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孫子兵法》“全勝而非戰”的謀略與運籌技巧(2)
- 管理者必備兵學謀略與運籌技巧
- 李曉蕊編著
- 4199字
- 2015-09-11 11:27:47
第二,“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不斷觀察、了解對方
《孫子兵法》中提倡“知己知彼”,要取得戰爭的勝利就必須了解對方、了解自己。因此文章中多次提到“校之以計而索其情”,要全面收集和分析對方的情況,這是進行決策的基礎。“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也,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五事”包括政治、天時、地利、將帥、法制五個方面。通過對各個方面的比較來分析敵我雙方的形勢,研究作戰方針,預知戰爭結局。
原典
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
——《孫子兵法·軍爭篇》
[譯文]對于敵人的軍隊,可使其士氣衰落;對于敵人的將領,可使其決心動搖。軍隊初戰時士氣飽滿,過一段時間,就逐漸懈怠,最后士氣就衰竭了。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避開敵人初來時的銳氣,等待敵人士氣懈怠衰竭時再去攻擊它,這是通過削弱敵軍士氣而獲勝的辦法。用自己的嚴整對付敵人的混亂,用自己的鎮靜對付敵人的喧囂,這是通過利用敵軍心理躁動而獲勝的辦法。在離自己較近的戰場上等待遠道而來的敵人,在自己部隊得到充分休息的狀態下等待疲憊不堪的敵人,在自己部隊吃飽肚子的情況下等待饑腸轆轆的敵人,這是通過消耗敵軍力氣而獲勝的辦法。不要試圖繳獲排列整齊的軍旗,不要試圖攻擊堂堂之陣的敵人,這是通過待敵之變獲勝的辦法。
原典
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其所居易者,利也。眾樹動者,來也;眾草多障者,疑也。鳥起者,伏也;獸駭者,覆也。塵高而銳者,車來也;卑而廣者,徒來也;散而條達者,樵采也;少而往來者,營軍也。辭卑而益備者,進也;辭強而進驅者,退也;輕車先出居其側者,陣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奔走而陳兵車者,期也;半進半退者,誘也。杖而立者,饑也;汲而先飲者,渴也;見利而不進者,勞也。鳥集者,虛也;夜呼者,恐也;軍擾者,將不重也;旌旗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粟馬肉食,軍無懸缶而不返其舍者,窮寇也。諄諄翕翕,徐與人言者,失眾也;數賞者,窘也;數罰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眾者,不精之至也;來委謝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謹察之。
——《孫子兵法·行軍篇》
[譯文]敵人逼近而安靜的,是依仗它占領險要地形;敵人離我很遠而來挑戰的,是想誘我前進;敵人之所以駐扎在平坦的地方,是因為對它有某種好處。許多樹木搖動,是敵人隱蔽前來;草叢中有許多遮障物,是敵人布下的疑陣。群鳥驚飛,是下面有伏兵;野獸駭奔,是敵大舉突襲。塵土高而尖,是敵人的戰車馳來;塵土低而寬廣,是敵人的步兵開進;塵土疏散飛揚,是敵人正在曳柴而走;塵土時起時落,是敵人正在扎營。敵人使者措辭謙卑卻又在加緊戰備的,是準備進攻;措辭強硬而軍隊又做出前進姿態的,是準備撤退;輕車先出動,部下在兩翼的,是在布列陣勢;敵人尚未受挫而來講和的,是另有陰謀;敵人急速奔跑并排兵布陣的,是企圖約期同我決戰;敵人半進半退的,是企圖引誘我軍。敵兵倚著兵器站立的,是饑餓的表現;供水的士兵打水先自己喝,是干渴的表現;敵人見利而不進兵爭奪的,是疲勞的表現。敵人營寨上集聚鳥雀的,下面是空營;敵人夜間驚叫的,是恐慌的表現;敵營驚擾紛亂的,是敵將沒有威嚴的表現;旗幟搖動不整齊的,是敵人隊伍已經混亂;敵軍吏士怨怒的,是疲倦的表現;用糧食喂馬,殺牲口吃肉,丟棄吃飯喝水的器皿,不返回營舍的,是準備拼死作戰的窮寇。低聲下氣同部下講話的,是敵將失去了人心;不斷犒賞士卒的,表明敵軍陷入窘境;不斷處罰部屬的,表明敵軍處于困境;先強暴然后又害怕部下的,是最不精明的將領;派來使者送禮言好的,是敵人想休兵息戰。敵人逞怒同我對陣,但久不交鋒又不撤退的,必須謹慎地觀察它的企圖。
原典
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可以往,難以返,曰掛;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擊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孫子兵法·地形篇》
[譯文]地形有“通形”、“掛形”、“支形”、“隘形”、“險形”、“遠形”六種。我方可以去,敵人可以來的地域叫做“通形”。在“通形”地域上,應先占領視界開闊的高地,保持糧道暢通,這樣作戰就有利。可以前進,難以返回的地域叫做“掛形”。在“掛形”地域上,如果敵人沒有防備,就可以突然出擊而戰勝它;如果敵人有防備,出擊又不能取勝,難以返回,就不利了。我軍前進不利,敵軍前進也不利的地域叫做“支形”。在“支形”地域上,敵人即使以利誘我,也不要出擊,而應率軍假裝敗走,誘使敵人出來一半時再回兵攻擊,這樣就有利。在“隘形”地域上,我們應先于敵人占領隘口,并用重兵據守隘口,以等待敵人的到來。如果敵人先占領隘口,并用重兵據守隘口,就不要去進攻;如果敵人沒有用重兵封鎖隘口,則可以去進攻。在“險形”地域上,如果我軍先敵占領,必須控制視界開闊的高地,以等待敵人來犯;如果敵人先占領,就應引兵撤退,不要去進攻它。在“遠形”地域上,雙方地勢均同,不宜挑戰,勉強求戰,就不利。以上六條,是利用地形的原則。這是將帥的重大責任所在,不可不認真考察研究。
原典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不窮。
——《孫子兵法·地形篇》
[譯文]只了解自己部隊的優勢,而不了解敵人的弱勢,勝利的可能只有一半;了解敵人的薄弱之處,而不了解自己部隊的長處,勝利的可能也只有一半;了解敵人的弱勢,也了解自己的優勢,而不了解地形不利于作戰,勝利的可能也只有一半。所以懂得用兵的人,他行動起來決不會迷惑,他的戰術變化無窮。所以說,了解對方,了解自己,爭取勝利就不會有危險;懂得天時,懂得地利,勝利就會不可窮盡。
原典
凡軍之所欲擊,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必先知其守將、左右、謁者、門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間必索知之。
——《孫子兵法·用間篇》
[譯文]凡是要攻打敵方軍隊,要攻占敵方城堡,要刺殺敵方官員,必須預先知道其將領、左右親信、傳事官員、守門官吏和門客幕僚的姓名,命令我方間諜必須探查清楚。
通過觀察、分析敵方的行動表象來分析其心理,再將心理與實際行動結合起來,就可判斷敵情,掌握敵方的真實動機。同時《孫子兵法》也提倡“用間”來收集敵方內部的情況。總之,只有建立在廣泛了解敵軍的基礎上,才能夠“知己知彼”,才能深刻了解己方的優劣,洞悉敵方的意圖和目的,才可能用盡量少的代價來取得最大的成功,也就是所謂的“全勝而非戰”境界。
“全勝而非戰”謀略的運籌技巧
《孫子兵法》這部生于本土、源于本土,高度濃縮和體現大智、大學的傳世杰作,其思想和影響在今天已遠遠超越軍事領域,而深入到政治、經濟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在企業管理現代化進程中,企業家和經營者深入學習和研究《孫子兵法》,學習其中關于現代企業領導藝術的方法,借鑒其中思想的精華,對于經營管理有重要啟發。
LG電子1993年進入中國市場,1994年,盧庸岳出任LG電子(中國)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作為一手把LG電子中國業務建立起來的人,他在接受《財經時報》采訪時說:“我很喜歡中國的《孫子兵法》,里面有很多智慧的東西。對于經營管理也很有用。比如‘不戰而勝’。”
盧庸岳對中國的《孫子兵法》情有獨鐘,尤為欣賞其中的“不戰而勝”策略。盧庸岳的“不戰而勝”有兩個秘訣,第一是有預測未來的能力和慧眼,第二是真正扎根到當地的文化之中。盧庸岳現在已經是一個真正的“中國通”,他到過許多地方,除了西藏,其他的地方都涉足過。在北京,盧庸岳經常一個人換了便裝,到王府井逛書店、商場,挑選自己喜歡的歌手田震的音樂。他還對北京的特色餐館了如指掌。
“作為一個總裁,理解當前的文化和流行趨勢,對我能做出正確的決策是起到很重要作用的。”他說。
孫子的名言“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是戰爭中的真理,對于企業管理來說,也是行之有效的至理名言:“知己知彼”要求企業的領導者了解和掌握兩方面的情況,即外部環境和企業自身。
外部環境(“彼”)包含的內容很多,主要有自然條件、政治動態、社會風尚、經濟狀況、科技信息、市場需求、競爭對手等。企業自身(“己”)的內容也很多,主要有企業所擁有的物質條件、銷售狀況、經營管理水平、企業應變能力等。
只有對“彼”和“己”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了如指掌,才能“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揚長避短,提高決策的準確性,減少盲目性,使企業沿著正確的軌道順利前進。
美國第七大信用卡發行商——第一資本公司就充分地運用了孫子“知彼知己”的作戰原則,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就由一家不知名的普通公司發展成為美國最大、利潤最高的信用卡發行商之一。為了更多地了解“7彼”方,許多企業經常向消費者發出征詢意見書。海爾集團在開發新產品時,讓消費者參與設計,根據消費者的要求,他們生產出“小小王子”伴侶型全冷凍小冷柜。產品一上市,消費者競相購買,不久就銷售一空。他們還通過征詢消費者意見的方法,生產出“小小神童”洗衣機,以其“即時洗”的優勢獲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知己知彼”,經常調查了解情況,使海爾集團的產品暢銷不衰,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日本松下電器公司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曾多次說:“中國古代先哲孫子,是天下第一神靈,我公司職員必須頂禮膜拜、認真背誦、靈活運用,公司才能興旺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