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文化的物質形態
從文化形態學分析可以知道,學校體育文化包括學校體育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種形態,即學校體育文化的內容。學校體育文化雖然是作為整體對學校成員學生、教師等產生影響的,但不能否認,每一形態的文化又有著各自不同、獨特的育人功能。因此,深入研究和進一步探索每一具體的學校體育文化形態,對于我們全面、深刻地理解學校體育文化,充分發揮學校體育文化的整體功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章首先探討學校體育的物質文化。
一、學校體育物質文化內涵
學校體育物質文化是構成學校體育文化的有形部分。它是指學校內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化的體育文化形態,是學校體育文化的“外殼”,奠定學校體育文化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同時,它又是學校體育文化“內核”的載體,體現著一定的價值目標、審美取向等,是富有教育內涵的人文環境。學校體育物質文化是學校內人的對象化活動的結果,一方面,人是物質文化的創造者、改造者,使自己所處的物質環境打上種種思想觀念的烙印;另一方面,人又是物質文化的受用者,讓自己在特定的物質環境中得以陶冶和熏染。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學校體育物質文化是學校成員智慧、力量、集體感的象征,并且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性,是力與美的結合。可以使青少年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啟發和感染,從而實現學校體育文化的育人功能。而這主要體現在學校的校容校貌上。當我們進人一所學校,立刻就會感到:校園之內是整齊潔凈,還是零亂污穢;是清新明麗,還是晦暗陰森……它就是不同形式的物質文化的反映,學校體育文化正是其中之一。優美、舒暢,令人心曠神怡的學校體育物化環境,可以陶冶師生美的情操,激發人們對體育力的追求,對體育美的感受和向往,是一股強大的教育力量。
想象一幅這樣的畫面:顧拜旦的銅像祥和的在一縷陽光下佇立著,銅像旁邊是他的語錄。各種各樣的櫥窗中陳列著愛體育、懂體育、愛人類、愛祖國、愛和平的宣傳圖片和文章……一切都是“會說話的”,一切都是富有教育意義的。走進校園,像是進入了一個詩意般的世界,一個精神王國的美麗宮殿,這里為學生的求知欲的滿足打開著一扇扇窗扉,處處展現著濃郁的、高尚純潔的精神氛圍。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沒有健全的教育環境而能培養成真正可貴的品質的例子,我連一個也沒有見過,或者反過來說,有了正確的教育工作而會產生墮落的性格,也是不會有的。”【1】
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優化的學校物質文化,不需要用任何抽象的理智形式,像知識灌輸一樣,像道德說教一樣,像行政命令一樣,像法律制裁一樣,從外面強加于人,它像空氣一樣包圍著受教育者,讓他不知不覺面自覺自愿地去感受,去體會,從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它像風一樣無影無蹤,卻又像風一樣有力而不可抗拒:東風一吹,草木皆綠,百花齊放。一個人置身于優化的校園物質環境之中,就“像呼吸空氣一樣,把從四面八方吹來的美的風,吸進自己的肺腑,滲入自己的血液,從面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凈化,人品美化,感情高尚化”。【2】錯落有致的校園體育建筑群,綠樹成蔭,香飄四季的體育場草地,別具一格的校園體育雕塑和裝飾,莊嚴博大的體育館,都會影響學生對學校的看法,引起一定的情緒反應,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學校體育物質文化。
二、學校體育物質文化的作用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從嚴格的生物學意義上來說,人需要美正如人的飲食需要鈣一樣,美有助于人變得更健美。真、善、美是與自我實現價值相融的,人達到了真、善、美,也就達到了自我實現,取得了生命的最高價值。良好的學校體育環境,既是一種美的表現,也是一種對美的追求。優化的校園體育物質環境就如同亞里士多德談到音樂的作用一樣:“同時為著幾個目的,那就是(1)教育,(2)凈化,(3)精神享受,也就是緊張勞動后的安靜和休息。”【3】一個優化的校園體育物質環境總是以特有的象征符號向青少年學生潛在地灌輸著某種思想、規范和價值標準,從而引導他們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成長,這正是其作用所在。
總之,學校體育物質環境,即學校體育物質文化在學校文化中,在學校教育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獨特的育人作用,因此,必須在學校體育文化建設中給予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