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把自己當作公司一樣經營(1)

世界是其所是,那些無足輕重的人,那些聽任自己變得無足輕重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位置。

——奈保爾

沒有方向,怎么走都是游蕩

現在,我希望你能放下手頭所有的工作,點開一首舒緩的略帶小清新的音樂,和我一起運用想象力來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想象一個美好的周末清晨,你在九十點鐘醒來,陽光明媚,周身舒暢。打開窗戶,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放眼望去,一片新綠。這是一個沒有工作、沒有壓力的周六的早上。

起床之后的你和自己心愛的人,可能是家人,或是那個ta,共進早餐,吃的是你最愛的食物。接下來你們打算一起去旅行。

你們一起驅車前行,周末城市的郊外寧靜而美好,充滿夢幻的色彩。談笑間,你們來到了一座歐式風情的白色木屋前。

里面人頭攢動,你們決定進去一探究竟。你突然發現,屋里居然站滿了與你的生命息息相關的所有人。家人、朋友、同學,一切你所珍視的人都在這個房間里。你很吃驚,但是似乎沒人發現你,大家目光平靜,互相交流著。

你想和他們打招呼,但大家對你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于是你站在一旁,在一定距離之外靜靜地打量著。過了一會兒,所有人都入座,逐一站在臺前發言、分享。你沒有仔細聽大家在說什么,只是很好奇。過了一陣你發現沒人上臺去講話了,于是你決定走到臺前把自己的想法也和大家分享。

你站起身來,帶著些許緊張和忐忑,但還是保持著向前的勇氣。一步、兩步、三步、四步、五步、六步、七步,七步之后,你站到臺前,轉過身面對大家,深吸一口氣,準備說出心中所想。

正要開口,你突然發現在你右手邊不遠處的桌上放著一個木盒。你很好奇,之前并沒有注意到它,你想去看看里面到底裝著什么。

你正打算打開盒子,卻看到了盒子上有一張你的黑白照片,肅穆而沉重。抬頭一看,頭頂橫幅上寫著一行字:沉痛悼念×××。

沒錯,這就是你的葬禮。

讀到這里,你可能以為自己買錯書了,怎么一本勵志書變成了一部懸疑小說?但如果剛才你在閱讀時真的將自己代入這個場景,那你或許會經歷些許靈魂的洗禮。——這也是國外流行的“墓園療法”的一個環節。

不要停下來,你還在葬禮中,一個會在五十、六十,甚至一百年后真實發生的葬禮。從古至今,一個人自出生那一刻起,便是向死而生,沒有任何一個人能逃離死亡的命運。

1987年,美國著名小說家雷蒙德·卡佛被診斷為肺癌。在最后的詩作《最后的斷片》中,他寫道:

這一生你得到了你想要的嗎,即使這樣?我得到了。那你想要什么?

叫我自己親愛的,感覺自己在這世上被愛。

這首詩刻在卡佛的墓碑上,也是電影《鳥人》的開篇。

對雷蒙德·卡佛來說,面對死亡,他知道了自己最想要得到的是愛,希望自己是別人“親愛的人”。

那么,我們呢?

我們希望在生命結束時,如何回顧自己一生的得失?又希望別人在我們的葬禮上如何悼念自己?

我思考過很多次,還曾跟我的學生進行過互動,答案各不相同。有個英文名叫威廉的中國學生說,他希望,對于他的妻子,他是一個好丈夫;對于他的孩子,他是一個好父親;對于社會,他是一個有貢獻的人;而對于他自己,只愿此生無悔。很難想象這是一個14歲男孩說的話。

另一個15歲少年說出的話更讓我震撼——他當時竭盡全力用英文(這是我在英語課上做的活動)來表達自己的愿望,翻譯成中文是:他希望“他的死亡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終結”。

每個人終將離開這個世界,在我看來,生命的意義蘊于當下的每一刻和每個選擇之中。假設明天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你是否還選擇做你當下從事的事情?是否能坦然離開這個世界?

如果說這個問題對于之前的我而言,更多是一種假設,那么經過父親的葬禮,我終于能夠感覺到這個問題是那么實在。

父親在我距大學畢業還有15天的時候去世了,父親的早逝是我人生的一大遺憾。

更讓我遺憾的是,因為不善表達感情,我從來沒有告訴過他:我尊敬他,我愛他。我也從未真正去了解過他,我不知道他都做過什么事,也不知道別人對他有什么評價。

他的葬禮在喀什老家舉辦,盡管他已經離開老家很多年了,但葬禮上還是來了將近四百個人。很多農民朋友風塵仆仆從各地趕來,只為送父親最后一程。從他們那里我才了解到,父親這一生居然做過那么多好事。甚至他的驟然辭世也是因為幫助他人。

2011年6月14日深夜,父親和7個同事去新疆霍爾果斯縣三道河鄉檢查新修好的太陽能路燈,那是路燈正式投入使用的第一個晚上。這個地區之前一直沒有路燈,晚上這里一片漆黑,駕車有危險,行人就更看不清路了。父親之前在科技廳工作,通過自己的努力,招商引資,為鄉民修建了很多生活設施,這些太陽能路燈也是其中之一。

夜里11點,漆黑的道路終于被路燈照亮,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悅中。

就在此時,兩個19歲的少年,騎著一輛摩托車以超過90公里的時速撞向人群,不偏不倚撞到了正在檢修路燈的父親。大家迅速把父親送到了醫院,盡管醫生已經全力搶救,但因為傷勢過重,他再也沒有醒來。

父親所做的這些事我都不知道。在我心里,他是個嚴肅、嚴厲甚至顯得有些冷血的人。當我知道這些的時候,我深深地感到,他早已經活出了生命的意義。“生命有如文章,不在長短,而在內容。”盡管我們的人生道路完全不同,然而,我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讓父親的名字繼續存在,他給我的鼓勵一直都在,永遠都在。

人們很容易知道生命的起點,但終點在哪里卻不清楚——下個月,明天,還是下一分鐘?在生命結束的那一刻,有幾個人真正活出了生命的意義?

我在想,如果長眠的不是父親,而是我,又會得到怎樣的評價?人們可能會說:這位北大才子英年早逝,他一輩子唯一的成就就是證明他很會考試;他能力優秀,但只顧及自己的感受;他天賦超人,卻沒為世界留下美好。

我真的不希望自己留給世界的印象就是這些。父親的葬禮過后,我下定決心要有所改變。

前一陣,微信朋友圈有個熱門應用,朋友們可以匿名寫下對你的評價。嘗試一下,你會發現在別人心目中的自己,往往與你想象中的相去甚遠。如果你不希望這是你在自己的葬禮上得到的評價,那從這一刻起請你改變。

一艘船在海上航行,最怕的不是遇到風浪和海怪,而是沒有方向。如果失去了方向,那么所有方向吹過來的都是逆風,它永遠都是在無盡的虛無中徘徊。這個痛苦無邊無際。正如V.S.奈保爾在《大河灣》中所說:“世界是其所是,那些無足輕重的人,那些聽任自己變得無足輕重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位置。”

如果沒有方向,怎么走都只是游蕩。那么多年輕的靈魂在迷茫中徘徊,不就是因為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嗎?解決任何問題,都應該站在一個更高的臺階上。

當我們找到終極問題的答案,就會找到人生應該行走的方向。

認清人生每一道關口的大BOSS

小努,是一個視工作如命的人,上班比誰都早,走得比誰都晚,周末就算領導不提出要求也會主動加班。他盡可能多地完成工作,盡全力成為標兵,和當年在學校時一樣,每每面對考核的事都一心一意,永遠爭第一。

但讓他詫異的是,即使他做了那么多工作,但似乎總是沒有辦法讓所有人都滿意,全身心地工作也讓他忽略了朋友,更令他頭痛的是病痛纏身,影響了健康。就連升職的機會也總是被人搶走,他不明白為什么自己這樣努力,也沒有辦法獲得他人的認可和理解。

小艾,是一個視感情如命的人,總是對另一半非常呵護,早請示晚匯報,給心愛的人當牛做馬。他希望經營一段完美的愛情,希望愛人永遠愛自己。雖然自我感覺付出了很多,但對方總是不滿意,久而久之,曾經如膠似漆的戀人反而對他百般挑剔。

小力,是一個看重兄弟情義的熱血漢子,朋友一句話他就會出現,朋友有困難他總是第一個幫忙。幾乎所有的朋友聚會他都一個不落地去參加,哪怕因此耽誤了工作和休息時間。他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講義氣的哥們。但讓他郁悶的是,朋友們對他卻并不像他那樣熱情,自己對人掏心掏肺,朋友對他卻沒敞開心扉。他費解,這幫狼心狗肺的家伙為何如此不重義氣。

小努、小艾、小力的郁悶其實是所有人都遇到過的狀況。這其實也是我本人,努爾艾力,在不同階段遇到的困惑。

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隨著年齡的增長,角色也在增加。小時候,我們只要天真無慮地扮演好孩子的角色就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需要考慮任何事情。這時候如果憂國憂民、少年老成,會被看成怪胎。那時我們扮演的角色很少,壓力自然也小。

隨著年齡增長,人到中年時壓力最大,上有老下有小,還要在職場拼搏。這個階段,我們是兒子又是父親,是妻子又是母親,是下屬又是領導,是同事又是朋友。

等到頭發白了,睡思昏沉,就又可以只扮演慈眉善目的老人這一個角色。

時常不自知的是,我們經常只記得年齡的增長,卻忘記了角色在增加,就會出現小努、小艾、小力的煩惱——太專注于一個角色,卻忘記了這個舞臺還有太多角色等待著我們。

因此,確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后,還要把它具體化為人生目標,才能讓我們追求的生命的意義真正落地。

人生目標的確定可以說是一門絕對的技術活。既要能仰望星空,又得腳踏實地。在嘗試過不同的計劃、目標制定方法后,我發現用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提到的角色定位的方法來確認人生目標最方便、最有效。

每個人都在生活中承擔著不同的角色,我們需要在不同的角色里確定各自的目標,讓這個目標貼合我們人生的愿景。這樣,我們既能保證人生中重要的事都有一個可以信賴的方向,也能保證人生不會因為過于集中某一兩件事而失去了平衡,反受其害。

現在,請拿出一張干凈的白紙,先在左邊一欄列出你能想到的所有重要角色,孩子、朋友、兄長、同事、領導……再在右邊列出對應目標。不必太具體,只需要想著希望別人如何總結你的一生。比如在朋友那一欄,對應目標可以這樣寫:我無法成為那種24小時隨叫隨到能陪你閑聊到天明的朋友,但我立志成為那種你一旦有難,無論是經濟、情感上,只要有需要,我就會立刻過去解決的朋友。以此類推,每一個角色都可以列出相應的目標,當你完成了這張表格,你會發現,人生像一場有趣的游戲,每一關的大BOSS 都清晰可見,激勵你去完成一個個挑戰。

我在兩年前為自己列了這樣一張清單:

這張清單,讓我的人生避免陷入混亂,讓一切都開始變得井井有條,讓自己在每一個人生角色里都向著自己希望的方向前進。

但在我列出這張清單之前,上述的這一切對我來說是完全不可想象的。畢業后,在北京工作的前6個月,我發瘋一樣拼命。因為父親不在了,養家的壓力是實實在在的,而對于自尊心很強的我來說,深感如果做得不夠優秀,就無顏面對母親和妹妹。

很長一段時間里,我每天早上第一個到公司,加班到最后一個離開。新東方總部二樓有個小會議室,見證了我的瘋狂。

無數個夜晚,因為工作到實在太晚,我就索性住在辦公室里。整個大廈籠罩在黑暗里,只有我一個人,我甚至沒有想到怕鬼。不怕鬼的原因也很簡單,我在想,像我這樣工作這么用功的人,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怪物一般的存在,沒必要去害怕另一個怪物。

我因為太專注于工作總是錯過飯點,經常過了很久餓到胃痛才想起吃飯。連續工作10個小時,在椅子上坐一會兒就在無意識中睡著。發燒到40度,可因為不想耽誤上課還是堅持到工作結束才去看病,即使在醫院掛號排隊時,我還在懊惱生病耽誤的工作要在過后如何騰出時間補上。

即使經歷了那么多痛苦與煎熬,強大的拼搏欲望還是支撐著我努力工作,甚至,都沒有時間自怨自艾。當時的想法很簡單,我把努力工作等同于關心家人。

半年后,工作漸漸上了軌道,和家人溝通的時間卻越來越少。每天不停地講課,下班后還要備課,等到有一點屬于自己的時間了,卻已經累得沒有講話的力氣,給媽媽妹妹打電話的次數和時間也越來越少。有一次媽媽跟我打電話時都快哭出來了,她埋怨我說:“你現在到底是怎么想的,還要這個家嗎?”

我當時聽了心里很委屈,辯解說:“我這么拼搏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你們?我做這些就是為了讓你們過得更好,為什么不理解我呢?”

為什么不理解我?這是很多成年人都有過的疑問。答案很簡單,你沒有給予對方想要的關懷。

那一次的通話讓我意識到:即使你拼命而為,但在別人看來,你沒有分享時間和感情,沒有給予對方真正想要的東西,那就是你的錯。甲之熊掌,乙之砒霜。你所給予的,未必是對方真正看重的東西。

從今天開始,列一份角色與目標的清單,每天、每周、每個月回顧一下,不將目光只局限于一點,而是宏觀考量自己的各種角色和定位,并時時自我修正。

你的人生將變得不同。

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是你的主場

我喜歡彈吉他,也經常在睡前故事里給大家唱歌。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別人說我唱歌的聲音實在太難聽了,大家都直言不諱地說:別人唱歌要錢,你唱歌要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右玉县| 尚志市| 睢宁县| 泰州市| 华蓥市| 寻甸| 友谊县| 新干县| 南岸区| 昆明市| 锦屏县| 龙州县| 宁津县| 安仁县| 巩义市| 灵石县| 永寿县| 东阿县| 密山市| 兴海县| 天峻县| 遂川县| 兰坪| 济宁市| 巴南区| 滕州市| 阳泉市| 永寿县| 建平县| 玉龙| 桦川县| 封丘县| 小金县| 徐州市| 望谟县| 娱乐| 东阿县| 揭西县| 广水市| 黄平县| 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