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導言

0.1 研究背景

一般認為,課程改革的關鍵是課程實施。從課程理論來看,課程實施是一個將理想課程現實化和個體經驗化的過程。從理想課程到學生的經驗課程,并不是一個線性的、自覺的、無偏差的、不需要課程發展策略進行管理和相關專家指導的過程。以筆者18年服務于第一線教學實踐的經驗,以及跟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步伐所進行的大量同步觀察和研究經驗,筆者深感我們的課程實施與改革,實際上處于一種“政治運動式”或“行政式”的“自然”推行狀態。這正是吸引筆者選擇課程實施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一個最主要的原因。

之所以要對小學的科學教育進行研究,還緣于筆者對兒童教育重要性的一個基本認識:少年時代是一個人一生中對自然最富有好奇心、最富有想象力和最富有創造力的時期。并且小學和初中階段的教養,孕育了一個人成年后適應社會、發揮個人才智的大部分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在現實生活中,高中教育以它“速成式”(短短的三年時間)、“實惠式”(通過一場高考就可以將學生送入大學)的教育模式,贏得了從家庭到社會以及教育體制內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關注與重視。但是,筆者卻認為,一個人在上大學以后真正顯露出來的各種素養,絕大多數卻是來自少年時代的教育。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科學教育興,則中國科學事業興矣。

除了這些直覺以外,小學科學課程令人擔憂的實施現狀也促使筆者選擇小學科學課程實施的實際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早在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就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首次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但當時對于如何在基礎教育階段實施科學教育,以及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與國家發展之間的關系,還缺乏較為明確的規定。時至今日,我們對于小學科學課程在基礎教育階段,甚至在一個國家人才培養體系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依然是模糊不清的,以至于本次新課程改革只提出了義務教育階段適用于小學3—6年級的科學課程標準,未出臺一部貫通整個基礎教育階段的國家級科學教育標準。

與小學科學課程標準頒布相伴而來的,是轟轟烈烈的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迄今為止,改革已經進行了近10年。課改的效果如何呢?自2002年開始,期刊和報紙上陸續出現了關于新課改的調查報告和報道。例如,天津市大港區科學課程改革顯示,科學課程改革僅實施一年,就在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角色轉變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變化。天津市大港區教研室科學組. 天津市大港區科學課程改革總結 [J] . 科學課.2003(10). 但是,這僅僅是改革成功的個案。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學科學課程實施的真實情況逐漸浮出水面。從2004年開始,陸續有對小學科學的師資隊伍狀況和課程實施狀況的調查出爐,反映出的情況都不容樂觀(席學榮,2003年;張紅霞和郁波,2004年;胡衛平等,2006年)。“科教興國”戰略提出已經有十余年了,我們還是由“科學素養普遍較低”的以“文科學歷”為主的教師,在基礎教育領域“兼職”實施著“興國”戰略,這多少有些滑稽。根據筆者對上海市部分小學的實地調查發現,在這個中國最發達的城市,自然教師兼職情況也很普遍。在被調查的18所小學中,只有一所小學的自然教師全部是專職,其余學校都存在兼職現象。兼職的老師,幾乎來自小學所有的授課科目,如美術、體育、語文、數學、信息技術等。我們不禁要問,由這些教師參與實施的科學課程改革與沒有新課改之前有多大區別呢?這種改革能走多遠呢?

這種擔心并不是多余的。2007年9月7日《光明日報》刊載了記者王瑟的一篇題為《莫將科學課變成念書課》的報道。此篇報道揭示了新疆烏魯木齊市小學科學教育的尷尬境地:一門學生喜愛有加的課程,卻面臨著缺乏合格科學教師、課時和場地被任意擠占的發展窘境。學生們只有望“科學”而興嘆。中央教科所培訓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畢誠教授認為科學課程處境如此尷尬,根本原因在于它不是主科。畢誠指出,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科學課已經被嚴重地邊緣化了。王瑟. 莫將科學課變成念書課 [N] . 光明日報,2007年9月7日(5). 光明網2007年9月27日的回音壁欄目中,摘登了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楊寶山教研員9月21日對此報道的反饋電話。楊寶山教研員認為“該文內容引人注目,及時地反映了基層中存在的情況”。正如楊寶山所言,新疆小學科學課程的實施現狀,并非新疆所獨有。筆者本人曾經利用各種機會對上海、云南、山西、陜西等省市小學科學教研員、小學教師以及縣市級教育局工作人員進行明察暗訪,發現小學科學課程的這種尷尬境地在中國普遍地、現實地存在著。不同地區科學課程邊緣化的程度和表現有很大差異,城市一般在暗處,農村就表現在了明處。例如,有些農村小學,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只上兩門課程:語文和數學,一直上到小學畢業(項曉霞,2003年)。

小學科學課程這種邊緣化的處境著實令人擔憂,為什么一門學生喜愛的課程,竟是這種發展狀態?究竟問題出在哪里呢?我們知道,在中國,科學是“舶來品”,科學課程被引入中國教育體系中也不過只有百年的歷史,小學科學課程應當如何發展才能夠走上一條“科學化”的陽光大道呢?此時,一項由中國科學家擔任負責人,幾乎與新課改同時啟動的名為“做中學”的科學教育實驗項目躍入我們的視野。在國家課程改革進行的同時又引入大規模的教育實驗項目,這在中國教育史上尚屬首次。這令人不禁要問,“做中學”能否給小學科學教育的未來帶來春天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共和县| 大港区| 乐至县| 襄樊市| 平乐县| 宣武区| 鄯善县| 岗巴县| 志丹县| 白沙| 华阴市| 喜德县| 宁远县| 封丘县| 永清县| 大理市| 江川县| 农安县| 永靖县| 舒兰市| 吉首市| 时尚| 麻栗坡县| 肥西县| 中宁县| 富阳市| 东方市| 彭州市| 万州区| 临城县| 锡林浩特市| 岳池县| 图片| 视频| 闽侯县| 延津县| 公安县| 武穴市| 巫山县| 富源县| 凤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