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號文件還規定,必須消除派性,鐵道部的干部要對發生的任何事故負責。反對這些措施的人(搞派性活動者、停工者和毀壞財物者)一經發現,要立刻予以懲處。鄧小平為了搶占意識形態高地,宣布說,對抗鐵道部領導的人——就算那些已經加入了激進團體的——也要被定性為違反組織紀律、搞個人主義的“資產階級”。此外,破壞鐵路財物的人要一律定為“反革命”,迅速給予嚴懲。35鄧小平在省委書記會議結束時的講話簡明扼要、切中要害,既表明了他堅決的態度,采用的方式又讓毛澤東很難反對,盡管他要限制一些革命造反派。他引用毛語錄說,必須“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一旦發生戰爭,交通運輸的地位十分重要,可是現在它運轉不良。有些領導人擔心,過于重視經濟,會像“文革”期間那樣繼續挨批;為了讓他們放心,鄧小平說:“聽說現在有的同志只敢抓革命,不敢抓生產。說什么‘抓革命保險,抓生產危險’。這是大錯特錯的。”他明確表示,毛主席現在支持抓經濟。“怎樣才能把國民經濟搞上去?分析的結果,當前的薄弱環節是鐵路。”36由于把鐵路作為地方整頓的典型,鄧小平親自講到全國鐵路問題的細節。他說,全國鐵路的日裝載能力估計為55000個車皮,但現在只能裝40000多個車皮。“現在鐵路事故驚人。去年一年發生行車重大事故和大事故755件。”(與此相比,1964年只有88起)紀律很差,規章制度得不到執行。例如,“火車司機隨便下車吃飯,經常誤點”,值班時間不能喝酒的規定也得不到嚴格遵守。“對這些人不及時處理(打擊投機倒把、升官發財的壞分子)?等到哪一年呀?對鬧派性的人要再教育,要反對鬧派性的頭頭。”對于那些鬧過派性但已改正錯誤的人,鄧小平說,“教育過來,既往不咎,再不轉變,嚴肅處理。”同時,“要把鬧派性的人從原單位調開”。鬧派性的頭頭不服從調動怎么辦?“不服從調動不發工資。”他又用更加積極的語氣說,“我想絕大多數人是擁護這個決定的”,“鐵路工人是中國工人階級最先進、最有組織的一部分??把這些問題講清楚,理所當然地會得到絕大多數鐵路職工的擁護。??解決鐵路問題的經驗,對其他工業部門會有幫助”。37這充分顯示了鄧小平的特色:講清大局,說明為什么需要做某些事,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務上面,打好思想基礎,為撤換無所作為的干部爭取公眾支持。為了貫徹鄧小平的計劃,萬里在會議結束后的次日就召開了鐵道部全體駐京單位大會,向與會者傳達了9號文件和鄧小平的講話要點。第二天又召開了全國鐵路系統電話會議,向地方干部說明9號文件和鄧小平講話的重要意義。王震在電話中說,他將從鐵道部向問題嚴重的地方派出工作組。干部們都知道王震將軍的工作組中會有軍隊,他們在必要時會動用武力。38自土改以來,由上級派工作組一直就是保證國家政策在地方得到落實的基本手段。
萬里整治鐵路運輸不暢的工作有全國的支持,又有中央文件撐腰,他于3月9日率領北京的工作組會見了江蘇省和徐州市的黨政領導。39他到達的當天就宣布,根據鄧小平親自批準的逮捕令,對4天前被鄧小平點名批評的徐州鐵路分局局長顧炳華予以逮捕。40萬里知道,不把顧炳華抓起來,有些干部還是不敢帶頭對他進行批判。他還明白,很多人就像鄧小平在講話中所說,仍然心有余悸,擔心被打成右派。老練的革命領導人萬里知道,為了讓人們放心地批判顧炳華,需要召開一次群眾大會,以此顯示行動得到了廣泛支持,并表明上面的大人物也在公開譴責顧炳華。9號文件的發布起著關鍵作用,表明他的鎮壓措施不只是一個不久就會調離的領導人的意見,而是得到了黨中央和國務院的全力支持。
萬里到達徐州的第二天,在徐州鐵路分局職工和家屬萬人大會上發表了講話。他傳達了9號文件的內容,敦促他們在3月底前讓鐵路局成為促進交通運輸順利運行的模范。次日,萬里等人又在徐州體育館召開的徐州市黨員干部大會上講話,傳達了鄧小平所強調的毛主席的三項指示,重申毛主席對“安定團結”的號召。在另一次群眾大會——這次是機務段的職工大會——上講話之后,他們的領導做出了讓貨運暢通的保證。41顧炳華被捕后,他的同伙繼續負隅頑抗,直到最后鋃鐺入獄。和其他派下去處理類似情況的工作組一樣,萬里和北京的工作組把那些帶頭搗亂、必須逮捕或至少撤職的人與通過“教育”仍能和新領導班子合作的干部區分開來。他們對基層領導說,要解散派系,承認錯誤;很多人聽從后得到了留用。在隨后召開的小組會上,每個人都表態不再加入派別,要保證貨運暢通。42為了加強對新的領導路線的支持,使當地的人們不計前嫌,也為了向當地群眾保證激進派的追隨者不會卷土重來,工作組宣布為徐州地區在“文革”初期受到迫害的大約6000人平反,在押人員予以釋放。對派系斗爭中遇害者的親屬道了歉,對幸存的受害者進行了賠償,43為過去受到冤枉的很多人重新安排了工作。44為了讓鐵路工人完成指標,萬里鼓勵當地領導班子改善工人的生活條件。在接見新選出的領導班子之后,萬里和工作組一起離開了徐州,距他們到達時只不過12天。他們讓當地領導班子接手工作并向上級匯報。到3月底時,徐州平均每天辦理的車皮數從3800個增加到7700個,日均裝載量翻了一番,從700個車皮增加到1400個。45中共領導人在全國推行新方案時,經常說“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在徐州實現了重大突破后,鄧小平決心把這個在點上取得的整頓經驗推向其他鐵路樞紐,然后再利用鐵路的經驗去整頓其他部門。3月底,負責整頓的干部從徐州轉道南京和江蘇等地方的鐵路樞紐。46鄧小平首先集中精力抓問題嚴重的鐵路樞紐,如太原、昆明和南昌等等。他聽說太原有個黨委副書記阻撓當地鐵路運輸暢通,便指示迅速進行調查,如果情況屬實,在月底以前要把這個副書記調離,如果他在上面有后臺,也要一并調離。47萬里繼續奔波于有問題的鐵路部門,隨后又視察了所有的貨車制造廠——洛陽、太原、成都和柳州——以保證鐵路設備的及時供應。4月24日鄧小平陪同金日成訪問南京時,萬里趕到南京向他匯報了整頓鐵路取得的進展。48對于鐵路的其他老大難單位,萬里采取和徐州相同的策略:召集小型會議聽取有關當地情況的匯報,宣傳9號文件,重申毛澤東對“安定團結”的重視,召開群眾大會爭取他們對改革的支持,在必要時還會搬出軍隊作為后盾。經過選拔,新的領導班子得到了任用。自然,被撤換的領導都是以前的革命造反派。從6月30日到7月7日,萬里在北京主持召開工作會議,總結了9號文件下發幾個月以來整頓鐵路的經驗。這幾個月的變化顯然是一項很大的成就。據萬里的報告,全國二季度的貨運量比一季度提高了19.8%,客車利用率提高了18.4%。49鄧小平不可能像解決徐州鐵路局的問題那樣,對另一些問題付出同樣多的精力,但是這個案例鮮明地體現著鄧小平克服混亂、為其他地方樹立典型的方法。他盡量讓毛澤東站在自己這一邊;他依靠有成功經驗的干部;他發文件,召開群眾大會,利用軍隊使群眾相信“文革”的政策不會輕易回潮;把阻礙進步的人抓起來,并督促建立新的領導班子。而且,他做起這一切來雷厲風行。
把徐州的經驗推廣到煤礦和鋼鐵業
徐州的整頓大獲成功后,鄧小平又利用徐州的典型經驗推動其他地方的整頓。他在3月25日讓萬里匯報徐州的進展,但不是向鐵路干部,而是向國務院的全體干部大會。鄧小平在這種匯報會上一般不說話,但這一次他卻表現得很急切,數次打斷萬里做一些補充說明。
此后,鄧小平的部下從打擊徐州的派性轉向打擊徐州所屬的整個徐海地區的派性,然后又擴大到江蘇全省。江蘇省在1975年是全國最亂的省份之一,1974年末全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有所增加,江蘇卻下降了3%。萬里得到支持從鐵路轉向對江蘇全省進行整頓,就像在徐州一樣,他打擊派性,選拔能夠帶來穩定和發展的干部。不到3個月,萬里就報告說,在整頓江蘇的領導班子上取得了重大進展。6月2日中央發布12號文件,它實際上是在9號文件的基礎上通報了在徐州、海州和江蘇其他地區取得的進展。鄧小平贊揚這個報告說,江蘇的經驗也可以用于指導其他地方的工作。50于是改革又從江蘇推向浙江。盡管浙江的造反派仍在負隅頑抗,問題特別棘手,但是到7月17日就基本得到了解決。根據浙江的經驗出臺的16號文件,使這一經驗又成了其他各省開展整頓的樣板。51鄧小平在7月4日概述了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整頓任務,即從鐵路和地方政府擴大到其他部門,首先是煤炭和鋼鐵行業,然后是其他行業和其他運輸業,接下來是商業、財貿和農業,最后從經濟部門轉向文教部門,從國防科技轉向整個科技部門,從軍隊轉向地方政府。
中國的基本能源供應是煤炭,房屋取暖、發電廠和工廠都離不開煤。運輸是關鍵:煤炭運輸大約占到鐵路總運量的40%。但是在“文革”期間由于運輸拖后腿,大量煤炭只能被堆積在礦區附近,使煤炭生產失去了動力。
鐵路運輸的難題在1975年夏天已開始得到克服,這使北京可以把更多精力轉向煤炭生產。實際上,9號文件出臺后,鄧小平就給煤炭部長徐今強打氣,讓他利用運輸條件改善的前景增加煤炭生產。1975年春天,徐今強把工作重點放在了鐵路運輸便利的產煤區:陜西、河北、河南、安徽和東北。
在鄧小平的領導下,徐今強對派性發起打擊,首先針對問題特別嚴重的省份。這些省份的煤礦所供應的煤炭數量占華東地區的40%,對這些省份鋼鐵廠的煤炭供應至關重要。整頓工作使它們的生產大為改觀:1975年二季度的煤炭生產迅速增加,上半年結束時煤炭運輸量完成了全年計劃的55.5%。52在這個時期,化肥、輕工產品和電力的生產也有所改善,但是鋼鐵生產仍然停滯不前。鋼產量在1973年達到2530萬噸的峰值后,由于“批林批孔“運動的干擾,1974年降至2110萬噸。1975年初確定的當年生產指標是2600萬噸。53在3月25日鄧小平主持召開的國務院會議上,萬里報告了如何把徐州經驗運用于其他領域之后,鄧小平說,”現在解決鋼鐵問題是頭等大事“。54在當月召開的鋼鐵工業座談會上,副總理余秋里直言不諱地說,”搞了26年,花了五六百億投資,職工300萬人,只搞2000萬噸鋼“。他說,為了增加鋼產量,必須做到:(1)保證煤炭的長期供應,要專列直達,定點供應,必要的重油和電力供應也要得到保障;(2)發動群眾,要讓懂技術的管理人員擔任負責人;(3)克服薄弱環節,特別是鞍鋼、武鋼、包鋼和太鋼四大鋼鐵廠。不干工作的要免職,”不要占著茅坑不拉屎“。555月初,李先念副總理把12家大型鋼鐵廠和當地政府的黨委書記召集到一起,召開了鋼鐵工業座談會。56未完成指標的鋼鐵廠的領導要向一群嚴厲的與會者解釋為何沒有完成指標——他們說,在”批林批孔“運動中挨批的干部害怕犯政治錯誤,他們擔心毛的政策會有反復,如果不抓政治只抓經濟和生產,他們又會挨批。
5月21日,鄧小平結束為期一周的訪法之行回國3天后,主持召開了由國務院牽頭的全國鋼鐵工作座談會。57鄧小平不能公開談論讓很多干部擔心的事——毛澤東有可能改變想法,在”四人幫“的慫恿下再次打擊那些注重抓經濟的人。張春橋和姚文元就曾在1975年3月和4月分別發表文章,公開批判”經驗主義“,這是指只重視經濟生產,忽視意識形態的做法。鄧小平當時心中明白卻不宜公開說明的是,毛澤東曾在4月18日讓他放心,并就姚文元4月23日的文章寫下批示,進一步表明他現在反對批判經驗主義,支持鄧小平的整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