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父母怎么說,孩子才肯聽(4)

爸爸講道:“以前有一個小孩子,也是上學的時候遲到了,先生批評他說:‘以后要早到啊。’這個小孩子也跟你一樣覺得很不好意思,他是個自尊心很強的孩子,于是他用小刀在桌上刻了一個‘早’字。從那以后,無論刮風下雨,他再也沒有遲到過。”

小劍問道:“那這個小孩子是誰呀?”

爸爸說:“就是魯迅先生。”

小劍睜大了眼:“原來是魯迅先生!他也會遲到嗎?”

爸爸笑了:“傻孩子,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犯錯誤很容易,但是能以這個錯誤來激勵自己,并且堅持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就很不容易了。爸爸并不是教你也要像魯迅先生那樣在桌上刻字,但是你可以在自己的心里刻一個‘早’字。讓它督促你,這樣不是也很好嗎?”

小劍點點頭:“爸爸我知道了,我會以魯迅先生作為榜樣,也時刻提醒自己,再也不會遲到了。”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敬佩的人,小孩子更是容易將一些有成就的人當成自己的偶像來崇拜,他們會夢想自己有一天也會成為那樣的人。因為有這樣的理想,當錯誤發生的時候,他們就特別會容易沮喪,會否定自己。這時的父母就不妨借助一下“名人效應”,給他們講一些名人兒時的勵志故事來激勵孩子,讓他們知道在人生中犯錯其實是很平凡的事。即使是他們想要效仿的這些了不起的人物在兒時也是會犯錯誤的。這樣孩子就容易從沮喪的情緒中解脫出來,并重新燃起希望,這時再告訴他們錯誤其實是推動人前進的動力,這樣他們就會很快鼓起勇氣,用自己偶像的事例來激勵自己,避免再有同樣的錯誤發生了。

4 角色扮演法讓孩子更積極———興趣

人一生中扮演的角色總是在不停地變換。男孩子會從孩子變成丈夫,然后變成父親;女孩子從孩子變成妻子,再變成母親……在學校的時候,他們是學生;進入社會后他們又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如果他們懂得如何扮演好不同的角色,他們將成為一個與人相處融洽、對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極強的人。而要讓孩子長大后能具有這樣的能力,從小培養非常重要。角色扮演法使孩子能夠親身體驗他人的角色,從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處境,體驗他人在各種不同情境下的內心情感。只有當孩子將自己置身于與他人相同或相似的體驗中時,他才可能知道在與人交際的過程中該采取什么樣的行動和態度。

1.閱讀“動”起來,孩子最喜愛

多多對于閱讀沒有什么太大的興趣。爸爸媽媽知道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怎么才能讓多多對那些故事書感興趣呢?為了這件事,爸爸媽媽很傷腦筋。

市里的文化館要上演一出木偶劇《綠野仙蹤》,爸爸媽媽想,既然孩子不喜歡看書,那讓他多看看這些根據著名童話改編的木偶劇應當也可以起到豐富孩子知識的作用吧,于是問多多想不想去看。多多想了想,覺得看木偶劇總比爸爸媽媽老是要他看書好,于是爽快地答應了。

爸爸媽媽帶著多多到了文化館,因為去得早,正好在館門外看到了準備去后臺化妝的小演員。有的孩子看起來和多多差不多大,爸爸看了看多多,多多正用羨慕的眼光看著他們。

進場等待了一陣子,演出開始了。在演出的過程中,爸爸多次觀察了多多的表現,他驚喜地發現兒子看得津津有味,完全被精彩的故事情節吸引住了。爸爸忽然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讓多多愛上閱讀的好方法。

看完演出回到家,爸爸問:“多多,今天的表演好看嗎?”

多多說:“太好看啦,爸爸,我真想再去看一次。”

爸爸說:“你喜歡這樣的故事嗎?”

多多說:“嗯,喜歡極了。而且我覺得那些小朋友真厲害,他們可以表演那么好看的故事啊。”

爸爸說:“你也可以啊。”

多多很驚奇:“真的嗎?”

爸爸說:“是啊,”說著拿出一本故事書,“他們表演的那個故事,這本書上也有哦。”

多多顯然不排斥了:“爸爸,那你說我可以表演是什么意思啊?”

爸爸笑了:“你,我,還有媽媽,我們也可以在家里排練這個故事啊。怎么樣,你選一個角色吧?”

多多興奮極了,連忙說:“好。”

從那時開始,多多扮演了很多很多故事里的角色,他特別有興趣,也很用心地演好。而他也漸漸知道了,書里的故事真的會讓生活變得更加多彩。爸爸為他獨創的這種“動”起來的閱讀方式讓他喜愛極了。

孩子對于書上的文字不感興趣,只愿意看圖畫,甚至不愿意去看,而只希望爸爸媽媽講,這是很正常的。對于沒有養成閱讀習慣的人,閱讀其實是件很難受的事情。然而當孩子知道原來這些黑黑的字排成的故事里原來有這樣豐富多彩的內容的時候,他們就不會再那么排斥了。但是要讓孩子接受,必須經歷一個過程。爸爸為多多想出的這個“角色扮演”的閱讀方法就很容易被孩子接受。爸爸引導孩子扮演故事里的角色,讓他參與進來,從而發現一個多彩的世界,漸漸地不再排斥閱讀。

2.糾正孩子偏食的妙方

月月是個挑食的女孩子。她這也不吃那也不吃,經常讓精心為她準備了一桌子食物的媽媽又擔心又失望。媽媽說:“月月,你不吃東西媽媽很難受啊。”

月月不解地看著媽媽:“媽媽,是我不吃,又不是你不吃,你為什么會覺得難受啊?”

媽媽說:“第一,媽媽辛辛苦苦地做了一桌子菜,可是你連嘗也不嘗;第二,挑食對你的身體一點好處也沒有,你越挑食就越沒有胃口。”

雖然媽媽苦口婆心,但這種勸解和分析對孩子一點用也沒有。她就是沒有辦法吃下自己不喜歡的食物。媽媽想啊想,決定試試最近學到的一個新辦法。

又到了吃飯的時候,面對一桌豐盛的食物月月卻是愁眉苦臉的。今天媽媽卻并不急著勸月月吃這樣吃那樣的,而是跟月月說:“月月,不如咱們倆來玩一個游戲吧。”

月月一聽可以不吃飯玩游戲,當然高興了,連忙答應了。

媽媽說:“這樣,今天咱們就玩一個‘媽媽喂孩子吃飯’的游戲,怎么樣?”

月月不樂意了,覺得媽媽就是想騙自己吃飯,小臉上立刻就表現了出來。

媽媽說:“你先別著急不高興呀。今天呀,你演‘媽媽’,我演‘月月’,你說好不好?”

月月又笑了,可以當“媽媽”,那可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于是游戲開始了,月月夾了一塊青椒喂給媽媽,學著媽媽平時的語氣說:“寶寶,寶寶,你吃個青椒吧,維生素含量可豐富了。”

媽媽也學著月月平時的語氣說:“我不要吃,青椒是苦的。”

月月想了想好像也是,就把青椒放下了。她又夾了一塊洋蔥,說:“寶寶,吃洋蔥吧,也很有營養哦。”

媽媽還是搖頭:“我不要吃,洋蔥味道大。”

月月也不喜歡吃洋蔥,只好又放下了,夾了一塊羊肉:“那吃肉肉吧,香香哦。”

媽媽再次搖頭:“不要不要,羊肉是膻的。”

月月這下可沒耐心了:“你怎么這么挑食呀!”

媽媽說:“你覺得挑食的孩子不可愛嗎?”

月月說:“那當然了,很不可愛啊。”

媽媽笑了:“可是這個孩子就是你呀。”

月月想了想也笑了。這天晚上,月月第一次嘗試了吃青椒、洋蔥和羊肉,她發現其實這些她平時都不吃的東西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吃。慢慢地,月月再也不挑食了。

媽媽改變了以往的說教方式,用了新辦法,果然取得了成效。孩子挑食的原因其實是有很多方面的,有時只是模仿旁人的行為。比如看電視,或是和其他人一起吃飯的時候,聽到別人說某種食物有某種味道,不喜歡吃。孩子也會記住,從而排斥這種食物。但是媽媽巧妙地用“角色扮演法”讓月月親自體會了一下媽媽面對一個挑食孩子的苦惱,讓孩子吃下第一口她排斥的食物,當她發現其實味道沒有那么難以忍受的時候,她自然就會接受了。

3.“利他”行為從小培養

閃閃家有一張“奇特”的節目表,節目表是經常更新的,上面會編排不同的節目,比如:《無助的小伙伴》、《沒人理的小椅子》、《給爸爸媽媽露一手》……很多很多。來閃閃家的人都特別不理解。不過經過爸爸媽媽的解釋以后,大家都恍然大悟,不禁都佩服閃閃的爸爸媽媽的良苦用心。

吃完晚飯,一天一個的節目表演又開始了。今天按照節目單上的安排,是表演《無助的小伙伴》。一家三口先分派角色,故事情節是小公主和兩個好朋友去森林里玩,結果兩個好朋友掉到陷阱里了,小公主營救伙伴的故事。

扮演小公主的當然是閃閃了,爸爸媽媽就分別演小公主的兩個好朋友。

三個人一起上場了,媽媽說:“啊,森林好大啊,蘑菇特別多,我要到那邊去采蘑菇。”

閃閃說:“你要小心啊,森林里有很多的陷阱。”

爸爸說:“沒關系,我和她一起去,我們一定可以采到很多很多的蘑菇。”說完爸爸和媽媽兩個人朝客廳的另一端走去,假裝去采蘑菇的樣子。走到電視機柜的位置,兩個人又“啊”了一聲,假裝掉進陷阱的樣子。

閃閃急忙跑過去:“好朋友,你們怎么了?”

爸爸回答:“我們掉進陷阱了,天就快黑了,小公主你走吧,不要管我們了。”

閃閃搖搖頭:“不行,我不會丟下我的好朋友的,你們等等,我想辦法救你們。”然后閃閃拿起爸爸媽媽早就準備好的一條繩子,做出拋下陷阱的姿勢說:“你們抓住這跟樹藤,我拉你們上來。”

過了一會兒,爸爸媽媽都被“救”上來了。三個人玩得都很開心。爸爸說:“女兒,今天這個游戲咱們學到了什么?”

閃閃說:“要勇敢,不可以丟下自己的小伙伴。”

爸爸媽媽笑著點點頭,摟住了可愛的孩子。

利他行為是一種自愿的,以他人為目的的親社會行為,它有助于人與人之間高質量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以適應社會生活的要求。對孩子來說,從小培養利他行為意識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伙伴關系是孩子生活中的重要社會關系,它對于孩子心理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孩子只有在與同伴的互動過程中,才會認識到他人的觀點和需要,才能學會了解別人、約束自己,學會付出與接受,同情與友愛。

4.幫助孩子擺脫厭學陰影

霞霞跟爸爸說:“我討厭學習,討厭老師。”

爸爸沒有發脾氣,只是看著女兒說:“為什么?”

霞霞說:“老師總是不停地問‘懂了嗎’‘會了嗎’,總是用教訓人的口吻,我不喜歡,而且學知識真的好累啊。”

爸爸想了想:“如果讓你當老師,你會用什么口吻呢?”

霞霞說:“我一定好好地跟學生說,很和氣。”

爸爸說:“看樣子你可以做個很和藹的老師。那我給你找個學生怎么樣?”

霞霞吃驚地望著爸爸:“學生?真的嗎?”

爸爸說:“對啊,我有個同事家的小孩子,比你低三年級。我的同事沒有能力輔導他的孩子功課,不如你這個小老師教教他,怎么樣?”

霞霞想了想,低三個年級的功課還是很容易的,應該可以勝任,于是爽快地答應了。

于是爸爸每天把這個同事家的孩子接到自己家里來,霞霞就真的扮演起了“小老師”的角色。霞霞果然教得很認真,一副“為人師表”的樣子。爸爸并沒有問霞霞最近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怎么樣,但是爸爸已經很久沒聽過霞霞說討厭老師討厭學校的話了。

后來一次家長會的時候,老師在大家面前表揚霞霞說她上課認真聽講,不懂就問,值得大家學習。爸爸一聽就在心里偷偷地笑了。

大家應該都知道一種現象,就是當某一個人被提拔到更高的位置的時候,雖然他所要從事的工作內容的難度勝于從前,但是他會表現出更強的工作能力。爸爸正是利用了人的這種心理,讓霞霞不僅僅是學生的身份,而且扮演了“老師”的身份。自己不喜歡老師,不喜歡學習,這種觀點當然不能拿來教育自己的學生了。要想當個“小老師”教自己的學生認真學習,自己當然就得以身作則,認真學習。就算不愛學習也得愛上學習,為了教育“學生”,自己先得做到。持之以恒,孩子的心理和學習態度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爸爸的目的當然也就達到了。

5.悄悄走進孩子心靈的空間

帥帥最近的表情讓人一看就能感覺到他是個苦惱的孩子。但是他不說,爸爸媽媽也不知道他為什么苦惱。逼問得緊了吧,孩子就扭頭跑到自己的房間里把自己關起來,爸爸媽媽就更擔心了,只好不問。

帥帥的樣子一天比一天苦悶,爸爸覺得不能再耽誤下去了,無論如何也得想個辦法知道孩子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但是除了孩子自己,還有誰能更了解他心里的想法呢?要用什么樣的方法,才能讓孩子自己把心里的想法說出來?

一天吃完晚飯,大家坐在一起吃水果,爸爸說:“我提議,我們玩個游戲。”

聽到游戲,孩子多少還是有點反應的,說:“什么游戲啊?”

“我們玩個‘編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的游戲吧。我們先設定故事內容啊,就講‘一個不開心的人’的故事好了。每個人都要講,我先演‘編故事的人’,兒子你和媽媽就演‘聽故事的人’,然后我們再輪換角色。我先開始了啊。”

說完爸爸講了一個他精心準備的故事,媽媽當然也講了,兩個人是一早就商量好的。再偷眼看帥帥,他正認真地想輪到他的時候該怎么講呢。

終于輪到帥帥演“編故事的人”了。孩子開始講了:“從前有個小孩子,本來他挺開心的,因為他和爸爸媽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是有一天他到外婆家去玩的時候,外婆跟他說:‘你是爸爸媽媽從垃圾堆里撿來的哦。’那個小孩子這才明白原來他不是爸爸媽媽親生的,所以他就變得特別特別的不開心了,因為他很苦惱要不要去找自己親生的爸爸媽媽呢?”

爸爸媽媽終于明白了,原來是上個星期去外婆家玩的時候老人家一句玩笑話給孩子帶來了困擾。

爸爸說話了:“其實呀,我覺得你故事里那個小孩子沒必要這么不開心。因為老人家常常都會像這樣跟小孩子開玩笑的。”

帥帥說:“你怎么知道是玩笑呀?”

爸爸說:“因為我小的時候我媽媽也這樣跟我說過啊。你想想,垃圾箱里哪來那么多小孩子可以撿啊。”

帥帥不說話了,好像是在想。不過第二天,爸爸媽媽發現帥帥又恢復了以前開心的樣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年县| 海城市| 丰城市| 吴忠市| 马鞍山市| 陇西县| 富裕县| 滨海县| 旬阳县| 丽江市| 湟中县| 石渠县| 宜川县| 东兰县| 安龙县| 江北区| 阜阳市| 缙云县| 双鸭山市| 溧阳市| 中方县| 龙泉市| 昌都县| 濮阳市| 山西省| 达尔| 南岸区| 龙江县| 贵阳市| 武强县| 洪江市| 巴林右旗| 庆云县| 吉安市| 万全县| 玉山县| 江安县| 嘉善县| 合作市| 扎赉特旗| 罗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