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帶隊伍
  • 譚小芳
  • 3042字
  • 2018-12-29 09:14:12

·自律,擁有雷打不動的好習慣

前幾日,一個朋友在微博上寫了這么一句話:“不論你身處哪個階層,懶惰都是不能被容忍的。”

這里暫且不探討階層的問題,對其后半句話,我深以為然。懶惰,確實是所有人前進道路上一個不容忽視的攔路虎,戰勝懶惰,需要自律、自制。缺乏這種精神,很難成事。

清末民初,有個著名的寄禪法師,他不僅是一位得道高僧,還是聲名遠播的詩僧,在當時的出家人中,堪稱詩境最高、名氣最大,又被稱為八指頭陀。寄禪法師之所以得名八指頭陀,其中還有一段令人動容的典故。

寄禪法師出身貧寒,幼年喪親后,一心向佛,18歲時以童子身皈依佛門,參讀佛經,潛心修煉,年紀輕輕就得到佛門諸老的交口稱贊。更令人唏噓不已的是,28歲時,寄禪法師為了表達自己的誠心和決心,在寧波阿育王寺的佛舍利前,揮刀從手臂上割下4塊仿若銅錢般大小的臂肉,又點上艾火,活生生將左手中的兩指燃去。

寄禪法師禮佛心意之誠,近世罕見,其近乎自虐自殘的自律自制,舉世罕見,讓人無限敬仰。

古往今來,成就都是屬于那些嚴于律己、自制力強的人,他們能夠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誘惑,能夠控制自己按設定的方向堅持走下去,因此輝煌才屬于他們。

青年時期的張伯苓(著名教育家,南開大學創始人),為了改變中國貧窮落后、愚昧無知的現狀,開始辦學,對于教育理念,他說:“正人者必先正己,要教育學生,必先教育自己。”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有一次,他看見一名經常吸煙的學生手指被熏得蠟黃,便把他叫進辦公室進行訓斥,學生看到校長桌子上也有一個煙袋,便不服氣地進行反駁。事實上,張伯苓完全可以以自己的校長、老師身份對學生進行說服,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直接將煙袋扔進了痰盂中,從那以后再也不吸煙。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往往是功成名就人士風光的一面,卻忽視了他們背后的自律與拼搏,事實上這兩者是一種因果關系。

自律更是領導的一個基本素質,沒有自律,就無法得到追隨者的尊敬,無法取得應有的影響力。在管理領域,往往是那些律己能力強的管理者對下屬更有說服力,更有影響力,因為要正人必先正己。

對于領導者而言,什么才是自律呢?所謂律,約束也。自律,即自己約束自己。相對應的,他律,亦即接受監督。自律,就是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法度,嚴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并不是通過規章制度來束縛自己,而是借助自律的行動創造一種井然的秩序來為自己創造一種更理想的工作、領導狀態。

領導者的自律主要表現在:

1.不欺暗室與慎獨

不欺暗室,出自駱賓王的《螢火賦》:“類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當然,這只是“暗室而不欺”提法的出處,它的意思是“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也不做見不得人的事”。

漢人劉向《列女傳·衛靈夫人》中所載關于蘧伯玉的部分很好地闡釋了不欺暗室的意義所在。

一天晚上,衛靈公和夫人飯后閑坐。交談中,聽到門外傳來馬車行走的聲音,由遠而近,越來越清晰,馬車到了宮殿門口的時候,突然停下。過了一會兒,馬車行走的聲音再次響起,由近而遠,逐漸地沒了聲息。

聞此情景,衛靈公問夫人:“你猜這個人是誰?”

夫人回答說:“這個人是大臣蘧伯玉。他剛才路過王宮回家,在門口下來向王宮默默行禮。以我對朝中大臣的了解,除了他,更無別人。”

衛靈公曰:“你又沒親眼看到,怎么知道是他?”

夫人回答說:“盡管宮中有規定,大臣路過王宮,必須下車行禮。但是,多數大臣都是白天路過王宮時才下車施禮,夜間由于不再擔心不施禮會被人看到,所以一般都不下車施禮。蘧伯玉,是整個衛國最賢良的大臣,只有他一貫堅守朝中禮制,內外一致,不欺暗室,白天黑夜一個樣,有人看見無人看見一個樣,所以下車施禮就絲毫不奇怪了。”

衛靈公派人去調查,發現果然是蘧伯玉。

領導者的自律,很大程度上也表現在“不欺暗室”上,即使別人不知道,在沒有人的場合,也要嚴格要求自己,不做虧心事。

慎獨的意思其實與不欺暗室差不多。“慎獨”是我國古代儒家創造出來的一種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見于《中庸》:“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君子戒慎恐懼自己有什么狀況沒有看見與聽見,內在的盲點常會在陰暗處更鮮活,細微處更顯著,因此君子更要慎重承擔自己具有獨立性的生命,不要懷著攀附心態而自毀自棄。

君子慎獨,在種種誘惑面前能定其心志,能得能舍,從而以自我的品德為組織樹立榜樣,這樣才能形成領導者影響力中的魅力成分。

2.律人先律己

對領導者的一個重要要求就是,必須以身作則,律人先律己。凡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能要求別人去做,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

毋庸置疑,管理者的帶頭示范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不能自律,就無法以德服人、以力御人,也就無法在員工面前樹立自己的權威和影響力。所以好的管理者應該懂得,要求下級和員工做到的事,自己必須首先做到。

在聯想發展的過程中,曾有一條規則,開會時的遲到者要被罰站一分鐘。既然定了這樣的制度,說明以前經常有人違反,以后可能還會有。

這一制度頒布之后,聯想集團第一次開會。時間到了,會議正式開始,柳傳志掃視了一眼齊刷刷坐著的員工,頗為自己的決定感到得意,他也沒想到這一條小小的新制度居然這么有效。正當他準備宣布會議開始之際,卻忽然發現門口走進來一個人。柳傳志望過去,不禁吃了一驚。

因為站在門口的不是別人,正是柳傳志的一個老上級,一直備受他尊重。讓他感覺棘手的是,在規定“遲到罰站”制度后的第一次會議,老領導居然遲到了。

其他與會人員也看到了這位老上級,先是一愣,繼而小聲議論起來:“算了吧,會議才剛剛開始呢。”“那怎么行?領導遲到了也要罰站才行。”

柳傳志盡管心里極為矛盾,但他還是走到老領導面前,接過領導手里的一小摞資料,說:“你現在在這兒站一分鐘,今天晚上我到你家里,給你站五分鐘。不然,這制度以后就沒法推行了。”老領導滿臉尷尬,但他也很理解柳傳志的難處,也就真的在會議室門口站了足足一分鐘。

還有一次,聯想集團召開高層領導人會議。柳傳志早早準備好材料,進了前往會議室的電梯。不巧,電梯突然卡在兩層樓之間不再上升了。柳傳志被困在電梯里,要上上不去,要下又下不來。

“我只有等他們(維修人員)趕來把故障排除,在里面耗著,干著急。”電梯很快就修好了,柳傳志迅速沖上樓,可是他趕到會場時,會議已開始好一會兒了。看到大家都坐在會議室等著自己,柳傳志十分慚愧。他一句話也沒有解釋,自覺接受懲罰,在會議室站了一分鐘。

3.控制情緒

任何情緒都會帶來負面影響,不善于控制情緒的人,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讓情緒“冒”出來。領導者從事管理工作,如把情緒的負面影響帶到工作中去,會使對方不知所措,無法理解,最終造成誤解和隔閡。因此,領導者自律的很大一個方面就是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約翰·米爾頓說:“一個人如果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欲望和恐懼,那他就勝過國王。”管理者要具備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控制好自己的感情、情緒和行為,使自己以最合理的方式行動。避免情緒失控,如感情沖動、表情異常、言行出格、一反常態等。

而且,將情緒帶到工作中,無異于是“帶電”作業,其實,“帶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是個“導體”,而身邊的人卻不是“絕緣體”,這樣一來,就難免會產生“電擊”事件了,自然會大大地影響到“電路”的運作,對管理績效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是不利于雙方之間的和諧共處。

因此,我們亟須解決的是,讓自己由“導體”變成“絕緣體”。也就是要盡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斷告誡自己,要盡量把工作之外的人和事所帶來的壞情緒,全部關在辦公室大門之外。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源市| 无棣县| 祁门县| 讷河市| 新田县| 资源县| 前郭尔| 阜新市| 中牟县| 冕宁县| 新竹市| 浮山县| 康平县| 逊克县| 来安县| 盐城市| 沁水县| 芮城县| 喀什市| 隆子县| 略阳县| 图木舒克市| 咸宁市| 丹巴县| 绩溪县| 阜城县| 青海省| 毕节市| 镇赉县| 渝中区| 临沭县| 含山县| 谢通门县| 水城县| 赞皇县| 壤塘县| 绥芬河市| 临沧市| 新疆| 油尖旺区| 莲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