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電子商務物流管理
  • 陳修齊主編
  • 4851字
  • 2019-01-09 13:38:21

1.2.4 世界物流管理發展的趨勢

1.現代物流管理進入供應鏈管理階段

在物流的思想、概念和定義方面,有一個發展的過程。20 世紀50 年代以前,企業物流強調的是運輸效率;20 世紀50 年代,企業物流強調的是降低成本和提供客戶服務;20世紀60年代,企業物流出現了綜合外包的概念,企業尋求物流外包開始成為一種趨勢;20世紀70年代,企業物流強調的是運作整合和質量;20世紀80年代,企業物流強調的是企業的財務表現和運作優化的問題;到了20世紀90年代,企業物流強調的則是物流對客戶關系的作用和跨企業的延伸。物流跨企業的延伸,實質上就是供應鏈形態。2005年,美國物流管理協會更名為“美國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標志著世界物流已進入供應鏈時代。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發展趨勢,是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企業市場競爭的群體優勢化,物流的作用已經日益顯得單一和不足。物流必須與生產、采購、銷售及信息相結合,形成整體優勢,才能適應新的競爭環境。企業只有在發揮核心競爭力的同時,與自己的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結成聯盟,參加由優秀的生產者、原材料供應者、產品批發商、零售商、物流企業乃至相關的金融、保險、信息、咨詢等企業組合的同盟體,才能維持生存和發展。由于逐漸由單個企業與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轉向了企業群體與企業群體之間的競爭,物流的功能便顯得乏力,只有供應鏈才能滿足這種競爭的需要。所以,作為一種重要的發展趨勢,物流漸漸地被涵蓋在供應鏈管理之中,或者說物流在向更高的階段發展。

2.專業物流形成規模,共同配送成為主導

國外專業物流企業是伴隨制造商經營取向的變革應運而生的。由于制造廠商為迎合消費者日益個性化的產品需求,而采取了多樣、少量的生產方式,因而高頻度、小批量的配送需求也隨之產生。目前,在美國、日本和歐洲等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專業物流服務已形成規模,它有利于制造商降低流通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并將有限的資源和精力集中于自身的核心業務上。

共同配送是經長期的發展和探索優化出的一種追求合理化的配送形式,也是美國、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采用較廣泛、影響面較大的一種先進的物流方式,它對提高物流運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實現共同配送主要有以下好處。

(1)減小社會車流總量,減少鬧市卸貨妨礙交通的現象,改善交通運輸狀況。

(2)通過集中化處理,有效提高車輛的裝載率,節省物流處理空間和人力資源,提升商業物流環境。進而改善整體社會生活品質。

總而言之,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員、物資、金錢、時間等物流資源的使用效率,取得最大效益;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錯運輸,取得緩解交通、保護環境等社會效益。

共同配送是物流配送發展的總體趨勢。當然,共同配送涉及很多具體的細節問題,在實施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困難。首先,各行業經營的商品不同,有日用百貨、食品、酒類飲料、藥品、服裝乃至廚房用品、衛生潔具,等等。不同的商品特點不同,對配送的要求也不一樣,共同配送存在一定難度。其次,各企業的規模、商圈、客戶、經營意識等方面也存在差距,往往很難協調一致。最后,還有對費用的分攤、對商業機密泄露的擔憂,等等。

3.現代物流的全球化發展

20世紀80年代掀起了跨國經營和產品本地化生產的浪潮,90年代形成了經濟全球化的大潮。國際化采購、國際化生產、國際化銷售格局的形成,導致了隨之而來的國際化物流。沒有順暢的國際物流,國際貿易不會擴大,跨國生產和全球采購難以實現。反之,在國際化大生產、國際資本大流動、國際貿易大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日益進展的新經濟格局中,也迫切要求國際物流走向全球化經營。可以說,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將會實實在在地出現“物流無國界”的局面。

近年來,跨國物流企業,如美國的總統輪船、聯邦快遞,丹麥的馬士基,日本的通運、佐川急便,德國的西門子等都在角逐世界物流市場,與他們供應鏈中的生產企業結伴進入各國物流領域。這些大型跨國物流公司,由原來雄踞國際海、陸、空運輸市場,進而深入各國參與物流基礎設施和物流樞紐建設,逐步完善了跨國物流網絡框架和主干線與支線的銜接,使國際物流網實現貫通和觸角終極化。借助經濟全球化的大好良機,通過融資、貸款、援助、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把游資投入世界各地最關鍵的物流環節,如港口、碼頭、公路、物流園區、集裝箱終端,建立了自己的投資主體地位,確保了國際物流的暢通無阻,從而進一步拓寬了國際物流通道,促進了全球物流的大循環,把現代物流推向了全球化發展的新時代。

4.現代物流的信息化和電子化趨向

基于互聯網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促進了電子物流的興起。目前,全球通過互聯網進行企業間電子商務的交易額已從1998年的430億美元迅速增長到超過8000億美元。企業通過互聯網加強了企業內部、企業與供應商、企業與消費者、企業與政府部門的相互聯系、相互協調、相互合作。消費者可以直接在網上獲取有關產品或服務信息,實現網上購物。這種網上直通方式使企業能迅速、準確、全面地了解需求信息,實現基于客戶訂貨的生產模式和物流服務。

各種信息平臺、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DI)、事務處理系統(TPS)、管理信息系統(MIS)、決策支持系統(DSS)、銷售時點信息系統(POS)、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和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以及條形碼技術、射頻標識技術在物流中的廣泛運用,使信息實現共享,信息傳遞更加方便、快捷、準確,大大增強了運輸、保管、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環節的功能,使物流與商流、資金流、信息流融為一體,提升了生產、流通和消費的綜合效益,使社會物流成本不斷下降,實現了物流行業的跨越式發展。

5.綠色物流成為新的增長點

物流雖然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物流的發展同時也給城市環境帶來了負面影響。例如,運輸工具的噪聲、污染排放、對交通的阻塞以及生產和生活廢棄物的不當處理所造成的環境影響。為此,21世紀對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綠色物流。綠色物流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物流系統污染進行控制,即在對物流系統和物流活動進行規劃與決策時,應盡量采用對環境污染小的方案,如采用排污量小的貨車車型,近距離配送,夜間運貨等。發達國家政府倡導綠色物流的對策是在污染發生源、交通量、交通流這三個方面制定相關政策。另一方面是建立工業和生活廢棄物處理的物流系統。

【資料鏈接】 敦豪(DHL)高質量的物流服務系統

種種因素仍然影響著科技企業外包物流的決心,但這一做法在中國已經開始興起。

在敦豪(DHL)位于上海的4000平方米的寬闊貨區內,成堆的印有“Siemens(西門子)”Logo的貨件顯得格外顯眼。2007年,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自動化與驅動集團和敦豪丹沙海空運公司簽訂了無限期的合作協議,由后者全面負責其從德國工廠至上海的進口海運、空運及清關程序。現在,在敦豪上海貨區內,任何時候西門子公司貨件的庫存量均高于2500件。通過公路、鐵路及國內空運,每月2000項左右的訂單全部由敦豪負責門到門地遞送。所有訂單均通過連接西門子公司的電子數據交換系統進行處理,使西門子公司與敦豪的倉庫管理系統互通,實現了全面自動化的倉儲管理過程。

科技企業由于產品更新速度快,原料和產品單價高且全球化程度高、售后備件處理任務重,面臨比較復雜的物流環境。為獲得更大的市場,全球性的物流公司不斷出臺新的物流和供應鏈服務。像西門子公司一樣,科技企業將物流系統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企業正在成為一種趨勢。

一體化全球物流

科技企業的跨國采購和銷售使得其供應鏈延伸到全球,既有海運、空運等長途運輸,也有門對門的遞送,還需要辦理通關等手續,因此建立一體化的全球物流體系,統一資源規劃,減小成本,提高效率就成為科技企業應對激烈競爭的手段之一。在與敦豪合作以前,西門子公司的倉儲、庫存及派送均由公司內部自行管理,其各個生產工廠都需要設小型產品存儲倉庫,由員工進行手工管理。在敦豪接管及引進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DI)后,原來由19 名西門子公司員工才能完成的物流管理工作現在由8 名駐上海的敦豪員工即可完成。西門子公司中國采購及物流服務主管托馬斯·費希騰麥爾(Thomas Fichtenmeier)表示:“敦豪的服務集成了海運、空運及物流服務,從而實現了端到端的物流系統。”

科技企業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這種合作正在亞太地區逐漸普及。朗訊科技公司(Lucent)和另一家全球性的物流企業美國聯合包裹公司(UPS)合作進行物流管理。由聯合包裹公司相關業務部門設立一個專門工作組,負責管理朗訊科技公司在所有空中和陸上的貨運業務、跨港口倉儲業務及物流系統的運行。朗訊科技公司供應鏈網絡部副總裁吉姆·約翰遜(Jim Johnson)認為:“這項物流管理方案將在整個層面上監督物流網絡的運行,包括如何管理送貨車司機、縮短各個物流環節之間的間隙、提高整個物流系統運行的透明度等。”可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介入可以讓科技企業各個物流環節之間的連接更為順暢。

中外運-敦豪國際航空快件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陳奮禎透露:未來5年,敦豪計劃在中國投資2.7億美元用于完善基礎設施,其中包括口岸和服務中心等設施。2008年3月,美國聯合包裹公司在上海、蘇州和福田分別設立了3個倉庫和配送中心,這三大業務基地均毗鄰重要的科技制造中心。美國聯合包裹公司計劃今明兩年在中國的主要城市再建立20個這樣的業務基地,將在中國的倉庫數量增加到60個。

備件物流再借力

科技企業的另一特點是售后服務水平要求高,往往需要對售出商品進行維修、更換等服務。對科技企業來說,售后服務的管理主要是對備件的物流管理。任何科技產品都難以完全杜絕硬件故障,一旦出現故障,及時找到需要的備件就成為衡量服務質量的關鍵。這種備件物流又叫“逆向物流”,顧名思義,它與正常物流的方向相反,而且具有不可預知性,難度也較大。傳統的方法是企業自己建設備件中心,這樣前期需要很大的投入,許多企業現在正在嘗試將備件物流進行外包。

惠普公司GSO(HP Global Service Organization)部門與敦豪進行了備件物流方面的合作,利用敦豪全球的備件物流中心進行逆向物流,包括回收工程師和銷售渠道借用的零件,回收、送修、返庫缺陷零件,回送缺陷零件給供貨商,從用戶端到供貨商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逆向物流鏈條。對于敦豪這樣的物流企業來說,所謂正向和逆向物流均是其物流服務的組成部分,有許多重合之處;而對于科技企業來說則減少了重新建設一套備件物流系統的工作,提高了效率。

雖然備件物流在中國還不普及,但全球各大物流企業已經開始在華布局。從20 世紀90年代開始,敦豪進入備件物流領域。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敦豪擁有330個倉庫、10個分銷中心,另外還在亞洲、歐洲、北美地區有3個區域呼叫中心,在中國設立了16家備件物流中心。

美國聯合包裹公司位于上海的航空轉運中心在2007年建成,其轉運中心的功能之一就是為企業提供售后維修服務。“目前,全球的備件物流市場規模可望達到650億美元,并以每年4%的速度增長,從而成為全球物流領域中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敦豪亞太區備件物流總監約翰·法雷爾(John Farrell)如此預測。

個性化需求尚待突破

科技企業的物流外包需要大發展,仍面臨著一些障礙,如何滿足科技企業的個性化需求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敦豪全球客戶解決方案部亞太區電子元器件部銷售總監沈劍平(Sim Kian Peng)說:“運一箱芯片與運一箱衣服的要求截然不同,需要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必要的確保貨物安全的服務。”例如,在敦豪與影像企業愛克發公司(Agfa)的合作中,就必須為愛克發公司的影像產品提供特殊的環境,如對溫度和濕度的嚴格控制,在倉庫內設置專用工作間用于儀器的校準等。在敦豪上海區域轉運中心1.8 萬平方米的倉庫中常設500余個愛克發公司專用庫存單元,占據了全部物流中心的1/6。

個性化的需求顯然帶來了成本的增加。例如,某物流企業,在為高價值的芯片等產品提供特殊服務時,采用了全球定位、特別保鏢和裝甲卡車等措施,這樣的服務開價不菲。

雖然基礎設施的限制和管理體制的制約仍然影響著科技企業外包物流的決心,但科技企業外包物流在中國已經開始興起。中外運-敦豪國際航空快件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陳奮禎說:“目前,在這個領域,發達國家外包的比例為45%~50%,在中國為20%~24%,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資料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008-11-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为县| 沾化县| 新泰市| 怀仁县| 望城县| 雷山县| 华宁县| 芦山县| 府谷县| 乌兰县| 甘德县| 德格县| 左贡县| 九龙城区| 司法| 彰化县| 翁牛特旗| 射阳县| 新河县| 敖汉旗| 灵石县| 肥东县| 曲阳县| 阿勒泰市| 道孚县| 张家界市| 崇仁县| 六安市| 台南市| 荣成市| 定西市| 利津县| 博乐市| 乐业县| 桐庐县| 恩平市| 宿松县| 金堂县| 绍兴市| 霞浦县| 建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