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高效運作項目管理辦公室作者名: 張富民 王洪琛 許江林本章字數: 2496字更新時間: 2018-12-27 15:12:49
前言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對項目管理產生興趣,很多組織也正在投入時間和資源對項目管理人員進行培訓。與此同時,那些項目密集型的組織和部門已經開始籌建和運作項目管理辦公室,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組織項目管理水平的提升不僅需要優秀的項目經理,還需要成熟的組織體系作為支撐。隨著項目管理理念的不斷提升,組織對項目管理辦公室的職能期望也越來越明確,PMO 不再僅僅是一個建立流程、提供模板、整合報告的行政機構,PMO 追求的是組織所有項目的成功和組織整體戰略的成功。國內外諸多組織對項目管理辦公室的實踐,也向我們展示了PMO給組織帶來的實際價值:在沒有建立PMO或沒有有效運作PMO的組織中,由于項目選擇失誤和項目實施不善造成的項目失敗率要遠遠高于那些擁有且有效運作PMO的組織,而平均每個項目成員每年完成的項目金額數卻遠遠低于那些能夠有效運作PMO的組織。
僅僅成立一個叫做PMO的組織機構,并不能真正發揮PMO的作用。如何組建PMO、如何定義PMO的職能、如何運作這些職能、如何讓PMO與組織的已有職能有效融合,一直是那些對 PMO 感興趣并且期望通過PMO 不斷改善組織績效的人長期以來探討的話題。本書作者也在其列。從 2000 年開始,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對項目管理辦公室的職能進行了嘗試與探索,遇到過困難和挑戰,也體會到了價值和收益。在此,我們把多年來對PMO職能的實踐、探索和領悟進行了總結,匯集成書,希望和業界同行一起分享,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在編寫本書的過程中,我們力求做到結構簡單、內容務實。在本書第1 章中,我們探討了與 PMO 相關的概念,比如,什么類型的組織中需要建立PMO,PMO在組織結構中所處的位置,以及PMO可以給組織帶來的預期價值。為了避免概念方面的分歧,第1章還討論了項目、項目集、項目組合、項目管理辦公室、項目辦公室的定義及相互關系。
本書用大量篇幅探討PMO的基本職能及運作方式。PMO職能的根本目的是追求組織所有項目的成功,通過項目來實現組織短期和長期的發展戰略。因此,PMO 既要致力于選擇正確的項目,又要致力于正確地執行項目。在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發布的標準中,最為人們所認可的是《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其中對如何正確執行項目進行了詳細的指導。近年來,PMI又推出了另外一份標準——《項目組合管理標準》,該標準對正確選擇項目提供了指導。PMO需要兼顧上述兩個方面:既要選擇正確的項目,又要正確地執行項目,而且要把兩者有效結合起來。本書第2~6章,著重討論PMO對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監控過程,包括從項目選擇、項目啟動和計劃、項目實施、危機項目整改,一直到項目收尾和評價。其中,詳細介紹了PMO在項目各個階段的主要監管環節、主要評審活動及其他主要的支持工作。
本書在第7章對PMO的其他主要職能進行了詳細介紹,包括為組織建立項目管理體系、管理組織的項目知識庫、協調多項目之間的沖突、對項目經理和成員進行績效評價、建立組織項目管理能力框架、規劃項目經理職業發展道路,以及在組織中營造項目管理文化氛圍等。
本書的最后一章(第8章)從項目管理咨詢商的角度出發,討論了在組織中從無到有地建立 PMO 的詳細過程,介紹了 PMO 建設項目的通用生命周期模型及各個階段的主要工作。同時,分享了ZZ公司IT部門PMO建設項目的案例,包括現狀調研階段結束后項目團隊編制的進度計劃甘特圖和收尾評價階段項目團隊的經驗教訓總結會議紀要。
為了避免閱讀過程的枯燥,我們在書中穿插了大量的圖表,在每個重點環節后面安排了“頭腦風暴”活動,希望以此調動讀者的參與。每個討論話題都是我們在以往實踐、咨詢和培訓過程中收集到的典型問題,討論紀要中會聚了參與過我們研討會的項目管理同行的閃光思想和理念,在此對他們表示感謝。為了增加趣味性,同時也為了能和實際工作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我們使用了一些項目案例,這些案例是我們把以往多個項目的特點糅合在一起形成的虛擬案例,在真實世界中并不單獨存在。書中涉及的項目案例名稱和項目實施組織名稱按出場順序按阿拉伯數字和英文字母順序命名,書中涉及的人名都屬信手拈來,無一實指。
本書的目標讀者包括所有對PMO感興趣并希望追求組織成功和個人職業成功的人們。對于那些來自已經設有PMO職能的組織的讀者,我們希望通過本書和他們一起探討PMO應當具備的基本職能,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這些職能。成功運作的PMO不僅可以提升組織的競爭力,而且可以兼顧員工在組織中的工作愉悅程度。對于那些來自目前暫時還未設立PMO職能的組織的讀者,我們期望通過本書和他們一起探討是否有必要在組織中建立PMO、如何向組織推薦PMO的價值、如何幫助組織建立PMO,以及如何開始運作PMO并真正發揮其作用。
我們還期望通過本書和那些已經獲得 PMP 認證或者擁有豐富項目管理經驗的一線項目經理們進行溝通,我們并不準備和他們探討如何保證單個項目的成功(雖然他們對此肯定有豐富的經驗和獨特的看法),而是希望和他們一起探討如何把一個項目的成功經驗推廣到組織的其他項目中,從而追求組織中所有項目的成功。通過探討,還希望對拓展他們的職業道路有所幫助或啟迪。
具體來說,通過閱讀本書并參與其中的討論,我們希望提升和激發讀者在以下方面的能力:
● 能夠評估所在的組織建立PMO的必要性;
● 能夠評估所在的組織建立PMO的條件是否成熟;
● 能夠向管理層推薦PMO的理念和價值;
● 能夠制定適合自身組織環境的PMO建設計劃;
● 能夠帶領或參與PMO建設項目團隊,并在其中擔當主要角色;
● 能夠倡導或參與 PMO 職能的有效運作,成為 PMO 成員,或者作為干系人為PMO提供必要的支持;
● 能夠評價組織 PMO 的運作績效,對 PMO 職能的持續改進提供建議。
PMO 不是一門理論,而是一種實踐。本書內容主要取自三位作者多年來親身經歷的項目管理實踐,書中提供的都是操作層面的流程和方法,我們希望這些流程和方法可以被讀者直接使用,也可以裁剪后使用,還可以邊批評邊采納,或只批評不采納,但批評過程一定會激發讀者全新的思想火花。在本書出版之際,我們誠摯感謝那些在以往項目管理實踐中給予我們支持的領導、同事、項目團隊和合作伙伴們,同時我們也衷心希望本書能為讀者的職業生涯帶來些許的價值,并懇請讀者對書中的缺點和不足予以指正。關于對本書內容的批評、指正、探討和建議,請聯系xu_jianglin@yahoo.com.cn。
最后,我們祝愿每位讀者都有輝煌的職業前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