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認識幸運(2)
- 幸運不是天生的是設計出來的
- 王平
- 4896字
- 2015-08-17 19:02:42
那人聽不懂,他又重復了一遍,那人的眼睛猛地瞪大了,像看怪物似的看著他。他真不明白:現在的人都怎么了,動不動就用這種眼神打量人。
兩人僵持了一會,那人終于妥協了。于是,他如愿以償,打著剛剛用20只羊換來的雨傘,慢騰騰地行進在雨霧中。這時,他忽然有了做詩的興致,但憋了半天,終于沒能吟出一句詩來,嘴里不禁罵到:“媽媽的,今天怎么了,連句詩也吟不出呢?”
正走著,不知從哪里刮來一陣大風,他趕緊用雙手攥緊傘把,可那風也太大了,竟把傘面刮離了傘把,只見那傘面忽忽悠悠地,剎那間便被大風刮得不見了蹤影。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令他茫然不知所措,怔怔地舉著一根光禿禿的傘把,心情頓時壞到了極點。
他來到一小鎮上,感到渾身無力,頭也有點疼。這才想起,整整一天,自己一點食物也未進,摸摸口袋,囊中羞澀。遠遠望去,見有一老頭在賣黃瓜,便踉踉蹌蹌走了過去,怯怯地問:“用我這根傘把換你一根黃瓜行嗎?”
老頭說:“我要一根禿傘把有啥用?不換,不換!”
他再三央求老頭,老頭是個好心人,見他那可憐樣,就答應了他。
他接過老頭遞過來的黃瓜,狼吞虎咽地啃起來。
從此,在那個小鎮上,人們經常見到一個乞丐在討要食物,沒人問他從哪里來,也沒人探究他的身世,人們只知道他的身份是個乞丐。
只是人們會經常聽到他的自言自語:“為什么倒霉的總是我?”
無憂無慮的游盡人間是很多人的心愿,簡簡單單也并不為過,然而他終究成了一個乞丐,必須靠伸手向人討要而活。命運似乎一直與他開著玩笑,從他選擇四處浪跡天涯的時候,霉運就成了他的尾巴。
難道從他出生的那一天,倒霉便跟定了他?他本是富足的,父親給他留下了祖業,和很多白手起家的人相比,他已經幸運到擁有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只是一次次的用上一次的所得,換來下一次看到的東西,卻從不付出任何自己的努力與勞動。走在路上,他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只是盲目的跟隨生命中出現的事物。
如果你只是做一個無憂無慮的美夢,如果你不清楚自己要什么,是的,倒霉運會一直跟隨你。
倒霉者與幸運者的區別
當一個人成天憂心忡忡,擔心自己什么地方有問題時,他會陷入深深的挫敗感中不能自拔。如果一個人總是想著倒霉的事,那他就跟幸福開心的事無緣了。而當一個人明確了自己的真實需要和目標,并且具有百折不撓的勇氣和必然成功的樂觀信念,不論遇到什么樣的苦難,他們會努力地克服障礙,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們被稱為命運的幸運兒。
有一個已為人熟知的秀才趕考的故事。古時一個考生在考試前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夢到自己在墻上種白菜;第二個夢夢見在下雨天,他戴了斗笠還打傘;第三個夢夢到跟心愛的表妹躺在一起,但是背靠背。
第二天一早,考生找到算命先生,讓他解夢。算命先生一聽,連連搖頭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墻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斗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表妹躺在一張床上,卻背靠背,不是沒戲嗎?”考生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準備回家。
店老板感到奇怪,問:“明天不是要考試嗎,你怎么今天就回去了?”考生如此這般說了一番。
店老板樂了:“我也給你解一下。我倒覺得,你這次不考試就走太可惜了。墻上種菜說明你會高種(中),戴斗笠打傘說明你有備無患,你跟表妹背靠背躺著,說明你就要翻身了啊!”
考生一聽,很有道理,精神為之一振,以積極的心態應試,居然得了個第三名。
原來面臨人生的選擇時,幸運還是倒霉,選擇權在我們自己的手上。命運給我們的答案是:無論遇到什么樣的際遇,都會有兩個機會,一個好機會,一個壞機會。如果用樂觀曠達、積極向上的心態看待,壞機會也會成為好機會。如果用消極頹廢、悲觀沮喪的心態對待,好機會也會被看成壞機會。拿破侖曾說:“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卻可以造成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即積極的心態還是消極的心態,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和失敗。”
人生中還充滿了不確定,有的人成為了偉大的科學家,有的人一輩子碌碌無為,但早在我們為未來做出準備的時候,命運就已經被決定,即使有機會再重來,沒有做出準備的人,仍舊無法幸運。
話說約翰死后去見上帝,上帝查看了一遍他的履歷,很不高興:“讓你在人間活了60年,怎么一點成績也沒有?”
約翰辯解說:“主啊,這也不能全怪我,是你沒有給我機會呀!如果你讓那個神奇的蘋果砸在我頭上,那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就是我啦!”
上帝想了想說,“好吧,我們不妨就試驗一次。”
上帝一揮手,時光倒流回到了30年前的那個蘋果園。上帝搖動果樹,一只紅蘋果落下來,正好落在約翰頭上,約翰檢起蘋果,扯起衣襟擦了擦,沒幾口,就把蘋果吃了。上帝又讓一只更大的蘋果落在約翰頭上,約翰又把那只蘋果給吃了。
上帝嘆了口氣:“可憐的人啊!”,決心再給約翰一次機會,上帝再次搖動果樹,一只大大的蘋果準確地落在約翰頭上。
約翰勃然大怒,狠狠地扔出去:“該死的蘋果,攪了我的好夢。”蘋果飛出去,正好落在正在睡覺的牛頓頭上。牛頓醒了,撿起蘋果,豁然開朗,就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時光重新回到現在,上帝說,“現在你該心服口服了吧?”
約翰哀求道:“主啊!請你再給我一次機會吧!”
上帝搖搖頭:“不用了。蘋果砸在每個人頭上的機會都是相同的,只是每個人把握機會的能力不同。”
他們并非天生幸運
人的感受往往通過比較得出。一個人在終日抱怨自己的倒霉運時,眼里看到的,必然是別人炫目的成功、溫馨的幸福、傲人的財富和聲望。可是,成天抱怨自己倒霉的人,卻看不到成功的人在獲得幸運的果實之前付出的努力,甚至是遭遇的更倒霉的際遇。
他是一個偉大的但又倒霉的作家,歷經了生活的倒霉運,卻成就了偉業。他出生在一個窮苦的醫生家里,從小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后來,他參軍后被俘,身負重傷,左手致殘,但他仍然屢立戰功,得到元帥的嘉獎。可是當他拿著元帥的保薦書,做著即將成為將軍的美夢時,卻在歸國途中被俘,并被賣到阿爾及利亞,在那里做了5年苦工。
當他受盡苦工的折磨,終于回到祖國的時候,很不幸,他的國家已經忘記了這位英雄,他連一個普通的工作都找不到,最后好不容易在無敵艦隊找到一個軍需的職位。可是有一次他下鄉催收繳費,因為不肯為鄉紳通融減稅,被鄉紳誣陷入獄。
從監獄出來以后,他改作稅吏。有一次他把稅款交給一家銀行保管,偏偏銀行倒閉,他第二次入獄。
第二次出獄時,他已非常貧困,家里妻子、妹妹、女兒一幫人都靠他一個人養著。他住的地方,環境如此惡劣:樓下是酒館,樓上是妓院。一天,酒館里有人斗毆,一人倒在地上奄奄一息。他出于同情把那人背到家里,誰知人沒有救活,他涉嫌謀殺再次入獄。在此之后,他妻子死去,他又因為女兒的事情被法庭傳訊。
就這么一個兩次被俘三次入獄的人,命運從來不肯眷顧他。但惡劣的環境沒有淹沒他,倒霉的境遇沒有打倒他,反而豐富了他。他的智慧是把倒霉當作生命的一個必然結果,并加以接受,化為生命的財富。憑著他對生活的反思和那個國家斗牛士的精神,他寫出了名震世界的巨著——《堂·吉訶德》。
這個偉大的倒霉蛋就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他筆下作品的主人公仿佛是作者的一個自我嘲諷,可是最后他證明了承受倒霉的痛苦和順風時的歡樂都是人生的收入,只要不被生活打敗,總會有一片晴天。
一帆風順的生活沒有眷顧他,可是,他是幸運的,他抓住了機會,證明了自己的偉大。平庸無為者嫉妒他的成就,又回到自己的封閉世界里喃喃自語,“為什么他總是幸運,為什么我總是倒霉?”這樣的話語,自我安慰的效果永遠是那么顯著。
渴望事業成功的人,對自主創業的人會生出景仰與羨慕。然而,大多數的商業巨子,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磨難和考驗。
1973年,他出生于臺南小鎮一個普通的家庭。高中時,他似一匹脫韁的野馬,逃課、逃家、飆車樣樣來,每天在游樂場和撞球之間混,他是眾人眼中的浪蕩子,他甚至瞞著父親“拒絕聯考”,被發現后離家出走,把父親氣到快進精神病院。從此,他在社會大學里修煉學分:干搬運工、水泥工、貨車司機,到處打零工養活自己。有一段時間,他不得不睡游樂場樓上的夾板床,和三教九流蹲坐在墻腳邊抽煙。
21歲后,他和好友合伙做生意,從健身器材、RO逆滲透機到汽車用品,但沒一個生意超過半年。兩年后,他進入一家公司賣韓國現代汽車,照樣過著頹廢的生活,日夜顛倒,每天上班都遲到。后來他的車子丟了,就在那一晚,兼職創業的他又被合伙人騙走了100多萬新臺幣,他的心情沮喪到了極點。在社會大學里跌跌撞撞了幾年,他幡然醒悟,人生不可以再荒唐下去!
然而,他手中拿到的卻是一副爛牌——有多爛?
第一張爛牌——他沒有富爸爸,且只有高中學歷。
第二張爛牌——現代汽車在臺灣顧客滿意度排名中倒數第二名。
第三張爛牌——現代汽車的銷售量倒數第一。業界人士形容,“賣一輛現代汽車,比賣三輛豐田還難”。
第四張爛牌——公司財務狀況不佳。他服務的公司連續多年虧損,財務危機不斷,公司給業務員的資源少得可憐。
第五張爛牌——銷售據點在窮鄉僻壤。他所在的營業處位于臺南縣佳里鎮,居民不到6萬人。而營業處的150多位業務員幾乎都跳槽了,只有他和20來位留了下來。
他決心要在這片貧瘠的小池塘里當王,而不到大海里當小魚。
一開始,他得面對銷售弱勢品牌的挑戰,因為品牌不強,客戶很容易變卦,那一年,他連年終獎金都沒有領到。但他沒有被打倒,他激勵自己:“好賣的車,誰都會賣。如果我賣別人不想賣的車,就很少有人和我搶客戶,我就有更多機會。”
山窮水盡之時,他信奉最偉大的汽車銷售員喬·吉拉德的“250定律”:滿意的顧客會影響250人,抱怨的顧客也會影響250人。這后來成為他制勝的秘籍。憑著憨直、真誠、“被拒絕九次仍不放棄”的付出,他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很多客戶變成他的鐵桿“業務員”,來幫他賣車,甚至有一位半身不遂的客戶,只剩下一張嘴巴能動,還在幫他介紹客戶。
從他眼中看出去,每樣事物皆是美好。別人眼中,現代汽車是韓國品牌,品質不好,更換零件不方便。但在他眼里,現代車卻“有法拉利設計師設計的流線外形,使用的是奔馳引擎”;愿意買現代的客人少,他會說,“能提供給客戶的服務才能做得更好,這是我們的優勢”;碰上公司連年虧損,連每年發送客戶的月歷禮品都限量配額,他卻說,“這樣我才更能仔細選擇真正會買車的客人……”
2005年,他竟然賣出205輛汽車,平均1.8天一部車!創下臺灣有史以來年度最高汽車銷售紀錄。那一年,他的年收入高達560萬元(新臺幣)。
他就是臺灣銷售員的天王——林文貴。2007年9月中旬,他成為第一屆《商業周刊》“超級業務員大獎”金獎得主。評委給出的評語是,“他就像生長在懸崖上的蘭花,沒有土,沒有水,懸崖上的風還很大,自己卻從細縫中活出精彩”。
所有鑄造成就的人都是命運的強者,但他們并不都是從高起點上出發的。他們明白,命運并不是不可戰勝的。機會就像是路標,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不敢挑戰命運的人,看不見任何路標,他們只會順著自然變化走下去,過著完全被動的人生。
幸運是可掌控的生活態度
幸運與否,與上天并無關聯,而只是我們自己的思想和信念的產物,是一種原始的生活態度。一個人外在的生活狀態總是可以在他內心深處找到根源。
在《達瑪帕達》中,佛說:
我們自身由我們的思想塑造,
我們想什么,就會成為什么。
心靈純凈的時候,快樂就會降臨,
它如影隨形,永遠不會與心靈分離。
幸與不幸,生活的兩面
當我們降臨在世上,往下翻閱人生這本書時,每一步走來,幸與不幸,便總是寫在了兩面。
每一個人都曾經年輕,從無憂無慮的生活中走到社會的熔爐,有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氣度和揮斥方遒的豪邁,同樣有著為人處世的青澀和不成熟。由于經驗的缺乏、環境的陌生,我們可能屢屢碰壁,有些人經受打擊后便覺得世界末日已經到來,嘆息世事的勾心斗角和自己的時運不濟。而有的人,會感激生活及時的磨練了他的堅韌,并賜予了他冷靜分析的頭腦,從此有勇氣、能力、智慧和信心去把握屬于自己的運氣和幸福。
生命終將逐漸老去,很多人習慣于在清晨醒來之時仔細凝視鏡中自己的面貌和眼神。有些人總以為這一輩子已經糟糕透頂,歲月已經在臉上刻上皺紋,而眼角的陰郁輕易的泄露了他們的不幸。有些人,從容的面對人生的一切,欣賞歲月的沉淀留在眼里的智慧與平和,感恩命運女神這一世的眷顧,仍然優雅端莊的與日漸睿智的自己道聲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