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工基礎與實踐
- 王學屯 王會軍編著
- 234字
- 2018-12-28 23:53:13
第六節 歐姆定律
一、部分電路歐姆定律
不包含電源的一段電路稱為部分電路,如圖1-10所示。

圖1-10 部分電路
1827年德國物理學家歐姆通過實驗發現:在一段部分電路中,通過電路的電流I與加在電路兩端的電壓U成正比,與電路的電阻R成反比。這個結論叫做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在電壓、電流的參考方向一致時,其公式為

部分電路歐姆定律揭示了電路中電流、電壓、電阻三者之間的關系,是電路的基本定律之一。
例題1-4 有一個電爐,已知其電阻為44Ω,使用時通過的電流是5A,試求供電線路的電壓。
解:由得

注意,歐姆定律雖然是在金屬導體導電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但對電解液導電也是同樣適用的。不過,歐姆定律對氣體導電是不適用的。
觀察與思考
由
可推出 。因此,可得出結論:導體的電阻與加在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通過導體的電流成反比。這個結論對嗎?為什么?
二、伏安特性曲線
如果分別以電壓、電流作為橫坐標和縱坐標,可畫出電阻的電壓與電流之間的關系曲線,稱為伏安特性曲線。若電阻的伏安特性曲線是直線,則該電阻稱為線性電阻,如圖1-11(a)所示;反之,則稱為非線性電阻。如圖1-11(b)所示。

圖1-11 電阻的伏安特性曲線
線性電阻的阻值是個常數。電子電路中會遇到多種非線性元件(如二極管、三極管、可控硅等)。今后除特別指出外,所說的電阻均指線性電阻。
由線性電阻組成的電路叫做線性電路,含有非線性電阻的電路叫做非線性電路。歐姆定律只適用于線性電路。
三、全電路歐姆定律
含有電源的閉合電路稱為全電路,如圖1-12所示。

圖1-12 全電路(r單獨畫出)
電源外部的電路(兩極以外部分)叫做外電路,電源內部的電路(兩極以內部分)叫做內電路。電流在經過內電路時也會受到阻礙作用,內電路的這種阻礙叫做電源的內電阻,簡稱內阻,一般用r來表示。通常在電路圖上把r單獨畫出,這是為了看起來方便。事實上,內阻只存在于電源內部,與電動勢是分不開的,也可以不單獨畫出,只在電源符號的旁邊注明。例如,圖1-12可畫成如圖1-13所示。

圖1-13 全電路
全電路歐姆定律的內容是:在閉合電路中,電流的大小與電源的電動勢成正比,與電路的總電阻(內、外電路的電阻之和)成反比。在外電路中,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在內電路中,電流由負極流向正極。公式為

由式(1-7)可得

其中,U外=IR為外電路的電壓降,又稱電源的路端電壓;U內=Ir為內電路的電壓降。
由式(1-8)知,電源電動勢等于內、外電壓降之和。
例題1-5 有一個電源的電動勢為3V,內阻為0.4Ω,外接負載電阻為9.6Ω,求電源的路端電壓和內阻上的電壓降。
解:由歐姆定律得

內阻上電壓降

電源的路端電壓為

或

四、電源的外特性
由式(1-8)知電源的路端電壓U=E?Ir。
可以看出,在E和r不變時,當外電阻R增大時,電路中的電流I將減小,內阻上電壓降Ir隨之減小,電源的路端電壓U會增大;當外電阻R減小時,電流I會增大,內阻上電壓降Ir隨之增大,電源的路端電壓U會減小。也就是說,當電源電動勢E和內阻r一定時,電源的路端電壓U會隨負載電流I的變化而變化。我們把這種關系特性稱為電源的外特性,其關系特性曲線稱為電源的外特性曲線,如圖1-14所示。

圖1-14 電源的外特性
為了比較,在圖1-14中做出了電動勢相同但內阻不同的兩條曲線。
下面討論兩種特殊情況。
(1)當外電路斷開時,稱做開路或斷路狀態。此時,R→∞,電路中電流為零,U內也為零,則U=E。這表明電源開路時的路端電壓等于電源的電動勢,即E=U開。這也是我們可以用電壓表粗略測量電源電動勢的理論依據。對電源來說,此種狀態稱做空載。
在圖1-14中,電源的外特性曲線與縱軸交點的縱坐標即為電源的電動勢大小。
(2)當外電路短接時,稱做短路狀態。此時,R→0,U也為零,電路中的電流I0=E/r ,稱做短路電流。由于r很小,故短路電流I0很大。電流太大不但會燒壞電源,還極易引起火災。為防止出現短路事故,在電力線路中必須安裝保險裝置,同時,實驗中絕不允許將導線或電流表直接接到電源上。在圖1-14中,電源的外特性曲線與橫軸交點的橫坐標即為短路電流的大小。
例題1-6 在如圖1-15 所示的電路中,R1=14Ω,R2=9Ω。當開關SA扳到位置“1”時,電流表讀數為0.2A;當開關SA扳到位置“2”時,電流表讀數為0.3A,求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

圖1-15 例題1-6圖
解:根據全電路歐姆定律,可列出聯立方程組

解聯立方程組得

把r值代入①式或②式,可得E=3V。
實驗中通常就是采用此方法來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的。
觀察與思考
一個收音機,裝上舊電池沒有聲音,換上新電池后聲音正常。但用萬用表測量新、舊電池的電壓時,均為1.5V,這是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