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災簡史:逃頂、監管、交易規則和熔斷機制的那些事兒
最新章節
- 第10章 前瞻:從股災史談投資之道
- 第9章 回望:股災形成機制的歷史分析
- 第8章 投資革命:新常態下的交易對策
- 第7章 中國式監管:從救市到熔斷
- 第6章 熔斷:國外市場的試與錯
- 第5章 制裁:幕后黑手的罪與罰
第1章 序言
未來隱藏在歷史中,股市也不例外
這是一部災難片,資本市場的災難片。
災難意識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憂患意識,正是有了這種意識,人類才能在與災難的無數次抗爭中生存下來,為文明的推進提供了可能。因此,災難片所展示的不止是故事,更多的是人類對生命力永恒的領悟和思考。股市的歷史經驗不斷證明,新手死于技術,老手死于杠桿,幸存幾年的,往往又死于股災。所以對投資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學問,也不是技術,而是在股災中生存下來的能力。
股災是一個周而復始的魔咒,它不但會造成財富的滅失,而且還會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亂甚至全社會的經濟萎縮。股災發生之前,往往是虛擬經濟巨獸從實體經濟中吸走了過量的流動性,這種周期性的亢奮使人們完全喪失了理性,所以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大面積坍塌的宿命。奇怪的是,市場參與者明知這是危機四伏的擊鼓傳花,卻沒有誰會認為自己是最后一個持花者。當宿命來臨,人們奪路而逃并釀成踩踏之后,方知早該斷舍離。
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中,災難只會變臉而從來不會缺席,股市的幾百年歷史也是如此。為什么市場一直在重蹈覆轍?為什么絕大多數人都逃不脫股災?為什么有人能全身而退甚至從中盈利?為什么監管越來越強大但股災卻愈演愈烈?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讀懂了股災史,就讀懂了興衰,讀懂了人性,不僅能見證資本市場曾經的苦難與蹉跎,感受資本市場發展與進步的艱難,而且還能讓我們從沉痛中獲得堅強和自信,進而獲得自我保護和發展的能力。
股災是系統災害,原因不是公司的經營不善或各種道德風險,甚至可以說與宏觀經濟沒有任何關系——注定載入股災史的2007年A股大崩盤發生之時,中國經濟高增長低通脹高效益,而且結構也一直在改善,宏觀經濟全然是一派向好。所以股災有著更加深刻和詭秘的原由,我們要追究的是,它的宏觀和微觀層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原來,股災的起因既不是天災也不是某個模型的忽然失效,而是人類對風險的無動于衷。所以錯誤不在別處,就在我們自身的集體無意識。
證券史就像一個預設的大騙局,時常會把股災推送到投資者面前,只不過每次都會改頭換面而已。史實背后存在著一種規律,存在著可供借鑒的經驗和教訓,這就是歷史的精髓。中國股市的管理層、投資者以及各個利益群體都應從股災史中自省和總結,發現規律性的東西為我所用,使交易和監管都變得更智慧更成熟。
監管者學習股災史,可以深入了解資本市場的必然規律,以便在有更多預見性的前提下為市場設置有效的安全閥,多照照歷史這面鏡子,多做深刻的自省以提高監管能力,下決心建立嚴格的游戲規則、加大犯錯誤成本、追究決策失誤。從根本上說,股災是政府關系和市場關系失調的具象,所以監管的內核必須是內生的和反周期的,要能夠在市場繁榮之時居安思危。監管層應當懷有對市場的敬畏之心,但在危機時刻要敢于作出獨立判斷,而不是被市場失控的意志所左右。讀史使人明理,監管過程中必需的智慧、勇氣、使命感等正能量,大部分可以從讀股災史中汲取。
歷史是打開明天的鑰匙,未來就隱藏在歷史中,股市也不例外。
“未來已經發生,只是尚未流行。”