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物流管理

1.2.1 物流管理的含義與原則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根據物流的規律,運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學方法,對物流活動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和監督,使各項物流活動實現最佳的協調與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經濟效益。現代物流管理應遵循以下原則。

1.服務性原則

物流業屬于服務業,必須以用戶為中心。隨著商品經濟的縱深發展,用戶對物流活動更重視高效率、低消耗的效果。所以,現代物流業的活動特點是在承擔中長距離大量運輸的同時,還要注意滿足用戶批量少、次數多、距離短、時間準的要求,甚至要為用戶“量身定做”物流方案。例如,日本豐田公司有個先進的管理經驗是“零庫存”或者稱“準時生產方式”,就是原料配件運到正好上生產線,產品完工即運給下一道工序或用戶,因此不需要庫存,使儲備資金占用達到最低。這種情況必須有一個精干的物流機構在支持,這往往不是企業自備物流機構能做到的,尤其在經濟發達地區,一般都由專業物流企業承擔。他們的服務與用戶的需要配合得分毫不差,真可以說是完美的服務。

2.通用性原則

專業物流企業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必然發生高昂的費用,但是如果能采用共同儲運的組合方式,提高儲運設備的利用率,就能把成本降下來。為了能夠適宜于共同組合,對物流用品如集裝箱、托盤等應著重它的可交換性、通用性。在這個原則下提出了物流標準化的要求。例如,規定了物流設施與設備的尺寸基準,又稱“物流模數”,規定了最小的集裝單元尺寸為600 mm×400 mm,這是國際基本認定的基礎模數尺寸,其他規格的尺寸都與它成倍數關系。現代物流業必然發展為全球性作業,那么上述通用性將向全球的通用性發展,而且不僅是設施與設備的通用,更包括商務單證、手續規則的通用、相互認可等,這些都是現代物流業發展面臨研究解決的問題。

3.合理化原則

專業物流企業要降低物流成本,還要考慮按最優化模式設計它的作業,實行合理的運輸、儲存、配送、流通加工等。追求最優模式還要注意解決“二律背反”的問題,即事物存在相互矛盾的兩個方面,如果想要實現其中一個方面的目的,就可能使另一方面受到損害。例如,減少庫存可以降低儲存成本,但是要增加采購次數,使采購費用增加;又如:簡化包裝可以降低包裝成本,但是包裝強度降低,破損率升高,使維修或賠償費用增大,甚至損害自家聲譽等。解決這類問題在于:首先要周密的考察、衡量各方面的利害關系、影響程度;然后可采用實驗或者更精確的數理推算方法,確定矛盾的雙方各自應該具有的水平,得到較折中的處理方法,使綜合效益得到最大。例如,利用“最經濟購進批量”法計算對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里| 凤阳县| 额济纳旗| 应用必备| 炎陵县| 东丽区| 五常市| 宝兴县| 平南县| 余干县| 鹿泉市| 商都县| 昆明市| 丰宁| 临夏市| 中西区| 桓仁| 建平县| 康马县| 富民县| 汪清县| 泊头市| 常州市| 湟中县| 福贡县| 科尔| 富阳市| 罗源县| 广安市| 临漳县| 车致| 盐山县| 南充市| 兴宁市| 遂川县| 上思县| 洛阳市| 芜湖县| 浦县| 昭平县| 纳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