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用讀心識人術之前(1)
- 每天用一點讀心識人術
- 程慧
- 3174字
- 2015-10-21 16:04:21
鍛煉你的觀察力
不知道大家閑來看言情或是偶像劇,在一同悲喜或是冷眼旁觀過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有沒有發覺女主角總是有那么點兒“小白”,充滿著雜草一樣的生命力,歷盡艱辛,卻依舊樂觀,確切地說是帶著莫名的、沒有底線的喜樂情緒,永遠天真爛漫?可能在各類作品中這樣的喜樂情緒配置的分量有所不同,因而有時候你會覺得女主角是不是太生活低能了,又有些時候你覺得正是這樣的樂觀才叫人喜歡。當然了,這樣的女主角一般都會讓男主角癡狂。這是為什么呢?答案1:因為這是偶像劇。答案2:生活就是如此。
如果你對上述角色設定有所察覺,那么,恭喜你,你在我們這堂課的學習中應該會有較深的體會,掌握起來應該也會比較快。
人與人的深度溝通是艱難的,因為人與人的隔膜是根深蒂固的,也許我們一直沒有放棄尋求理解的可能性,但事實上,想真正地理解一個人很難。有一個實驗是這樣做的:你和你的朋友對面而坐,你們互相都在各自的白紙上用筆寫下描述你們此刻情緒的一個詞。接著你們對對方用表情表達這個詞所描述的那種情緒,固定你的表情十幾秒,確定你的朋友看清了你要表達的意思。然后你們寫出代表你認為對方要傳達給你的情緒的那個詞。這時你會發現什么呢?大部分受測人可能一直在為一個結論留下自己的數據,那就是,人與人的隔膜是巨大的,即使你們面對面、互為知己,但你們完全不了解對方要表達的意思。曾有個人這樣講過:人與人的差別不亞于人與猴子的差別。
即使理解是如此艱難,但還是有些人善于了解別人,讀懂別人,這又是為什么呢?其實這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它需要的是你要有足夠的熱情來閱讀一個人,像破譯密碼一樣收集所有你能收集到的信號和線索,然后運用你的耐心,還有你將從這本書中學到的一套有序的讀人程序。只要你常常要求自己這樣練習,你就可以熟能生巧了。理解一個人也許很難,但從大概上把握他、了解他,還是有章可循的。
以下是一個小故事,也許你能從中發現些什么。考驗觀察力的時候到了。
海王有十二個美麗而善良的女兒。他們有一個傳統,就是孩子成年的時候可以游上海面來看一看上面的世界。每個姐姐從上面的世界回來時都唧唧喳喳地講著自己的見聞,她們一個比一個游得遠,也越來越靠近陸地。最小的人魚公主在成年后第一次浮上海面。她愛上了船上的王子,并救了失事落水的他。可是她不能上岸,所以她只是努力地把王子托到岸邊。就這樣,她懷著一顆對王子的愛心回到了大海。她的姐姐聚在小人魚的身旁問她遇上了什么好玩的,她只是垂著頭,默默不語。誰知道她的心愿呢?
她于是常常會游到上面去。她知道王子住在什么地方。在這兒的水上她度過好幾個黃昏和黑夜。她遠遠地向陸地游去,比任何別的姐姐敢去的地方還遠。的確,她甚至游到那個狹小的河流里去,直到那個壯麗的大理石陽臺下面——它長長的陰影倒映在水上。她在這兒坐著,瞧著那個年輕的王子,而這位王子卻還以為月光中只有他一個人呢。
有好幾個晚上,她看到他在音樂聲中乘著那艘飄著許多旗幟的華麗的船。她從綠燈芯草中向上面偷望。當風吹起她銀白色的長面罩的時候,如果有人看到的話,他們總以為這是一只天鵝在展開它的翅膀。
有好幾個夜里,當漁夫們打著火把出海捕魚的時候,她聽到他們對于這位王子說了許多稱贊的話語。她高興起來,覺得當浪濤把他沖擊得半死的時候,是她來救了他的生命;她記起他的頭是怎樣緊緊地躺在她的懷里,她是多么熱情地吻著他。可是這些事兒他自己一點兒不知道,他連做夢也不會想到她。
“為什么我們得不到一個不滅的靈魂呢?”小人魚悲哀地問。“只要我能夠變成人、可以進入上面的世界(小人魚用這個詞來代指人間),哪怕在那兒只活一天,我都愿意放棄我在這兒所能活的幾百歲的生命。”
于是小人魚就去找海底的巫婆。巫婆答應幫她,不過條件是拿走她的聲音,這個整個海底最美麗的聲音。
“不過,如果你把我的聲音拿去了,”小人魚說,“那么我還有什么東西剩下呢?”
“你還有美麗的身材呀,”巫婆回答說,“你還有輕盈的步子和富于表情的眼睛呀。有了這些東西,你就很容易迷住一個男人的心了。唔,你已經失掉了勇氣嗎?伸出你小小的舌頭吧,我可以把它割下來作為報酬,你也可以得到這服強烈的藥劑了。”
“就這樣辦吧。”小人魚說。
就這樣,小人魚變成了人形,來到了王子的身邊。她是那么乖順,永遠只望著王子,人們都愛她曼妙的舞姿。只是誰也不知道,當她翩然起舞的時候,是怎樣的踩在刀刃上的痛在折磨著她。
王子一天比一天更愛她。他像愛一個親熱的好孩子那樣愛她,但是他從來沒有娶她為皇后的想法。然而她必須做他的妻子,否則她就不能得到一個不滅的靈魂,而且會在他結婚的頭一個早上就變成海上的泡沫。
“在所有的人中,你是最愛我的嗎?”當他把她抱進懷里吻她前額的時候,小人魚的眼睛似乎在這樣說。
“是的,你是我最親愛的人!”王子說,“因為你在一切人中有一顆最善良的心。你對我是最親愛的,你很像我某次看到過的一個年輕女子,可是我永遠再也看不見她了。那時我是坐在一艘船上——這船已經沉了。巨浪把我推到一個神廟旁的岸上。有幾個年輕女子在那兒作祈禱。她們最年輕的一位在岸旁發現了我,因此救了我的生命。我只看到過她兩次:她是我在這世界上能夠愛的唯一的人,你很像她,你幾乎代替了她留在我靈魂中的印象。她是屬于神廟的,因此我的幸運特別把你送給我。讓我們永遠不要分離吧!”
“啊,他不知道我救了他的生命!”小人魚想。“我把他從海里托出來,送到神廟所在的一個樹林里。我坐在泡沫后面,窺望是不是有人會來。我看到那個美麗的姑娘——他愛她勝過于愛我。”這時小人魚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她哭不出聲來。“那個姑娘是屬于那個神廟的——他曾說過。她永不會走向這個人間的世界里來——他們永不會見面了。我是跟他在一起,每天看到他的。我要照看他,熱愛他,對他獻出我的生命!”
可是,王子還是結婚了,新娘就是那個神廟的美麗姑娘。原來她是鄰國的公主,在神廟里只是因為修行。王子結婚的當晚,小人魚的姐姐們找到了巫婆,剪去自己長發向巫婆換來了一把刀子。她們告訴小人魚,只要她用那把刀在天亮前刺進王子的心口,并使王子的血流到自己腿上,小人魚就可恢復魚尾回到海里,重新過無憂無慮的生活。否則,天亮后她就會變成泡沫,永遠消失。但是小人魚看著幸福的王子,投進了大海。
有人說童話是這個世界上最殘忍的酷刑。讀完這個故事,不知道各位有什么發現?
有人覺得這個王子是個傻子,有人說這個小人魚傻出境界了,還有人觀察到王子只愛他自己。不過話又講回來了,究竟為什么要大家讀這個故事呢?最重要的是希望大家從中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小人魚是個啞巴。我們自然不僅僅是要講小人魚是個啞巴,重要的是小人魚那富有表情的眼睛把對王子的愛意表達了,她最在乎的是王子娶她,而王子只想娶救他的那個女子,卻不知道小人魚就是。小人魚告訴王子了嗎?沒有。她可以用肢體表達的很多,但只有這件最重要的事她無法告訴他。這也就人為地釀成了一個悲劇。所以我們在這里要學習的就是對著陌生人,坦誠你的心,把能講的話都講了。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他對你的防備。當然,要把握好一個尺度問題。如果過分的熱情,讓人家因為你“不拿自個兒當外人”而增加了防衛心,也就弄巧成拙了。
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
我們每個人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都存在著防備的心理。只要留神看公共空間里大家漠然的神色,你就知道大家把自己包裹的有多嚴實了。也許你會說,只是太疲倦了懶得講話而已。但你不能否認,在你的疲倦上面你還很費力地披著一件盔甲,隨時準備搖搖欲墜地起來戰斗,這就是大家臉上那份漠然的另一層意義。這里我們要講的就是千萬不要被這張漠然的假面嚇退,勇敢地往前走,淡淡地與別人談起天氣,聊起自己,講些自己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也許你就能發現彼此的共同關注,也許你就從此敲開了對方的那扇門。
在這里我們不妨參照心理學上的“刺猬效應”,以此來關照與人打交道時的尺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