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長流水
蘭州戰役勝利后,我十九兵團六十三軍炮兵團,經過短短3天休整,隨即奉命隨大軍揮師北上,乘勝向寧夏進軍了。一路上,車輪滾滾,戰馬嘶鳴,浩浩蕩蕩,經靖遠縣境,直插寧夏中衛。
馬鴻逵雖然設置了三道防線,用重兵把守,但實際上早已成為驚弓之鳥。我部隊進軍寧夏的帷幕一拉開,楊得志司令員和李志民政委就針對馬鴻逵設置的三道防線,巧妙地指揮六十三軍一部精兵,直奔靖遠、景泰,輕牽馬首;命令六十三軍主力直插中衛,六十四軍直搗中寧,如雙刀齊下,狠斬馬腰。當時,國民黨中的有識之士曾冷嘲熱諷地說:“馬鴻逵絕非楊得志的對手。其三道防線,形似一匹瘦馬,必為楊將軍案上之肉!”
為迅速接敵,出奇制勝,鄭維山軍長命令炮兵團穿山而行,直奔中衛。吳志遠團長立即命令我們山炮營為全團先頭部隊,急速前進。一路上,盡管道路崎嶇,翻山越嶺,給炮兵行軍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但指戰員們堅信楊司令員、李政委的神機妙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因此,指戰員們滿懷勝利信心,發揚吃大苦、耐大勞和連續作戰的革命傳統,上高山 ——戰士們推著炮,走險路 ——戰士們抬著炮。就這樣,全營指戰員汗流浹背,戰馬毛濕水滴,艱難而又迅速地向著寧夏挺進。
9月17日,夕陽映照山岡。我們炮兵已躍馬挺進到中衛縣的長流水。這里是一條狹窄的山谷,兩旁光禿禿的石山,峋嶙陡峭,寸草不生。山谷間的沙地上鋪滿了碗口大的各色石頭。神威的炮兵宛如一條巨龍,突然潛身飛入山谷。這時,太陽已經落山,山谷中漸漸黑暗下來。指戰員們雖然早已汗流如注,口渴如火,但人不回首,馬不停蹄,炮輪飛滾,奮勇馳進在山谷中。各連指戰員跑前跑后,及時開展宣傳鼓動工作。他們揮臂高呼:“同志們,加油啊,穿過山谷,直搗中衛!”部隊正在山谷中挺進,突然間天上電閃雷鳴,沙石飛揚,一場暴風雨就要降臨了。
此時,我們像行進在黑黝黝的洞穴里。我快步走到蘇營長跟前,大聲喊道:“老蘇,怎么辦?”蘇營長馬上從掛包里拿出地圖,打開手電筒一看,說:“再趕10里路,就沖出山谷了。”他習慣地抬頭看看天色,握緊拳頭,說:“教導員,天時惡劣,地利欠佳,現在就靠人和了。必須克服一切困難,火速挺進,趕在暴風雨來時,沖出這條山谷!”
我暗自欽佩蘇營長的多謀善斷,點了點頭說:“克服天災地險,繼續火速前進!”
蘇營長一聲令下,指戰員們像趕赴陣地一樣,頓時熱血沸騰,精神百倍,有的牽馬,有的推炮,有的扶著馬背上的彈藥箱,連聲吆喝著戰馬,奮勇向前奔馳。
部隊沒有走出2里地,狂風裹著暴雨呼嘯而來,澆得人打寒戰,馬抖身子。在這異常艱難的時刻,指戰員們不顧風打雨淋,有的解開被子,有的脫掉上衣,立即搭在馬身上。腳下的泥沙地,經大雨一澆,人如溜冰,馬踏下去抬不起蹄,炮輪陷進泥沙里無法轉動。在這荒涼黑暗的沙石山谷之中,部隊既沒有地方避雨,也再無法前進。蘇營長和我商量后,叫來3個通訊員,他張開雙臂,把3個人頭摟到一起,大聲地說:“你們立即去通知各連,停止前進,趕快把炮、馬和彈藥箱移到高處防止洪水侵襲!”3個通訊員頂著暴雨向各連跑去。部隊停止前進后,戰士們立即卸掉炮車上的馬,抬下馬背上的彈藥箱,把炮、車、彈藥和戰馬分別移到適當的高處。天上陣陣炸雷,道道閃電,驚得戰馬嘶鳴;腳下股股洪水,撞擊著山石,發出震人心碎的響聲。身上,豆點大雨打得哆嗦發痛。
這時,雨越下越大,風越刮越猛,洪水越來越洶。指戰員們不時地借著閃電的亮光,一次又一次地向可以立腳的高處,牽馬抬炮,搬移彈藥。不時地從各處傳來“同志們,趕緊牽馬,快來抬炮”的喊聲。在這暴風驟雨的夜晚,指戰員個個精心守護在戰馬和大炮旁邊。
暴風驟雨過后,天上又灑下了毛毛細雨。戰士們忍著疲勞和饑餓,趕緊打上手電筒,先拌上草料喂馬,然后圍在一起吃著早已變成面團的干糧。我和營長來到七連時,聽到指導員余煥春正向戰士們風趣地說:“同志們,我們自打下蘭州后,好長時間沒有洗個痛快澡。今晚老天爺開恩,讓我們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洗個痛快呀!”他的話逗得戰士們一陣哈哈大笑。一個河北口音的戰士說:“這場雨,是老天爺專門為我們勝利進軍寧夏而洗塵的。為的是讓我們洗掉疲勞,長起精神,趕快解放中衛,打到銀川去,早日消滅馬鴻逵!”雖然看不清他們的面部表情,但是這種充滿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勝利信心的話語,使我心里深受感動。我急忙上前,拍了一下余指導員的肩膀,高興地說:“老余,你和戰士們又在詩情畫意中進軍了!”蘇營長忙說道:“我就愛七連這樣樂觀的炮兵。”余煥春轉身抓起我和蘇營長的手,使勁搖動著說:“營長、教導員,我們七炮連人、馬、炮和彈藥,安全無事,隨時都可以進入戰斗。”我握住指導員的手,心中波瀾起伏,難以平靜。
風凄凄,雨淋淋,整整一夜沒有停息。全營指戰員頂著寒風,淋著秋雨,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一直守護著大炮和戰馬。第二天早晨,我們穿著濕淋淋的衣服,迎著紅彤彤的朝陽,踏著洪水沖刷過的山谷,又熱火朝天地向中衛挺進了。
摘自《寧夏文史資料》第16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