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文明曙光——遠古傳說(2)

§§§第六節(jié) 神農(nóng)嘗百草

遠古的時候,人們吃野草,喝生水,食用樹上的野果,吃地上爬行的小蟲子,所以常常生病、中毒或是受傷。神農(nóng)教人類怎樣播種五谷,用自己的勞動,保障有足夠的生活資料。

神農(nóng)是慈愛的天神,他長的是牛頭、人身,力大無窮,他常常幫助窮苦人家耕種,像牛一樣,辛辛苦苦為人類服務(wù)。人類跟神農(nóng)學會了種地,有了足夠的糧食,從此不愁挨餓。

可是,不少人吃飽飯之后,常常會生病。有的人患了病,很長時間也不好,只能挺到死亡為止。

這類事情被神農(nóng)知道之后,他感去

有一天,神農(nóng)來到山西太原金岡一帶,品嘗草木,發(fā)現(xiàn)草木有酸、甜、苦、辣等各種味道。他就將帶有苦味的草,給咳嗽不止的人吃,這個人的咳嗽立刻減輕不少;把帶有酸味的草,給肚子疼的人吃,這個人的肚子就不疼了。

神醫(yī)嘗百草是十分辛苦的事,不僅要爬山走路尋找草木,而且品嘗草藥還有生命危險。神農(nóng)為了尋找藥品,曾經(jīng)在一天當中中毒70次,神農(nóng)被毒得死去活來,痛苦萬分。可是憑著他的強壯的體力,又堅強地站起來,繼續(xù)品嘗更多的草木。大地上的草木品種多得很,數(shù)也數(shù)不清,神農(nóng)為了加強品嘗草木的速度,使用了一種工具,叫“神鞭”,也叫“赭鞭”,用來鞭打各種各樣的草木,這些草木經(jīng)過赭鞭一打,它們有毒無毒,或苦或甜,或寒或熱,各種藥性都自然地顯露出來。神農(nóng)就根據(jù)這些草木的不同賦性,給人類治病。他在成陽山上,曾經(jīng)使用神鞭,發(fā)現(xiàn)不少療效顯著的草藥,如甘草可以治療咳嗽,大黃可以治療便秘,黃蓮可以消腫等等。所以對成陽山,后人管它叫神農(nóng)原,也叫藥草山。

人類在世界上生活,所患的疾病很多,而神農(nóng)所發(fā)現(xiàn)的草木有治病功效的不多,他為了治療更多的疾病,便不停地去品嘗更多的草木。一次,他在品嘗一種攀援在石縫中開小黃花的藤狀植物時,把花和莖吃到肚子里以后,沒有多久,就感到肚子鉆心地痛,好像腸子斷裂了一樣,痛得他死去活來,滿地打滾。最后神農(nóng)沒能頂?shù)米。贿@種草所毒死。神農(nóng)雖然被毒死,卻用他的生命,發(fā)現(xiàn)了一種含有劇毒的草,人們給它起名叫斷腸草。

§§§第七節(jié) 燧人氏鉆木取火

在遠古蠻荒時期,人們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用火。到了黑夜,四處一片漆黑,野獸的吼叫聲此起彼伏,人們蜷縮在一起,又冷又怕。由于沒有火,人們只能吃生的食物,經(jīng)常生病,壽命也很短。

天上有個大神叫伏羲,他看到人間生活得這樣艱難,心里很難過,他想讓人們知道火的用處。于是伏羲大展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一場雷雨。隨著“咔”的一聲,雷電劈在樹木上,樹木燃燒起來,很快就變成了熊熊大火。人們被雷電和大火嚇著了,到處奔逃。不久,雷雨停了,夜幕降臨,雨后的大地更加濕冷。逃散的人們又聚到了一起,他們驚恐地看著燃燒的樹木。這時候有個年輕人發(fā)現(xiàn),原來經(jīng)常在周圍出現(xiàn)的野獸的嚎叫聲沒有了,他想:“難道野獸怕這個發(fā)亮的東西嗎?”于是,他勇敢地走到火邊,他發(fā)現(xiàn)身上好暖和呀。他興奮地招呼大家:“快來呀,這火一點不可怕,它給我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這時候,人們又發(fā)現(xiàn)不遠處燒死的野獸,發(fā)出了陣陣香味。人們聚到火邊,分吃燒過的野獸肉,覺得自己從沒有吃過這樣的美味。人們感到了火的可貴,他們揀來樹枝,點燃火,保留起來。每天都有人輪流守著火種,不讓它熄滅。可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著了,火燃盡了樹枝,熄滅了。人們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痛苦極了。

大神伏羲在天上看到了這一切,他來到最先發(fā)現(xiàn)火的用處的那個年輕人的夢里,告訴他:“在遙遠的西方有個遂明國,那里有火種,你可以去那里把火種取回來。”年輕人醒了,想起夢里大神說的話,決心到遂明國去尋找火種。

鉆木取火圖 年輕人翻過高山,涉過大河,穿過森林,歷盡艱辛,終于來到了遂明國。可是這里沒有陽光,不分晝夜,四處一片黑暗,根本沒有火。年輕人非常失望,就坐在一棵叫“遂木”的大樹下休息。突然,年輕人眼前有亮光一閃,又一閃,把周圍照得很明亮。年輕人立刻站起來,四處尋找光源。這時候他發(fā)現(xiàn)就在遂木樹上,有幾只大鳥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樹上的蟲子。只要它們一啄,樹上就閃出明亮的火花。年輕人看到這種情景,腦子里靈光一閃。他立刻折了一些遂木的樹枝,用小樹枝去鉆大樹枝,樹枝上果然閃出火光,可是卻著不起火來。年輕人不灰心,他找來各種樹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樹枝進行摩擦。終于,樹枝上冒煙了,然后出火了。年輕人高興地流下了眼淚。

年輕人回到了家鄉(xiāng),為人們帶來了永遠不會熄滅的火種——鉆木取火的辦法,從此人們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懼中了。人們被這個年輕人的勇氣和智慧折服,推舉他做首領(lǐng),并稱他為“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商丘市城西南2公里的燧皇陵,相傳就是燧人氏的葬地,其冢高約7米,周圍松柏環(huán)繞。冢前有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俞偉超先生的手書碑刻及后世刻的石像,是人們?yōu)榧o念燧人氏而立的。

§§§第八節(jié) 有巢氏筑木為巢

史書上說:上古時人類少而禽獸多,人類居住在地面上,經(jīng)常遭受禽獸的攻擊,每時每刻都存在著傷亡危險。在惡劣環(huán)境的逼迫下,部分人類開始往北遷徙。他們來到今山西和陜西一帶,受鼠類動物的啟發(fā),在黃土高原的山坡上打洞,人居住在里面,用石頭或樹枝擋住洞口,這樣就安全了許多。但是北方氣候寒冷,許多人寧愿留在危險的南方,也不肯往北遷移。這時候有巢氏出現(xiàn)了。傳說他出生在九嶷山以南的蒼梧,曾經(jīng)游過仙山,得仙人指點而有了超人的智慧。他受鳥類在樹上筑巢的啟發(fā),最先發(fā)明了“巢居”。他指導人們用樹枝和藤條在高大的樹干上建造房屋,房屋的四壁和屋頂都用樹枝遮擋得嚴嚴實實,既擋風避雨,又可防止禽獸的攻擊,人們從此不用再過那種擔驚受怕的日子。

人們非常感激這位發(fā)明巢居的人,便推選他為當?shù)氐牟柯淝蹰L,尊稱他為有巢氏。有巢氏被推選為部落酋長后,為大家辦了許多好事,名聲很快傳遍中華大地。各部落的人都認為他德高望重,有圣王的才能,一致推選他為總首領(lǐng),尊稱他為“巢皇”,也就是部落聯(lián)盟總部的大酋長。

§§§第九節(jié) 倉頡造字

相傳,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jié)繩”。在此以前,人們結(jié)繩記事,即大事打一大結(jié),小事打一小結(jié),相連的事打一連環(huán)結(jié)。后又發(fā)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號作為記事。隨著歷史的發(fā)展,文明漸進,事情繁雜,名物繁多,用結(jié)和刻木的方法,遠不能適應(yīng)需要,于是就有了創(chuàng)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黃帝時是上古發(fā)明創(chuàng)造較多的時期,那時不僅發(fā)明了養(yǎng)蠶,還發(fā)明了舟、車、弓弩、鏡子和煮飯的鍋與甑等,在這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影響下,倉頡也決心創(chuàng)造出一種文字來。

傳說倉頡,四目重瞳,非常聰明,有一年,倉頡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陽虛之山(現(xiàn)在陜西省雒南縣),臨于玄扈洛邙之水,忽然看見一只大龜,龜背上面有許多青色花紋。倉頡看了覺得稀奇,就取來細細研究。他看來看去,發(fā)現(xiàn)龜背上的花紋竟是有意義可通的。他想花紋既能表示意義,如果定下一個規(guī)則,豈不是人人都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么?

倉頡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況、地上山川脈絡(luò)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并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號拼湊成幾段,拿給人看,經(jīng)他解說,倒也看得明白。倉頡把這種符號叫作“字”。

§§§第十節(jié) 堯舜禪讓

傳說黃帝以后,在黃河流域的部落聯(lián)盟出觀了堯、舜、禹三個著名的領(lǐng)袖。關(guān)于他們“禪讓”的故事,古書有不少的記載。

堯,號陶唐氏,是帝嚳的兒子、黃帝的五世孫,居住在西部平陽(今山西省臨汾縣一帶)。堯當上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lǐng),和大家一樣住茅草屋,吃糙米飯,煮野菜作湯,夏天披件粗麻衣,冬天只加塊鹿皮御寒,衣服、鞋子不到破爛不堪絕不更換。老百姓擁護他,如愛“父母日月”一般。

堯在位七十年后,年紀老了。他的兒子丹朱很粗野,好鬧事。有人推薦丹朱繼位,堯不同意。后來堯又召開部落聯(lián)盟議事會議,討論繼承人的人選問題。大家都推舉虞舜,說他是個德才兼?zhèn)洹⒑苣芨傻娜宋铩蚝芨吲d,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并考驗了三年才將帝位禪讓給舜。

舜,號有虞氏,傳說是顓頊的七世孫,距黃帝九世,生于諸馮(在今山東省境內(nèi))。舜接位后,親自耕田、打漁、制陶,深受大家愛戴。他通過部落聯(lián)盟會議,讓八元管土地,八愷管教化,契管民事,伯益管山林川澤,伯夷管祭祀,皋陶作刑,完善了社會管理制度。他也仿照堯的樣子召開繼位人選會議,民主討論。大家推舉禹來做繼承人。舜到晚年身體不好,依舊到南方各地去巡視,竟病死在去蒼梧(今湖南境內(nèi))的途中。舜死后,禹做了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lǐng)。

堯舜“禪讓”的歷史傳說,反映了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禪讓的方式是和平、民主地推選,不是個人權(quán)利的轉(zhuǎn)移。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任人為賢”的思想。有利于部落聯(lián)盟的團結(jié),協(xié)調(diào)社會生產(chǎn)。

§§§第十一節(jié) 大禹治水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fā)生了很大的水災(zāi),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 堯召開部落聯(lián)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領(lǐng)的意見: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lǐng)們都推薦鯀(gǔn)。

大禹像 堯?qū)︴叢淮笮湃巍J最I(lǐng)們說:“現(xiàn)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試一下吧!”堯才勉強同意。

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他就偷了天上的一種叫息壤的能自生自長的土,天帝知道了,大怒,命令火神將鯀處死,鯀臨死前囑咐兒子“一定要把水治好”。

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他帶領(lǐng)群眾鑿開了龍門,挖通了九條河,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禹常年腳泡在水里連腳跟都爛了,只能拄著棍子走。

經(jīng)過十年的努力,終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

禹到了30多歲還沒結(jié)婚,在涂山(今安微省蚌埠市西郊)遇到一個名叫女嬌的姑娘,兩人相互十分愛慕,便成了親。

禹新婚僅僅四天,還來不及照顧妻子,便為了治水,到處奔波,三次經(jīng)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沒進家去看望。第二次,妻子懷孕了,沒進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jīng)過,聽見哭聲,也忍著沒進去探望。

當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在今四川)。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出河道,鬧起水災(zāi)來。禹到了那里,觀察好地形,帶領(lǐng)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安县| 阜新市| 阿拉尔市| 南和县| 商水县| 东丽区| 清苑县| 庆元县| 分宜县| 萨嘎县| 惠东县| 嘉定区| 常德市| 布尔津县| 塔河县| 平顺县| 定兴县| 达孜县| 五寨县| 青岛市| 永年县| 汉寿县| 靖远县| 淄博市| 翼城县| 虎林市| 乌鲁木齐县| 平潭县| 乳源| 赫章县| 芜湖县| 营口市| 仁怀市| 芮城县| 雅安市| 包头市| 汝城县| 介休市| 双牌县| 三都| 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