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嬰幼兒養育全百科
- 毛文娟主編
- 3733字
- 2018-12-27 16:14:00
育嬰的基礎知識
1~2個月嬰兒的照料
滿月前的嬰兒常常一晝夜要吃8~10次奶;而快滿2個月時,一般每隔3~4小時吃1次,晝夜吃5~6次就行了。出生后1~2個月的嬰兒能吃奶粉沖的奶;有的甚至一次能吃150ml~180ml。平時,當第一次給的奶吃光了的話,第二次就多沖20ml~30ml,要是也能吃光,則下一次喂時就再追加20ml~30ml。2個月的嬰兒最多也只能給200ml,另外可以再補充果汁或涼開水。對嬰兒的日常照料應注意經常曬曬太陽(每日30分鐘),穿適合嬰兒活動的衣服。
出生后2個月
生長:2個月的嬰兒與1個月時相比有了不少的變化。體重每周增長200g~250g,滿2個月時,身長可增長2.5cm~3.5cm。這個月,嬰兒每天睡眠約18個小時,醒著的時間增多了。
發育:俯臥時下巴離開床面的時間長些,面部和床面的角度可以達到45度;仰臥時,常無目的地揮動手臂,還能被動地抓握放入手中的物品,但握不了一會兒很快就會掉落。視覺上,能明顯地用眼睛去追隨做水平方向運動的物體。當母親和他說話時,能注視母親的臉,并開始出現微笑。聽覺變得非常靈敏,睡眠中聽到大的響動會驚醒,醒時則會把頭轉向發出響聲的玩具,聽到說話聲、音樂聲會停止哭泣去傾聽。語言上,2個月嬰兒的哭聲出現分化,因饑餓、不適或疼痛等不同原因,其哭聲的長短、高低、大小也完全不同,已經具有了語言的意義。在吃飽睡足之后,高興時可發出“a~a、i~i、e~e”等單元音。
喂養:母乳喂養,逐漸養成定時喂奶的習慣,一般每2~3小時喂1次,每天6~7次。人工喂養,用奶瓶,每3~4小時喂1次,每次120ml~150ml,每天6次。青菜汁或果汁(桔子汁、西瓜汁、蕃茄汁等),每天1~2次,每次由1~2湯匙開始逐漸增至30ml。此外,還要堅持每天服用魚肝油及鈣劑。
預防接種:月初打乙肝疫苗第二針(出生40天之內)。月末口服第一次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糖丸1粒。
注意事項:1.不必縫布套把小手包起來。應盡量讓嬰兒多摸一些不同質地的物品,觸覺受到多種多樣的刺激,有利于大腦的發育。2.青菜汁及果汁要新鮮,制作餐具用前要消毒。
出生后3個月
生長:嬰兒在出生后第3個月,體重仍按每周200g~250g的速度增長,滿3個月時,已達6kg左右了。身長又增長了2.5cm~3.5cm。睡眠時間縮短為16小時左右,也就是說,每天有8個小時是醒著的,可以更多地觀察外部世界,并且努力學習一些新動作,練習新花樣。
發育:直抱時頭可以豎直。俯臥位時能抬頭,胸部也可以部分離開床面,上肢可以支持部分體重。仰臥位時,手不再是緊緊的握拳姿勢,經常是半張著的,常將雙手放在眼前,不時端詳或玩弄。看見物體會手舞足蹈,會試圖觸碰桌上懸掛的物體和伸臂能及的物體;還會試圖從仰臥位變為俯臥位,也就是開始練習翻身。視覺上,開始能比較集中地注意一個新鮮事物。兩眼可跟隨物體移動180度,也可上下移動或去追隨做環周運動的物體。視力可達4m~7m。聽覺上,頭部可準確地轉向發出聲響的一側,對輕快、柔和的音樂旋律表示出愉快的表情,而對強烈的聲音表示不快。語言上,高興時會大叫,常自發“咕咕”聲,母親與其說話時,也會“依呀”作答。
喂養:母乳喂養,每2~3小時喂1次,每天6~7次;人工喂養每3~4小時喂1次,每次150ml,夜間可減去1次。青菜汁或果汁每日1~2次,每次40ml。
預防接種:1.去結核病防治所進行卡介苗復查、復種;2.口服第二次脊髓灰質糖丸活疫苗1粒。同時打百白破三聯針1針。
注意事項:1.嬰兒手臂可及之處不要放置塑料薄膜或塑料袋,以防蒙住口鼻發生意外;2.接種疫苗后可發生局部紅、腫、熱、痛、全身不適甚至惡心嘔吐等現象,輕者為正常現象,重者須到醫院就診。
出生后4個月
生長:從第4個月開始,嬰兒生長的速度比前3個月稍稍減慢了。每周平均增加體重150g~200g,身長1個月長2cm,睡眠時間仍為每天16小時左右。
發育:直抱時頭能豎得很直,但傾斜身體時頭仍搖擺不定,俯臥時胸部可以全離開床面,用腹部來承受身體重量或能用肘支撐身體數分鐘。喜歡玩自己的手,常將雙手握在一起拿到眼前捏弄或將手放入口中吸吮。會試著去拿東西,但距離判斷不準。搖“花鈴棒”能搖很長時間,但若掉落后不知道去撿。視覺上,能區別顏色,能協調好兩眼共同注視一個物體。聽覺上,不但頭轉向聲響一側,眼睛也會朝聲響方向看。能區分成人發出的聲音,如聽見母親的說話聲就高興起來。嗅覺,能穩定地區別愉快的氣味,并對酸甜苦等味能比較明確地區別。語言上,逗引時會發出笑聲,并會用“咿呀”發音來逗引成人與他說話。能發出輔聲“m、k、p、b、ɡ”等。
飲食喂養:母乳喂養,每天喂5次,夜間停1次;人工喂養,每次150ml~180ml,夜間停1次。蘋果汁每日2次,每次30ml。開始添加輔食,雞蛋黃1/4個,米粉、爛粥、菜泥、魚泥等每天1次,每次1~2湯匙。
預防接種:口服第三次脊髓灰質糖丸活疫苗1粒。同時打第二針百白破三聯針。
注意事項:1.添加輔食不可操之過急,先試一種,從小量開始,觀察大便無異常,2~4日后再加另一種。2.加輔食時應先給嬰兒吃輔食,隨之再喂奶,輔食與奶合為一頓;3.加輔食時,如適逢酷暑或嬰兒生病,應將時間往后推遲。
出生后5個月
生長:這個月齡的嬰兒平均每周增加體重150g~180g,月增長身高2cm,每日睡眠時間仍為16個小時左右。由于出生后幾個月體重迅速增長,這時嬰兒小臉蛋圓圓的,眼睛亮而有神,身上也胖乎乎的,手腕形成一條很深的紋,臀部也很明顯,與剛出生時的模樣已完全不同,變得非常可愛。
發育:翻身自如,一般先學會從俯臥翻為仰臥,后學會從仰臥翻為俯臥。大人扶著可以坐住,頭可豎得很穩。因腰肌的力量還不能支持身體,所以不能獨坐,但扶著坐時腰能伸直。能主動去拿面前的物品,動作尚不協調,不準確,往往雙手去拿,大拇指不起作用。不論什么東西都愿往嘴里放,喜歡照鏡子,對著鏡中人微笑或用手去抓鏡中人。洗澡時拍擊水,喝奶時拍奶瓶。視覺上,能比較持久地注意一個物體,并可注視遠距離的物體,如天上的月亮、街上的行人、行駛的汽車等。聽覺上,能分辨親人的聲音,聽到母親的聲音就高興、活躍。語言上,能發復合音組,如“ma、da、na”等,會咂舌。
飲食喂養:母乳每天喂5次,夜間不喂;人工喂養時,牛奶每次150ml~180ml,夜間不喂。蘋果汁每日2次,每次30ml。雞蛋黃可加至1/2個,米粉制品1/3碗,分2次喂完。菜泥、肉泥、魚泥少量(2匙)。魚肝油及鈣劑按時服。
預防接種:此時應該打第三次百白破三聯針。
注意事項:1.嬰兒會翻身后,家長即使離開片刻,也應將床欄拉好,以防跌落;2.考慮到嬰兒腎臟排鈉的功能較差,輔食中不要放鹽或少放鹽。為防止形成甜食習慣,也應盡量不放糖或少放糖。
6個月以后的輔食添加
嬰兒6個月時,體重增至8kg,身長增至70cm左右。在發育方面,嬰兒會坐,并逐漸會滾、會爬,運動得多了,所需的營養也就應該更多。
在消化方面,嬰兒已具有咀嚼運動能力,并開始出牙,胃腸適應能力已逐漸增強,加之已適應了前面階段的食物,因而此期可以添加的食物種類可以增多了,而且食物的質地也應逐漸由液體變為糊狀和小塊狀。
在這一階段,可以喂嬰兒混合谷類的食物,如營養奶糊等,為嬰兒提供較多的蛋白質和鐵等營養素,同時讓嬰兒嘗試不同質地、不同口味的新食物。另外,在這一階段還需添加肉泥、肝泥、蛋黃或全蛋、蔬菜泥、水果泥等,以保證寶寶攝入平衡的膳食。在添加上述食品時,可將其攪拌在稀飯中一起喂嬰兒,或者直接選用未添加防腐劑、香料及色素等市售谷類食物喂養寶寶,這樣一方面可以滿足嬰兒所需,另一方面可以減輕母親制作食物的辛勞。
在為嬰兒添加輔助食物時,不要喂嬰兒那些無益或危險的食品。有些食品不能提供嬰兒適宜的營養并且有可能引導嬰兒養成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如煎炸的食物、加香料的飲料、巧克力等。
另外,有些可能引起哽噎的食物,即使在有人看管的情況下,也不應給嬰兒吃。這些食物包括生而硬的水果和蔬菜,如葡萄、櫻桃、堅果、花生米、核桃仁、油炸土豆片及小塊硬糖等。
嬰兒期的發育
體重、身長、頭圍被視為嬰兒發育的重要指標,也是嬰兒體檢時必不可少的內容。母親可以通過體重、身長和頭圍來大致判斷嬰兒的情況。
體重
新生兒的正常體重為2.5kg~4.0kg。出生后頭3個月嬰兒體重增加最快,每月增長750g~900g;前6個月平均每月增長600g左右;7~12個月平均每月增重500g;1歲時體重約為出生時體重的3倍。健康嬰兒的體重無論增長或減少均不應超過正常體重的10%,超過20%就是肥胖癥,低于平均指標15%以上,應考慮營養不良或其他原因,須盡早去醫院檢查。
身高
嬰兒在0~3歲時,是一生中生長最快的時期,骨骼細胞的生長和數量上的增多都非常快,所以要注意寶寶的營養以及鈣質的補充。出生后頭3個月的嬰兒身長每月增長3cm~3.5cm;4~6個月每月平均增長2cm;7~12個月每月平均增長1cm~1.5cm;在1歲時約增加半個身長。嬰兒在1歲內生長最快,如喂養不當,耽誤了生長,就不容易趕上同齡兒了。這個時期對嬰兒來說很關鍵,一步趕不上,就會步步落在后面。
頭圍
1歲以內是嬰兒一生中頭顱發育最快的時間段,是大腦細胞的完善和進一步發育的重要時期,所以要定期測量嬰兒的頭圍,來初步觀測嬰兒的發育狀況。測量頭圍的方法,是用塑料軟尺從頭后部后腦勺突出的部位繞到前額眼眉上邊。嬰兒出生后前6個月頭圍增加6cm~10cm,1歲時共增加10cm~12cm。頭圍的增長,標志著腦和顱骨的發育程度。嬰兒如果出現異常,應馬上去醫院進行進一步診治。

0~3歲嬰幼兒發育國際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