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交易為生II:賣出的藝術
- (美)亞歷山大·埃爾德(Alexander Elder)
- 1818字
- 2018-12-31 20:00:48
前言
市場漲跌交替,猶如季節變換。
活蹦亂跳的小狗會有老的一天,等它老了,雖然不舍但人們還是會把它送到寵物管理處以脫離苦難。明明看好的股票卻大幅下跌,資產嚴重縮水讓你苦不堪言……是時候了結這筆交易了。買入股票時人們通常都會覺得很刺激,一腔熱情、滿懷期待,賣出時卻不那么容易,通常也沒什么開心可言,但必須賣出。
我想通過本書談一談交易的基本構成要素—賣出這個話題,另外我還會討論做空交易的問題。業余投資者不知道如何做空也害怕做空,職業投資人卻喜歡從做空中獲利。股票下跌的速度比上升的速度快很多,了解做空的交易者其獲利的機會也會因此倍增。不過在學習做空前,我還是建議先學習何時賣出及如何做好賣出這項工作。打起精神,我們開始學習賣出吧!
為什么賣出
市場也會呼吸,當其吸滿空氣時便會將空氣呼出,股市既然會漲也注定會有一跌。想在交易中有所成就,就必須了解市場漲跌規律,同時搞明白自己該何時入場、何時出場。
買入的理由很多,你或許會在樂觀情緒或擔心錯過一次好機會的驅使下買入,也或許會在聽到一則有關新產品上市或者聽到一個兼并的傳聞時買入,也或許是在翻看了市場行情發現一只走勢很好的股票時……當你覺得買入理由充分后,你叫經紀人幫你買了股票,隨后壓力開始了。如果這只股票盤整,你會感到不安,一段時間后你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又買錯了,糟糕的是別的股票開始上漲,而你的股票卻紋絲不動,你多半會考慮是不是要賣掉這只股票;如果這只股票順利上漲,它又會給你帶來新的困擾,你會糾結于下列三種選擇:獲利了結、增加頭寸或者靜觀其變。靜觀其變是很困難的,尤其對男士來說,因為他們從小就是聽著“別總站在那兒,做點兒事吧”這樣的話長大的;最糟糕的一種情況是這只股票跌了,你覺得心痛,你心中一定做了痛苦的決定:“只要回本,我就立馬賣了它。”
對很多人來說,股票微跌時他們心理上最舒服。這個下跌不至于讓人感到痛苦,并且價格就在買入價附近,也沒有什么賣出的理由。因為虧錢不多也沒有別的賣出理由,所以這個時候他們通常會選擇什么都不做。
壓力是正確決策的天敵,人們處在壓力之下就很難保持客觀,所以我建議你在開始一筆交易前寫下計劃,計劃必須列明買入的原因,并且包含三個重要的價格:入場價格、止損保護價格、盈利目標價格。在買入前就做好賣出計劃,這是為了讓你運用理智,如果不理智地去交易,小心自己變成煮熟了的青蛙。
為什么做計劃的人不多呢?
有兩個原因。第一,大多數交易者從來都不知道上面所述的內容,而新手和場外人士基本沒有這個概念。第二個原因是人們喜歡幻想,寫一個計劃會打亂他們的白日夢,幻想很“豐滿”,而寫下具體目標和應變計劃則“骨感”得多。
當你拿起本書時,我就認為你已經選擇了實實在在的利潤,而不是甜美的白日夢。歡迎閱讀本書,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賣出及做空。
提問與回答
發現一只好股票,買入后看著股價飆升的感覺非常美妙;做空一只股票后,看著價格下跌也同樣讓人興奮。但這些都只是交易游戲中的一小部分,大多數時候我們要面臨的是各種各樣的問題和麻煩,而做好交易計劃則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途徑。
做交易計劃是個既耗時又費力的事。有時你看了很多股票,也沒發現什么亮點;有時找到了一只好股票,你的資金管理又要求不允許介入。你可能會在瞬間完成一筆交易,但要花半天時間來寫交易日志。對一個認真的交易者而言,雖然交易計劃會耗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他仍然會堅持去做。我認為華爾街交易員應該謹記“成功是10%的靈感加90%的勤勞”這句名言。
為了做好交易前的準備,本書引入了“提問和回答”這個環節。希望借此回答什么樣的機會才是好機會,什么樣的風險才是最大的風險這類問題。我常對我的學生說:給我一個做了很好交易記錄的人,我會把他打造成一名優秀的交易員。請仔細閱讀本書,它會幫你養成提出想法、檢驗想法并做好交易記錄的習慣。我會特別關注你們對書后問題的回答,但不評判對錯,我更想讓你們了解答案背后的原因。
請不要匆匆翻閱本書,要知道交易是場馬拉松長跑,而不是百米賽跑,每天花點時間去思考書后的這些問題,在你都已經對這些問題有過思考之后,記下你的業績表現。然后放下本書專心交易兩三個月,再重新看看你的交易業績是否有提升。交易與其他的追求一樣,付出越多回報越多。
交易是個孤獨的游戲,所以我鼓勵學員與他人分享研究和學習成果。我的一些學員也因此成了好朋友。現在,拿起本書你就已經做出了面對現實考驗的決定,祝愿你能在交易生涯中取得成功。
亞歷山大·埃爾德
紐約,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