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放逐與回歸,1969-1974(2)

  • 鄧小平時代
  • (美)傅高義
  • 4142字
  • 2015-08-04 10:04:38

鄧小平在江西時更加堅信,中國已經大大落后,迫切需要改革。他的經驗使他深知“大躍進”的失敗是多么嚴重,由于其他領導人總是閱讀有關地方成就的浮夸報告,很難對此做出評價。例如,據鄧榕說,當鄧樸方1971年6月來到江西時,父親想給他找點兒事做,就問自己的工友有沒有需要修理的收音機。一個工人回答說,工人的錢根本買不起收音機。鄧榕說,這讓父親很傷心,社會主義已經搞了20年,工人家庭仍然連個收音機也買不起。13鄧小平的另外一些想法來自于孩子們的經歷。除了癱瘓的鄧樸方,鄧小平的4個孩子都被下放農村參加勞動,接受再教育。鄧榕從陜西北部的農村完成勞動回到江西后告訴家人,農村地區仍然沒有廁所和豬圈。幾個孩子也都向父母談到農民不得溫飽的處境。他們描述了經濟的衰敗和由他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黨組織所受到的破壞。鄧小平顯然被這些事情所觸動,在聽孩子們講話時一言不發。14得到允許前來江西看望鄧家的第一批朋友是李井泉的3個孩子,他們在1972年春節獲準來江西住了5天。鄧小平任西南軍區政委時,李井泉在他手下當副政委,1952年又接替鄧小平擔任了西南局書記一職。當時李井泉的3個孩子在江西老家工作。他們告訴鄧小平,父親受到批斗,被罷了官,母親被逼自盡??偸窍M私庹嫦嗟泥囆∑胶荜P心西南地區紅衛兵斗爭的細節,對李家3個孩子之一下放的農村地區的有關描述也很感興趣。當時他本人幾乎什么也沒有講,只說了一句話,農村需要更多的教育。15鄧小平離開江西時,他對中國問題的嚴重性和進行深刻改革的必要性已經不存在任何幻想。

家人相濡以沫

鄧小平在“文革”中受到批判后的幾年,5個孩子也不斷受到紅衛兵的攻擊。鄧林和鄧楠在工作單位挨批,另外幾個孩子則在學校里受迫害。他們只要敢走出家門,紅衛兵就有可能認出他們,把他們攔住進行辱罵。一家人在“文革”以前就和睦融洽,受迫害后孩子們更是同舟共濟有甚于以往,他們堅信父親的清白,從未有過動搖,堅信一家人要相濡以沫,共度時艱。鄧小平深知孩子們因為受到自己的牽連而受苦。對于家庭以外的干部,鄧小平是同志,黨的政策高于私人關系,但是他與妻子卓琳以及他們兒女的關系卻不以政策為轉移。他們之間忠心耿耿,相互關愛,總是以家庭為重。鄧小平從未置任何子女于不顧,他們也沒有一個人與鄧小平斷絕關系。對給他家做事的人——司機、廚師、勤務兵和他的秘書王瑞林,他也保持著親密的友情。王瑞林除了1966年至1972年與鄧小平分開的那段日子外,一直擔任鄧小平的秘書,從1952年他20歲起到1997年鄧小平去世。鄧小平視其為鄧家的一員而更甚于一名同志。

“文革”期間,孩子們的麻煩是從1966年10月1日一篇批判中國“第二號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的社論開始的。這篇社論雖然沒有點名,但顯然是針對鄧小平的。他的3個女兒立刻斷定那些指責全是不實之辭,她們也從未向紅衛兵或其他人提供過可以用作批判父親的證據的新材料。16卓琳后來表揚自己的孩子說,即使受到壓力,所有的孩子都沒有譴責過自己的父親。

鄧小平在江西寫的大多數信件都是為了請求允許孩子回家探親、安排他們在南昌附近工作、讓鄧樸方得到必要的治療。鄧榕說,他一生中除了為孩子以外,從來沒有寫過這么多信。17鄧小平估計這些信會轉給毛澤東,因此也是在向毛提醒自己還在江西、準備接受對他任何方式的安排,但信的內容都是跟孩子有關的事。北京的答復有時拖延很久,但孩子們最終都獲準前來江西探望父親,每次至少兩周,不過鄧榕得到允許住更長的時間。1969年12月,先是鄧榕,然后是鄧質方,都獲準在冬季農閑時間住在家里,但春耕開始之前兩人還要回到農村的生產隊。接著回家的是當時在國家科委工作的鄧楠及其丈夫,兩人于1971年春節獲準回家探親。鄧楠在江西生了一個女兒,這是鄧小平的第一個孫輩子女。長女鄧林也獲準在春節時回家探親。這些探親之所以可能,是因為毛澤東仍然覺得,與劉少奇和其他干部相比,他同鄧小平的關系要更親密一些。5個子女中鄧樸方最了解上層的政局變化。18他在江西的出現使父親有機會聽到更多關于學生政治斗爭的細節,感受到北京的政局。后來,一些了解鄧小平的人說,他在權衡如何懲罰人時,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讓個人感情影響決定,然而他特別嚴厲地堅持要判聶元梓10年以上的徒刑,因為正是聶在北京大學發動的政治批斗導致了鄧樸方的癱瘓和大約60名教職工的死亡。

“文革”之后,甚至在1997年鄧小平去世后,他的5個子女及其配偶和孩子仍然同住一院。鄧樸方投身于殘疾人的工作。鄧楠從事科技管理工作,后被提拔為國家科委副主任。在江西時,根據鄧小平的請求,女兒鄧榕在離鄧小平住處不遠的南昌學醫,鄧質方在那里學物理。鄧榕在1980年到中國駐華盛頓使館任職了兩年,擔任促進文化交流的工作。由于這項工作,她成了撰寫家史的作者,還領導著一個促進中外領導人交流、幫助贊助西方音樂演出的基金會。鄧質方在美國留學8年,拿到了羅徹斯特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學位。隨后他進入一家從事技術進出口的公司,后來又搞了一個從事房地產和通信裝備的分公司。

1973年鄧小平離開江西時,他的聽力已開始下降。他平時不參與兒孫湊在一起的聊天,不過有孫兒繞膝,看看電視節目,也讓他十分開心。如果他參與孩子的聊天,他們會直接沖著他耳邊說話,告訴他自己的見聞,說出自己的看法。但是據鄧榕說,父親對自己的經驗和判斷力十分自信,很少受到他們意見的影響。19林彪墜機,鄧小平致信毛澤東在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初,毛澤東把林彪元帥和鄧小平視為他的兩個最有前途的接班人。20確實,周恩來在1965年秋天曾對他的至交王稼祥說,毛澤東正在考慮兩個可能的接班人:林彪和鄧小平。21據鄧榕說,父親跟十大元帥中的九人都有來往,唯獨林彪除外。

毛澤東本人也注意到了兩人的對立,鄧小平曾說,毛澤東在1966年把他叫去,讓他跟林彪見一面,與林合作共事。鄧小平同意去見林彪,但交談并沒有解決兩人之間的問題,反而使他們各行其道。22毛澤東在1966年選定了林彪作為自己的“親密戰友”和接班人,以確保解放軍對他的擁護,因為林彪自1959年取代彭德懷之后一直領導部隊。但是盡管如此,毛澤東在1967年仍然私下說,如果林彪的身體不行了,他還是要讓鄧小平回來。23林彪在抗戰時脊椎神經受傷,從此變得性格內向而多疑,他很清楚跟毛澤東走得太近有危險,在毛澤東實際任命他之前曾三次拒絕接受。自從成了毛的“親密戰友”后,林彪對自己與毛澤東之間的關系憂心忡忡——他的擔心也確實有道理。到1970年,毛澤東已經懷疑林彪有可能在他還活著時就計劃篡權,在1971年夏末開始準備解決林彪問題。他首先接見了林彪手下的主要軍隊領導人,以確保他們對自己的忠誠。1971年9月初毛澤東乘火車從杭州回北京時,列車在上海停下。由于他對林彪深懷戒心,擔心個人的安全,因此沒有離開火車,而是讓上海的前造反派頭頭、時任上海市革委會副主任的王洪文和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登上他的火車。當林彪之子林立果在9月12日得知毛澤東已經回京后,林家人立刻變得惶惶不安。林立果調來飛行機組和一架飛機,載著林彪夫妻、他自己和幾個追隨者連夜逃往蘇聯。但是飛機并沒有抵達目的地,它墜毀于蒙古,機上無一人生還。24鄧小平最先是從用短波收音機聽新聞的兒子鄧樸方那兒得知了墜機事件。但是他等了將近兩個月,直到這條消息正式公布之后,才采取了行動。11月6日,當林彪墜機的文件傳達到縣一級時,鄧小平、卓琳和他們上班的工廠里大約80名工人得到通知,要花兩個小時去聽有關林彪罪行的中央文件。鄧小平聽力不好,所以被允許坐在前排,而且可以帶一份文件回家閱讀。林彪死后有不少人認為,毛澤東很快就會讓鄧小平回來擔任要職。鄧小平本人肯定也這么想。聽過關于林彪的正式文件兩天后,雖然此前被告知不要再給汪東興寫信,他還是鼓起勇氣給毛主席發出了一封信。25鄧小平很清楚什么樣的信最能打動毛澤東,他在請求把自己的兩個小兒子安排在江西他的身邊工作后,又寫道:

林彪[的暴露]是非常突然的,我對那些罪該萬死的罪惡行動感到十分的震驚和憤慨。??如果不是由于主席和中央的英明的領導和及早地察覺,并且及時地加以解決,如果他們的陰謀得逞,不知會有多少人頭落地。??我遵照主席指示,努力通過勞動和學習自我改造。??我個人沒有什么要求,只希望有一天還能為黨做點工作,當然是做一點技術性質的工作,??使我有機會能在努力工作中補過于萬一。26話雖然說得謙卑,但是鄧小平心中有數,毛澤東對于像他一樣敢作敢為、善于應變的干部,不可能不委以重任。

鄧小平數月沒有得到回音,而且即使得到答復后,毛澤東顯然仍未決定是否以及何時讓他回來,更談不上讓他擔任什么職務了。此時的毛澤東身心交瘁,況且他的精力也沒有用在林彪之后的領導班子上,而是忙于為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做準備。

毛澤東任用周恩來和黨的老干部:1971年9月-1973年5月被毛澤東當作接班人和“最親密的戰友”的人神秘死亡,轉眼間成了陰謀奪權的叛徒,即使普通人也會因此懷疑毛的判斷力。毛澤東為此身心交瘁,有兩個月的時間很少起床。27后來他又逐漸下床,但在1972年2月12日輕微昏迷過一次,肺里的毛病也影響到心臟,不時的咳嗽使他難以入睡,只好躺在沙發上睡覺。雖然他已行動不便,但至少在某些時候,在大事上,他的頭腦依然清楚。28他在政策上做出讓步,給予別人更多的決策權,但自己仍是當家人。

毛澤東需要抓緊建立一個林彪之后的新領導班子。按規定黨要在1974年——即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5年之后——召開十大,但他想在兩年以內讓新領導班子到位,以便能在1973年8月召開十大,比原定日期提前一年。為此,他必須物色新人,他雖然能依靠妻子江青及其同伙,可是他們都缺少必要的經驗、良好的判斷力以及同其他人合作治理國家的能力。他的現實選擇只能是起用富有經驗的老干部,而他們大多數都是“文革”的受害者。他們在“文革”之前能夠身居高位,至少部分原因是他們的領導能力。毛澤東需要他們老練的治國才能。周恩來向他匯報了很多老干部的遭遇,毛澤東說,沒想到會有那么多人受到如此嚴重的迫害。

此時此刻,其實只有一個人能管好黨和政府,而且由于多年磨煉,他也不會威脅到毛的地位,此人就是周恩來。在1970年8月組成政治局常委的5個人中,林彪已死,其同黨陳伯達也鋃鐺入獄,康生因患癌癥失去了工作能力,剩下的只有毛澤東和周恩來了。毛澤東幾乎別無選擇,只能給周恩來更大的空間去恢復黨和政府的秩序,他不但讓周恩來主持政治局工作,而且讓他管著政府和黨的機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壤塘县| 皋兰县| 泗阳县| 嘉兴市| 定结县| 化隆| 武夷山市| 惠东县| 聂拉木县| 崇阳县| 青州市| 西和县| 买车| 汾阳市| 迁西县| 抚顺市| 望奎县| 东辽县| 广灵县| 平山县| 印江| 噶尔县| 桐庐县| 商丘市| 梅河口市| 昆山市| 荃湾区| 乐平市| 盈江县| 扎鲁特旗| 九寨沟县| 永和县| 河源市| 侯马市| 怀集县| 台北县| 迁西县| 建昌县| 新晃| 乌兰浩特市| 策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