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青春期是發育期、成長期,更是危險期,青春期的教育,歷來被認為是難題最多的教育。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會因不可名狀的師生、親子間沖突而感到困惑、迷茫。與小學生的順從、聽話相比,初中生正處于生理、心理發育的初期,逆反心理鋒芒初露,個性心理特征愈加強烈,此時家庭教育的優劣決定著孩子未來人生觀念的正誤、道德品質的好壞、學習能力的高低、職業理想的有無等。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刻,能給家長一些有益的指引,是我們這些基礎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和孩子一起上初中》一書的主要撰稿人孟祥遷同志,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五·六”大火后支邊來到大興安嶺,已有二十五年的教齡。他擔任過初中、高中教師,當過班主任、年級主任、德育主任,現任大興安嶺林業育才中學副校長。他進行了長達十二年的家長學校教學的研究工作,這本書是他個人,也是育才中學家長學校辦學工作的全面總結。其他參與寫作的老師也都是本地專業教育的領軍人物。
初稿擺到案頭時,我立刻被其鮮明的特色吸引住了。作為大興安嶺地區教育的負責人,一個從事教育管理、研究二十八年的老兵,我贊賞這本書別具一格的寫作風格和新穎、全面的論證。
1.全面入微,開宗明義。本書的13個章節概括了家庭教育中的全部板塊,既有中外教育家的教育主張,從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詳細闡述問題的成因,又有常見問題的處理辦法,每個標題都是深刻的教育原則或有效的教育方法,讀者在精讀和泛讀中都可受到啟發。
2.大量案例,生動可讀。教育實踐中的案例、心理學故事、經典寓言穿插其中,改變了呆板、空洞理論的乏味,讓人在趣味中愛不釋手。全篇論述流暢,引用得當,更有高山流水、身臨其境之感。
3.開篇故事,別開生面。難能可貴之處,每章開篇都給我們設置了一個動人的情境,帶著我們立刻走入作者的思想中,使原本嚴肅、沉重的話題變得輕松愉悅,這是本書寫作的一大亮點。
4.實踐探索,指導性強。洛克說過:“人的知識都是建立在經驗之上的,知識歸根結底來源于經驗。”在1998年創建的育才中學家長學校,其辦學經驗令作者受益匪淺,當他們的經驗用教育理論武裝起來之后,對改善每個家庭教育現狀具有毋庸置疑的指導意義。
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于全面闡述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給家長實際操作的思路和建議,還在于全面地告訴家長教育孩子所要關注的各個領域,力求促進每個孩子全面發展。
大興安嶺地區雖地處邊陲,但是基礎教育水準長期得到許多省內外同行的稱道,也喜獲許多專家學者的提點,發展態勢令人樂觀。希望有更多默默耕耘著的老師能把自己多年的寶貴經驗呈現給社會,得到外界、同行、專家、讀者的指點,并為創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行政公署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王曉霞
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