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型+:10個領先者的突圍
- 杜博奇
- 2269字
- 2019-01-01 19:35:59
推薦序:傳統企業轉型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吳曉波 著名財經作家
轉型,是一次要素突變式的生態革命。從每一個企業,從每一條生產線開始,到供應鏈,到管理,到消費者關系等各個要素都發生了突變,然后整個消費生態和競爭生態發生了變化。而在這樣的生態革命中,我們所需牢記的是——轉型的三大紀律與八項注意。
三大紀律之一:沒有傳統的企業,只有傳統的人
今天的中國,沒有傳統行業。所有的企業,所有的產業,都有無窮的機會。身處特別傳統的行業,并不是去轉行,而要在原本的行業里,形成重大突破,形成生態革命,這才是轉型。轉型的時間點,給所有后進者一個超越式顛覆的重大機會。反而是那些大企業們所既有的優勢,在今天看來都有可能變成劣勢。建房子,拆房子再建房子,其實并不容易,反倒在新地上建房子更容易。因為沒有拆遷的過程,失去的是鎖鏈,得到的是整個世界。
三大紀律之二:互聯網+不是一次營銷變革,而是一場生態革命
網上的營銷成本高,這個是由舊世界向新世界轉型過程中所需支付的學費。但并不是把你的營銷渠道從地面搬到網上就可以了。這是一次生態革命,在這次革命中,從產品競爭角度講,區分新企業還是舊企業,有三點非常重要:
1.產品定價有沒有擺脫成本依賴?
我們長期以來是成本型定價,銷售的價格和成本有關。真正的好品牌,定價和消費者心理有關系。新企業,產品的最終定價必須與成本脫鉤。
2.消費者關系有沒有實現互動重建?
在傳統時期,持續購買通過廣告實現。新企業,持續購買應該依靠與消費者之間形成的互動關系來實現。
3.有沒有從規?;a變為定制化生產?
對于新企業,消費者不是純粹的消費者,而是生產型消費者——參與生產,參與改進,且愿意為此付出高價格。
三大紀律之三:沒有技術升級的互聯網轉型是一次“死亡之旅”
百度憑借搜索崛起。關鍵詞的背后是差異化,差異化的背后其實就是技術能力?;ヂ摼W是一個我們可以利用的工具,可以提高效率和競爭能力,但它不是靈丹妙藥,更不是救命稻草,技術升級才是。
八項注意之一:注意原有核心競爭能力
企業的成長是建立在自己的核心能力上,形成一種商業模式。所以,我們做任何企業,第一步要問,同行業里我的核心能力到底是什么?當你原來所形成的核心能力被發達的互聯網和社交圈所消減,你的核心能力就會消減,之后商業模式就不成立,于是盈利模型就瓦解了,這個時候就是轉型之時。不被自己革命,就被別人革命。
八項注意之二:注意原有產業生態鏈是否已被破壞
90%的人都不熟悉百度搜索指數排名最靠前的那個人,說明今天的中國,整個產業鏈已經變了,由一個大眾消費、大眾偶像、大眾品牌時期,進入到一個小眾消費、小眾偶像、小眾品牌的時期。偶像與粉絲之間形成了無縫的密切關系。這個關系形成之后,中間所有的產業鏈和分銷商都不復存在,粉絲將撐起一切環節。產品與消費者同理。
八項注意之三:注意原有渠道及品牌戰略是否已被顛覆
互聯網帶來的最大一個變化是渠道扁平化。在今天,銷售的功力已經被消減,物流也全都外包,所有經銷商的金字塔已經被顛覆。垂直化日益發展。而新時代的品牌新趨勢,是品牌返祖現象,且制造業開始返祖。這兩個返祖帶來的變化是:人格為質量背書,未來的品牌不再是冰冷的品牌;產品的定價擺脫了成本依賴,消費者買的是對產品理念的認同感。
八項注意之四:注意消費者結構是否適應圈層化衍變
今天往后,30歲成為中國首富的概率幾乎是0了,財富大爆發時期和野蠻成長時期結束了,真正的中產階級開始興起。圈層經濟的出現,是中產階級消費的一個非常典型的特征。未來,大眾已經不存在了,大眾品牌也不存在了,而我們也不需要為大眾服務。
八項注意之五:注意是否出現跨界競爭者
這是轉型階段的商業競爭中最重要的環節——跨界競爭。未來,你不知道自己的競爭者是誰。如果我們在做一個企業,敵人一定不是你看到的那些行業協會里的人。當然,這是危機和機遇同時存在的時代,在轉型之戰中,你很有可能跨界進入到另一個行業當中成為別人的敵人,同時,你也要警惕你所在的行業有沒有可能出現跨界競爭者。
八項注意之六:注意企業的經營主權是否已“交棒”80后
目前來看,中國最主要的獲利人群和最重要的商業界控制者,是60后和70后,但是現在的消費主流和審美主動權,都已經交到80后、90后手上。60后依然有決策權和經營能力,但是經營一線的權力、中層及中層以下的權力,都應該交給80后。如果80后掌權超過70%,就可以打這場轉型之戰。
八項注意之七:注意技術升級是否跟上大數據潮流
互聯網對傳統制造業和傳統服務業的沖擊,是以大數據的方式來實現的,并出現所謂的物聯網。所謂的“互聯網+”,一定不是開一個網店而已,而是首先對內部的組織進行柔性化改造,再接著用大數據的方式跟上技術進步的迭代。在未來,冰箱、汽車這些硬件中,都會有上百個傳感器,這些傳感器未來都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入口,產生各種各樣的信息交互關系,最終產生消費。這就是大數據給我們帶來的,而無論你身處哪個行業,你都該想想你的行業和大數據的關系是什么。
八項注意之八:注意金融市場化、衍生化對企業經營的影響
我們面對的危險并不僅僅來自于互聯網和產業,同時來自于通縮緊縮前提下的資產泡沫。而從通縮往通脹推的唯一的辦法是推動資產泡沫化和人民幣的國際化。每個企業都要想明白一個問題,資產泡沫化的過程中,怎么能夠成為泡沫的一部分。這個泡沫將成為我們資產保值的重大保障。
我們所面對的整個生態環境正在發生重大變化,而在這危機重重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后進者的機會,也看到了新技術和組織變革的可能性。在這樣的變化中,中國沒有傳統產業,有的是生生不息的創新與舊模式的一次決戰。轉型之戰,才剛剛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