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過于圓滑是一種愚蠢,聰明人會裝傻(1)
- 別太幼稚也別太精明
- 張笑恒
- 4913字
- 2015-07-23 19:39:42
表現(xiàn)得狡猾、精明的人,只會讓人多點防備心。真正聰明的人,從不外露自己的聰明。如果對方很聰明,你一定不會表現(xiàn)得比他還聰明。如果對方很笨,那你也一定會裝得比他還要笨。這樣,對方才會真心接納你、喜歡你。
太油滑世故的人,會給人不可靠的感覺
油條大家都吃過的,剛炸出來的油條松脆可口,但是,存放一定時間的油條會變老,發(fā)軟有韌性。于是,我們常常用“老油條”比喻那些圓滑世故的人。
就像《鹿鼎記》中的韋小寶小小年紀就沾染了油滑、虛偽、好用權(quán)術(shù)、善于作弊的種種惡習(xí)。雖然他嘴上說得好聽、兄弟情義等等的,出賣起朋友來卻絕不臉紅,做起壞事來也無所顧忌。這樣的人一般是在社會上或者職場上待得時間比較長了,閱歷豐富了,慢慢就變得油滑不可靠了。
一個人太幼稚天真,看不清社會的真面目,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這點固然不好。但是,若小小年紀就油滑起來,也讓人很不舒服。現(xiàn)在,各大童星選拔活動中,孩子的天真被選秀節(jié)目摒除在外,反而節(jié)目組會讓孩子穿著一些比較暴露的成人的衣服,還教他們?nèi)绾斡谩俺g思維”世故油滑地回答主持人的提問。如果孩子這樣長大,那么到了他真正進入社會的時候,帶著世故油滑的勁,得到的可能就是眾人的不敢信任,不敢深交。
剛剛大學(xué)畢業(yè)的沈海進了一家展會公司,因為展會公司需要做的就是宣傳、招商、租借、反復(fù)確認等,所以老板讓能說會道的沈海負責(zé)的第一個工作就是不斷地打電話給參展商確認一些細節(jié)問題。
這個工作看似簡單,但確實也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事前,老板列出了一張名單,交代沈海打電話推薦公司正在籌備的這個展會,問問對方有沒有興趣到會。一開始,沈海打得很賣力,可是畢竟工作太單調(diào),后來他就開始偷懶了。沒打通的或者暫時找不到負責(zé)人的電話,沈海就忽略不打了。然后,向老板匯報的時候,沈海還強調(diào)自己確實打了很多次電話去詢問和確認,但是對方很堅決地拒絕參加這次展會。
事實上,在沈海偷懶的時候,老板正在旁邊觀察他。看到沈海的不負責(zé)任,再聽到他說這些天花亂墜的謊話,老板對沈海的印象極差。但是經(jīng)過老板的暗示指點,也沒見沈海的工作態(tài)度積極起來。而且,因為這次的事件,每當(dāng)沈海向老板報告自己什么事情完不成的時候,老板總會覺得沈海有敷衍了事的嫌疑。
一些人接觸社會要比以前的人早得多,甚至有的早早退學(xué)開始打工生涯,故而社會閱歷比較豐富。他們比較常見的工作思維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反正不是自己的資產(chǎn),能做就做,不能做就拉倒;能少做則少做,能不做最好。”碰到企業(yè)困難時,要么袖手旁觀,要么出工不出力,要么腳底抹油溜之大吉。這類人精于耍嘴皮子,工作卻敷衍了事,能偷懶就偷懶,他們早晚都要被淘汰。
而且,在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時候,這些人往往擇人而待,八面玲瓏。在學(xué)校里他們就和老師、主任等領(lǐng)導(dǎo)敬酒推煙的。進了職場,他們?nèi)耘f擺出一副“社會相”,拿江湖義氣當(dāng)成練達,拿八面玲瓏當(dāng)聰明智慧,把粗俗不羈當(dāng)幽默有趣。他可能以為這樣就能很快融入集體,可其實這大錯特錯了。
陳星進了一家外企工作,剛開始,陳星人生地不熟,待人還算和氣。
可是,三個月之后,陳星就變得“玲瓏”起來了。一旦遇到公司的大領(lǐng)導(dǎo),陳星那是鞍前馬后的,熱情周到。對自己的上司和主管,陳星也是嘴甜得如抹了蜜一樣。但是,平日里和有利益競爭關(guān)系的同事,陳星則惡臉相向。遇到公司里那些小助理和清潔員等,她又是另一副樣子。
這種擇人而待的勢利小人是最讓人瞧不起的,也是最不受同事歡迎的。陳星本想靠著“大樹”,結(jié)果得罪了同事們,上司和老板怎么會對她滿意?
如果一個人幼稚認真,可以在豐富閱歷的過程中,慢慢變成熟,懂得怎么做人怎么做事。但是,最好不要變得油滑世故,這樣的精明的人往往得不到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有時候,適時地“裝傻充愣”反而能幫住你贏得人心。其實,這也是一種聰明,而且是很難得的“愚憨”的聰明。
當(dāng)聰明人在炫耀聰明時,已經(jīng)變得愚蠢了
一位到處旅行的法師在一家客店過夜。客店的老板說自己有兩個妻子,一個很美,另一個很丑。不過,他愛那個丑的,討厭那個美的。看到法師很疑惑,客店老板解釋說因為那個美的妻子太炫耀她的美了,這使她變得很丑,而另一個妻子意識到自己很丑,變得十分低調(diào)、謙虛,這使她變得很美。
后來,法師對門徒說道:“不要炫耀自己你就是聰明的,否則你就是無知愚蠢的。”
如同一個人生來貌美一樣,一個人聰明、有才華的確是件好事,因為這是邁向成功的有利條件。但如果你把貌美和聰明當(dāng)作是向別人炫耀的資本,過分外露自己的聰明才華,那么你就變得愚蠢了。
年輕律師陳彥參加了一個重要案子的辯論。在辯論中,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講到“海事法的期限是6年”,這讓陳彥愣了一下,看看法官,他率直地說:“不,庭長,海事法沒有這項期限……”
當(dāng)陳彥說完,他才發(fā)現(xiàn),法庭內(nèi)一片靜默下來,似乎溫度也降到了冰點。雖然陳彥是對的,那位法官錯了,陳彥也如實地指了出來。但那法官非但沒有因此而高興。
陳彥后來說:“盡管法律站在我這邊,但我卻鑄成了一個大錯,我居然為了顯示自己比他聰明而當(dāng)眾懷疑一個聲望卓著、學(xué)識豐富的人。”
其實,這種炫耀自己聰明的行為就是一個人無知愚蠢的表現(xiàn)。一些自以為聰明的人時常在無意中抓住一個顯示自己聰明的地方,便迫不及待地希望對方能注意到自己的智慧。
一個聰明人的聰明之處在于他不會用這些小聰明炫耀自己。畢竟小聰明只能讓人聰明一時,而絕不能讓人聰明一世。我們常常看那些自以為聰明的人在人前炫耀自己如何如何的有關(guān)系、有能力、有條件、有資本,還有模有樣地描述著成功事例。這種行為不但不能讓我們覺得他值得我們欽佩,反而會覺得對方像小丑一樣愚蠢和令人發(fā)笑。
英國19世紀的政治家查士德裴爾爵士訓(xùn)導(dǎo)他的兒子時說:“你要比別人聰明,但不要告訴人家你比他們更聰明。”其實,真正大智大慧的人,是不會向別人炫耀自己有多么多么聰明,耍手段讓別人覺得自己高明的。真正聰明的人自信地知道自己比別人聰明是實實在在的,是不需要向別人顯擺。
在人生的競技場上,顯露和炫耀自己的聰明是很危險的,適時的糊涂才是真正的聰明。一旦你表現(xiàn)出的才智超過上司和主管,他們便有一種不安全的感覺,不會讓你長期這樣下去的。真正的聰明人,不要處處張揚你的聰明和才智,盡量裝得糊涂一點、低調(diào)一點,讓他獲得一種優(yōu)越感。這樣的糊涂,并非顯示出了你的無知,反而是另一種聰明。漢代的建國功臣蕭何之所以能免受劉邦和呂氏的加害而安度晚年,這是因為蕭何有一副難得的糊涂。
陸羽是某市的市長。一次要去省里參加科技方面的一個會議,他決定要帶個懂科學(xué)的技術(shù)人員一同前往,于是當(dāng)時在科委當(dāng)干事的肖恒便輪到了這個美差。因為開會期間,肖恒照顧得周到,所以開會回來之后不久,便成了陸羽的秘書。
肖恒當(dāng)了秘書后,發(fā)現(xiàn)陸羽愛下象棋,于是便說其實自己也喜歡下棋,而且還得過獎。從那以后,閑暇無事,陸羽便叫肖恒陪他下幾盤棋。
其實,肖恒本來就是位家學(xué)淵源的棋手,他還沒上學(xué)就跟頗有造詣的爺爺學(xué)下棋。爺爺時常告誡他不可恃強凌弱,如碰到棋藝不高,又以權(quán)勢壓人的人不可故意失棋,否則失棋即是失德。但是如今是身處職場,只能以不變應(yīng)萬變。根據(jù)陸羽的脾氣,既不能勝他,以免背上驕傲自滿的罪名,也不能輕易讓他取勝,讓他認為自己沒有本事。于是,陸羽和肖恒下棋,竟成了一種樂趣。
陸羽退居二線時,極力推薦肖恒接替他的工作,他在給省委的報告中強調(diào),肖恒不僅符合提拔干部的標準,而且具有謙虛、謹慎、好學(xué)的品質(zhì)。
誰都在自覺不自覺地強烈維護著自己的形象和尊嚴,如果有人對他過分地顯示出高人一等的聰明,那么無形之中是對他自尊的一種挑戰(zhàn)與輕視,同時排斥心理乃至敵意也就應(yīng)運而生,這樣難免會讓你以后的工作走得更加艱難。因此,學(xué)會守拙是一個人做人處世的韜略。
“守拙”其實也就是別人面前故意裝傻,裝糊涂,掩蓋自己的聰明才智,讓別人覺得比自己聰明,以贏得別人的好感。可以說,“守拙”是一種掩飾自己、保護自己、積蓄力量、等候時機的人生大智慧。
總之,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中,即便你已經(jīng)有了完全能戰(zhàn)勝別人的把握,也要守拙,不要顯示出你比他更聰明。只有這樣,有這塊“盾”為你抵擋住外界更多風(fēng)雨,你才能在“眾人皆醒,我獨醉”的情況下,做一個真正的聰明人。
你總是當(dāng)主角,誰愿意當(dāng)配角呢
朱時茂和陳佩斯曾合演過一個小品,講抗戰(zhàn)年代游擊隊長和叛徒的對手戲,其實說的是主角和配角的關(guān)系。在小品中,陳佩斯飾演的配角為了出名總是拼命搶鏡頭,老是擋在朱時茂扮演的游擊隊長前面。小品詼諧有趣,令人發(fā)笑。但是笑鬧之后,它也值得我們沉思。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充當(dāng)“主角”。時刻都把自己的位置擱放在第一位,甚至為了爭取自己的“出鏡率”而刻意顯露自己的能力、壓榨別人的光芒襯托和表現(xiàn)自己。不過,如果你總是當(dāng)主角,那么誰來當(dāng)配角呢?
方流云是個愛搶風(fēng)頭的女生。有一次,大家約好去公園玩,本來玩得挺開心的。就在大家一起照合影的時候,發(fā)生了問題。原來方流云堅持自己站在最中間,以顯示自己是中心人物。其他的朋友表面沒說什么,但是心里都挺悶悶不樂的。
這時,方流云還咋呼著說道:“你們都靠過來一點啊。”其中一個朋友終于不樂意地說道:“哎呀,要不你一個人照得了,反正我們也是你的‘陪襯’而已。”方流云聽后也感到不好意思了。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表現(xiàn)欲望,每個人內(nèi)心都期待能夠當(dāng)上生活中的那個主角。就好比幾個人聚在一起講述故事,你一個一個地講了好幾個了,其他人都嘴癢癢的,也想來講述一兩個。可是,你只管滔滔不絕地講下去,使別人想講而沒有機會講,那別人心里一定不好受。因為他們自己沒有說話的機會,只變成專門聽你講話的陪襯。這樣的話,他們自然會沒有精神聽下去,只好站起來不歡而散了。
一個聰明的人懂得適時地做人生的配角,他們明白,給對方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抬高別人,才能贏得其信賴。在職場和社交禮儀中,這種智慧往往可以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剛畢業(yè)的大學(xué)生慕容嵐初入職場。按公司規(guī)定,試用期間每一個人在一個月內(nèi)都要拉到一家新客戶。眼看一個月的期限就快到了,他因沒有找到新客戶,失望極了。
一天,慕容嵐愁眉不展地踏入一家公司,看到主任的名片,忽然覺得其名字蠻奇怪的,竟然叫作“萬俟晨”,而他恰好又很喜歡看傳統(tǒng)小說,以前在看《說岳傳》時,書中有個壞人的名字就叫“萬俟喬”。他看《說岳傳》時年紀還小,一看到“萬俟喬”三個字,就不知道怎么讀,所以特地查了字典。當(dāng)時他一眼看見這人的名片上寫著“萬俟晨”,就禮貌地向前稱呼他:“萬俟先生,我是宏宇公司的職員,今天特地來拜訪您。”
對方就吃驚地站起來,說著:“你……你…你怎么認識我的姓,一般人第一次都會念錯,大部分人都叫我萬先生。”
慕容嵐就說了小時候看《說岳傳》得知的。對方聽到這里,高興地說道:“這個姓可是有來由的,它原是古代鮮卑族的部落名稱,后來變成姓氏的拓跋氏,就是由萬俟演變而來的。”
慕容嵐看到對方越來越高興,于是接口問道:“那您就是帝王之后,系出名門了!”那位萬俟晨先生聽了后更加高興地說下去:“豈止是這樣,這個姓氏一千多年來也出了不少名人。”
那位公關(guān)主任興致勃勃,不停地和慕容嵐聊了起來。盡管慕容嵐并未說多少話,只是認真、感興趣地傾聽。但光憑這次愉快的會面,就讓他開發(fā)出一家財團做客戶。這一次,他不但開發(fā)出一個新客戶,而且還借著這個客戶的引薦,一連吸收了十幾家新客戶。他不但沒有被炒魷魚,反而晉升成正式職員,薪水也連跳好幾級。
作為一個銷售人員,在與客戶接觸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明確主客的關(guān)系,客戶是主角,而我們只是配角。因此,聰明的人知道把“主講”的位置讓給對方,充當(dāng)配角。
一些剛剛踏入職場和社交場合的年輕人,朝氣蓬勃,意氣風(fēng)發(fā),都會選擇在別人面前故意顯露自己博學(xué)、能干。甚至,會被同事認為新人咄咄逼人,將來肯定會跟自己有利益沖突,因而產(chǎn)生敵意。而領(lǐng)導(dǎo)和客戶會覺得新人太過鋒芒,不夠成熟穩(wěn)重,因而選擇打壓。在職場和社交場合,要學(xué)會適時地充當(dāng)一下配角,把舞臺讓給別人方是聰明的表現(xiàn)。
古希臘有一句民諺說:“多給別人一些表現(xiàn)的機會,就是給自己預(yù)留多一條路子走。”因此,我們無論是與客戶會談業(yè)務(wù),或者是接受領(lǐng)導(dǎo)支配的工作,抑或和朋友一起閑聊,都要懂得做配角的重要性。不妨隱身幕后,學(xué)著點“藏鋒露拙”,或許對我們的工作和人生有更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