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哈佛的02~04點鐘(3)
- 哈佛不眠夜:你見過哈佛凌晨4點的圖書館嗎?
- 杜威特
- 2472字
- 2015-10-16 17:01:13
其次是創立了別具一格的融資、贏利模式。尤伯羅斯出人意料地提出,贊助金額不得低于500萬美元,而且不許在場地內包括其空中做商業廣告。這些苛刻的條件反而刺激了贊助商的熱情。尤伯羅斯最終從150家贊助商中選定30家,此舉共籌到117億美元。與此同時,尤伯羅斯還通過轉讓獨家電視轉播權的方式籌集了不少資金。
再次是出售與本屆奧運會相關的吉祥物和紀念品。尤伯羅斯聯合一些商家,發行了一些以本屆奧運會吉祥物為主要標志的紀念品。
通過這幾步創新行動,第23屆奧運會總支出51億美元,贏利25億美元。這屆奧運會不僅贏利頗豐,還成為國家民族的驕傲。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創新具有強大的力量,它可以變廢為寶,化腐朽為神奇。只要我們善于激發創意,任何事情都會有最佳的解決之道。
〔哈佛寄語〕
許多人在抱怨,現在的人太缺乏創意。而哈佛要說,工作中不是缺乏創意,而是缺乏想象。俗話說:“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敢于想象,并將之付諸實際行動,你就有可能創造出奇跡。
〔哈佛風采〕
富蘭克林·羅斯福是美國第32任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唯一連任四屆的總統。羅斯福在20世紀的經濟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的崛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被學者評為美國最偉大的三位總統之一,同華盛頓和林肯齊名。他有一句名言來激發那些渴望突破又有所顧慮的人:我們唯一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
有創造性的學生更容易得到哈佛的青睞
在哈佛這所世界上最知名的大學里,校長眼中的優秀學生應該是什么樣子?“創造性、廣泛的興趣、獨立思考能力”,這三點必不可少。
哈佛大學榮譽校長陸登庭教授在擔任哈佛大學校長10年后退休。他認為,一流的學生不能僅憑數字來評估。對學生來說,考試是很重要的,但這不能代表所有方面,還有很多能力需要考查。在哈佛,對學生有一套完整的評估體系。
哈佛大學招收的學生非常有限,每年只招一千六百多個本科生,但申請的有兩萬多人。如何能成為一名哈佛的學生,陸登庭教授認為,不只是學習好,還要看他是否有創造性。僅有知識是不夠的,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才是一流學生所必備的素質。
所以哈佛招收學生的時候要求有老師的推薦信,通過推薦信了解學生的情況。在招考時,學生要通過面試,讓學校了解其更多的情況。此外還要讓學生提交論文,以表明其在相關領域的興趣。另外,如果這名學生不僅在學術上有很高的成績,同時在發明創造方面有所特長,哈佛將更愿意予以考慮。在哈佛,有創造性頭腦的學生很受歡迎。
蘭德原來是哈佛大學的一名學生,一天傍晚他過馬路時,被從面前駛過的汽車車燈刺得睜不開眼。就是這幾束光芒,喚起了蘭德的靈感:發明一種車燈,讓它既能照亮前面的路,又不刺激行人的眼睛,豈不是兩全其美?于是蘭德開始了偏光車燈的創造發明。
經過一年的辛苦研制,第一塊偏光片終于制成了。但當蘭德申請專利時,卻發現已有4人申請了此項專利。蘭德并不氣餒,繼續埋頭進行改進研究,3年后,功能更為完善的偏光片研制成功,專利局最終把這項專利授予了蘭德。又過了兩年,蘭德爭取到了4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世界上第一家車燈制造公司隨之宣告成立。通過6年的不懈努力,蘭德終于實現了他的夢想,將他發明的車燈裝到了美國人的車上。
車燈的上市給蘭德帶來了可觀的利潤,是繼續創新去迎接更大的挑戰,還是停住腳步從此過著小康生活?蘭德選擇了前者。幾年后,立體電影轟動了世界,但觀眾必須戴上蘭德公司生產的眼鏡才能入場,蘭德又在這個項目上大撈了一把。
有一次,蘭德的女兒天真地問他:“爸爸,照片拍完能不能馬上看到呀?”這句話又喚起他的創造靈感。經過多年研究,蘭德發明了瞬時顯像技術,照完相后能在60秒鐘內洗出照片,這就是后來風靡世界的“拍立得”相機。
經過10年的發展,蘭德經營的公司銷售額猛增了50倍,利潤也增加了10倍,蘭德從當初的窮小子一躍成為美國著名的企業家。
善于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并且勇于創新是蘭德成功的關鍵。由于他總是能在生活中細心觀察,尋找創造發明的機會,且能開動腦筋,刻苦鉆研,才會有后來的成就。如果缺乏創造性,不肯積極努力,他是很難有所作為的。
〔哈佛寄語〕
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創造性”總是能夠給哈佛人帶來意外的驚喜,它能把我們的想法變得充滿價值。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它為哈佛人的創意提供了無限廣闊的天地,一個好的創意有可能成就一名哈佛學子,而墨守成規、沒有想法的人常常會被社會所淘汰,被自己的同行迅速地甩在后面。所以,行動起來吧,大膽去想、大膽去說、大膽去做,做一個有創意的人吧!
〔哈佛風采〕
哈佛大學入學部為了過濾成千上萬的申請書,哈佛特意聘請了30位專家。對于那些寫得很棒的論文作者,他們會調出他的SAT作文的卷子來對照。有的申請者在自我簡歷中寫著參加了“科學營”“天才營”等訓練班,但是申請哈佛的學生本身就是眾多學子中的佼佼者,因此這種差異化并不能給他帶來很大的優勢。而有一個申請者則脫穎而出,哈佛大學的老師看上了他在高中時為宣傳環保而拍的短片,為學校排練的歌劇作的曲,以及用中文發表的文章。他雖然沒修一科AP(高中修的大學課程),也不是學校的前三名,卻被哈佛錄取了。哈佛不看你已經做出來的,而是看你未來能做些什么,也就是看一個學生的創造性空間有多大。
Ⅴ天才也抵不過勤奮的“庸才”
在哈佛,勤奮是成功的助推器,勤奮就是同樣的工作量你比別人更賣力地做以求盡善盡美地完成。如果你智力平庸、能力一般,那唯一帶你通往成功的捷徑就是勤奮。如果你有著很高的才華,那么勤奮會讓你的才華綻放更多的光彩。你只要比別人更加勤奮,那么成功對你來說就會變得更加簡單。
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而是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在哈佛這個充滿競爭的校園里,懶惰的學生只會失敗,只有那些拼搏者才能成功。要知道哈佛的教授們總是這樣告誡自己的學生——每個人出生時都是一樣的,而拼搏者的人生才會是絢麗多彩的。
精英們都是天才嗎?班上學習最好的人都智力超群嗎?當然不是,他們之所以得到得更多,是因為他們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英國畫家雷諾茲曾對天才做過這樣的闡釋:天才除了全身心地專注于自己的目標,工作非常刻苦努力之外,與常人并無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