在一些小餐館提供的餐巾紙,是在一些小作坊購買的廉價產品。這些小作坊往往利用回收紙來降低成本,生產出來的餐巾紙雜質很多、消毒不徹底、衛生不達標。因此,用餐巾紙擦拭碗筷、水果等,不但不能擦拭得更干凈,反而還會帶來更多的細菌污染。
(5)用毛巾擦拭洗凈的餐具、食物。很多人認為自來水是生水,不衛生。因此在清洗好餐具、水果之后,還要用干毛巾再擦一擦。這種做法看似衛生,實際上卻恰恰相反。因為在干毛巾中常常會存活著大量的病毒,而自來水大多經過了嚴格的消毒處理,所以說已經清洗干凈的餐具和瓜果,無須再用干毛巾擦拭,以免適得其反。
(6)用白酒或米酒擦拭碗筷來消毒。大家都知道酒精能消毒,因此很多家庭用白酒和米酒來擦拭碗筷,以為這樣就可以達到消毒的目的。實際上,醫學上用于消毒的酒精濃度是75°,而一般的酒類中,酒精含量都低于65°,所以用白酒擦拭根本達不到消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